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后习题
【教材课后习题】
1.β射线是电子流。原子核中没有电子,为什么有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会放出β粒子?写出放射性元素(钋核)的β衰变方程。
2.写出放射性元素(针核)的α衰变方程。(铀核)衰变为(氡核)要经过几次α衰变,几次β衰变?
3.已知钍234的半衰期是24 d,1 g钍234经过120 d后还剩多少?若已知铋210的半衰期是5 d,经过多少天后,20 g铋210还剩1.25 g?
4.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有什么区别?
5.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钠核)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2)(铝核)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3)(氧核)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硅核)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6.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1)。
(2)。
(3)。
7.存在射线危险的地方,常能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标志?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在有这样的标志的场所,应该注意什么?
【定点变式训练】
8.在医疗诊断中,常用半衰期为的作为示踪原子.获得的核反应方程为:的衰变方程为:,则( )
A.Y为中子 B.衰变放出α射线
C.X比Y电离作用强 D.经,会全部发生衰变
9.现代考古通过测量生物化石中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量来确定生物的年代,质量为的碳发生β衰变,经过时间t后剩余碳14的质量为m,其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14放出的β粒子来自核外电子
B.碳14的半衰期为11460年
C.碳14的衰变方程为
D.碳14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后半衰期发生改变
10.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在科研、医疗、生产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放射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轧钢厂的热轧机安装射线测厚仪对钢板厚度进行自动控制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能进行人体的透视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经过筛选可以培育优良品种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
11.图为铀238衰变为钍234过程中铀核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则( )
A.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不释放核能 B.铀238衰变为钍234同时放出电子
C.铀238半衰期为年 D.环境温度降低衰变速度将变慢
12.“玉兔二号”巡视器的核电池中钚238的衰变方程为,则( )
A.X为
B.的中子数为144
C.温度升高,钚238半衰期变长
D.衰变后X与铀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钚核的质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见解析
解析:原子核内没有电子,但原子核内的中子会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方程,产生的电子从核内发射出来,就是β衰变。
2.答案:4次α衰变;2次β衰变
解析:的α衰变方程
设轴核衰变为氡核需x次α衰变,y次β衰变,
则核反应方程为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有解得
即需要经过4次α衰变,2次β衰变。
3.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剩下的钍为
代入数据得。
每经过1个半衰期放射性物质的质量都减半,则经过n个半衰期剩余铋的质量为
则20 g铋衰变剩下1.25 g时,有
解得,则经过的时间为天=20天。
4.答案:见解析
解析: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原子核自发放出射线的过程,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过程是不是自发的过程。
5.答案: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核反应方程
(1)
(2)
(3)
(4)。
解析:
6.答案:(1)
(2)
(3)
解析:
7.答案:见解析
解析:在医院的放射室看见过这个标志。一般情况要远离这些地方,特殊情况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出这些场所。
8.答案:C
解析:AB.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X为,Y为正电子,AB均错误;C.X为,显然比正电子更容易电离,故电离作用强,C正确;D.40min是两个半衰期,余下的质量应是原来的,不能全部衰变,D错误。故选C。
9.答案:C
解析:A.碳14放出的β粒子来自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故A错误;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由图知,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故B错误;
C.根据衰变过程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碳14的衰变方程为,故C正确;
D.半衰期与化学状态无关故半衰期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轧钢厂的热轧机安装射线测厚仪可以对钢板厚度进行自动控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但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因此不能用来透视人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经过筛选可以培育优良品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原子核衰变过程中有质量亏损,会释放核能,故A错误;
B.铀238衰变为钍234,质量数减少4,为α衰变,故B错误;
C.由图可知铀238从衰变到的时间为年,则可知半衰期为年,故C正确;
D.外界因素不会影响半衰期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钚238的衰变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钚238的衰变中的X为,故A错误;B.的中子数为,故B正确;C.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决定的,与温度、位置等外部因素无关,故C错误;D.核反应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衰变后X与轴核的质量之和不会等于衰变前钚核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