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核裂变与核聚变——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5.4 核裂变与核聚变——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1.近年来,我国核电技术快速发展,“中国核能”已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核电主要是通过铀核裂变产生,在慢中子的轰击下发生核反应:。关于核反应方程式中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我国科研人员及合作者首次合成了新原子核。原子核存在一种衰变链,其中第1次由衰变成原子核,第2次由衰变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均为α衰变 B.两次均为β衰变
C.第1次为α衰变,第2次为β衰变 D.第1次为β衰变,第2次为α衰变
3.地球上只有百万分之一的碳是以碳14形式存在于大气中。能自发进行β衰变,关于发生β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放出的β粒子来自于的核外电子
B.衰变产生的新核是
C.衰变产生的新核的比结合能比大
D.衰变放出的β粒子带负电,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
4.科学家采用放射性材料制造核电池为火星车供电。中的Pu元素是,其发生的核反应为,X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α粒子
5.原子物理学有广泛的应用,在医学领域硼中子俘获疗法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先进的手段之一,其核反应方程为。已知与X、Y有关的另一核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核子数为2
B.X的中子数为4
C.是核裂变
D.碳14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6.在核物理中,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用人工的方法使原子核发生变化属于人工核转变;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核裂变;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核聚变。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
A. B.
C. D.
7.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它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参与的核反应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又不产生具有放射性的中子,下列关于氦-3参与的核反应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
B.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的能量
C.太阳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能源
D.中国空间站上用到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9.我国自主研发的“玲珑一号”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小型核反应堆,其中有一种核反应方程是,则Y应为(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α粒子
10.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称为“新兴PET核素”,可以用于PET成像和放射性治疗,有望用于基于放射性核素的诊疗一体化研究。在核反应方程中,X为( )
A.α粒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11.核污染水中含有的多种放射性元素可能对人类和自然界造成损害。其中铯半衰期约为30年,它经β衰变转变为钡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产生的电子来自铯原子的核外电子
B.钡核的比结合能比铯核小
C.钡原子核内有81个中子
D.容器中有的铯,经过60年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变成
12.热核材料有氘、氚和氦,氘可以从普通液态氢的精馏过程进行分离获得,后两种材料制备的核反应方程分别为:,,则X和Y分别代表( )
A.中子,电子 B.电子,中子 C.质子,中子 D.质子,电子
13.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若反应堆的一个核反应方程式为,则( )
A.,Y为元素 B.,Y为
C.有56个质子,144个中子 D.核比核的比结合能小
14.月球的表面长期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使得“月壤”中的含量十分丰富。科学家认为,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将来也许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所以探测月球意义十分重大。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
B.聚变反应后变成,原子核内核子间的比结合能没有发生变化
C.发生核聚变,放出能量,不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
D.聚变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
15.我国造出世界首个人造迷你心脏,使用有人体细胞的人造心脏试药,可以有效测试药物毒性,从而改善药效,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和减少研发成本。人造心脏的放射性同位素动力源用的燃料是钚238,钚238衰变快慢有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任意时刻钚238的质量m与时的质量的比值。则经过43.2年剩余钚238的质量与初始值的比值约为( )
A.0.250 B.0.875 C.0.500 D.0.707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第一次衰变
第二次衰变
可知两次均为α衰变,故选A。
3.答案:C
解析:A.中子释放β粒子转化为质子,A错误;
B.衰变后原子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变为7,即,B错误;
C.衰变释放能量,形成的新核结合能增大,由于质量数相同,则比结合能比大,C正确;
D.β粒子具有较弱的电离能力,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根据反应过程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位4,电荷数为2,则X是α粒子。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设X的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为x,Y的质量数为b,核电荷数为y,则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解得。则可知X为,中子数为4,Y为,核子数为4,A错误,B正确。是人工核转变,C错误。碳14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D错误。
6.答案:B
解析:A.根据核裂变定义可知,此为核裂变,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核聚变的定义可知,此为核聚变,故B符合题意;C.,此为人工转变原子核的过程,用快速粒子穿透核内部,将核转变为另一个核的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变化过程可知,,此为原子核发生β衰变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答案:B
解析:A.核反应前后不满足质量数、电荷数守恒,故A错误;B.核反应前后质量数、电荷数均守恒,故B正确;C.不符合核反应的书写方式,故C错误;D.核反应后产生的中子不带电,即电荷数为零,故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A、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故A正确;B、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的能量,故B错误;C、太阳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可以源源不断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中国空间站上用到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由电荷数守恒与质量数守恒可得,所以Y应为中子,B正确。
10.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则核反应方程为
可知X为电子。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β衰变产生的电子是由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而来的,故A错误;
B.由于β衰变释放能量,所以钡核的比结合能比铯核大,故B错误;
C.铯的衰变方程为
钡原子核内有

中子,故C正确;
D.经过60年,两个半衰期,铯变成250g,但是钡也在容器中,所以质量大于250g,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根据核反应中电荷量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
则X为中子,Y为电子,A正确。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B.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
Y为,故A错误,B正确;
C.有56个质子,中子数为
故C错误;
D.中等质量核的平均结合能比重核大,核比核的比结合能大,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A.原子核内的核子靠核力结合在一起,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A错误;
B.比结合能是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所以聚变后的比结合能一定发生变化,B错误;
C.发生聚变,放出能量,根据质能方程
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C错误;
D.聚变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
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原子核发生衰变时,剩余质量,经过43.2年剩余钚238的质量与初始值的比值为,故选D。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5.1 原子核的组成——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下一篇:[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