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1次月考
高一级化学科试卷
本卷共8页,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食器兼具美观与实用价值。下列馆藏食器中主要材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
A.陶刻纹豆(商) B.蓝玻璃杯(汉) C.叶形银盘(唐) D.花瓣瓷碗(宋)
2、2022年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加快实现了高水平建设科技强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一体化芯片手机,芯片成分为SiO2
B. “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中核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
C. 国产航母海上巡航,航母甲板是高强度钢材,钢是一种铁碳合金
D. 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 下列变化属于固氮的是
A. NO与O2反应生成NO2 B.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 NH3催化氧化生成NO D. 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
4、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图2所示反应为吸热反应
C. 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负极
D. 蓄电池充电时,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物质的应用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无关联性的是
选项 生活实践或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纺织生产:工人用SO2漂白丝织品 SO2具有漂白性
B 糕点制作:用NaHCO3作膨松剂 NaHCO3受热易分解
C 水质净化:工人用明矾净水 明矾具有强氧化性
D 农业种植:铵态氮肥要保存在阴凉处 铵盐受热易分解
6、火星大气中含有大量,一种有参加反应的新型全固态电池有望为火星探测器供电。该电池以金属钠为负极,碳纳米管为正极,放电时
A. 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阴离子由负极移向正极 D. 在正极上失电子
7、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备 B.干燥 C.收集 D. 吸收尾气
8、某自热饭盒的热能来源于水与生石灰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热能也可由溶于水来提供 D.该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9. 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加入过量溶液主要是为沉淀
B. “滤液2”中加入的溶液是溶液
C. “沉淀3”的成分只有
D. 在该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引流和搅拌
10. 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B. 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C. 将和混合通入水中:
D 向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11、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SO2中原子总数为0.5NA
B.0.01 mol/L Na2SO3溶液中,Na+数目为0.02NA
C.反应①每消耗3.4 g H2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0.1NA
D.反应②每生成1 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12、某种安全气囊装置如图所示,其气体发生剂主要含有等。已知产气时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生成(标准状况)
B. 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C. 分解吸热,可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
D. 汽车受到猛烈碰撞时,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气体发生器,引发反应
13、部分含含硫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将c通入过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B.e的浓溶液可以用铁槽车运输是因为相互之间不反应
C、b附着在试管壁上可以用二硫化碳或热的浓NaOH溶液洗涤
D.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a→b→c→d的转化
14、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肆虐的雾霾逐渐被遏止。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的NO、NO2属于酸性氧化物
B. 1molSO2与足量的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SO3
C. 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需使用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阴凉处
D. 铜单质和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H+=Cu2++H2
15、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2CO3>H2SiO3
C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有白烟 X可能是浓盐酸
D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BaSO3难溶于水
16、SO2可形成酸雨,是大气污染物。利用如图装置既可以吸收工厂排放的SO2又可以制得硫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电子的流动方向:a极→电解质溶液→b极
D. 从左下口流出的硫酸溶液浓度一定增大
第Ⅱ卷(共4个大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4个大题,共56分。
17. (14分)回答下列问题:
Ⅰ、(1)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请判断b中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反应过程 (填“a”或“b”)的能量变化可用图乙表示。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图为(g)和(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①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NO(g),放出(或吸收)热量 kJ。
(3)潜艇中使用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a是 。(填“正极”或“负极”)
②电解质溶液中OH-离子向 移动(填“电极a”或“电极b”)。
③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Ⅱ、以下是氮循环的一部分:
(4)反应③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5)化合物A的稀溶液和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6)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NO与CO发生反应:2NO+2CO=2CO2+N2。当生成1molN2时,被还原的NO的质量为_____。
18、(14分)在古代中国,稀硫酸被称为“绿矾油”。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Ⅰ.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制备硫酸,其流程如下:
(1)黄铁矿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Ⅱ.硫酸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足量铁质材料(碳素钢)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
(2)请写出A中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开始后,观察到装置B和装置C中溶液均褪色。两者褪色原理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D装置中溶液不褪色,E装置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有 (填化学式)气体生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反应产物中还有H2生成。
(5)装置Ⅰ中碱石灰的作用 。
19. (14分)工业上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和制备无水。同时得到副产物。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该制备过程(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省略):
已知:浓硫酸的沸点为338℃。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导气管b的作用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固、固加热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利用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见图)分离产品,取出装置B中的溶液,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可得_______,然后将滤液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另一产物。
(5)产品中可能混有少量和杂质,混有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20.(14分) 废旧锌锰干电池内部的黑色物质A主要含有MnO2、MnOOH、NH4C1、ZnCl2、碳单质,用黑色物质A制备高纯MnCO3的流程如图:
已知:(未配平)。
(1)第I步操作是为了除去可溶性的_____(填化学式)。
(2)第I步后在空气中灼烧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将MnOOH转化为MnO2,另一个是_____。灼烧时,MnOOH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
(3)已知:MnCO3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时开始分解;Mn2+在pH大于7.7时,开始转化为Mn(OH)2沉淀。第Ⅳ步中的多步操作可按如图步骤进行:
操作①加入NH4HCO3溶液调节溶液pH的过程中有CO2产生,则Mn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操作②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你认为操作③中检测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时可继续进行操作④;操作④中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答一条即可)。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1次月考
高一级化学科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C B D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B C D B
(14分)(1) 降低(1分) a (1分) (2)吸热 (1分) 90 (1分)
(3)负极 (1分) 电极a (1分) O2+4e-+2H2O=4OH- (4)1:2 (2分)
(5)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6)60g
18.(14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1) -1 (1分)
(2)
(3) 不同(1分)
(4) CO2 G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H装置中白色固体变蓝
(5)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H装置,对实验产生干扰
19、(14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 分液漏斗(1分) 平衡气压,使浓硫酸顺利流下 (1分)
(2)
(3) C
(4)亚硫酸钠晶体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亚硫酸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0、(每空2分)(1)NH4Cl、ZnCl2 (2) 除去碳单质
(3) 烧杯、漏斗、玻璃棒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有利于低温条件下快速干燥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高三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三)英语试题(含解析含听力原文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