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沪科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 第8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分层作业(含解析)

压力的作用效果
1.傍晚时分,高新三初八年级学子在操场上积极锻炼身体,洋溢着奋发向上的活力,下列关于一名普通八年级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 )
A.体重约为50N B.体积约为
C.正常体温为38℃ D.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2.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变形。由于气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是( )
A.气球对手的支持力B.气球受到的重力C.桌面对气球的支持力D.手对气球的压力
3.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力的大小有可能等于重力 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4.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思是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能使工作效率更高。如图所示,将斧头磨锋利的目的是(  )
A.增大压力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
5.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如图所示的“绝活”中,可以减小压强的是( )
A.野牛的角 B.骆驼的巨掌
C.啄木鸟的嘴 D.鹰的利爪
6.如图所示是一块砖,若将砖块从中央沿虚线竖直切开(如图甲)或将砖块从中央沿虚线水平切开而取走上半部分(如图乙),则甲、乙两种情况下剩余一半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相比(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 F乙,p甲>p乙
7.如图所示,上下两手指均用力,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静止不动,两个手指感觉差不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B.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C.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D.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8.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甲图中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中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中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同样的砝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三次实验中,用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该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B.对比甲、乙两图可得出初步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C.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实验结论,可以将丙图中的砝码取下并与甲图对比
D.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就是直接利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
9.如图所示,公交车扶手上装有拉环,可以避免乘客受到伤害。拉环在设计上注重人性化,拉环上有凹凸纹且拉环做得比较厚大。拉环做得比较厚大是通过 的方法来 压强。
10.啄木鸟坚而硬的喙有利于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从而啄破树皮。假设啄木鸟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则喙啄树木时产生的压强约为 Pa。
11.质量为3kg的物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下图中画出桌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12.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为6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F。
1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小红联想到坦克车履带的设计,这可用 两组实验所得结论解释;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忽略受力面积的变化,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选填“>”、“<”或“=”);
(4)如图所示,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分别按照图示的方法切去一半,则剩余阴影部分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
A.B.C.D.
14.小亮利用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1)小亮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 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下面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是 (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对汽车限重
15.沙滩上留有大人和小孩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两对脚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孩对沙滩的压力比大人对沙滩的压力小,压强也更小
B.小孩和大人对沙滩的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沙滩的压强大
C.两个人对沙滩的压强相同
D.大人对沙滩的压力和大人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6.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如图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17.如下图所示,“层层叠”玩具中的每一个物块的质量和形状都是相同的。开始时有30块叠在一起,每层三块,共10层,如图甲所示,这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p;若抽出最底层的两块,并把它们放到最顶层,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
A.9p B.3p C.p D.
18.将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相同的海绵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若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压力F甲'、F乙'及对海绵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p乙'
C.F甲'>F乙',p甲'F乙',p甲'>p乙'
19.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则( )
A.它们的质量之比 B.它们的质量之比
C.它们的高度之比 D.它们的高度之比
20.如图,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重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若第一次沿虚线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露出桌面的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会 ,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 ;第二次沿虚线b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较于第一次会 。(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1.有三块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每块砖平放时的长:宽:高=4:2:1,A组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A和pA;B组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B和pB;则 FA:FB= ,pA:pB= 。若将A砖立放,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下图所示的是一辆城市洒水车。洒水车自身质量为4t,储水罐装满可装6t水,洒水车有8个车轮,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g取)
(1)洒水车装满水时受到的重力有多大?
(2)装满水后洒水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有多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1.D
【详解】A.一名普通八年级学生体重约为500N,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普通八年级学生质量约为50kg,密度与水密度相近,则体积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名普通八年级学生正常体温为,变化很小,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普通八年级学生双脚站立时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则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手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气球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手产生弹力,即气球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是气球对手的支持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AC.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受力面上的力,只有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C正确;
B.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受力面上的力,方向不总是竖直向下,故B错误;
D.根据压力的定义,压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磨刀可以使刀口更加锋利,受力面积更小,根据可知,在同样压力下,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所以,将斧头磨锋利的目的是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A.野牛的角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骆驼的巨掌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啄木鸟的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鹰的利爪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砖受到的重力,两种情况下砖对地面的压力都减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还是相等,即F甲=F乙;若将砖块从中央沿虚线竖直切开而取走右半部分,则压力将减半,受力面积减半,由压强公式分析可得,压强不变,若将砖块从中央虚线水平切开而取走上半部分,则压力将减半,受力面积不变,由压强公式分析可得,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剩余一半砖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AB.铅笔静止时,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的重力之和等于铅笔对下手指的压力,而铅笔对下手指的压力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故A正确,B错误;
CD.两个手指感觉差不多,说明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约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故C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A.在三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大小不能直接比较,均用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比较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大小,采用了转换法,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对比甲、乙两图发现,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明显,所以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实验结论,需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所以可以将丙图中的砝码取下并与甲图对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即受力面积相同,控制了最大压力,所以利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
【详解】[1][2]拉环做得比较厚大,则受力面积较大,这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
10. 增大
【详解】[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啄木鸟坚而硬的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啄破树皮。
[2]假设啄木鸟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根据可得,喙啄树木时产生的压强约为。
11.
【详解】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支=G=mg=3kg×9.8N/kg=29.4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为29.4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桌面上,如图所示:
12.
【详解】先选一段线段,大小表示2N,然后过压力的作用点做垂直于斜面,并指向斜面的力。如图所示:
13.(1) 凹陷程度 转换法
(2)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
(3)=
(4)A
【详解】(1)[1][2]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1]甲、乙两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且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因此可得结论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坦克车履带的设计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乙丙两次实验的结论与该应用相同。
(3)丙丁两图中,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则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
(4)A.图中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受力面积小于原来的一半,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大,故A符合题意;
B.图中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可知,压强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受力面积大于原来的一半,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1)海绵的凹陷程度
(2) 压力大小 A
【详解】(1)实验中,小亮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
(2)[1][2]实验中,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故A符合题意;
B.对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控制压力大小,从而控制压力的作用效果,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C
【详解】ABC.大人和小孩的脚印深浅相同,则大人和小孩对沙滩的压强相同,小孩的脚印小,即沙滩受力面积小,则小孩对沙滩的压力比大人对沙滩的压力小,故AB错误,C正确;
D.大人对沙滩的压力和大人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6.C
【详解】假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边长分别为和,则
则甲、乙两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
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桌面的压力为
故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B
【详解】由图可知,从甲到乙,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由S变为;根据可得,甲图中,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A
【详解】由图可知,将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相同的海绵上,乙物体下海绵的形变程度较大,因此乙对于海绵的压强较大,即p甲Δp乙,因此甲、乙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压强p甲'故选A。
19.B
【详解】因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其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
已知,则
所以
已知,两圆柱体的粗细相同,即,由可知
由可知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 700 变小 变小 不变·
【详解】[1]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2][3]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若第一次沿虚线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露出桌面的部分,物体重力减小,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小。
[4]第二次沿虚线b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阴影部分,根据直柱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密度和高度均不变,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较于第一次切除后不变。
21. 1:2 1:1 增大
【详解】[1]设砖块的重力为G,A、B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砖的重力,则
[2]A组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
B组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
两组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3]若将A砖立放,A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由可知,压强变大。
22.(1)
(2)
【详解】(1)根据G=mg可得,洒水车装满水时受到的重力为。
(2)洒水车有8个车轮,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则洒水车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为,根据可得,装满水后洒水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2025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