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工业区分校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开学考模拟试题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有关制作豆腐的部分传统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浸泡黄豆 B.黄豆磨浆 C.煮沸豆浆 D.压制成型
2.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图书档案等重要物品起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D.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主要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2023年第52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确立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鼓励绿色出行 B.合理配置室内照明光源,节约用电
C.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治理雾霾 D.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4.在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不需要标注的图标是( )
A. B. C. D.
5.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我国稀土储量第一,其中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我国可利用储量优势,不设限制扩大开采和出口
C.钇的原子序数为39 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中医认为艾草具有抗菌消炎、镇定止咳等功效,蓝按醇(C15H26O)为艾草的一种成分,下列对蓝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氧化物 B.碳元素、氢元素质量比为15:26
C.由42个原子构成 D.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7.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大风吹过路面,尘土飞扬——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西昌带到西藏,袋子鼓起来了——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C.1体积绿豆和1体积黄豆混合后体积小于2体积——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D.温度升高,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升——原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8.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该反应中微观粒子种类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
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都带有电荷,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所以只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发生燃烧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红墨水的烧杯中加入活性炭,红色消失 活性炭与红墨水发生反应
B 将某可燃物置于足量的O2中点燃,充分燃烧后,检测到有H2O和CO2生成 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
C 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D 将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出现划痕,黄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A.A B.B C.C D.D
11.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金刚石、干冰 B.新能源:氢气、天然气
C.溶液:盐水、冰水 D.金属材料:钛合金、不锈钢
12.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NaCl、Na2SO4、NaNO3,这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NaCl相比,NaNO3更适合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
B.t1℃时,Na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80%
C.t2℃时,NaCl和Na2SO4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D.分别将t3℃时Na2SO4和Na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4℃,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同学们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到了不同时期的家用燃料使用情况,进一步认识到家庭燃料迭代升级之后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项目活动一:探究如何合理调控燃烧
(1)燃烧柴草时,为了使其燃烧得更旺,常要架空柴草,此操作是为了 。
(2)含碳燃料燃烧时,如通风不畅,会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
(3)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居民家使用的燃气灶火焰发黄、锅底发黑。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出调节建议,将燃气灶的进风口 (填“调大”或“调小”)。
项目活动二:理解燃料变化的意义
【查阅资料】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图2.
(4)S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填一种环境问题)。
(5)请结合图2信息,总结家庭燃料升级成天然气之后的优点有 (写一点)。
14、(6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② 。
(2)用高锰酸钾制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选用D装置收集O2的理由是 。
(3)实验室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发生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 。
15、(5分)高炉炼铁所需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其过程可用如图1简要表示:
(1)炼铁高炉底部通过不同高度的出口分离铁水与炉渣(如图2所示)。能实现渣铁分离的原因是因为炉渣具有以下性质:一是炉渣的熔点比铁高,二是 。
(2)焦炭在高炉炼铁中通常要先进行粉碎处理,其目的是 。
(3)反应Ⅲ中氧化铁被还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由于高炉炼铁使用的原料是空气,因此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占55%~60%)的是 。
16、(6+3分)某科创小组提出“影响铁锈蚀的因素”课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Ⅰ.探究钢铁锈蚀的基本条件
(1)一段时间后,C、D、E中铁钉生锈,A、B中铁钉无明显锈蚀。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 (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铁锈颜色是 。D中铁钉比C中铁钉锈蚀程度严重,说明 。
(2)使用自来水重新进行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B中铁钉生锈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
Ⅱ.探究食盐水对钢铁腐蚀快慢的影响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中放生铁粉末,滴管中预先加入3mL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并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锥形瓶内的氧气浓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生铁粉末质量 食盐水浓度 3min时瓶内氧气浓度
实验① 3.5g 4% 18.96%
实验② 3.5g 8% 18.56%
实验③ X 16% 18.28%
实验④ 3.5g 24% 17.99%
(3)X= 。该实验探究的是食盐水浓度对钢铁腐蚀快慢的影响,其实验结论是 。
Ⅲ. 探究铁生锈能量的变化
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图的实验3在室温下进行实验,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检查气密性后,将铁粉,炭粉和食盐加入集气瓶中,时刻加入水。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4)时刻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拓展交流】
(5)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分析,铁粉在生活中的相关用途有___________(任写一点)
17、(6分)纳米铝冰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80℃以上时,铝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氢气。该反应中,若有27kgAl发生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H2O的质量?
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C C C D D A C D
11 12
D B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2)一氧化碳或CO;(3)调大;
(4)酸雨;(5)单位质量的天然气燃烧比煤燃烧释放的热量高或产生的二氧化硫少,燃烧污染小。
14、(6分)(1)分液漏斗;
(2) A;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5、(5分)(1)炉渣的密度比铁水小;(2)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 Fe2O3+3CO2Fe+3CO2;(4)N2。
16、(6+3分)(1) O2、H2O;红棕色或红褐色;食盐水可以加速铁的锈蚀;
(2)自来水中含有溶解的氧气;
(3) 3.5g;食盐水浓度越大,铁的锈蚀速率越快;
(4) t1~t2集气瓶中温度升高,是因为t1时刻加入水后,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铁的生锈,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t2~t3集气瓶中温度下降并慢慢恢复至室温,是因为t2时刻后铁生锈接近停止,产生的热量小于体系散失的热量(合理即可);
(5)暖宝宝(合理即可)。
17、(6分)解:设参加反应的H2O的质量为x。
x=27kg
答:参加反应的H2O的质量为27k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下一篇: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2024-2025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