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初三年级
第三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陕西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工艺蕴含智慧。下列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雕刻华清宫石雕 B. 剪制延安剪纸 C. 酿造凤翔西凤酒 D. 擀制(Biángbiáng)面
2. 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分类实验时,小明记录了以下几种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B. 未开封的瓶装矿泉水
C. 刚开封的碳酸饮料 D. 用于实验的黑色铁粉
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小柯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 倾倒浓硫酸 B. 滴加浓硫酸
C. 稀释浓硫酸 D. 测稀硫酸的
4. 提升化学核心素养对化学学习至关重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观念: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科学思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科学探究与实践: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
D. 科学态度与责任: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务必进行验纯操作,确保安全
5. 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化学模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酸有共性是因为酸溶液中均有氢离子 B. 甲如果是氧化铁,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 乙物质可能是 D. 反应①②③④⑤均有盐类物质生成
6.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 以上反应共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B. 上述反应中含氮物质的氮元素化合价均为-3价
C. 纯碱的热稳定性比小苏打更好 D. 溶液呈碱性,所以属于碱类物质
7. 化学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预期不符的现象或结果。以下对相关异常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异常情况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体积之比不符合1:2 残留在瓶底的铁球放置一段时间后,附近出现红棕色物质 A烧杯中溶液变红,、烧杯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解释 可能是氧气易溶于水 可能是熔化的铁球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的铁锈 、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放反了 石灰水可能已变质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B 检验的变质程度 取样,加水溶解,依次滴加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和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C 鉴别化肥和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分离和固体混合物 取样,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手持技术探究金属铝和稀盐酸反应,测得容器内压强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段压强无明显变化原因是:
B. 图1中后的溶液可能含有2种阳离子
C. 图2曲线中段表示反应是放热的
D. 时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是否含有稀盐酸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 陕西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2025年,第二届中国一中亚峰会将在哈萨克斯坦举行。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丝绸蜚声海外,是丝绸之路的代表性商品。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是一种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哈萨克斯坦从中国进口化肥以支持其农业生产。请写出一种常见的氮肥_____(填化学式)。
11. 近年来,中国航天技术在探索宇宙的前沿不断取得突破。2025年,“嫦娥六号”成功从月球背面取回月壤样本,并发现了一种新型矿物——钛酸镁钙,其化学式为。与此同时,“天问三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含有高纯度硅的岩石,为未来火星基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资源。
(1)关于“嫦娥六号”取回的钛酸镁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钛酸镁钙是一种氧化物
B. 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钙元素也属于地球上含量较为丰富的金属元素
(2)“天问三号”在火星上发现的硅岩石,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硅制取高纯度硅的反应原理为:,则的化学式为_____,该反应后硅元素化合价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航天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2025年,中国科学家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出了“航草莓”,其果实中富含维生素C和果糖,维生素C溶液呈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填离子符号)。
12.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_____种。
(2)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
(3)硒原子(Se)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离子符号为_____。
(4)人体缺碘容易得_____(填字母)。
A. 贫血 B. 甲状腺肿大 C. 龋齿 D. 食欲不振
13. C919大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
(1)钢应用于制造C919飞机承重组件,钢铁由铁矿石、焦炭为主要原料冶炼而成。由焦炭生成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C919飞机所用材料之一的铝合金由铝、铜和锌等金属加热熔合而成,同学们为验证铝、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方案(所用金属均已打磨光亮)。
①实验中分别观察到A、B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
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锌>铜。
②将铝加入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组成有_____种情况。
14. 小亮同学在学完了初中化学知识后,对常见的某些物质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示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可以由一种物质直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图1中符合该关系Y物质有多种,Y物质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
A. B. C. NaOH D.
(2)图2中各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_____(填序号),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3表示的是含钙化合物的转化图,最多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
15. 溶解度的相关知识从古至今在生产生活中均有应用,化学小组同学以硝酸钾为例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从古籍中学习]
同学们查阅到《开宝本草》中记载了获取及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之,后乃煎炼而成。”(已知“霜”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
(1)“以水淋汁”是指溶解,“煎炼而成”是指_____(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从实验中学习]
(2)同学们绘制时饱和溶液中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g;
(3)图2是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时,能够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
B. 时,加入水,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C. 将饱和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晶体,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比可能变小或不变
(4)同学们在时用一定质量的某硝酸钾溶液,进行上图3所示的操作,则原硝酸钾溶液中水的质量为_____g。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16. 分析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
(2)是制取并收集一瓶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3)E装置与C中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
(4)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G中无明显反应现象,若要证明发生了反应,可向试管中加入的试剂有_____(填字母)。
A.足量稀硫酸 B.酚酞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1)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继续滴加稀硫酸,当观察到红褐色沉淀消失时,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二: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红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
(2)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
【实验设计】
(3)若要证明猜想二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
A. 紫色石蕊溶液 B. 铜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氧化铜
【拓展应用】
化学兴趣小组继续利用传感器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4)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_____(填“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5)刚开始注入甲溶液时,有少量气泡出现,可能原因是______。
讨论交流】
(6)小组同学认为除了通过检验生成物的出现能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外,还可以通过检验______来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
四、分析与计算题(共1小题,计5分)
18. 某兴趣小组用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将鸡蛋壳洗净、捣碎后准确称量15.0g,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随时观察记录电子秤的示数变化,绘制坐标图像如图2:(说明:①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假设其它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
(1)捣碎鸡蛋壳的目的是______。
(2)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120g(图2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至0.1%)
陕西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初三年级
第三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题答案】
【答案】(1)天然 (2)不可再生
(3)NH4NO3(合理即可)
【11题答案】
【答案】(1)BC (2) ①. CO ②. 降低
(3)H+
【12题答案】
【答案】(1)3 (2)30
(3)Se2- (4)B
【13题答案】
【答案】(1)
(2) ①. 铝片有白色固体析出,但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②. 两##2
【14题答案】
【答案】(1)ABC (2) ①. ① ②.
(3)3##三
【15题答案】
【答案】(1)蒸发结晶
(2)110 (3)BC
(4)120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16题答案】
【答案】(1)长颈漏斗
(2)B (3)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①. CO2+Ca(OH)2=CaCO3↓+H2O ②. ACD
【17题答案】
【答案】(1)
(2)Na2SO4、H2SO4 (3)B
(4)稀硫酸 (5)为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先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6)反应物的消失
四、分析与计算题(共1小题,计5分)
【18题答案】
【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2)CaCl2和HCl
(3)解:设消耗HCl的质量为x。
x=7.3g
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