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五华县太坪学校九年级周考1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 - 40 C – 12 O -16 H – 1 Cl – 35.5
单选题(共15小题,45分。)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 B. C. D.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氮气、碘酒 B.冰水共存物、氧化镁 C.食醋、糖水 D.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米粥 D.汽水
4.下列措施中不能加速固体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
A.将固体研磨成粉末 B.降低温度 C.用玻璃棒搅拌 D.升高温度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与本身的性质有关 B.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
6.25℃时,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剂 D.减少溶质
7.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它的涵义是
A.60℃时,100g水中溶解硝酸钾110g
B.60℃时,100g溶液中溶解硝酸钾110g恰好达到饱和
C.60℃时,100g水中溶解硝酸钾110g恰好达到饱和
D.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g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一定会变小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一种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硝酸铵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10.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硝酸铵和水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氯化钠和水 ⑤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
11.图1是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氯化钠溶液,现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得图2溶液。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图1一定是饱和溶液
B.图2一定不饱和溶液
C.图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图1溶液溶质质量大
D.加热图1的溶液也可使固体消失
12.向蒸馏水中加入NaOH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不相同
C.b点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
D.c点时溶液的质量小于d点时溶液的质量
1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将5 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a溶液,可采用加水的方法
B.t1℃时,将5ga加入到2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25ga的饱和溶液
C.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a>b>c
二.填空题(共2小题15分)
16.I.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 的 叫溶液。
(2)组成:溶液是由 和 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溶质的状态可以是 、 、 。
(3)特性: 、 。
II.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 的。
(1)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17.已知白磷的化学式为P4,着火点为40℃;五氧化二磷有一定的毒性。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十字型玻璃管探究燃烧条件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十字型玻璃管左侧管内白磷燃烧,右侧管内白磷不燃烧,可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4)要让管内水下的白磷燃烧起来,此时所需做的操作是 。
三、实验题(共1小题,11分)
18.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①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③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导管口没有气泡,说明实验前没有 。
(3)①用B装置制取时,为什么加入的液体必须要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
②收集只能用装置C,原因是 。
若要收集干燥的,需要在装置BC之间连接干燥装置F,装置B应与装置F的导管 连接。
③老师说将E中的水改为温水也可以收集,其原因是 。
(4)实验室用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制气体,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制取的发生装置是 ,依据是 。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9分)
19.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对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请你参与下面物质溶解性及溶液有关问题的探究。
(1)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一】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 是否有关,高锰酸钾的水溶液呈 色。
【实验二】向B试管中加入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探究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2)根据如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回答问题。
NaOH和Ca(OH)2溶解度(/g)列表 实验装置图
温度/℃ 10 20 40 60 80 实验A 实验B
NaOH 51 109 129 174 314
Ca(OH)2 0.176 0.165 0.141 0.116 0.094
【实验A】A中的白色固体是 。
【实验B】通过溶液是否变浑浊,可以鉴别NaOH和Ca(OH)2两种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3)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应用,如:氯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氯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氯化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和探究饱和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 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③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 .
五.综合题(共1小题,10分)
21.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隔。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2)各盐场从海水制取食盐采用日晒法,采用的方法是 结晶。
(3)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
①乙中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该固体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
(4)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
②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②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式即可)
五、计算题
22.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取12g石灰石于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计算: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g。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024-2025学年五华县太坪学校九年级周考1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 - 40 C – 12 O -16 H – 1 Cl – 35.5
一.单选题(共15小题,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16.I.(1) 、 .
(2) 。 。 。 、 、 。
(3) 、 。
II. 。
(1) , 。
(2) 。
17. (1) 。(2) 。
(3) 。(4) 。
三、实验题(共1小题,10分)
18.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
(2) 。
② 。
③ 。
(3) 。
② 。 。
③ 。
(4)① , 。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9分)
19.
【实验一】 色。
【实验二】 (写出一种情况)
(2)【实验A】 。
【实验B】 。
(3)【探究实验一】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和探究饱和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 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③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 .
五.综合题(共1小题,11分)
21.(1) 。
(2) 结晶。
(3)①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 。
(4)① (填“增大”或“减小”) ② 。
六.计算题
22.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取12g石灰石于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计算: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g。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