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高中调研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SiO2不导电,因 SiO2具有优良光学特性,故 SiO2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故 A
错误;B.氮化硅具有熔点高,硬度大和性质稳定等特点,常被用作高温结构陶瓷,B正
确;C.二氧化硫有杀菌、抗氧化等作用,红酒中常加入微量的 SO2,但不是利用其漂白
性,C不正确;D.SiO2是酸性氧化物,D不正确。故答案选 B。
2.【答案】A
A BaSO【解析】 . 4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作“钡餐”说明对人体无害,无毒性,A
错误;B.钠与水反应剧烈且放热,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
视,B正确;C.Hg有毒且易挥发,温度计打碎后应用硫粉覆盖,使 Hg转化为难挥发的
HgS,C正确;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D正确。故选A。
3.【答案】C
SO
【解析】A.CO2与水反应生成 H2CO3,A能实现;B. 2与水反应生成 H2SO3,B能实
现;C.SiO2与水不反应,C不能实现;D.N2O5与水反应生成HNO3,D能实现。故选 C。
4.【答案】B
【解析】A.SO3可以被浓硫酸吸收,SO2不与浓硫酸反应,A不符合题意;B.已知
3NO2+H2O=2HNO3+NO,故 NO2气体混有少量 NO不能用水来除杂,B符合题意;C.氧
气与灼热铜丝反应,氮气不与铜丝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合题意;D.H2S具有还
原性,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 B。
5.【答案】B
【解析】A.0.2mol硝酸与足量铜反应,若只发生转化 4HNO3(浓)——2NO2,则转移电子
0.1mol,若只发生转化 8HNO3(稀)——2NO,则转移电子 0.15mol,随着反应的进行,即
便起初是浓硝酸,也会转化为稀硝酸,所以转移电子数不是 0.1NA,A错误;B.铜与硫
反应生成 Cu2S,0.1molCu与足量 S粉加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 0.1mol,个数为 0.1NA,B
正确;C.常温下,铁片遇到浓硝酸会发生钝化现象,不能准确计算转移的电子数,若再
3+
加热条件下,铁片投入足量浓硝酸中,铁才能转化为 Fe ,0.1mol Fe反应后转移电子 0.3mol,
0.3N
个数为 A,故题干说法不对,C错误;D.0.5mol NO和 0.5mol O2反应时,氧气过量
0.25mol,反应后生成 0.5molNO2,若考虑 NO2中存在平衡:2NO2 N2O4,导致气体的物
质的量减小,所得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 0.75mol,不考虑平衡存在,混合气体的物
质的量是 0.75mol,故 D错误。答案选 B。
6.【答案】D
【解析】A.反应①是 SiO2+2C Si+2CO↑,反应中 S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化剂与还
高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5 页)
{#{QQABDYSUggiAABAAAAgCAwHCCEGQkBEAAaoOwEAcoAAAwBNABAA=}#}
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A正确;B.硅是半导体,可以制成太阳能电池,B正确;
C.反应①是 SiO2+2C Si+2CO↑,反应②是 Si+3HCl SiHCl3+H2,③是
SiHCl3+H2 Si+3HCl,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①③
两反应的还原剂不可以互换,③如用碳,硅中会有碳杂质,D错误。答案选 D。
7.【答案】C
【解析】A.石墨的能量小于金刚石,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A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B错误;C.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更稳
定,故 C正确;D.金刚石的能量高,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金刚石
比石墨多,故 D错误。故选 C。
8.【答案】D
【解析】A.HClO 能氧化 HSO3 ,A选项错误;B.向 CaCl2溶液中通入 CO2,H2CO3是
弱酸,HCl是强酸,弱酸不能制强酸,故不发生反应,B选项错误;C.氢硫酸为弱酸,
+
不能拆开,C选项错误;D.NH4HSO4电离出的 H 优先和 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
积的 NH4HSO4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
方程式应为:H++OH =H2O,D选项正确。答案选 D。
9.【答案】B
【解析】A.NO不易溶于水,也不与 NaOH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进行吸收,A错误;
B.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氯化氢气体及氨气,遇冷后在烧瓶底部生成氯化铵固体,B正确;
C.氨气与氯化钙反应生成CaCl 8NH ,故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且气体进入干燥管2 3
的方向错误,C错误;D.氨气与稀硫酸反应不能防止倒吸,D错误。故答案选 B。
10.【答案】C
【解析】A.a和 b用导线连接,则整个装置构成原电池,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
2
向负极移动,故 SO4 移向铁片,A正确;B.a和 b用导线连接,装置构成原电池,铜
2+
片为正极,正极上 Cu +2e =Cu,B正确;C.a和 b用导线连接,装置构成原电池,电
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C不正确;D.无论 a和 b是否连接,该装置的总反应都是
Fe+Cu2+=Fe2++Cu,D正确。故答案选 C。
11.【答案】B
【解析】A.反应 I是黄铁矿和空气中的 O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SO2和 Fe3O4,

催化剂
3FeS2+8O2 Fe O  化学方程式: 3 4+6SO2,故A正确;B.2SO2 +O2  2SO3为
450℃
可逆反应,2mol的 SO2与 1molO2在题给条件下生成的 SO3小于 2mol,故 B错误;C.将
Fe O
黄铁矿换成硫黄,则不再产生 3 4,即可以减少废渣产生,故 C正确;D.硫酸工业
SO SO
产生的尾气为 2、 3,可以用碱液吸收,故 D正确。故选 B。
高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5 页)
{#{QQABDYSUggiAABAAAAgCAwHCCEGQkBEAAaoOwEAcoAAAwBNABAA=}#}
12.【答案】C
【解析】A.金属铜与稀硝酸不会产生钝化。开始反应速率较慢,可能的原因是铜表面有
氧化铜,或者开始反应温度低,故 A项说法错误;B.由于装置内有空气,铜和稀 HNO3
反应生成的 NO迅速被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 NO2,产生的 NO2浓度逐渐增加,气体颜色
逐渐变深,故 B项说法错误;C.装置内氧气逐渐被消耗,生成的 NO2量逐渐达到最大
值,同时装置内的 NO2能与溶液中的 H2O反应 3NO2+H2O=2HNO3+NO,气体颜色变浅,
故 C项说法正确;D.由于该装置为密闭体系,生成的 NO无法排出,逐渐将锥形瓶内
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故 D项说法错误。答案选 C。
13.【答案】D
【解析】A.HCl气体溶于水显酸性,但没有漂白性,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能证明
MnO2 H SO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A正确;B.NaCl固体与浓 2 4反应生成 HCl,HCl
易挥发,可以让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硫酸是非挥发性酸,不会进入 b装置,所以可以
证明产生了氯化氢气体,B正确;C.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无漂白性,只有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以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硫气体,C正确;
D 的.二氧化氮和硝酸都有氧化性,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 硝酸也能与碘化钾溶液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遇淀粉溶液变蓝色的碘,则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不能证明浓
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D错误。故选 D。
14.【答案】A
【解析】将一定质量的铜溶于 100mL 11mol/L的浓硝酸中,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
NO、NO +2,待铜完全溶解后,生成 0.4mol NO2和 NO的混合气体,并测得溶液中 H 的
浓度为 2mol/L,说明反应剩余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2mol/L×0.1L=0.2mol,根据 N元素守恒,
反应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 (11mol/L×0.1L-0.4mol-0.2mol)÷2=0.25,设生成的 NO为
xmol,生成的 NO2为 ymol,则 x+y=0.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3x+y=0.25×2=0.5,解得
x=0.05,y=0.35,故生成 NO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05mol×22.4L/mol=1.12L,选 A。
15.(14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答案】
(1)B
(2)催化剂(1分) 变小(1分)
- -
(3)①OH + H2S = HS + H2O
② 2H2S + O2 = 2S↓+ 2H2O
③ 2∶1
(4)C
(5)A
【解析】
(1)A.火山口产生的气体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
SO
说明气体具有还原性,A错误;B. 2有毒,其含量是空气污染程度指标之一,B正
确;C.单质硫无法被氧气氧化为 SO3,C错误;D中硫的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
D错误,故选 B。
高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5 页)
{#{QQABDYSUggiAABAAAAgCAwHCCEGQkBEAAaoOwEAcoAAAwBNABAA=}#}
(2)空气中粉尘可能在过程①中起到催化剂作用,收集一定量的酸雨,二氧化硫溶于水形
pH 2H SO +O =2H SO
成的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酸性增强, 值一直在变小,反应为: 2 3 2 2 4。
- -
3 NaOH H S NaHS( )①当 吸收了过量 2 时,溶质为 ,其离子方程式为:OH + H2S = HS + H2O。
②H2S的水溶液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S + O2 = 2S↓+ 2H2O。
③2H2S + SO2 = 3S↓+ 2H2O,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
4 FeS2 H2S2 FeSO4 H2S2 H2S S H( )稀硫酸与 可生成 和 , 分解生成 和 , 2S2 = H2S+S,不能生
FeS
成 ,故选 C。
(5)化石能源的开采与使用量的不断增长,可以由图可知,硫循环中的过程①加剧。
16.(14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答案】
(1)吸收(1分) 放出(1分)
(2)A
(3)化学(1分) 热(1分)
2+
(4)①Mg 2e =Mg
②铝棒 H2
(5)电极甲
【解析】
(1)转化Ⅰ、Ⅱ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转化Ⅲ是化学键生成,要放出能量。
(2)如图可知,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为154kJ/mol+ 436kJ/mol =529×05k6J/5mkJo/lm,o形l=-成54化0k学J/m键ol
放出的总能量=2×565kJ/mol=1130kJ/mol,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吸收的总能量,所以是放
热反应,故选 A。
(3)H2在 O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4)镁的活泼性大于铝,若装置甲的溶液 M为稀硫酸,两个电极采用镁棒和铝棒,镁是负
极、铝是正极。
2+
①根据图示,电子由 X流出,X是负极,则电极 X的电极反应式为Mg 2e =Mg 。
②该电池的正极是铝棒,氢离子在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气,该电极产物W是 H2。
(5)氧气得电子,所以为正极。
17.(14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答案】
(1)SO2
(2)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将“焙烧”后的固体粉碎(写出一条即可)
(3)c
(4)作氧化剂 温度过高会导致 H2O2分解
(5)蒸发浓缩(1分) 冷却结晶(1分)
(6)121m1/40或 3.025m1
【解析】
(1)“焙烧”时,其中的 CuS与空气中的 O2反应生成 CuO和 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3O2 2CuO+2SO2,故答案为:SO2。
高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5 页)
{#{QQABDYSUggiAABAAAAgCAwHCCEGQkBEAAaoOwEAcoAAAwBNABAA=}#}
(2)“酸化”过程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将“焙
烧”后的固体粉碎。
(3)硝酸能溶解铜,常温下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所以为减少 Cu的损失,淘洗 Cu用稀硫
酸;故答案为:c。
(4)“反应”为 20%的 HNO3溶液和 10%的 H2O2溶液溶解 Cu,反应过程中无红棕色气体生成,
反应为:Cu+H2O2+2HNO3=Cu(NO3)2+2H2O,H2O2在上述反应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加
热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导致 H2O2分解,因此温度不宜过高。
(5)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故操作包括:蒸发浓缩 、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0.8m
6 1 ×242kg( )生成产品质量为 ,即 121m1/40 kg,或者 3.025m1kg。
64
18.(16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答案】
(1)①分液漏斗(1分) 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或干燥气体)(1分)


2NH4Cl+Ca③ (OH) CaCl2+2NH3 ↑ +2H2O2
④使气体混合均匀
(2)AD(选不全 1分,选错不得分)

(3)CD 1 Cu + 2H2SO (浓) CuSO +SO(选不全 分,选错不得分) 4 4 2 ↑ +2H2O
4Ce3+ + 2NO+ 4H+ = 4Ce4+ +N + 2H O
(4) 2 2
【解析】
(1)①根据装置图,装稀硝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氨气和一氧化氮中均含有水蒸气,
所以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或干燥气体)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氮氧化物和氨气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氮气的电子式
为 。
③装置 A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受热生成氯化钙、氨气、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 (OH) CaCl +2NH ↑ +2H O。2 2 3 2
④C控制气体通入的速率及比例、将气体混合均匀及吸收硝酸蒸汽。
(2)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NO2能与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根据(Ⅰ)可知 NO、NO2
的之比为 1:1时能被完全吸收,即 1.5≤x≤2 NO时能被完全吸收,当 被Na2CO3溶液完x
全吸收时,x的值不可能是 1.4、3,故选 AD。
(3)实验室以 Cu与浓硫酸反应制备并收集 SO2,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SO2,
SO2在水中溶解度大且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SO2,

Cu + 2H SO (浓) CuSO +SO ↑ +2H O
应选择的装置是 CD。反应的方程式为 2 4 4 2 2 。
4Ce3+4 + 2NO+ 4H+ = 4Ce4+ +N + 2H O( )由分析可知,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
高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 5 页(共 5 页)
{#{QQABDYSUggiAABAAAAgCAwHCCEGQkBEAAaoOwEAcoAAAwBNABAA=}#}朝端菌(长形
2.01
t(非d效)

oB1
:L起以:(金第N20)0N
(I)0+ONEN=0N+ON+ON
(II)0+ONBN+ONEN=0ON+ON
女二1

(个00个楼单书
OIS
中国
OS
5.0010



EIOH!S
1OH
8

0
002

B3

186.2i
88
175.5.5


Ceit
中克
III-ou
8
8
122.21
8
SH
1211y
取)
国一

D(l单一可。)
c(不m5)
ONH%07



大用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西柳州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三月模拟英语试卷(无答案)

下一篇:2024-2025度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