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一、声、光、热学
第1练 声现象
1.(2024·扬州)上课时,老师调节扩音器的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B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速度
2.(2024·宜宾)“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教室里传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声,小明一听便知道是小英在唱歌。他能确定是小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2024·成都)在成都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键”台阶(如图),台阶亮灯并响起音乐。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3题图
A.该音乐声由行人振动产生
B.该音乐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乐曲的音色与行人的心情有关
D.乐曲的音调越高响度一定越大
4.(2024·凉山州)如图是中国古代雅乐横吹竹制管乐器——篪(chí)。其形似于笛,与笛不同的是两端都是封闭的,而且吹孔与孔指不在同一直线上,无孔膜而“有底”。演奏过程中手指按压不同孔时改变的是( A )
第4题图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5.(2024·广安)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关于乐器使用所涉及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唢呐表演,模仿鸟儿的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B.笛子演奏,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击鼓鸣锣,告知将士冲锋或收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敲击编钟,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6.(2024·天津)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C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7.如图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8.(2024·泸州)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如图)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 4 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3 000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是由声源的 振动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9.(2024·眉山)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C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2024·内江)下列四个图中产生的现象都与声音有关,其中主要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B )
A.拨动直尺产生声音
B.玻璃罩内的空气变少,听到声音变小
C.扬声器发声,烛焰“跳舞”
D.车子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11.(2024·上海)如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在敲打小棍时,发现他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研究可得如表所示是同一铁棍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L/cm 5 10 15 20 25
f0/Hz 700 500 400 300 250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L越长音调越低,理由是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频率小即音调低 。
(2)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re、mi、fa、so、la、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 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cm。
12.(2024·云南)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
(2)接下来的操作是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内,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 ,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若 闹钟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 ,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一、声、光、热学
第1练 声现象
1.(2024·扬州)上课时,老师调节扩音器的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B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速度
2.(2024·宜宾)“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教室里传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声,小明一听便知道是小英在唱歌。他能确定是小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2024·成都)在成都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键”台阶(如图),台阶亮灯并响起音乐。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3题图
A.该音乐声由行人振动产生
B.该音乐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乐曲的音色与行人的心情有关
D.乐曲的音调越高响度一定越大
4.(2024·凉山州)如图是中国古代雅乐横吹竹制管乐器——篪(chí)。其形似于笛,与笛不同的是两端都是封闭的,而且吹孔与孔指不在同一直线上,无孔膜而“有底”。演奏过程中手指按压不同孔时改变的是( A )
第4题图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5.(2024·广安)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关于乐器使用所涉及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唢呐表演,模仿鸟儿的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B.笛子演奏,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击鼓鸣锣,告知将士冲锋或收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敲击编钟,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6.(2024·天津)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C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7.如图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8.(2024·泸州)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如图)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 4 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3 000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是由声源的 振动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9.(2024·眉山)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C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2024·内江)下列四个图中产生的现象都与声音有关,其中主要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B )
A.拨动直尺产生声音
B.玻璃罩内的空气变少,听到声音变小
C.扬声器发声,烛焰“跳舞”
D.车子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11.(2024·上海)如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在敲打小棍时,发现他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研究可得如表所示是同一铁棍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L/cm 5 10 15 20 25
f0/Hz 700 500 400 300 250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L越长音调越低,理由是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频率小即音调低 。
(2)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re、mi、fa、so、la、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 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cm。
12.(2024·云南)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
(2)接下来的操作是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内,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 ,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若 闹钟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 ,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