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第一次模拟)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免费查试卷答案网站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内蒙古(第一次模拟)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内蒙古(第一次模拟)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列举大量考古发现的实例,证明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中具有突出创新性的民族。B.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从陶器制造技术、蚕桑养殖等方面论证了高温控制技术创新发展的价值。C.铸铁退火技术、生铁冶炼技术、生铁制钢技术等都是中国古人创新铁器生产技术的具体表现。D.考古发现的丝织品实物,反映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我”离开军政治部时,小刘作为通讯员的种种表现,透露出对“我”这个祖国来的客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B.“我”听到志愿军的许多捷报,又得到小刘所在连队胜利的消息,心情激动兴奋,与小刘重逢的愿望愈发强烈。C.小说通过写“我”向连长了解小刘的情况和夜里做梦两件事,表现了“我”对小刘的思念之深,也有对他受伤之后的牵挂与担忧。D.从王芳创作欢迎慰问团的《献诗》和请人反复修改稿件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富有才情、做事认真、具有革命热情的文工团青年。
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整首诗的语言是素净的、庄重的,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艺术魅力。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放,增强了抒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