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三中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训练卷
九年级化学
考试说明: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O:16 H:1 Cl:35.5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浓硫酸属于
A. B. C. D.
2. 锶(Sr)常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照明灯,其化学性质活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锶。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16
C.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离子符号为:
D. 氧化锶的化学式为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溶液的pH B. 加热少量液体
C. 滴加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4. 科学家研究发现,除常见的和外,还有。两个分子可以作用形成一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4个氧原子
B. 、、的性质完全相同
C. 形成是化学变化
D. 、、中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5. 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
B. a管连接电源正极
C. 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D. 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6.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7. 化学史给人类以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B. 阿伏伽德罗——编制元素周期表
C.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张青莲——精确测定了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8. 我国古代常用“火折子”保存火种,《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折子”的记载:“以白薯蔓浸水泡浓,捶之,晒干,辅以硝五钱、硫磺二两、松香四钱……装入竹筒,吹气复燃”,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白薯蔓”是可燃物
B. “火折子”保存火种时不能完全密封
C “硫磺”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D. “吹气”主要目的是降低着火点
9. 四氧化二氮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 含有氮气分子 D. 它由2个氮元素和4个氧元素组成
10. 工业上制备芯片基材高纯硅(Si)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与乙分子数之比为 1:1 B. 丙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D. 反应生成的原子数目减少
11. 生活中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鸡蛋清(7.6~8.0) B. 鲜牛奶(6.3~6.6)
C. 葡萄汁(3.5~4.5) D. 苹果汁(2.9~3.3)
12. 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为了达到目的,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观察颜色
B 鉴别 NaOH 和两种固体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外壁
C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加过量的锌粉,过滤
D 除去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
A. A B. B C. C D. D
13. 以下个人生活方式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是
A.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麻烦
C. 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D. 自觉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14. 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刷油漆防止铁窗生锈 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B 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堆 隔绝氧气
C 用铝合金制成门窗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不反应
D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A. A B. B C. C D. D
15. 下图是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SO4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 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t1℃时,Na2SO4和NaCl溶解度相等
D. t2℃时,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aCl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沈括是我国宋代科学家,其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抱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文中描述的制铜工艺如下:
(1)步骤①操作名称是______,硫酸铜溶液是______色。
(2)步骤④“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铜是一种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应用广泛,请写出其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17. 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导电性比银还强,具有极强的导热性能和优良的透光性能的材料。有预言称,石墨烯将成为硅的替代品,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石墨烯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所示。
氧化石墨烯薄膜与水接触后可形成约0.9纳米宽的通道,可让水分子可以快速通过,能高效滤去海水中的盐分,用于海水淡化。
石墨烯的基本化学性质与石墨类似, 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着火点在700-800℃左右。请回答:
(1)目前“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在________领域,“氧化石墨烯薄膜”可用于__________。
(2)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A. 极强的导电性 B. 极强的导热性 C. 优良的透光性 D. 极强的活动性
(3)由上图可见,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周围连接________碳原子,其物理性质与金刚石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石墨烯在氧气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某兴趣小组用塑料瓶自制了图1的简易供氧器。
(1)利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应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加入到______(填字母)塑料瓶中,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在另一塑料瓶中可装入少量的水,以便于观察______。
(2)验证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______。
(3)在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备少量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收集装置可选______。
(4)某同学制得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种)
19. 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填“元素”或“单质”)。
(2)在沉淀池中,通常会加入少量明矾,其作用是______。
(3)石英砂的主要成份的化学式是,其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结构。
(4)不同臭氧质量浓度对霉菌在矿泉水中存活情况的影响分析曲线如图所示,当臭氧质量浓度为______(选填“0.1mg/L”或“0.3mg/L”)时,对霉菌的杀灭效果较好。在1年的保持期内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霉菌的阳性存活率差异_____(选填“大”或“小”)。
(5)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如图2所示。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可以通过“超滤”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钾、钙等矿物质 B. 水分子 C. 蛋白质 D. 泥沙
(6)将本地矿泉水转化为纯水,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许多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活动。
【活动一】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
(2)如图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3)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g。
(4)配制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 用于溶解氯化钠烧杯中有少量的水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活动二】制备与生产流程的探究。
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粉末)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其他能与酸反应的成分忽略不计)。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5)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6)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氨水的pH_____7(填“>”“<”“=”)。
(8)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______。
21. 化学实践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稀盐酸50g,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将______滴入另一溶液中。
(2)b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徐闻三中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训练卷
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O:16 H:1 Cl:35.5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蒸发结晶 ②. 蓝
(2) ①. ②. 置换反应
(3) ①. 金属 ②. 作导线(合理即可)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电子 ②. 海水淡化 (2)ABC
(3) ①. 3个 ②.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4)C+O2CO2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b ②. 催化作用 ③. 氧气的产生速率
(2)在导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证明为氧气
(3) ①. ②. A ③.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④. C##E
(4)用排水法收集时,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19题答案】
【答案】(1)元素 (2)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3) ①. +4 ②. 吸附色素和异味 ③. 疏松多孔
(4) ①. 0.3mg/L ②. 小 (5)AB
(6)蒸馏
【20题答案】
【答案】(1)24g (2)②④⑤③①
(3)150 (4)ABD
(5)搅拌 (6)3H2SO4+Al2O3=Al2(SO4)3+3H2O
(7)> (8)节约金属资源
【21题答案】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
(2)NaCl、NaOH
(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0g,其中溶质质量为:40g×10%=4g;
解:设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7.3%
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徐闻三中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训练卷
九年级化学 答题卡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6 小题,其中 16 题 7 分,17 题 8 分,18-21 题
每题各 10 分,共 55 分)
16.(1) , 。
(2) (2分), 。
(3)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
17.(1) ; 。
(2) (2分)。
(3) , 。
(4) (2分)。
18.(1) (填字母), 。 。
(2) 。
(3) (2分);
(填装置序号,下同), , 。
(4) (写一种)。
19.(1) (填“元素”或“单质”)。
(2) 。
(3) ; , 。
(4) (选填“0.1mg/L”或“0.3mg/L”), (选填“大”或“小”)。
(5) (填字母序号)(2分)。
(6) 。
化学答题卡 第 1 页 共 2 页
{#{QQABCYWwxgAwgBZACQ6KEwVyCQsQsIOQLYoORUCUuAQKwAFIBAA=}#}
试室号 : 座位号: 姓名: 班别:
20.(1) 。
(2) (填序号)。
(3) g。
(4) (填字母)。
(5) 。
(6) (2分)。
(7) 7(填“>”“<”“=”)。
(8) 。
21.(1) 。(2分)
(2) (填化学式)。(2分)
(3)计算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6分)
化学答题卡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CYWwxgAwgBZACQ6KEwVyCQsQsIOQLYoORUCUuAQKwAFI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