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考
高一年级 化学学科
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a-23 Fe-56 Cu-64
一、海洋资源
海洋是地球的“聚宝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意义重大,下图是从海水资源获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示意图:
1.步骤①中,除去粗盐中泥沙,可采用______。
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分液
2.提纯的粗盐含有Ca2+、Mg2+、SO42- 步骤②中添加试剂的顺序可以是______。(不定项)
A.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盐酸
B.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C.NaOH 溶液、 Na2CO3 溶液、 BaCl2 溶液、盐酸
D .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3.配制100mL 0.1000mol·L-1 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选填编号)
①电子天平 ②100mL量筒 ③分液漏斗 ④100mL容量瓶 ⑤烧杯 ⑥玻璃棒
4.下列操作可能使上述溶液配制浓度偏高的是_____。
A.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烘干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5.上世纪30年代,吴蕴初研发了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的工艺,创办了天原电化厂。步骤③电解饱和食盐水过程中,在__________极产生Cl2。
6.下列图中白球代表通过步骤③得到的“ ”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隔板质量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 ”气体与氦气的是_____。
7.检验苦卤中的Br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A.碘水、淀粉溶液 B.溴水、汽油
C.氯水、四氯化碳 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8.工业上,可向“含溴的水溶液”_________________,使溴和水蒸气一起挥发出来。
9.实验室进行步骤⑤的操作中,若将CCl4注入含溴的水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分层,CCl4处于________(选填“上”或“下”)层,呈_____色。该操作依据的原理是_____。
A.溶剂沸点的差别 B.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
C.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D.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10.加碘食盐中常添加碘酸钾(KIO3),研究小组测定加碘盐中碘含量的步骤为:
① 准确称取m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② 再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
③ 最后加入10.0mL 6.0×10-3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已知:IO3- + 5I- + 6H+=3I2 + 3H2O;I2 + 2S2O32- =2I- + S4O62- 。
上述加碘盐中碘含量(以碘元素计)为_______________g·kg-1(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二、元素用期表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每个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11.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文物考古,该核素的符号为___________(以AZX形式表示);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①与③组成10电子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
A.离子键 B.氢键 C.共价键 D.分子间作用力
13.元素①与④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元素③、④、⑤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5.手机、电脑、电视屏幕使用的都是含铟(In)的导电玻璃,已知In元素与元素⑤同主族,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不定项)
A.最外层有5个电子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⑤强
C.失电子能力比⑤弱 D.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16.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_____。(不定项)
A.酸性:HCl>H2S B.得电子能力:F>Cl>P
C.热稳定性:NH3>PH3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17.元素⑤的金属性比Mg_____(填“强”或“弱”),其依据的事实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三、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存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氯化铵可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CuO + NH4Cl Cu + CuCl2 + N2↑ + H2O(来配平)。
18.配平该反应方程式:
_____ CuO + _____ NH4Cl _____ Cu +_____ CuCl2 +_____N2↑ +_____H2O
反应中___________元素被还原,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19.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
A.3:2 B.2:1 C.1:2 D.2:3
20.当生成N2 11.2L(标准状况)时,转移的电子数及被还原的Cu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A.3NA,1.5mol B.4NA,2mol C.1.5NA,2mol D.3NA,2mol
H2O2广泛用于杀菌消毒、污水处理、染织、漂白等领域,某同学欲探究H2O2的氧化还原性;
21.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探究H2O2的氧化性可以选取的物质有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 淀粉KI溶液 ② FcSO4溶液 ③ Cl2 ④ HNO3溶液
任选一个你所选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3.探究H2O2的还原性:向H2O2溶液滴加适量酸性KMnO4溶液,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已知Mn2+接近无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能正确表示置换反应(X)、氧化还原反应(Y)和离子反应(Z)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_____。
25.酸性条件下,向双氧水中加入I2或HIO3,发生反应的过程表示如图所示:
① H2O2在过程i、ii中表现出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填“i”或“ii”)。
② 1mol H2O2分子中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③ 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生活中的消毒剂
消毒剂因能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而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过氧乙酸(一元弱酸)、 “84”消毒液、二氧化氯(ClO2)、O3、Cl2等均是生活中常见消毒剂。
26.下列消毒剂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
A.O3 B.过氧乙酸 C.ClO2 D.“84”消毒液
27.氯元素有35Cl和37Cl两种核素,它们互为氯元素的_______________。
28.写出NaClO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氯气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氯原子只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
A.Na B.AgNO3溶液 C.H2O D.NaOH 溶液
30.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1.将氯气转化为液氯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需要降温或加压 B.氯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
C.氯分子数目减小 D.氯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32.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氯气能使 NaBr 溶液变橙色 氧化性:Cl2 > Br2 > I2
B 氯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氯气通入H2S的水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氯气是强电解质
D 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溶液变棕黄色 氧化性:Cl2>Fe3+
33.下列关于NA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不定项)
A.71g氯气溶于足量水中,转移电子数小于NA
B.标准状况下,11.2L苯(C6H6)中含1.5NA个苯分子
C.实验室制氯气时,含4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气分子数目为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有Cl- 数目为3.0 NA
34.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离子反应,折出碘。反应如下:
2H+ + ClO- + 2I- =I2 + Cl- + H2O
请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某小组同学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条件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5mL市售84消毒液稀释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12;
步骤2:将稀释后的溶液各20mL分别加入a、b、c三个洁净的烧杯中;
步骤3:用H2SO4溶液将a、b、c三个烧杯内溶液的pH分别调至10、7和4;
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表。
已知溶液中Cl2、HClO和ClO- 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35.由实验现象可获得结论:溶液的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_____________(填“越快”或“越慢”)。
36.结合图像进行分析,b、c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消毒效率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的得电子数来表示,计算NaClO的消毒效率约是氯气的__________倍。(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常用作水净化的絮凝剂,KAl(SO4)2·12H2O在水中首先会电离得到 Al3+,再得到Al(OH)3 胶体。
38.明矾可以净水,是利用了Al(OH)3胶体粒子的____________性。
39.实验室检验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40.向Al(OH)3胶体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1.AlBr3水解也可得Al(OH)3胶体,起到与明矾类似的净水效果,用上述制得的胶体做电泳实验时,有某种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该粒子可能是______。
A.[mAl(OH)3·nAl3+·(n-x)Br- ]x+ B.[mAl(OH)3·nBr-·xAl3+] 3x+
C.[mAl(OH)3·nAl3+·(3n-x)Br-] x+ D.[mAl(OH)3·n(OH-)·(n-x)H+] x-
42.经检测某酸性废水中所含离子及其浓度如表所示:
离子 Fe3+ Al3+ SO42- NO3- H+
浓度(mol·L-1) 2×10-2 1×10-1 2×10-2 1×10-1
则c(Al3+)=_____mol·L-1。
43.已知Fe(NO3)3的高纯度结晶体是一种紫色潮解性固体,若用硝酸铁溶液获取硝酸铁晶体,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溶液小心加热浓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浓硝酸洗涤、干燥。
44.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Fe(NO3)3溶液的过程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⑧ C.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⑦
45.几种氧化物的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 Na2O MgO Al2O3 SiO2
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 62 50 41 33
根据表格信息,可推知下列离子晶体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最高的是_____。
A.KF B.LiF C.NaBr D.KCl
46.8.34g绿矾晶体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温度为159℃时固体N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取适量380℃ 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红色固体物质Q,同时还有两种酸性氧化物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海洋资源
1.C 2.BD 3.②③ 4.B 5.阳 6.D 7.C 8.吹入热空气
9.下 红棕色 D 10.1.27/m
二、元素用期表
11.第二周期 第IVA族 146C O=C=O 12.C 13.Na·+ ·H → Na+ [:H]-
14.Al3+、Na+、O2- 15.B D 16.A D
17.弱 碱性:Mg(OH)2>Al(OH)3 和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g>Al
三、氧化还原反应
18.4 2 3 1 1 4 +2价的Cu N2 19.A 20.A
21.H2O2中O的化合价为-1价,为中间价态,在反应中可以降为-2价,体现氧化性,也可以升高为0价,表现为还原性。
22.① ,溶液变蓝色(或②,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23.5H2O2 + MnO4- + 6H+ == 2Mn2+ + 5O2↑ + 8H2O 24.C
25.i 2 I2 + 5H2O2 == 2HIO3 + 4H2O
四、生活中的消毒剂
26.B 27.同素异形体 28.NaClO ==Na+ + ClO- 29.A 30.B 31.C D
32.D 33.A
34.2H+ + ClO- + 2I- =I2 + Cl- + H2O 35.越慢
36.b烧杯中溶液的pH大于c烧杯溶液的pH,HClO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慢,褪色较慢。
37.0.95
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38.吸附 39.稀盐酸和BaCl2 40.现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41.C
42.0.02 43.降温结晶 过滤 44.A 45.A
46.FeSO4·H2O 2FeSO4 Fe2O3 + SO2↑ + 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