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题型突破八 化学计算
类型1 文字叙述类
【方法指导】
1.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题目中给出的不是纯净物的质量,应该先求出纯净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把握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
三个关键
1.(2024·湖北)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Mg2MgCl2+Ti。
(1)TiCl4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4∶71 。
(2)若要生产12 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x。
TiCl4+2Mg2MgCl2+Ti
48 48
x 12 t
= x=12 t
答: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12 t。
2.(2024·武汉)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 g(如图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定为106.28 g(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为 锥形瓶 (填“锥形瓶”或“烧杯”)。
(2)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 g)。
图1 图2
解: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橡胶塞,空气进入装置中,进入装置内空气的质量约等于消耗氧气的质量,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06.28 g-106.23 g=0.05 g。
设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为x。
4P+5O22P2O5
124 160
x 0.05 g
=
x≈0.04 g
答: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约为0.04 g。
3.(2024·襄阳模拟)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1)6.4 g甲醇中含有 0.8 g氢元素。
(2)若吸收440 t的二氧化碳,则理论上可得到多少甲醇?
解:设吸收440 t的二氧化碳可得到甲醇的质量为x。
CO2+3H2CH3OH+H2O
44 32
440 t x
= x=320 t
答:可得到320 t甲醇。
4.(2023·襄阳)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人工固氮”的反应原理为N2+3H22NH3,理论上产生17 g NH3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过程)
解:设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x。
N2+3H22NH3
28 34
x 17 g
=
x=14 g
答:理论上生产17 g NH3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14 g。
5.(2023·荆州)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有100 g某稀硫酸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 验纯 。
(2)计算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100 g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
x=19.6 g
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9.6%。
答: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6.(2023·三市一企)氯化铵(NH4Cl)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H3和H2O。某同学为了探究某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取20.0 g该混合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其他成分和杂质不参与反应),产生氨气的质量为3.4 g。请计算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为x。
NH4Cl+NaOHNaCl+NH3↑+H2O
53.5 17
x 3.4 g
= x=10.7 g
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100%=53.5%
答: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53.5%。
类型2 坐标图像型
7.(2023·武汉)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向25.0 g盐酸样品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温度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放出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恰好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 g×20.0%=4.0 g,
设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4.0 g x
=
x=3.65 g
则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4.6%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8.(2023·宜昌)小民同学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金属锌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3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由图可知,产生0.2 g氢气时,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设产生0.2 g氢气,需要H2SO4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 x=9.8 g
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类型3 表格数据型
9.(2023·鄂州)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 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 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2.0 1.0 0.6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4.0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3.4 g。
(2)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4.0 g-3.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二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3.0 g-2.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三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2.0 g-1.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四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只能与1.0 g-0.6 g=0.4 g碳酸钙反应,说明此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最终剩余的0.6 g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4.0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4.0 g-0.6 g=3.4 g。
(2)由表可知,10.0 g稀盐酸能与1.0 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
设10.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 g x
=
x=0.73 g
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共21张PPT)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化学 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中考题型突破
题型突破八 化学计算题
【方法指导】
1.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题目中给出的不是纯净物的质量,应该先求出纯净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
类 型 1
文字叙述类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把握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
1.(2024·湖北)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Mg2MgCl2+Ti。
(1)TiCl4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要生产12 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x。
TiCl4+2Mg2MgCl2+Ti
48 48
x 12 t
=
x=12 t
答: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12 t。
24∶71
2.(2024·武汉)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 g(如图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定为106.28 g(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为 (填“锥形瓶”或“烧杯”)。
(2)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 g)。
图1
图2
锥形瓶
解: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橡胶塞,空气进入装置中,进入装置内空气的质量约等于消耗氧气的质量,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06.28 g-106.23 g=0.05 g。
设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为x。
4P+5O22P2O5
124 160
x 0.05 g
=
x≈0.04 g
答: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约为0.04 g。
3.(2024·襄阳模拟)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1)6.4 g甲醇中含有 g氢元素。
(2)若吸收440 t的二氧化碳,则理论上可得到多少甲醇?
0.8
解:设吸收440 t的二氧化碳可得到甲醇的质量为x。
CO2+3H2CH3OH+H2O
44 32
440 t x
=
x=320 t
答:可得到320 t甲醇。
4.(2023·襄阳)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人工固氮”的反应原理为N2+3H22NH3,理论上产生17 g NH3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过程)
解:设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x。
N2+3H22NH3
28 34
x 17 g
=
x=14 g
答:理论上生产17 g NH3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14 g。
5.(2023·荆州)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有100 g某稀硫酸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 。
(2)计算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验纯
解:设100 g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 x=19.6 g
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9.6%。
答: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6.(2023·三市一企)氯化铵(NH4Cl)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H3和H2O。某同学为了探究某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取20.0 g该混合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其他成分和杂质不参与反应),产生氨气的质量为3.4 g。请计算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为x。
NH4Cl+NaOHNaCl+NH3↑+H2O
53.5 17
x 3.4 g
= x=10.7 g
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100%=53.5%
答: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53.5%。
7.(2023·武汉)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向25.0 g盐酸样品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温度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类 型 2
坐标图像型
放出
解:恰好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 g×20.0%=4.0 g,
设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4.0 g x
=
x=3.65 g
则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4.6%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8.(2023·宜昌)小民同学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金属锌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0.3
解:由图可知,产生0.2 g氢气时,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设产生0.2 g氢气,需要H2SO4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 x=9.8 g
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9.(2023·鄂州)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 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 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类 型 3
表格数据型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2.0 1.0 0.6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4.0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g。
(2)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4.0 g-3.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二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3.0 g-2.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三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2.0 g-1.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四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只能与1.0 g-0.6 g=0.4 g碳酸钙反应,说明此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最终剩余的0.6 g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4.0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4.0 g-0.6 g=3.4 g。
3.4
(2)由表可知,10.0 g稀盐酸能与1.0 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
设10.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 g x
= x=0.73 g
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谢谢
()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题型突破八 化学计算
类型1 文字叙述类
【方法指导】
1.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题目中给出的不是纯净物的质量,应该先求出纯净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把握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
三个关键
1.(2024·湖北)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Mg2MgCl2+Ti。
(1)TiCl4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4∶71 。
(2)若要生产12 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x。
TiCl4+2Mg2MgCl2+Ti
48 48
x 12 t
= x=12 t
答: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12 t。
2.(2024·武汉)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 g(如图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定为106.28 g(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为 锥形瓶 (填“锥形瓶”或“烧杯”)。
(2)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 g)。
图1 图2
解: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橡胶塞,空气进入装置中,进入装置内空气的质量约等于消耗氧气的质量,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06.28 g-106.23 g=0.05 g。
设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为x。
4P+5O22P2O5
124 160
x 0.05 g
=
x≈0.04 g
答: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约为0.04 g。
3.(2024·襄阳模拟)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1)6.4 g甲醇中含有 0.8 g氢元素。
(2)若吸收440 t的二氧化碳,则理论上可得到多少甲醇?
解:设吸收440 t的二氧化碳可得到甲醇的质量为x。
CO2+3H2CH3OH+H2O
44 32
440 t x
= x=320 t
答:可得到320 t甲醇。
4.(2023·襄阳)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人工固氮”的反应原理为N2+3H22NH3,理论上产生17 g NH3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过程)
解:设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x。
N2+3H22NH3
28 34
x 17 g
=
x=14 g
答:理论上生产17 g NH3可以固定氮气的质量是14 g。
5.(2023·荆州)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有100 g某稀硫酸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 验纯 。
(2)计算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100 g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
x=19.6 g
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9.6%。
答: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6.(2023·三市一企)氯化铵(NH4Cl)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H3和H2O。某同学为了探究某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取20.0 g该混合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其他成分和杂质不参与反应),产生氨气的质量为3.4 g。请计算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为x。
NH4Cl+NaOHNaCl+NH3↑+H2O
53.5 17
x 3.4 g
= x=10.7 g
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100%=53.5%
答: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53.5%。
类型2 坐标图像型
7.(2023·武汉)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向25.0 g盐酸样品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温度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放出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恰好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 g×20.0%=4.0 g,
设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4.0 g x
=
x=3.65 g
则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4.6%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8.(2023·宜昌)小民同学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金属锌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3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由图可知,产生0.2 g氢气时,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设产生0.2 g氢气,需要H2SO4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 x=9.8 g
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类型3 表格数据型
9.(2023·鄂州)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 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 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2.0 1.0 0.6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4.0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3.4 g。
(2)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4.0 g-3.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二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3.0 g-2.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三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能与2.0 g-1.0 g=1.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四次加入的10.0 g稀盐酸只能与1.0 g-0.6 g=0.4 g碳酸钙反应,说明此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最终剩余的0.6 g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4.0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4.0 g-0.6 g=3.4 g。
(2)由表可知,10.0 g稀盐酸能与1.0 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
设10.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 g x
=
x=0.73 g
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