[榆林二模]榆林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

[榆林二模]榆林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答案,免费查试卷答案网站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榆林二模]榆林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试题答案

[榆林二模]榆林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的诗词吟咏等情节描绘,是作者所处时代的有关文化精神生活的反映,取材于现实,又重新创造,体现作家的艺术才能。B.《红楼梦》中有多次诗社活动,众人写诗,风格各不相同,这是作者精心的安排。诗社中所咏之物,常与季节、自然景物的变化有关。C.诗谶式的方法是《红楼梦》的艺术特点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很常见。如太虚幻境中的判词、《葬花词》等,都预先暗示人物的未来命运。D.《水浒传》《聊斋志异》不同于《红楼梦》,它们只是根据一段历史或一个神怪的传说加工改编,作家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很有限。

[榆林二模]榆林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

12.魏晋名士,风流傥,雅好长。其实啸只是一种形式,保做狂放才是它的灵魂。“啸”兴盛于魏晋,如“”;唐宋时期,文人的吟啸已经不多了,但仍能听到一丝余音,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隋时清乐已被认为是“华夏正声”,唐初采取了正礼乐的举措,太宗的通达与开明又使得清商乐继续流行,在宫廷宴会上使用。B.隋代已认识到南北词人文学创作上的差异,提出取长补短的主张,借南乐以达到理想境界,这为初唐诗歌发展扫清了障碍。C.从李世民等人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到清商乐的审美格调已经形成强势的文化氛围,这在作品中表现为清绮、纤弱之美。D.初唐宫廷诗在诗歌美感上不断探索,着力平仄骈偶等,在语言技巧上有着新建树,对诗歌向格律诗发展有着一定作用。

话题:
上一篇:河北省高一沧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1.18)语文
下一篇: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