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讲 物态变化 (答案)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 讲 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温度、温度计
温度 定义 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单位 摄氏度,符号________
规定 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______℃,沸水的温度定为________℃
温度计 原理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使用方法 ①估:估计被测液体的_________ ②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④放:玻璃泡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读:待示数__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_________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凹液面_________
知识点二 六种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状态变化 吸放热 举例
熔化 固态变为_______态 _______热 冰雪消融
凝固 液态变为_______态 _______热 滴水成冰
汽化 液态变为_______态 _______热 衣服晾干、水沸腾
液化 气态变为_______态 _______热 雾、烧水时壶口的“白气”
升华 固态直接变为_______态 _______热 干冰变为气体
凝华 气态直接变为_______态 _______热 霜、雾凇
汽化形式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温度条件 __________下发生 ______________下发生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_________ 液体___________
剧烈程度 _________的汽化现象 ___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 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液面上方______________ 沸点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有关
温度变化 液体温度_________ 液体温度_________
相同点 都是_________现象,都_______热
知识点三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装置设计 ①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______,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结论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石蜡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
评估交流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_______,持续_____热 ____________
特点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________
知识点四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装置设计 ①测量工具:_________、停表; ②烧杯加盖,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但水将要沸腾时,要把盖子拿下,否则会使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值偏大,导致水的沸点偏_____
实验现象 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___变___,最后消失,水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_; 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_____变_____,最后在液面处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实验结论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___
评估交流 ①水沸腾的条件:达到_______,持续_____热; 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_____,气压低沸点_____
考点突破
考点一 温度、温度计
【例1】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例2】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的情况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考点二 六种物态变化
【例3】 (2023武汉)在清晨,人们经常看到湖面上大雾逐渐散去,这是( )
A.升华现象 B.凝华现象 C.汽化现象 D.熔化现象
【例4】 (2024湖北)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例5】 (2023山西)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例6】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增强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表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晶
D.小冰晶降落过程中,熔化成雨水
【例7】 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汽车玻璃上的“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例8】 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 1 535 1 083 962 1 064 3 410 660
沸点/℃ 2 750 2 560 2 162 2 836 5 555 2 519
【例9】 (2024 苏州)据记载,唐朝时省油灯已在四川地区出现.瓷质灯体如碗状,腹部有中空夹层,可通过注水孔向夹层装水,碗内有油和灯芯,如图所示.燃灯前,向注水孔缓慢注入冷水,让 及时排出.燃灯时, 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后不断蒸发,使灯碗和灯油 较低,灯油蒸发速度 ,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例10】 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 ℃;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 热量.
考点三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例11】 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面四幅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例12】 (2023武汉)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 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 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考点四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例13】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
B.实验时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烧杯中的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质量不变
D.分析图乙中的曲线可知,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大于1
【例14】 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是 ℃,图乙中,水沸腾时的现象是 (选填“A”或“B”)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考点精练
基础巩固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有积雪时在上面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华放热
2.“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液化
3.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结果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 ,且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
4.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这是樟脑丸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这个过程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2023宜昌)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
(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 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 ,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
(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 (选填“甲”或“乙”)罐.
6.(2022武汉四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里,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2)分析图乙中的图像可知,若a组同学烧杯中水的质量为100g,则b组同学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g.在a组同学将烧杯中的水从90℃加热至刚好沸腾的过程中,烧杯中的水吸收了 J的热量.(不考虑水量损失)
7.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从图像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 (填序号).
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 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 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热量,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能力提升
8.(2023重庆)如图所示,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 B.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熔化形成的
9.(2023朝阳)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甲器材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图乙是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图像,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 4 分钟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分钟时的内能.
(3)持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里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理由是 ·
10.(2024 苏州)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按图甲组装器材,使用大试管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也可以更好地观察水沸腾前后 的变化.用酒精灯加热,水温达到88 ℃时开始读数,每隔 1m in记录一次,第3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88 90 92 96 98 98 98 98
(2)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上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
(4)为研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用抽气打气两用气筒、橡皮塞等组装成如图丁所示装置.用气筒 (选填“抽气”或“打气”),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记录此时的 ,多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第2 讲 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温度、温度计
温度 定义 表示物体__冷热程度__的物理量
单位 摄氏度,符号___℃__
规定 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__0__℃,沸水的温度定为_100__℃
温度计 原理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规律制成的
使用方法 ①估:估计被测液体的__温度__ ②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__量程__和__分度值__ ④放:玻璃泡__全部浸入__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_容器底__或__容器壁__ ⑤读:待示数__稳定_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__不能_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凹液面__相平__
知识点二 六种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状态变化 吸放热 举例
熔化 固态变为__液__态 吸__热 冰雪消融
凝固 液态变为__固__态 __放__热 滴水成冰
汽化 液态变为__气__态 __吸__热 衣服晾干、水沸腾
液化 气态变为__液__态 _放__热 雾、烧水时壶口的“白气”
升华 固态直接变为__气__态 吸__热 干冰变为气体
凝华 气态直接变为__固__态 放热 霜、雾凇
汽化形式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温度条件 _任何温度__下发生 _一定温度__下发生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_表面__ 液体_表面__和_内部__
剧烈程度 _缓慢__的汽化现象 剧烈__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 液体_温度__、_表面积__大小、液面上方_空气流速_ 沸点与_气压高低__有关
温度变化 液体温度_降低__ 液体温度_不变__
相同点 都是_汽化__现象,都_吸__热
知识点三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装置设计 ①测量工具:__温度计_、__停表_; ②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__均匀_,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结论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_吸收_热量,温度_不变_;石蜡在熔化过程中,_吸收_热量,温度__升高_
评估交流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__熔点_,持续__吸_热
特点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知识点四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装置设计 ①测量工具:_温度计_、停表; ②烧杯加盖,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但水将要沸腾时,要把盖子拿下,否则会使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值偏大,导致水的沸点偏_高_
实验现象 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_大_变_小_,最后消失,水吸收热量温度 _升高_; 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_小_变_大_,最后在液面处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吸收热量,温度_不变_
实验结论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_保持不变_
评估交流 ①水沸腾的条件:达到_沸点_,持续_吸_热; 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_高_,气压低沸点_低_
考点突破
考点一 温度、温度计
【例1】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测量范围 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C .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2 ℃,水的温度是 88 ℃.
【例2】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的情况是( C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考点二 六种物态变化
【例3】 (2023武汉)在清晨,人们经常看到湖面上大雾逐渐散去,这是( C )
A.升华现象 B.凝华现象 C.汽化现象 D.熔化现象
【例4】 (2024湖北)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D)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例5】 (2023山西)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例6】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增强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地表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晶
D.小冰晶降落过程中,熔化成雨水
【例7】 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B )
A.冬天,汽车玻璃上的“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例8】 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钨 .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 1 535 1 083 962 1 064 3 410 660
沸点/℃ 2 750 2 560 2 162 2 836 5 555 2 519
【例9】 (2024苏州)据记载,唐朝时省油灯已在四川地区出现.瓷质灯体如碗状,腹部有中空夹层,可通过注水孔向夹层装水,碗内有油和灯芯,如图所示.燃灯前,向注水孔缓慢注入冷水,让 空气 及时排出.燃灯时, 水 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后不断蒸发,使灯碗和灯油 温度 较低,灯油蒸发速度 减小 ,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例10】 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 97.5 ℃;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 吸收 热量.
考点三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例11】 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面四幅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C )
【例12】 (2023武汉)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36 ℃.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 吸收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 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填标号).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 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考点四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例13】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
B.实验时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烧杯中的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质量不变
D.分析图乙中的曲线可知,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大于1
【例14】 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是 96 ℃,图乙中,水沸腾时的现象是 A (选填“A”或“B”)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98 ℃.
(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形成的.
考点精练
③基础巩固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有积雪时在上面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华放热
2.“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D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液化
3.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结果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 气泡 ,且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
4.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这是樟脑丸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这个过程会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2023宜昌)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
(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配合物处于同液共存状态 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 -6℃ ,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 盐降低了冰的熔点 .
(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 乙 (选填“甲”或“乙”)罐.
6.(2022武汉四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里,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不变 .
(2)分析图乙中的图像可知,若a组同学烧杯中水的质量为100g,则b组同学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200 g.在a组同学将烧杯中的水从90℃加热至刚好沸腾的过程中,烧杯中的水吸收了 的热量.(不考虑水量损失)
7.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该物质的熔点是 48 ℃.
(2)从图像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 ③ (填序号).
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 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 温度 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吸收 热量,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能力提升
8.(2023重庆)如图所示,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
A.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 B.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熔化形成的
9.(2023朝阳)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甲器材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图乙是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图像,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 4 分钟时的内能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分钟时的内能.
(3)持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里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理由是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
10.(2024 苏州)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按图甲组装器材,使用大试管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也可以更好地观察水沸腾前后 气泡 的变化.用酒精灯加热,水温达到88℃时开始读数,每隔1m in记录一次,第3m 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94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88 90 92 96 98 98 98 98
(2)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上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
(4)为研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用抽气打气两用气筒、橡皮塞等组装成如图丁所示装置.用气筒 抽气 (选填“抽气”或“打气”),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记录此时的 沸点温度 ,多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2025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二下学期初态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Unit 4 Then and now Part C Story time 同步练习(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