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答案) ---2024-2025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一、单选题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生产合金的国家之一,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氧化铜 C.金刚石 D.水银
2.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下列关于合金及纯金属的各项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抗腐蚀能力:不锈钢>纯铁
C.硬度:纯铜>黄铜 D.熔点:纯锡>武德合金
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
4.将一定量金属M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M>Zn>Cu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M
C.该过程一定发生了如下反应:M+CuSO4=Cu+MSO4
D.滤液中可能只含一种金属阳离子
5.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Cu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一定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
B.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Ag、Cu、Zn
C.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Ag、Cu,一定没有Zn
D.向滤液中加入K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AgNO3、可能含有Cu(NO3)2
6.某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A.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
B.转化②可通过与CO在常温下反应实现
C.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是实现转化③的主要条件
D.通过Fe与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7.向10g铁铝合金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固体全部消失。将溶液蒸干后得到29.2g固体物质,则生成H2的质量为
A.0.2g B.0.4g C.0.6g D.0.8g
8.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味性,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B.探究锌、镁的金属活动性
C.探究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9.向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浅绿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有可能只含两种溶质
B.若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不一定增大
C.若滤渣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金属离子可能不止三种
D.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三种
10.等质量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且过量的铁、锌、镁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1.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二、填空题
12.铝金属活动性很强,但可以制成铝锅长期使用,原因是   。
13.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1)图1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14.人类使用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多年以前。
(1)出土文物中的黄金面具历经几千年仍然金光灿灿,原因是   。
(2)在孔雀石上燃烧炭火可得到红色的铜,其反应之一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相同条件下,取相同体积的锡片和铜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锡表面有气泡产生,则两种金属活动性Sn   Cu(填“>”或“<”)。
(4)唐宋时期“湿法炼铜”广而传之,请写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验证上述涉及的铁、锡、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做法可行的   (填字母)。
A.铁片、CuSO4溶液、锡片
B.FeSO4溶液、锡片、CuSO4溶液
C.铁片、SnSO4溶液、铜片
D.铁片、锡片、铜片、稀盐酸
(5)生活中使用的铁制品易生锈,写一条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
15.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图做了简单梳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用铜、铁、锌三种金属重温格劳贝尔实验,会“消失”的金属有________;
(2)卡文迪许制取的“可燃空气”是________;
某同学想运用贝开托夫得出的规律解决问题。查阅资料了解到“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黏合而成,为确定成分,将“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观察到现象为“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查阅资料】
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锡(Sn)和铝中,活动性较强的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结合贝开托夫得出的规律可知,“锡纸”中的金属成分为________;
(5)下列溶液中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
A. 氯化铜溶液
B. 硫酸锌溶液
C. 氯化锡溶液
D. 硫酸亚铁溶液
16.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石器时代的“玉龙”、染代的“青铜龙”、唐代的“鎏金铁芯制龙”文物的制造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1)鎏金工艺是指在器物表而涂抹金汞齐(金汞合金),加热祛汞,冷却,器物表而形成金膜。鎏金工艺利用的知识有   (填字母)。
a.汞的沸点低 b.汞被氧化变成氧化汞 c.金汞合金熔点比组分纯金低
(2)唐代的“鎏金铁芯铜龙”通过鎏金工艺在“铁芯铜龙”上形成一层黄金薄层,除了美观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主要原理是   (填“加保护膜”或“改变其组成”)。
(3)《周礼·考工记》中有将铜、锡熔合青铜器的记载。将铜片和锡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铜片没有,请写出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17.金属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1)北宋“大晟夷则”青铜编钟是开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则青铜与纯铜相比,优点有哪些?(写一条即可)
(2)黄铜是铜锌合金,取一定量的黄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
三、综合题
18.钢铁是当代社会生产建设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1)从公元1世纪开始,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①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铜制品远比铁制品多。从物质性质的角度看,原因是   。
②下列铁制品中,利用了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铁制品菜刀 B.铸铁井盖 C.不锈钢水壶
(2)工业上冶炼钢铁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是利用CO将赤铁矿中的Fe2O3转化为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炼钢炉中通入O2的目的是   。
(3)向一定量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金属R(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溶液的质量与加入R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范围为   。
19.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铜丝作导线主要利用了其延展性和有   性。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2)钢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很容易生锈。防止铁质篮球架生锈的常用方法是   (任写一条),可用作除铁锈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3)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水混合时释放出最轻的气体,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关于滤渣和滤液成分的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C.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
D.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只含硝酸锌
四、计算题
20.为测定某实验废液中硫酸铜和硫酸的质量,分别在三只烧杯中倒入废液,并在烧杯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反应前加入铁粉质量 5.6 8.4 11.2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3.2 3.2 6.0
反应后质量损失 0.1 0.2 0.2
请回答:
(1)对比第一、二组数据,第一组实验结束后,废液中的   (填化学式)已全部参加反应;
(2)通过分析第二、三组数据,废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为   ;
(3)求废液中所含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1.生铁一般用于铸造或炼钢。某炼铁厂实验室欲检验某批次的生铁是否合格(含碳量在2%~6.69%之间为合格)。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参与这次的检验,设计实验如下:称取生铁样品50g,把5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序号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100 38.8
第2次 100 27.6
第3次 100 m
第4次 100 5.2
第5次 100 1.5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
(2)计算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的过程)。
(3)判断这批生铁是否合格(写出计算的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A
2.C
3.B
4.D
5.B
6.C
7.B
8.B
9.D
10.B
11.D
1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与氧气继续反应
13.①②④;延展;在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14.(1)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
(3)>
(4);BCD
(5)涂油、刷漆等
15.(1) 锌、铁
(2) 氢气
(3) 铝
(4) 铝
(5) BCD
16.(1)a、c
(2)加保护膜
(3)Sn+2HCl=SnCl2+H2↑
17.(1)硬度大、强度大(合理即可)
(2);Zn(NO3)2、Cu(NO3)2
18.(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容易被腐蚀;C
(2);降低生铁中的碳元素含量
(3)64<R<216
19.(1)导电;大
(2)刷漆(合理即可);HCl(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
(4)C;D
20.(1)CuSO4
(2)0.2g
(3)解设50g废液中所含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分别为x、y
解得y=8g,故50g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8g;
解得x=9.8g,故50g废液中所含硫酸的质量为9.8g;
答:50g废液中所含硫酸的质量为9.8g,硫酸铜的质量为8g。
21.(1)16.4
(2)解:设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9.6%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3)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生铁中碳的质量,则50g生铁样品中的含碳量为,由于,因此这批生铁是合格的。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4-2025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