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功与机械能》期中期末素养提升专项训练(答案)

第十章 《功与机械能》素养提升训练
1.(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题)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先竖直向上匀速提升3m,再悬停6s,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情况是【 】
A.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做了功 B.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C.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做了功 D.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2.(2022年甘肃兰州中考题)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对物体不做功的是【 】
A.图甲: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图乙: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
C.图丙:推车向前运动 D.图丁:挺举杠铃的过程
3.(2023年江苏镇江中考题)小华参加校外劳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①她用力搬一筐玉米,未能搬起;②她又用力推筐,仍未推动;③在小明的帮助下,他们将这筐玉米抬起并放到手推车上;④接着他们用水平力推着手推车沿水平路面前往仓库。则【 】
A.①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B.②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C.③中他们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D.④中他们对手推车没有做功
4.(2021年湖南常德中考题)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B C D
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 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 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
【考点1答案】1. D 2. A 3. C 4. A
1.(2024年湖北宜昌中考三模题)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推力F作用下沿同一水平地面先后两次做直线运动,两次运动的时间都是1 min,第一次,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平推力为F1,推力做的功为W1;第二次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平推力为F2,推力做的功为W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W1>W2 D.W1<W2
2.(2024年广东广州中考三模题)如图所示,AB与BD为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路面。同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中AC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拉力F1恒为3N,BC段拉力F2恒为2N,CD段拉力恒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CD段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比BC段受到的摩擦力大
B.物体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比BC段受到的摩擦力大
C.BC段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AB段F1对物体所做的功
D.BC段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小于CD段拉力F3对物体所做的功
3.(2022年浙江杭州中考题)现有甲、乙、丙三个质量不同的物体(m甲>m乙>m丙),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竖直方向通过了相等的距离s,如图所示。F在三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者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W甲>W乙>W丙 B.W甲<W乙<W丙
C.W甲=W乙=W丙 D.W甲=W乙<W丙
4.(2021年湖北十堰中考题)某汽车公司对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性能进行测试,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甲和F乙以及牵引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W甲<W乙 B.F甲>F乙,W甲>W乙
C.F甲=F乙,W甲<W乙 D.F甲=F乙,W甲=W乙
【考点2答案】1.D 2. B 3. C 4. C
1.(2024年四川乐山中考题)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运动员推着冰壶从A点运动6m到达B点时轻轻松手,随后冰壶沿冰道运动30m停在O点。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水平推力为9N,冰壶运动中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恒定为1.5N.从A点到O点冰壶沿直线运动中【 】
A.推力对冰壶做功为270J
B.推力对冰壶做功为324J
C.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54J
D.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45J
2.(2024年山东德州中考题)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t=6s时,将拉力F撤掉,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运动的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 B.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2~6s内拉力F做的功为28J D.2~7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5m
3.(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题)2024年2月20日,临沂迎来强降雪。环卫部门以雪为令,迅速启用除雪车全力除雪以保障道路畅通。图甲是一辆除雪车正在水平路面上除雪的场景,该车10min内的运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若该除雪车的总质量为6t,除雪过程中所受水平阻力为,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g取,求该除雪车:
(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10min内通过的路程;
(3)10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4.(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题)2024年1月,“成都造”飞行汽车AE200在民航西南局的见证下首飞成功,如图。此飞行汽车是全国首个获民航局适航审定批复的有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其最大航程可达300km。若该飞行汽车实现通航,从成都市中心出发飞往天府国际机场,航程为68km,仅耗时15min,g取10N/kg,求:
(1)该飞行汽车从成都市中心到天府国际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
(2)若飞行汽车载着质量为70kg的乘客竖直匀速上升500m,汽车对该乘客做功为多少焦?
【拓展训练题2答案】 1. C 2. C
3. (1)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由得,除雪车前6min内通过的路程
除雪车后4min内通过的路程
除雪车10min内通过的路程
(3)除雪车10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4.(1)飞行汽车从成都市中心到天府国际机场的平均速度是
(2)乘客所受的重力G=mg=70kg×10N/kg=700N
飞行汽车对乘客做功W=Fs=Gh=700N×500m=3.5×105J
1.(2024年陕西汉中期末考试题)下列有关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B.机器做的功越少,功率越小
C.机器做功的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D.抽水机的功率越大,抽出的水越多
2.(2024年陕西咸阳期中考试题)如图所示,小华和妹妹一起坐双人秋千,当秋千从最高点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他们的重力做功的大小分别为 W1、W2,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若小华的体重比妹妹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3.(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题)如图,大人和小孩分别将5块相同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对砖做功更多
B.小孩对砖做功更快
C.大人对砖做功更多
D.大人对砖做功更快
4.(2019年湖南株洲中考题)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做功最快的获胜,则最后胜出的一定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4答案】1. A 2. C 3. D 4. A
1.(2024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题)如图所示,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同样的时间、同样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表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别为P1、P2,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2.(2024年河北中考题)(多选题)如图a所示,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明用一辆小车运送货物时,先后经过同一平直路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地点,图b为运动路径示意图。小明先用水平推力F把装有货物的小车从甲匀速推到乙,用时为t1;在乙停车卸货用时为t2;再用水平推力将空车从乙匀速推到丙,用时为t3;两次推力做功之比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B.从乙到丙的过程中,小明的水平推力为
C.从乙到丙的过程中,小明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D.若把空车从丙沿原路匀速推回到甲,推力做功为
3.(2024年广东广州中考三模题)已知物块的重力为15N,第一次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沿着水平面运动,如图1所示,物块在OP段的v﹣t图象如图2所示;第二次在大小为20N的拉力F2作用下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如图3所示,F2的方向始终沿着物块运动方向,物块在QR段的s﹣t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
A.F1在OP段做的功与F2在QR段做的功相同
B.F1在OP段做功的功率小于F2在QR段做功的功率
C.物体在QR段受力不平衡
D.OP段物块所受摩擦力为10N,QR段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0N
4.(2024年武汉中考二模题)乐乐同学体重为500N,如图甲为该同学在操场上练习爬杆示意图,在某次爬杆训练中,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下列判断:
①6~15s时间内,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为500N
②6~15s时间内,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2700J
③6~15s时间内,摩擦力对该同学做功的功率为300W
④15~18s时间内,该同学减速下滑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5答案】1. C 2. B C 3. B 4.A
1.(2024年上海中考题)塔吊吊起重物,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此重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拉力为1×104N,重物上升的距离为40m,重物上升所用的时间为50s,则拉力做功为 J,功率为 W.
2.(2024年四川眉山中考题)如图甲,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水平向右拉力。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s,物体运动路程为18m B.4~6s,拉力F的功率为12W
t=1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大于2N D.拉力为6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2024年山东济南中考题)如图所示是一辆无人配送车。若该无人配送车装运快递后的总重为6000N,在某小区的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了60m,用时40s,此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600N,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通过计算回答:该无人配送车在40s的时间里
(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牵引力做功是多少?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4.(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题)如图甲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R20000-720型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拥有性能超强、技术先进、专利众多等特点,是塔机制造史上一次重要的突破。该塔机最大起重量为720t,最大起升高度为400m.
(1)请在图乙中画出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力的示意图。
(2)若塔机一次将100t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00m,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3)若塔机在(2)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00s,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考点6答案】1. 运动 4×105 8×103 2. B
3.(1)无人配送车装运快递后对地面的压力F=G总=6000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无人配送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60m,则牵引力做功W=Fs=600N×60m=3.6×104J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4.(1)
(2)物体所受的重力
塔机匀速提起货物时的拉力
塔机将物体匀速提升100m,拉力做的功
(3)塔机将物体匀速提升100m,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1.(2020年内蒙古赤峰中考题)学完《功率》一节后,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设计一种测量自己上楼功率的方案。请补充未完成的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1)   ;
(2)用皮尺测出所上楼梯的总高度h;
(3)   ;
(4)上楼功率的表达式P=   (g值用该字母表示即可)。
2.(2024年甘肃金昌中考一模题)如图,小明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步骤如下:
a.用 (选填“体重计”、“托盘天平”或“弹簧测力计”)测出自己的质量m;
b.请同学协助用刻度尺测出自己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h;
c.测量自己t时间跳绳的个数为n;
d.跳绳功率的表达式P = (g值用该字母表示即可)
3.(2024年江苏无锡期中考试题)学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在爬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的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质量m/kg 楼梯高度h/m 爬楼时间t/s ______
A.表格空格处应该填的项目是功率P/W
B.小明和小李都爬到5楼,可以通过比较两个同学体重的大小来比较谁的功率大
C.同一个同学可以通过比较前后两次爬到五楼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功率大小
D.加快音乐节奏来加大健身操的运动量实质上是增大功率
4.(2024年江苏盐城月考题)如图所示,初三学生小明想测量自己每天上学从一楼正常爬到教室五楼的功率,下列相关说法中有错误的是(g取10N/kg)【 】
A.他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P=W/t
B.他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磅秤、秒表和刻度尺
C.他所需要的测量的物理量有他的质量m、一楼到五楼的高度h,正常爬楼的时间t
D.小明正常爬楼的功率有可能达到500W
【考点7答案】1. (1)用台秤测出自身质量为m (3)用秒表测量出上楼所用的时间t (4)mgh/t 2. 体重计 3. B 4. D
1.(2024年山东济宁中考二模题)一辆质量为1.5t的家用汽车通过高速收费站的ETC通道,如图甲所示。图乙是ETC通道示意图,汽车通过时,需在ETC中心线前减速,然后通过“匀速行驶区间”到达ETC中心线处,计费后离开收费站。图丙是该车通过ETC通道时的v-t图像,若此车通过收费站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3倍,g=10N/kg.
(1)求汽车匀速行驶的距离;
(2)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
2.(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二模题)如图,小聪同学用大小为F的推力推动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60N;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物体两次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1<f2 B.两次推力的功率P1=P2
C.当小聪用大小为F1的推力推动物体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
D.当小聪用大小为F2的推力推动物体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40W
3.(2021年四川雅安中考题)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较多
D.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4.(2023年湖北十堰中考题)如图甲是中国海军十堰舰停泊在港湾时的情景,相关参数如下表;执行任务过程中,该舰以恒定最大推进功率航行。(g取10N/kg)求:
排水量 1220t
吃水深度 4m
最大航速 12.5m/s
最大推进功率 12500kW
(1)十堰舰满载停泊在港湾时所受浮力大小;
(2)若十堰舰从静止出发,加速航行0.96km时达到最大航速,图乙是本次航行的v-t图像,求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3)十堰舰以最大航速水平匀速直线航行时,十堰舰所受阻力大小。
【考点8答案】1.(1)由图丙知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行驶时间t=12s-3s=9s,由v=s/t得,汽车匀速行驶的距离(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F=f阻=0.3G=0.3mg=0.3×1500kg×10N/kg=4500N,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D 3. D
4. (1)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护卫舰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
F浮=G排=m排g=1220×103kg×10N/kg=1.22×107N
(2)由乙图可知,该舰加速航行达到最大航速12.5m/s,用时120s,航行0.96km,则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3)护卫舰以最大航速水平匀速直线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得,十堰舰所受阻力
1.(2024年江西宜春期中考试题)汽车的“超载”“超速”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这与它们的动能大小有关,为了比较两者对事故影响的大小,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的关系。
【证据】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选填“小球”或“木块”);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 (选填“即将碰撞木块时”或“碰撞木块后”)的速度;
(2)实验中,将小球在斜面上由 开始释放,这是为了方便控制小球 ;
(3)利用甲、乙装置正确实验后,通过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 小球的质量m/g 小球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解释】表格中能代表物体动能大小的是 (选填“小球的质量”、“小球的高度”或“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质量”或“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交流】某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了使木块不滑出木板,测出具体的实验数据,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2.(2021年浙江嘉兴中考题)如图是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雨滴在t1~t3三个时刻中具有的动能分别是E1、E2、E3,不考虑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质量变化,则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
A.E1<E2<E3 B.E1>E2>E3
C.E1<E2=E3 D.E1=E2<E3
3.(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题)2024年3月26日,美国“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被“达利”号集装箱船撞毁,如图所示,撞击前,船突发故障失去动力,但并没有立即停下,这是因为 ,当船以10.8km/h、合 m/s的速度撞击大桥时,虽然船速较慢,但由于船的 很大导致其 能很大,使得船将大桥撞毁。
4.(2024年吉林中考模拟题)为争创文明、卫生县城,环卫部门每天都要在县城的主要街道上洒水,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时,该洒水车的惯性大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9答案】1.(1)小球 即将碰撞木块时 (2)静止 到达水平面的速度 (3)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 速度 减小小球的质量或降低小球由斜面上静止滚下时的高度 2. C 3. 船具有惯性 3 质量 动 4. 减小 减小
1.(2018年四川内江中考题)如图所示,货架上放着ABCD 四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其中A和B为铅球,c和D为铁球,那么A和B两球相比较,_____球的重力势能大;B和c两球相比较,做功本领更大的是_______球.(ρ铅>ρ铁)
2.(2020年广西柳州中考题)如图,弹簧被压缩后,就具有【 】
光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弹性势能
3.(2021年山东淄博中考题)小雨和小明利用沙子、小桌、重物、透明的箱子进行实验探究。
(1)如图1所示,把小桌放在透明的沙箱中,让重物从高处落下,撞击小桌,观察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实验探究的是   (选填“重物”或“小桌”)的重力势能。
②通过实验,发现同一个重物从不同高度落下,高度越高,能够对外做功越    ,说明它的重力势能越    。
③要进一步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应换用不同的重物,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
(2)把重物按图2所示方式分别放在小桌上,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①在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小雨选择甲、乙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小明选择甲、丙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你认为  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②分析两次实验可发现压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
4.(2022年浙江杭州中考题)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在运动员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O点。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正好处于原长;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相等;C点处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弹性绳的自重不计)
(1)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2)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运动员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10答案】1. A B 2. D 3. (1)①重物 ②多 大 (2)①小明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②受力面积 4. (1)不变 (2)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1.(2024年四川广元中考题)2024年5月23日至24日,我国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A”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某架战机加速升空过程中,若不考虑燃油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则该战机【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2.(2024年黑龙江大庆中考题)神舟十八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十八艘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国旗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进入中国空间站,由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太空传递和在轨展示。在飞船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其质量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题)抛实心球是初中学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小刚在测试时将实心球抛出后,实心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运动中的实心球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B.实心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实心球在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是增大的
4.(2024年广东广州中考模拟预测题)如图所示,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它自由伸长时,右端恰好位于 O 点,将弹簧右端固定在物体上并压缩到 A 点静止释放,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经过 O 点,到达 B 点,然后往回运动到 C 点静止。其中 AO>BO,则在上述运动过程中【 】
A.物体在 A 点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B.物体在 O 点时,弹簧对物体弹力的方向向右
C.物体在 B 点时,弹簧产生的弹力最大
D.物体在 C 点静止时,受到弹簧的弹力为零
【考点11答案】1. D 2. C 3. A 4. A
1.(2024年江西南昌期中考试题)(多选题)如图所示是“最速降线”简化结构示意图,现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同时由静止释放,速度越来越快,结果弧形轨道上的b球先到达终点。忽略摩擦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在终点处,小球b的动能更大
C.从起点到终点,重力对两小球做功一样多
D.从起点到终点,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3.(2024年山东潍坊中考题)(多选题)弹簧置于光滑管内,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管口平齐。如图所示,将一直径略小于管的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先后两次向下按压弹簧到不同位置后释放小球,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次小球到达的最高点为a,第二次小球到达的最高点为b,c为小球运动路径上的一点,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先后两次【 】
A.第一次释放小球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B.小球由c到b过程,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球上升过程,经过c点时的重力势能相等
D.小球上升过程,经过c点时的机械能相等
2.(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题)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 】
A.速度增大
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机械能增大
D.重力势能减小
4.(2024年甘肃临夏中考题)某科技兴趣小组用两个输液用的葡萄糖瓶子,从瓶口以下约6cm处截断,将截断处用胶水黏合在一起,再从瓶口的橡胶塞中心穿一根长约20cm的细木棒,用两条悬线拴住木棒的两端,将悬线固定在支架上,就构成了如图所示的滚摆。当滚摆从上到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能;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12答案】1. A C 2. A C 3. B 4. 动 变小
1.(2024年湖北随州期末考试题)《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其中这样写道:“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该段文字描述了筒车这样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筒车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为将____能转化为___能。
2.(2024年江苏无锡阶段练习题)(多选题)如图所示的情景是一种游戏,叫做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然后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游戏者通过a点后,绳子具有弹性势能
B.过a点后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减小
C.游戏者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D.过程中游戏者减小的重力势能将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3.(2024年安徽合肥中考一模题)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总是尽可能把跳板向下压弯一点,然后再高高腾起。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向下压弯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变小
B.离开跳板向上腾起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变大
C.向下压弯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变大
D.尽可能把跳板向下压弯点,为了增大运动员惯性
4.(2024年安徽中考二模题)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由静止自由下滑,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运动员从滑台A处滑至O处的能量转化为: 。
【考点13答案】1.动 重力势 2. B D 3. C 4.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跨学科实践】(2024年山东青岛中考题)如图是小明家附近山景公园的等高线图.周末小明爬山锻炼身体,他的质量60kg,在他匀速下山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机械能守恒
B.小明的动能逐渐增大
C.小明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D.小明从B点到A点重力做功6×103J
2.【科学探究】(2024年江苏镇江期中考试题)小明在游乐场玩过山车后,自己制作了一个过山车模型如图。选用不同的小球从发车点静止下滑,依次经过轨道上的1、2、3、4位置,最后到达停车点;
(1)小球从发车点下滑,由位置1至位置2的过程中, 转化为 (以上两空选填“重力势能”或“动能”);
序号 小球质量 ① 能否经过位置2
1 50
2 50
3 50
(2)为了让小球顺利停在停车点,位置3至停车点的轨道应适当 (选填“光滑”或“粗糙”)点;
(3)小明发现不同小球从不同的高度静止下滑时,有的小球没到达位置2就下落了。小明利用自制的过山车模型探究小球能否经过位置2与小球质量、下滑的高度是否有关,设计某一探究表格,为完成实验,你认为①处应填写的是 ;
(4)小球通过的最高点越来越低,说明小球的机械能在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
3.【科学思维】(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题)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各种项目的训练。
(1)小聪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小明测量了他一次上升的高度h和n次引体向上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 (物理量和符号),可算出小聪引体向上的功率P= (用符号表示);
(2)小明在操场上投实心球。图甲是整个抛球运动过程的示意图,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高度,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关于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点时球的速度为0
B.球在a点速度大于b点速度
C.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最大
(3)小明、小聪在跑道上进行跑步训练。他们在相距为L的A、B两点间同时相向匀速跑动,如图乙所示。相遇后小明立即转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跑回A,随后小聪也跑到A.如果小聪所用时间是小明的1.2倍,两人相遇时的位置距A为 。
4. 【科学探究】(2024年贵州中考题)小明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组合式滑梯,各个滑梯的高度都有所不同,小朋友从不同的滑梯滑至底端时的快慢也有所不同,速度快的甚至会冲出滑梯摔在地上。这一现象引起了小明的思考:人沿滑梯滑至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他猜想:与人开始下滑的起点高度有关。
小明用木块、硬纸板、垫块进行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纸板一端置于垫块上,另一端置于水平桌面上模拟滑梯,用纸板上从静止开始下滑的木块模拟人,通过观察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木块滑至底端O点时速度的大小,距离越长表明速度越大。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释放后木块保持静止,是因为木块受到沿纸板向 的摩擦力,若要让木块下滑,写出一种操作方法: ;
(2)解决上述问题后继续探究。如图丙①所示,从纸板顶端释放木块,木块运动至桌面上的M点;如图丙②所示,从纸板中部释放木块,木块运动至桌面上的N点。比较木块两次在桌面上的运动距离,可以得出结论:木块沿纸板下滑的起点越高, ;
(3)根据上述探究,小明认为,要保证人不因速度过大冲出滑梯,设计时可以考虑在滑梯底端再连接一段 方向放置的滑梯,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所学物理知识说明这样设计的必要性;
(4)结合你坐滑梯的经历,谈谈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人沿滑梯下滑的快慢?(写出两个因素即可)
【素养提升答案】 1. A B D 2.(1)动能 重力势能 (2)粗糙 (3)下滑的高度h/m (4)变小 小球克服阻力做功消耗一部分机械能 3.(1)小聪所受的重力G (2)B (3) 4. (1) 上 增大斜面的坡度 (2)滑至底端时速度越大 (3)斜向上 由于人的速度较大容易冲出滑梯,即人此时的动能较大,因此可以将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以防止人冲出滑梯,所以可以在滑梯底端再连接一段斜向上方向放置的滑梯 (4) 滑梯较为光滑、滑梯较陡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

下一篇:[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1物理(百G)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