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多维细目表
题号 【 】1 2 3 4 5 6 7 解析 OF2 和SF2 都是 V形分子
,由于S-F键
的极性强于 O-F键,故SF2 分子的极性比 OF2
答案 D B C B A C D
的大,A符合题意;O 的原子半径比S小,O-H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键的键长较短,故 O-H 键键能较大,H2O 的稳
答案 D A D C D B C 定性较强,B不符合题意;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硫
1.【答案】D 原子的大,导致 H2O 中σ键电子对更靠近中心
【解析】甘油作冷却剂与吸水性无关,A 项错误; 原子,σ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更大,从而使 H2O
光敏材料见光易分解,聚四氟乙烯性质稳定,不 的键角更大,C不符合题意;分子间作用力越小,
能用作光敏胶片,B项错误;激发氧气发光是物 物质沸点越低,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分
理变化,C项错误;氮化镓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 子间作用力更大,沸点更高,D不符合题意.
料,D项正确. 6.【答案】C
2.【答案】B 【解析】分子式为 C11H8O7,A 项错误;分子中共
【解析】图中表示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A 项 线 的 碳 原 子 最 多 有 5 个, 如 图:
错误;3,3G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为 ,B项正确;
HF分子间形成氢键时,显负电性的氟原子在一 ,B项错误;与足
条 直 线 上 时 排 斥 力 最 小,可 表 示 为
,C项错误;图中表示 量的 H2 反应后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的手
性 碳 原 子 如 图 所 示:
丙烷的球棍模型,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 , 项正确;SO2 转化为SO3,再用浓硫酸吸收,可制 C 1mol
得硫酸,A不符合题意;铁强化酱油可以给人补
铁,B不符合题意;硅用作半导体材料,C符合题 该有机物最多可以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为5
意;氯气与自来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 mol,D项错误.
物对人体有害,D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4.【答案】B 【解析】配合物内界的氯离子不易电离出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Cl- +Ag+ AgCl↓,A 项错
【解析】P4(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P4O10, 误;碱性溶液中甲醇转化为 CO2-3 ,负极反应为
- - 2-
1molP4 断裂 P-P键的数目为6NA,A 项错 CH3OH-6e +8OH CO3 +6H2O,B项
2- -
误;SO2-4 中σ键个数是4,无孤电子对,即价层 错误;CO2 过量时,CO3 转化为 HCO3 ,C项错
电子对数是4,B项正确;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误;硅橡胶单体的制备正确,D项正确.
8 8.【答案】D
Fe3O4,1mol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NA,3 C 【解析】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 HCl
项错误;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 Na+ 的 +HClO,碳酸钙消耗盐酸,使平衡向生成 HClO
数目,D项错误. 的方向移动,制得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A 不
5.【答案】A 符合题意;MnO2 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加快
化学试题 河南专版 参考答案 第1 页 共6页
生成氧气的速率,B不符合题意;饱和碳酸钠溶 CH2T2 代替CH4,由于 H-C键比 T-C键更
液可与乙酸反应,且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C
不符合题意;固体 NaOH 溶于水放热,需要冷却 易断开,导致生成 更快,相同时间氚
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且洗涤烧杯和玻璃
棒的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再加水定容,D 符合 代甲 醇 的 产 量:CHT2OH>CH2TOT,D 项
题意. 错误.
9.【答案】A 12.【答案】D
【解析】根据双极膜中 H O 解离生成的 H+ 、【解析】由图1知晶胞所含
1
Mo的个数为8×8+
2
OH- 的迁移方向,可以判断石墨 M 是阳极、石
1=2,所以有ρ (
96×2
a×10-12m)3= g,可得ρ 墨 N是阴极,电流方向:m→M→N→n,A项错NA
误;石墨 M 的电极反应式:2Cl- -2e- Cl2↑,
2×96×1036
= 3 /
3, 符合题意;原子 和原 2+
a N g m A 3 B项错误;Ⅱ 室 中 发 生 转 化:Ni +A
( )
子4处于面对角线的关系,其连线长度是 2a 2CH3COCH2COCH3 NiCH3COCHCOCH3 2
+2H+ ,水解离出的 OH- 与 H+pm,B不符合题意;原子2位于晶胞的体心,其分 反应
,促进
Ni2+ 的转化,C项错误;导线中通过1mol电子
数坐标是(1,1,1),C不符合题意;晶胞体对2 2 2 时,Ⅰ室中有1molCl- 转化为 Cl2,同时0.5
角线上的3个钼原子相切,3a=4r,钼原子的 molNi2+ 和Co2+ 穿过阳膜进入Ⅱ室,减少的质
4 3 量约为 59
3πr ×2
35.5
4r g
+ g=65g;Ⅲ室中1molH+ 转
空间利用率= 3 ,
2
将
a a=
代入,可得空
3 化为 H2,同时有1molH+ 进入Ⅲ室,Ⅲ室溶液
3π 质量不变;因此,两室溶液质量变化之差约为间利用率为 ,D不符合题意.8 65g,D项正确.
10.【答案】D 13.【答案】B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推知,A、B、C、D、E分别是 【解析】由聚合物 A 的结构片段可推知,M 为
C、N、O、F、S.第一电离能:F>N>O>C,A
不符合题意;NH3、H2O、H2S分子的 VSEPR 、 P 为
模型都是四面体形,B不符合题意;该化合物中
C、N、O、F元素原子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C不
符合题意;Al3+ 与S2- 在溶液中发生相互促进 ,M
的水解反应,生成 Al(OH)3 和 H2S,D 符合
题意.
的名称为1,4G丁二酸,A不符合题意;聚合物 A
11.【答案】C
通过先升温使化学键断开形成单体,再在低温
【解析】反应:CH4+FeO+ CH3OH+Fe+ 的
时单体重新聚合形成新的聚合物,实现回收和
ΔH=(e-a)kJ mol-1,A 项错误;CHT3 发
重塑,B符合题意;缩聚反应生成 P的同时,生
生上 述 反 应,生 成 的 氚 代 甲 醇 有 CT3OH、
成(2n-1)个 H2O,C不符合题意;交联剂 Q与
CHT2OT两种,B项错误;该反应放热,升高温
P发生 DA 反应,故交联剂 Q 的结构简式为
度平衡逆向移动,即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
于 逆 反 应 速 率 的 增 大 程 度,C 项 正 确;
,D不符
转 化 为 过 程 中,若 用
合题意.
化学试题 河南专版 参考答案 第2 页 共6页
14.【答案】C 子,因此Sc3+ 的配位数为6,Sc(OH)3在过量强
【解析】由图可知,pH 越小,[Fe(CO )]-2 4 2 的物 碱中溶解,生成六羟基合钪酸钠Na3[Sc(OH)6],体
质的量分数越大,A 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在 现其酸性.
pH 小于6时,Fe(Ⅲ)以配离子的形式存在,即 (4)已知K [Fe(OH)]=2.8×10-39sp 3 ,pH=3
完全浸出;在pH 大于8.2时,Fe(Ⅲ)以Fe2O3 时,c(H+ )=10-3 mol/L,因 此c(OH- )=
的形式存在,即完全沉淀,B不符合题意;由图 10-11 mol/L.根据溶度积公式 K =c(Fe3+sp )
可知,在 pH=a时,c(HCO-2 4 )=c(C2O2-4 ),
c3(OH- ),
K
代入数值计算c(Fe3+ )= sp
3- c3(OH- )
K =10-a
c{[; Fe
(C2O4)3] }
a2 K =c{[Fe(C2O4)2]-} c(CO2-2 4 )
,
=2.8×10-6 mol/L.
当pH=b时,c{[Fe(C 3-2O4)3] }=c{[Fe(C2O ) -4 2]}, (5)萃取率 E = (D V有机 )/(D V有机 +V水 )
1 -b, ; ×100%
.代入 D=10,V水 =1000L,V有机 =
K=c(CO2- ≠10 C
符合题意 pH=a时,
2 4 ) 500L,得 E = (10×500)/(10×500+1000)
根据 CO2-2 4 原子团守恒可得:c(HC -2O4 )+ =5000/(5000+1000)=5000/6000≈83.3%.
c(C 2-2O4 )+3c{[Fe(CO )]3-2 4 3 }=5.22mol/L, 提高萃取率可通过增大 D(如调节pH 或换萃
即:2c(C2O2-4 )+3×1.14mol/L=5.22mol/L, 取剂)、增大有机相体积或多级萃取.
解得:c(CO2-2 4 )=0.9mol/L,D不符合题意. (6)格氏试剂 RMgX 在乙醚中以二聚体存在,
15.【答案】(1)3d24s2(2分) 乙醚氧原子与镁配位,镁的配位数为4,两个
(2)提供配体,生成稳定的配离子[TiO(H 2+2O2)] RMgX单元通过氯桥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进入水层,便于分离出钛(2分) 16.【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1分) B(2分)
(3)Sc(OH)3+3NaOH Na3[Sc(OH)6](2 (2)C6H12O6 +2Cu(
△
OH)2 + NaOH →
分)
HOCH2(CHOH)4COONa+Cu2O↓+3H2O
(4)2.8×10-6(2分) (2分)
(5)83.3%(2分) 提高分配比 D(如更换萃 (3)倾析法(将沉淀上部的清液缓缓倾入另一容
取剂或调节pH)/增大相比 V(增加有机相体 器中,使沉淀物与溶液分离等意思即可)(2分)
积)/增加萃取级数(如进行二级三级萃取)(2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溶解,滴加 BaCl2溶液,若有
分) 白色沉淀(2分)
(4)AB(2分)(6)
(5)碱式(2分) 偏高(2分)
(不区分立体结构)(2分) 【解析】(1)c仪器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解析】(1)钛(Ti)的原子序数为22,核外电子 N2H4 H2O 、乙醛、维生素 C 溶液都有还原
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价电子指参 性,可用来还原Cu(OH)2 悬浊液.
与化学反应的外层电子,对过渡金属包括最外 (2)葡萄糖溶液和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化学方程式
层的4s和次外层的3d轨道电子,因此价电子 △为 C6H12O6 + 2Cu (OH)2 + NaOH →
排布式为3d24s2. HOCH2(CHOH)4COONa+Cu2O↓+3H2O.
(2)H2O2 作为配体,与 Ti4+ 形成稳定的配离子 (3)离心后的沉淀和清液分开最简单的方法是
[TiO(H O )]2+2 2 .该配离子易溶于水,使钛元 倾析法;检验是否含有 Cu2(OH)2SO4 的操作
素进入水层,从而实现与有机层的分离. 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溶
(3)Sc(OH)3与 Al(OH)3 类似,具有两性. 解,滴 加 BaCl2 溶 液,若 有 白 色 沉 淀,则
Al(OH)3 在 过 量 强 碱 中 会 溶 解 生 成 含Cu2(OH)2SO4.
[Al(OH)4]- ,已知Sc3+ 易形成八面体的配离 (4)步骤1制备纳米 Cu2O 使用氢氧化铜悬浊
化学试题 河南专版 参考答案 第3 页 共6页
液代替硫酸铜溶液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铜悬浊
液中Cu2+ 浓度小,反应速率慢,Cu2+ 在碱性条件 的方 程 式 为 +2NH3 H2O
下比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弱,A、B正确;Cu(OH)2
不能循环使用,原子利用率低,C错误.
(5)①Na2S2O3 标准液应使用碱式滴定管. → +NH4Cl+2H2O.
②若水样中含有 Fe3+ ,则会氧化I— 为I2,消耗
Na2S2O3 溶液变多,则测定水样中含氧量会 (6)先确定碳骨架和硝基的位置,再确定苯环的
偏高.
17.【答案】(1)氨基、羧基(2分) 位置.① 、② 、
(2)邻硝基苯甲酸(或2G硝基苯甲酸)(2分)
③ 、 ④ 、 ⑤
(3) (2分)
() ( ) ,共 种.4 A2分 19
由峰面积比可知,该结构中一定有甲基,故为
(5) +2NH3 H2O →
、 、 .
+NH4Cl+2H2O(2分) 18.【答案】(1)-(a+2c)kJ mol-1(2分) 任何
温度(2分)
(6)19(3分) (2)C(2分)
(3)①b(2分) T2至 T3间,以反应Ⅱ为主,
ΔH2>0,随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乙酸乙酯
、 、 的转化率增大,百分含量S 减小(2分)
(任写一种,2分) ②33.3%(2分) 0.01(2分)
【解析】(1)L1中官能团的名称为氨基、羧基. 【解 析 】(1)恒 压 条 件 下,对 于 反 应 Ⅰ:
(2)L0的化学名称为邻硝基苯甲酸或2G硝基苯 CH3COOCH2CH3(g)+5O2(g) 4CO2(g)
甲酸. +4H2O(g),等比投料即可得到等效平衡,故实
(3)参考L0到L1的反应条件下硝基被还原为 验①、③为等效平衡,但“一边倒”之后,实验①
氨基,故由L5到L6也是硝基还原为氨基.再 的投料方式为实验③的2倍,故:ΔH1=-(a+
由 L8 的 结 构 倒 推 可 得 L7 的 结 构 2c)kJ/mol,因反应Ⅰ的ΔS>0,则该反应在任
何温度下自发进行.
(2)恒温、恒容条件下,只发生反应Ⅱ:
为 .
CH3COOCH2CH3 (g) + H2O (g)
CH3COOH (g) + CH3CH2OH (g),且
(4)L6到L7为氨基和羧基脱水成酰胺基的过
n(CH3COOCH2CH3)=1 mol,n (H2O)=
程,用SOCl2 可以与生成的水反应,促进反应正 2mol.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
向进行.
等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 的数值,但M
(5)L4到L5发生取代反应,L4中的Cl原子被 m(g)
, 、 , ,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故 为-NH2 取代 最终生成 L5 NH4Cl和水 反应 =n( Mg)
化学试题 河南专版 参考答案 第4 页 共6页
恒量,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A 错误;混合 ( ) 4×1×7.5%n CH3COOH = 2 =0.15mol
,
m(g)气体的密度ρ= (),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V g ( 4×1×2.5%n C2H5OH)= 2 =0.05mol
.
故ρ 为恒量,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B 错
误;乙酸乙酯、水蒸气初始量为1mol、2mol,而 由三段式法可得:
, CH3COOCH2CH3(g)+H2O(g)两物质以1∶1反应 故乙酸乙酯与水蒸气的物
CH3COOH(g)+C2H5OH(g)
始 1 1 O O
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
Δn 0.8 0.8 0.8 0.8
态,C正确;反应的焓变与是否平衡无关,故不 平 0.2 3.75 0.15 0.05
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错误. CH3COOH(g)+2O2(g) 2CO2(g)+2H2O(g)
(3)①反应Ⅰ的ΔH1<0,反应Ⅱ的ΔH2>0,温度升 始 0 5 0 1
高,反应Ⅰ的平衡逆移,S(CHCOOCHCH )减小, Δn 0.65 1.3 1.3 1.33 2 3
, ( ) 平 0.15 1.45 2.8 3.75反应Ⅱ的平衡正移 S CH3COOCH2CH3 增
CH3CH2OH(g)+3O2(g) 2CO2(g)+3H2O(g)
大,故S(CH3COOCH2CH3)受两个反应共同 始 0 5 0 1
影响,故代表S(CH3COOCH2CH3)随温度的 Δn 0.75 2.25 1.5 2.25
变化曲线为b,且其百分含量S 在温度T2 至 平 0.05 1.45 2.8 3.75
T3 间变化的原因为:T2 至T3,以反应Ⅱ为主, n(总)=0.2+3.75+0.15+0.05+1.45+2.8=
ΔH2>0,随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乙酸乙酯 8.4mol,
的转化率增大,S 减小.
CO2 的体积分数是
2.8
×100%≈33.3%;
②温度为T2 时,a 代表S(CO2)随温度的变化 8.4
曲线,设投入了1mol乙酸乙酯,故 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0.15×0.05
Kp=0.2×3.75=0.01
.
( ) 4×1×70%n CO2 = ,1 =2.8mol
( ) 4×1×20%nCH2COOCH2CH3 = 4 =02.mol
,
化学试题 河南专版 参考答案 第5 页 共6页
多维细目表
学科素养 关键能力 预估难度
宏 变 证 科 科
观 化 据 学 学 获 描 综
辨 观 推 探 态 取 述 合
题号 题型 分值 必备知识 识 念 理 究 度 解 现 分 实 识 计
与 与 与 与 与 读 象 析 验 记 算 易 中 难
微 平 模 创 社 信 阐 问 能 能 能
观 衡 型 新 会 息 释 题 力 力 力
探 思 认 意 责 能 原 能
析 想 知 识 任 力 理 力
1 选择题 3 化学与生活、生产 √ √ √ √ √ √
2 选择题 3 化学用语与图示 √ √ √ √
3 选择题 3 元素及其化合物 √ √ √ √ √ √
4 选择题 3 阿伏加德罗常数 √ √ √ √ √ √ √ √ √
5 选择题 3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 √ √ √ √ √ √
6 选择题 3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 √ √ √ √ √ √ √ √ √
7 选择题 3 方程式书写 √ √ √ √ √ √ √ √
8 选择题 3 实验过程与目的 √ √ √ √ √ √ √ √ √ √
9 选择题 3 晶胞结构与计算 √ √ √ √ √ √ √ √ √
10 选择题 3 元素推断 √ √ √ √ √ √
11 选择题 3 反应原理 √ √ √ √ √ √ √ √ √ √ √
12 选择题 3 电化学 √ √ √ √ √ √ √ √ √ √
13 选择题 3 聚合物的合成与回收 √ √ √ √ √ √ √ √ √
14 选择题 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 √ √ √ √ √ √ √ √
15 非选择题 14 无机化工流程 √ √ √ √ √ √ √ √ √ √ √ √
16 非选择题 15 化学实验与计算 √ √ √ √ √ √ √ √ √ √
17 非选择题 15 有机合成与推断 √ √ √ √ √ √ √ √ √ √ √ √
18 非选择题 14 化学反应原理 √ √ √ √ √ √ √ √ √
化学试题 河南专版 参考答案 第6 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