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
化学(A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制作青铜器“四羊方尊”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B. “釉里红梅瓶”为陶瓷制品,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 《天工开物》中“漉入釜中煎炼”,漉入釜中使用的化学操作为过滤
D.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有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属于电解质
2. 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 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数量级可能包含纳米级镊子臂长的是
A. 溶液 B. 胶体 C. 乳浊液 D. 悬浊液
4. 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5. 已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水中电离出和 B.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
C. 属于酸性氧化物 D. 可用于制造红色油漆
6. 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CaO能与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B. 肥皂水呈碱性,可用于蚊虫叮咬处的清洗
C. 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于蚀刻玻璃 D. 生铁硬度大、抗压,可用于制造机座和管道
7. 下列各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8.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1g (分子结构为)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B. 7.8g由与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离子总数为0.3
C. 100mL 0.1 NaOH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01
D. 0.2mol 和0.1mol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分子数目为0.2
9.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 B.洗气除去中的
C.制取、收集 D.浓氨水与浓硫酸反应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下,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可得到氧化铁
B. 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可在麦片中适量添加硫酸铁
C. 可利用KSCN溶液与稀硝酸验证菠菜中含
D. 铁在食品袋中用作脱氧剂,利用铁的氧化性
1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及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 浓溶液配稀溶液时,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B. 配制1L溶液,应选用更精确的100mL容量瓶配制10次
C. 定容时应按如上图所示观察液面
D 将1mol通入1L水中,配成1HCl溶液
12.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反应③中每消耗1mol ,转移6mol
C. 反应⑥可解释硫酸型酸雨形成过程 D. 浓可用于干燥、气体
13. 晾晒海水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等。粗盐提纯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Ⅰ”中试剂1为溶液,试剂2为溶液
B. “步骤Ⅰ”生成的沉淀只能一次性过滤,不能分步过滤
C. “步骤Ⅱ”试剂3可能是稀硫酸
D. “步骤Ⅱ”从滤液中获得精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14. 将10.0g铜片投入35mL某浓度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3.6g Cu,产生和NO的混合气体为0.15mol。若不考虑,则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
A. 0.0125mol B. 0.025mol C. 0.05mol D. 0.0625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铁、铝是常见金属材料,但常温下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在野外,铝粉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的置换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工业废水中含有,可以通过NaOH溶液去除,防止重金属污染,简易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其他离子不参与反应),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3)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的水溶液可用于蚀刻覆铜板,反应中铜作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过氧化锂与过氧化钠均可作供氧剂使用,过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碳酸钙可以作为补钙剂使用,取20袋规格为1.5g/袋的补钙剂于烧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1.68L气体(补钙剂中其他成分不产生气体),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
16. 前20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原子半径/nm 0.186 0.160 0.143 0.102 0.071 0.074 0227
主要化合价 +1 +2 +3 +6、-2 -1 -2 +1
回答下列问题:
(1)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将⑦的单质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①、②的氢氧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其属于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③的单质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⑤的单质与⑥的单质反应时元素⑤化合价呈_______价;⑤的单质与氢气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填化学式)。
(5)下列能作为判断④与⑥非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④的单质常温下是固态,⑥的单质常温下是气态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⑥>④
C.④和⑥同主族,④的电子层比⑥的多
17. 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的电子式为_______;稀硝酸与铝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物质为工业制硝酸的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少量硝酸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亚硝酸钠()制取氮气的反应为,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4)NO、是氮的常见氧化物,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酸雨的pH小于_______;可以把NO、一起通入NaOH溶液中进行处理,得到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NO、通入的体积比为_______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
(5)与作用能同时生成、NO和。工业尾气中的可通过催化氧化为除去,将一定比例的与的混合气体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的转化率、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生产中较适宜的温度为_______(填字母)。
A. 175℃ B. 225℃ C. 275℃ D. 300℃
18.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其部分性质(夹持装置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漂白性
(1)验证的漂白性,装置A中所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
(2)装置B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根据装置A、B中现象可得出具有的漂白性并不是因为其氧化性。
实验Ⅱ:还原性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取少量装置B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SO2被氧化为。该做法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6)为了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溶液的试剂有_______(填字母)。
A. 浓硫酸 B. 酸性 KMnO4溶液 C. 碘水 D. NaCl溶液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
化学(A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铁在空气中形成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部金属 ②. 2Al+Fe2O32Fe+Al2O3
(2)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沉淀变成红褐色
(3) ①. FeCl3 ②. 还原剂
(4)2Li2O2+2CO2=2Li2CO3+O2
(5)25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第二周期第ⅦA族 ②.
(2)
(3) ①. NaOH ②. 离子化合物 ③.
(4) ①. -1 ②. HF
(5)BC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Al+4H++=Al3++2H2O+NO↑
(2) ①. 4NH3+5O24NO+6H2O ②. 硝酸光照会分解
(3) (4) ①. 5.6 ②. 1:1 (5)B
【18题答案】
【答案】(1)品红溶液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 ①. 锥形瓶 ②. 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4)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
(5) ①. 不合理 ②. 装置B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等,可以将、等氧化成,干扰实验 (6)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