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A C D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B D D C B D A
21. (1)NH3;
(2)Al;
(3)CH4;
(4)3Hg;
(5)OH﹣。
22. (1)原子;SO3;
(2)水、氧气。
23. (1)O2;催化;
(2)2NaOH+CuSO4=Cu(OH)2↓+Na2SO4;
(3)放热;改良酸性土壤;
(4)置换反应。
24. (1)碳;
(2)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3)得;Cl﹣;
(4)7;C。
25. (1)6;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2;
(4)A;C;AB;
(5)4Na+3CO2Na2CO3+C;
(6)2C+O2 2CO.
26. (1)过滤;ABC;
(2)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3)很不活泼;
(4)Al(OH)3Al2O3+H2O。
27. (1)锥形瓶;
(2)AE;2KMnO4K2MnO4+MnO2+O2↑;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8. (1)二氧化碳;
(2)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使白磷达到着火点;
(3)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和空气(或氧气)。
29. 解:(1)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6g+100g﹣111.6g=4.4g;
(2)设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62.5%
答: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故答案为:(1)4.4;
(2)62.5%。绵阳市安州区2025年春九年级开学测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0-16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陕西铜川耀州青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2.2024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为了节水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B.为加快工业建设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C.为满足汽车需求开发新能源汽车
D.为解决白色污染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3.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防灾、减灾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遇到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C.家电因短路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图书馆的书籍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CO2含量
D.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5.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①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②氧化铁:FeO;③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H4O3;④2个铁离子:2Fe2+;⑤60个碳原子:C60;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H2O;⑦2个氨分子:2NH4;⑧S2﹣的结构示意图:
A.①③⑥ B.①②④⑤⑦ C.①③⑥⑧ D.②④⑤⑧
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氖气Ne2 B.氧化铜OCu
C.氯化钠 NaCl D.硝酸钙CaNO3
7.前者为氧化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空气、氯化钠 B.氧气、二氧化碳
C.自来水、糖水 D.冰水混合物、海水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CO2验满 B. H2验纯
C.检查气密性 D.量取液体并读数
9.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有可燃性
B.都能溶于水
C.都有毒性
D.只有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1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产生耀眼的白色火焰,放热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3.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产生微量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2
C.该物质的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3:4:1
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
1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
B.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B.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于高炉炼铁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作灭火
16.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在不断运动”这一事实的一句是(  )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因此物理变化也伴随着化学变化
B.氧气能和多种物质反应,因此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剧烈的
D.氮气不支持燃烧,因此不支持燃烧的一定是氮气
19.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木炭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 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A.A B.B C.C D.D
20.氧化亚铜(Cu2O)是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可用作杀菌剂、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红色玻璃染色剂等。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6.8g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8g固体。(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则原混合物中的Cu2O和Cu质量比为(  )
A.9:8 B.17:12 C.1:1 D.9:4
二.填空题(共49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氨分子    ;
(2)铝元素    ;
(3)最简单的有机物    ;
(4)三个汞原子    ;
(5)氢氧根离子    。
22.(3分)我国首艘01A型国产航母的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试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    (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    。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    接触而锈蚀。
23.(7分)如图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略去)。其中A、B常温下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    作用。
(2)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②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物质D在农业上的用途    (写一种)。
(4)反应①﹣⑥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4.(7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1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6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为    。
(2)仔细观察如图,我们能发现一些规律。例如,横行称为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又如,纵行称为族,同一族元素原子的    相同。
(3)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选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
(4)第35号元素是溴元素,如图2为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x的值为    ,溴元素应排在    (填序号)元素的下方。
A.钠B.硫C.氯D.氩
25.(10分)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却形成了极其庞大的“家族”.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碳元素的信息图,则碳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
(2)用墨汁书写成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C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现有含碳元素的下列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A.石墨    B.金刚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①   可用于制铅笔芯;②   是有毒气体;③   属于单质.
(5)被称为“稻草变黄金”的反应是指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在440℃和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碳海绵”是由碳原子构成一种吸附能力极强的材料,它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6分)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下图为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坯料调和前需要先“过筛”,其过程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在练泥机中,研磨胚料的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加快反应速率 C.使反应更充分
(2)若坯料中铁粉未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
(3)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    。
(4)在烧制陶瓷的过程中,陶瓷中的Al(OH)3会受热生成Al2O3和一种常见液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7.(6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在A﹣E中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B与G组合可以制取并测量生成的氢气体积,请在G中将装置补画完整。若用F(铜丝网中装固体试剂)代替B,除了变废为宝外,还有    的优点。
28.(6分)STEAM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实验。实验时先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使生石灰与水接触,铝盒中的白磷燃烧。图2是瓶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分析图2中曲线①代表    气体含量。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实验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3)该实验证明    。
29.(11分)牙膏中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欲检测某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6克牙膏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图所示。(牙膏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1)据图分析,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计算此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光现象、光的折射和透镜、物体的运动)实验题39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平行线“拐点”的常见模型专项巩固训练卷(二)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