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题型突破六 科普阅读
1.(2024·湖北)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图。
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
(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 太阳能(或风能等) (写出一种即可)。
(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 水(或H2O) 和CO2。
(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 便于储存和运输(或安全性高,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2.(2024·湖北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CO2排放量逐年递增,2022年全球排放超过360亿吨。2020~2022年全球各行业CO2排放量占比如图。
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兑现承诺,我国积极采取各项行动。2022年8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 示范工程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正式投产,每年可减排CO2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 900万棵。CCUS技术包括三个主要过程: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捕集”是指从排放源中分离出CO2;“利用”是指将捕集的CO2用于制造新产品;“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储存在地下,以防止其释放到大气中。
(1)由上图可知,全球CO2排放的第一大来源是 电力部门 。
(2)CCUS工程 是 (填“是”或“不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3)捕集的CO2可用于制备大宗能源化学品甲醇(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X,则X的化学式为 H2O 。
(4)CO2气体容易被压缩封存,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气体分子间间隙较大 。
3.(2024·兰州)科普阅读。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
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镉镍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整船减重约50公斤。
回答下列问题。
(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N2 (填化学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
(3)写出净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
(4)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填字母)。
A.x=3
B.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4.(2024·长沙)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汉代铜牛形缸灯是湖南省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之一(如图),这种青铜灯以动物油脂(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燃料,其油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或烟尘,可通过导烟管道进入牛腹中,腹中盛有的清水能吸收烟尘,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因此,又被称为环保灯。
(1)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的 大 (填“大”或“小”)。
(2)动物油脂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的气体有 CO2(合理即可) (任写一种)。
(3)“牛腹”中盛放清水的作用是 吸收烟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合理即可) 。
5.(2023·广东)【科普阅读】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的71% 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1
图2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市政供水 。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能耗大、成本高 。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 水分子 通过。
(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5)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节约用水(合理即可) 。
6.(2023·襄阳)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对水消毒是处理饮用水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为自由氯,而自由氯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副产物三氯甲烷(CHCl3)。二氧化氯(ClO2)不与水中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在控制CHCl3生成方面效果显著。目前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工艺可有效控制毒副产物CHCl3的生成。
自来水厂常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制备ClO2,然后将ClO2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ClO2受热、见光易分解。
生活用水常含有钙和镁的化合物,在水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会结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稀醋酸或稀盐酸来洗涤。
(1)ClO2属于 氧化物 (填“单质”或“氧化物”)。
(2)结合本文,你对保存ClO2的建议是 密封避光 且放在阴凉处保存。
7.(2024·牡丹江)阅读下列科普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生物质炭是一种富碳固态物质。它是由秸秆、树枝、菌渣等生物质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裂解产生。生物质炭用于农业生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生物质炭还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在小于500 ℃环境下的低温慢速热解,一类是在500~700 ℃的中温快速热解,一类是在700 ℃以上的高温闪速裂解。
(1)产生生物质炭的过程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请推测生物质炭显 碱 性,生物质炭的结构特点是 疏松多孔 。
(3)对比三大类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得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8.(2024·长沙)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蜂蜜作为人们熟知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如糖类、维生素、有机酸等。蜂蜜中富含矿物质元素,其中钾、钙、钠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等。天然蜂蜜的pH都在3.2~4.5,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可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H2O+O2C6H12O7+H2O2,反应中产生的H2O2依靠其强氧化性,能破坏组成细菌和真菌的蛋白质,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蜂蜜存放在玻璃或陶瓷器具中最佳,切勿存放于金属容器中。这是因为许多金属能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蜂蜜变黑,遭受重金属污染。蜂蜜存放需要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且温度保持在5~10 ℃。蜂蜜中的维生素C在高温或氧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因此蜂蜜适宜在陶瓷器具或玻璃杯中冲泡,且水温控制在60 ℃以下。
(1)蜂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有 Zn(或Cu或Mn) (任写一种元素符号)。
(2)天然蜂蜜呈 酸 (填“酸”“碱”或“中”)性。
(3)葡萄糖发生氧化的反应:C6H12O6+H2O+O2C6H12O7+H2O2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H2O、H2O2 。
(4)冲泡蜂蜜的水温需控制在60 ℃以下的原因是 维生素C在高温或氧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合理即可) 。
()(共23张PPT)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化学 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中考题型突破
题型突破六 科普阅读
1.(2024·湖北)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图。
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
(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 (写出一种即可)。
太阳能(或风能等)
(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 和CO2。
(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水(或H2O)
2NaOH+CO2
Na2CO3+H2O
便于储存和运输(或安全性高,合理即可)
2.(2024·湖北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CO2排放量逐年递增,2022年全球排放超过360亿吨。2020~2022年全球各行业CO2排放量占比如图。
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兑现承诺,我国积极采取各项行动。2022年8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 示范工程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正式投产,每年可减排CO2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 900万棵。CCUS技术包括三个主要过程: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捕集”是指从排放源中分离出CO2;“利用”是指将捕集的CO2用于制造新产品;“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储存在地下,以防止其释放到大气中。
(1)由上图可知,全球CO2排放的第一大来源是 。
(2)CCUS工程 (填“是”或“不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3)捕集的CO2可用于制备大宗能源化学品甲醇(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X,则X的化学式为 。
(4)CO2气体容易被压缩封存,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部门
是
H2O
气体分子间间隙较大
3.(2024·兰州)科普阅读。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
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镉镍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整船减重约50公斤。
回答下列问题。
(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
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写出净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x=3
B.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2Na2O2+2CO22Na2CO3+O2
D
4.(2024·长沙)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汉代铜牛形缸灯是湖南省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之一(如图),这种青铜灯以动物油脂(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燃料,其油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或烟尘,可通过导烟管道进入牛腹中,腹中盛有的清水能吸收烟尘,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因此,又被称为环保灯。
(1)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的 (填“大”或“小”)。
(2)动物油脂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的气体有 (任写一种)。
(3)“牛腹”中盛放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CO2(合理即可)
吸收烟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合理即可)
5.(2023·广东)【科普阅读】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的71% 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 通过。
图1
图2
市政供水
物理变化
能耗大、成本高
水分子
(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5)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
a
节约用水(合理即可)
6.(2023·襄阳)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对水消毒是处理饮用水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为自由氯,而自由氯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副产物三氯甲烷(CHCl3)。二氧化氯(ClO2)不与水中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在控制CHCl3生成方面效果显著。目前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工艺可有效控制毒副产物CHCl3的生成。
自来水厂常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制备ClO2,然后将ClO2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ClO2受热、见光易分解。
生活用水常含有钙和镁的化合物,在水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会结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稀醋酸或稀盐酸来洗涤。
(1)ClO2属于 (填“单质”或“氧化物”)。
(2)结合本文,你对保存ClO2的建议是 且放在阴凉处保存。
氧化物
密封避光
7.(2024·牡丹江)阅读下列科普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生物质炭是一种富碳固态物质。它是由秸秆、树枝、菌渣等生物质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裂解产生。生物质炭用于农业生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生物质炭还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在小于500 ℃环境下的低温慢速热解,一类是在500~700 ℃的中温快速热解,一类是在700 ℃以上的高温闪速裂解。
(1)产生生物质炭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请推测生物质炭显 性,生物质炭的结构特点是 。
(3)对比三大类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得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
碱
疏松多孔
温度升
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8.(2024·长沙)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蜂蜜作为人们熟知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如糖类、维生素、有机酸等。蜂蜜中富含矿物质元素,其中钾、钙、钠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等。天然蜂蜜的pH都在3.2~4.5,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可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H2O+O2C6H12O7+H2O2,反应中产生的H2O2依靠其强氧化性,能破坏组成细菌和真菌的蛋白质,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蜂蜜存放在玻璃或陶瓷器具中最佳,切勿存放于金属容器中。这是因为许多金属能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蜂蜜变黑,遭受重金属污染。蜂蜜存放需要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且温度保持在5~10 ℃。蜂蜜中的维生素C在高温或氧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因此蜂蜜适宜在陶瓷器具或玻璃杯中冲泡,且水温控制在60 ℃以下。
(1)蜂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有 (任写一种元素符号)。
(2)天然蜂蜜呈 (填“酸”“碱”或“中”)性。
(3)葡萄糖发生氧化的反应:C6H12O6+H2O+O2C6H12O7+H2O2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
(4)冲泡蜂蜜的水温需控制在60 ℃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或Cu或Mn)
酸
H2O、H2O2
维生素C在高温或氧气中易被
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合理即可)
谢谢
()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题型突破六 科普阅读
1.(2024·湖北)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图。
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
(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 太阳能(或风能等) (写出一种即可)。
(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 水(或H2O) 和CO2。
(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 便于储存和运输(或安全性高,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2.(2024·湖北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CO2排放量逐年递增,2022年全球排放超过360亿吨。2020~2022年全球各行业CO2排放量占比如图。
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兑现承诺,我国积极采取各项行动。2022年8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 示范工程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正式投产,每年可减排CO2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 900万棵。CCUS技术包括三个主要过程: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捕集”是指从排放源中分离出CO2;“利用”是指将捕集的CO2用于制造新产品;“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储存在地下,以防止其释放到大气中。
(1)由上图可知,全球CO2排放的第一大来源是 电力部门 。
(2)CCUS工程 是 (填“是”或“不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3)捕集的CO2可用于制备大宗能源化学品甲醇(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X,则X的化学式为 H2O 。
(4)CO2气体容易被压缩封存,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气体分子间间隙较大 。
3.(2024·兰州)科普阅读。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
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镉镍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整船减重约50公斤。
回答下列问题。
(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N2 (填化学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
(3)写出净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
(4)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填字母)。
A.x=3
B.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4.(2024·长沙)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汉代铜牛形缸灯是湖南省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之一(如图),这种青铜灯以动物油脂(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燃料,其油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或烟尘,可通过导烟管道进入牛腹中,腹中盛有的清水能吸收烟尘,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因此,又被称为环保灯。
(1)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的 大 (填“大”或“小”)。
(2)动物油脂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的气体有 CO2(合理即可) (任写一种)。
(3)“牛腹”中盛放清水的作用是 吸收烟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合理即可) 。
5.(2023·广东)【科普阅读】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的71% 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1
图2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市政供水 。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能耗大、成本高 。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 水分子 通过。
(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5)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节约用水(合理即可) 。
6.(2023·襄阳)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对水消毒是处理饮用水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为自由氯,而自由氯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副产物三氯甲烷(CHCl3)。二氧化氯(ClO2)不与水中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在控制CHCl3生成方面效果显著。目前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工艺可有效控制毒副产物CHCl3的生成。
自来水厂常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制备ClO2,然后将ClO2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ClO2受热、见光易分解。
生活用水常含有钙和镁的化合物,在水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会结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稀醋酸或稀盐酸来洗涤。
(1)ClO2属于 氧化物 (填“单质”或“氧化物”)。
(2)结合本文,你对保存ClO2的建议是 密封避光 且放在阴凉处保存。
7.(2024·牡丹江)阅读下列科普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生物质炭是一种富碳固态物质。它是由秸秆、树枝、菌渣等生物质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裂解产生。生物质炭用于农业生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生物质炭还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在小于500 ℃环境下的低温慢速热解,一类是在500~700 ℃的中温快速热解,一类是在700 ℃以上的高温闪速裂解。
(1)产生生物质炭的过程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请推测生物质炭显 碱 性,生物质炭的结构特点是 疏松多孔 。
(3)对比三大类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得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8.(2024·长沙)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蜂蜜作为人们熟知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如糖类、维生素、有机酸等。蜂蜜中富含矿物质元素,其中钾、钙、钠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等。天然蜂蜜的pH都在3.2~4.5,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可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H2O+O2C6H12O7+H2O2,反应中产生的H2O2依靠其强氧化性,能破坏组成细菌和真菌的蛋白质,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蜂蜜存放在玻璃或陶瓷器具中最佳,切勿存放于金属容器中。这是因为许多金属能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蜂蜜变黑,遭受重金属污染。蜂蜜存放需要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且温度保持在5~10 ℃。蜂蜜中的维生素C在高温或氧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因此蜂蜜适宜在陶瓷器具或玻璃杯中冲泡,且水温控制在60 ℃以下。
(1)蜂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有 Zn(或Cu或Mn) (任写一种元素符号)。
(2)天然蜂蜜呈 酸 (填“酸”“碱”或“中”)性。
(3)葡萄糖发生氧化的反应:C6H12O6+H2O+O2C6H12O7+H2O2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H2O、H2O2 。
(4)冲泡蜂蜜的水温需控制在60 ℃以下的原因是 维生素C在高温或氧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合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