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2024年秋季期末义务教育质量检测
九年级 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3.2024年10月10日21 时5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3星精准送人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B.火箭中的燃料点火燃烧
C.隔热材料受热熔化 D.火箭姿态调整
14.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干燥氧气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5. C 在能源、信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C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60个碳原子构成 B.该物质由C 分子构成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 C 和C 是两种物质
16.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22:9
1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思维方式。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18.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丙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化学反应中甲、 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第1页/共5页
19.识别图象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浓度为5%和10%的稀盐酸反应
B.密闭容器中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水通电
20. CaCO 高温加热可以生成CaO和CO 气体,现取一定质量的CaCO 固体, 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且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中生成的 CaO的质量为5.6g
B. 生成CO 的质量为2.0g
C. 原CaCO 固体的质量为10.0g
D.将剩余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可得到11.1g的氯化钙
46.(4分)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铝原子 。 (2)3个氮分子 。
(3)4个硫酸根离子 。 (4)标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47.(4分)图一是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二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一中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③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3)图二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
(4)图二中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48.(4分)“神舟”“嫦娥”系列飞船。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我国将再发射2个空间站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再将6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
(1)空间站电池翼上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为核心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光伏太阳能电池的作用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2)空间站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3)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用含氢氧化锂(LiOH)的过滤网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第2页/共5页
二、填空题(共27分)
49.(5分)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所需仪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填数字序号)。
(2)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g。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 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填字母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4)纠正错误的操作后,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50.(5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石油和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材料。以煤为例,煤中主要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如果把煤加热到一定温度,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会被还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制作乙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果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作原料,就不再需要用粮食发酵制造乙醇。
我国正在研发一项收集二氧化碳的技术,把烟囱里的二氧化碳气体重新变成固体储存或者使用起来。发电厂烟囱里的二氧化碳约占气体总量的14%,科学家通过一些化学链技术可以将烟囱里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粉末,把二氧化碳“抓”回来。
(1)石油和煤均为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写出煤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短文中提到的发酵是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发电厂烟囱里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含有 (填1种即可)。
51. (5分)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 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
(1)B物质由 构成。
(2)A→B+C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 。
第3页/共5页
三、实验探究题(共17分)
52.(9分)某种化学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和水产生氧气(如图 1 所示),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仿照该原理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如图2所示,根据所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制氧机制氧原理分两步,第一步:过碳酸钠加水溶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第二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仿照图1制氧机的原理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图2中可以代替反应仓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用D 装置代替过滤仓时,气体应从 (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
(5)催化剂可显著提高反应效率,MnO 是常见的催化剂。FeCl 对 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MnO 和FeCl 对H O 分解快慢的不同影响,用装置进行实验:启动传感器,注入 H O 溶液。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
①初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不为0,原因是 。
②使H O 分解较快的催化剂是 (填MnO 或I 下同)。
③用: 溶液制取氧气,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上述两种催化剂中较为合适的是 。
第4页/共5页
53.(8分)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原因的实验探究。
【知识储备】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
【提出假设】①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②水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设计实验】请根据他们设计的右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 的作用是 。
(2)实验过程中,B内试纸的颜色没有变化,这说明 。
(3)C装置中未通入二氧化碳之前,在紫色石蕊试纸上滴入蒸馏水,未见试纸颜色变化,说明假设 不成立(填数字序号,下同),之后通入二氧化碳,看到试纸变红,由此说明假设 成立,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7分)
54.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质量(纵坐标)与加热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第5页/共5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宁夏吴忠市区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人教(新目标)八下英语单元听力素养测评】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含听力音频+听力原文+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