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如图,中学生的手掌长度约为( )
A. 15m B. C. D.
2. 我国之重器大型客机(如图)朝翔蓝天,飞机飞行中,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太阳 B. 座椅 C. 大山 D. 地面
3. 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 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 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 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4.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5.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C. “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 射击瞄准的原理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
6. 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眼睛时的情形,则( )
A. 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B. 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C. 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D. 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7.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C.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D.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 “石磬”是我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被称为“古乐之祖”,演奏时用木槌敲击,“石磬”由于______而发出古朴典雅乐曲声。如图所示,用同样的力敲击长短不同的石磬,所产生声音的______不同。我们能够区分“石磬”和古筝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后两空填声音特性的名称)
9. 如图,舞台上利用干冰制造白雾,原理是干冰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10. 西枝江公园青山绿水,风景如画。下雨过后,天边挂起拱形的七色彩虹,西枝江的江水如镜,我们在岸上看向江面,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我们看到的“鱼”是由于光________的而形成的,江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天边上的七色彩虹是一种奇特的光的________现象。
11. 我国古书《淮南万毕术》中曾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这是说将坚冰削磨成______透镜,正对阳光,把艾绒放在透镜的______处就能把艾绒点燃。被削磨成透镜的冰与被削磨前相比,密度______。
12. 玉兔号月球车质量是140千克,到了月球之后的质量________;将一瓶质量为550克的“农夫山泉”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成冰,冰的质量_________;工匠师将一块大的正方体金丝楠木经过打磨抛光后,做成一个小的球形佛珠,木块的质量_________。(以上三个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 如图甲所示,小敏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她头部的后上方,她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到小敏的距离为_________m;当小敏起身向前面镜时,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看到竖直挂在视力表上方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
14. 教室里有“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的标语,提醒同学们在别人学习时,要注意保持安静,标语中的“高”是指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在_________减弱噪声;如图所示在惠东中学旁的高架桥上两侧安装有隔音板,其目的是在_________减弱噪声。
三、作图题(本大题3小题,3+2+2共7分)
15. 按照下列要求作图。
(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如图所示,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5+7+7共19分)
16.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该木块长度为________。
(2)如图乙停表所示的读数为_________s。
(3)如图丙所示,体温测量计的示数是_________℃;图丁所示的温度计读数是________℃
17. 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__________铁圈。
(2)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后,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时间/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此时当地大气压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图乙中水中气泡的情况是水在___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中”)。
(4)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仍在沸腾,原因是石棉网和烧杯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你认为在用炉火炖汤时,汤沸腾后应该__________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5)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减少加热时间,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 加大酒精灯火焰 B. 用初温较高的水 C. 增加烧杯中水量 D. 给烧杯加盖
(6)如图乙,在装水的大烧杯中,浮着一个盛适有量水的试管,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水的温度能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18.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M应是一块______(选填“A、B或C”);
A.2mm的平面镜 B.2mm的平板玻璃 C.1mm的有色平板玻璃
(2)玻璃板应当______(选填“垂直”或“倾斜”)于水平桌面放置;
(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实验时应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如果将竖立的M沿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桌面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移动;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6)正确进行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准确测出蜡烛A和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求普遍规律”)。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7+6=12分)
19. 小明驾车从A地到C地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 h到达B地,休息30 min后,再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80 km到C地。求
(1)从A地到B地,汽车行驶的路程;
(2)从B地到C地,汽车行驶的时间;
(3)从A地到C地,汽车的平均速度。
20. 已知热水壶的质量为56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460g,装满某种液体,热水壶和液体的总质量为2270g。()求:
(1)装满水后,壶中水的质量;
(2)热水壶的容积;
(3)液体的密度。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6+6+7=19分)
21. 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冷剂会在冷冻室里发生________(选填“汽化”或“液化”),在冷凝器里发生__________(选填“汽化”或“液化”),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
(2)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通过___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方法实现的;
(3)小明发现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15℃)总是结有厚厚的霜,铲掉这些霜后不久又有了,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需要更换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冰箱的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遇冷发生__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有同学认为,电冰箱既然能够制冷,那么打开电冰箱的门,让其持续工作就可以像空调一样降低室温,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2. 小张做“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1)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按照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请你依据图中的数据将实验记录表格补充完整:
_______ 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盐水体积 盐水的密度
30 _______ 40 _______
(2)在以上实验中,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
(3)聪明的小李说只要将甲、乙、丙的顺序调换一下,将会大大地减小误差,小李的顺序:_______。
2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反射,也可能被散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障碍物会将光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散射出去的能量占多大比例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少,而穿过的能量多,可以传到越远的地方,因此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的信号,可以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雾灯,也是这个原因,太阳光中蓝光被微小尘埃散射要比红光强十倍以上,因此天空呈浅蓝色,完全是散射太阳光的结果。
(1)红光的波长在之间,_________m,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___。
(2)雾天行车,要开黄色雾灯的原因是黄色光的波长_________(选填“较长”或“较短”),穿过的能量__________(选填“较多”或“较少”),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
(3)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果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两束光会经过a点或b点,如图乙所示。用_________光测出的焦距较大。
(4)将一个紫色发光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物体倒立、等大的实像.若在原位置换上一个红色发光物体,则该物体通过此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填字母)。
A. 倒立、等大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5)如图丙所示,相距很近的两束平行光A和B的间距为d,它们斜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并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若A为紫光,B为红光,则它们射出玻璃砖下表面后的间距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题答案】
【答案】 ①. 振动 ②. 音调 ③. 音色
【9题答案】
【答案】 ①. 升华 ②. 降低 ③. 液化
【10题答案】
【答案】 ①. 折射 ②. 反射 ③. 色散##折射
【11题答案】
【答案】 ①. 凸 ②. 焦点 ③. 不变
【12题答案】
【答案】 ①. 不变 ②. 不变 ③. 变小
【13题答案】
【答案】 ①. 5 ②. 不变 ③. 12∶01
【14题答案】
【答案】 ①. 响度 ②. 声源处 ③. 传播过程中
三、作图题(本大题3小题,3+2+2共7分)
【15题答案】
【答案】(1) (2)
(3)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5+7+7共19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0.1cm ②. 3.40
(2)110.0 (3) ①. 37.8 ②. 46
【17题答案】
【答案】(1)B (2)低于
(3)沸腾中 (4) ①. 吸热 ②. 调为小火
(5)C (6)不能
【18题答案】
【答案】 ①. C ②. 垂直 ③. 大小 ④. A ⑤. 不发生 ⑥. 不能 ⑦. 寻求普遍规律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7+6=12分)
【19题答案】
【答案】(1)45 km;(2)1 h;(3)
【20题答案】
【答案】(1)1900g;(2)1900cm3;(3)0.9g/cm3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6+6+7=19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汽化 ②. 液化
(2)压缩体积 (3) ①. 水蒸气 ②. 凝华
(4)不正确
【22题答案】
【答案】 ①. 空杯的质量 ②. 72 ③. ④. 偏大 ⑤. 见解析 ⑥. 乙、丙、甲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①. 较长 ②. 较多
(3)红 (4)B
(5)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