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4-2025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邕衡教育·名校联盟
2024~2025学年度2022级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016Na23Mg24Ni5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八桂大地,山美水美人更美,这片神奇的土地蕴含着无尽的魅力。下列化学知识描述正确
的是
A.“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诗句中的“玉”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其化学式可
近似表示为2CaO·5Mg0·8SiO2·H20,属于氧化物。
B.“形模怪莫名,留作诸天供。琤然钟磬声,独与雅意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中涉及
到的化学变化只有CaC0,+C02+H0=Ca(HC0)2o
C.“春山影照千重翠,花炮烟迷万点红。”宾阳花炮能呈现五彩斑斓的颜色与原子核外电子
的跃迁有关,属于吸收光谱。
D.“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絮的主要成分水解后可得到葡萄糖。
2.“肼合成酶”以其中的Fe2+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NHOH与NH转化为肼(NH,NH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NH,OH的电子式:H:N:S:H
B.NH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分布:
HH
C.NH,NH2的结构式:HNH
D.基态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4s2
3.某同学配制100mL0.1000mol·L的NaOH标淮溶液并用其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固体
NaOH溶液
盐酸
四2

4
A.图1:用托盘天平称取0.4 g NaOH固体来配制标准溶液
B.图2:配制标准溶液的定容操作
C.图3: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操作
D.图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4.药物X与病毒蛋白对接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
R
OH
+NH2一R
N-R
N÷R
+H20
OH
OH
OH
Y
Z
A.反应I前后部分碳原子杂化方式发生改变
B.反应Ⅱ是消去反应
C.Y有手性碳原子
D.Z中虚框内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2024~2025学年度2022级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第1页共6页
5.下列对结构与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p

童石
①和的分子
②D球的结构
⑧石量在高包高压下教夹为金石示意图
①1是6
A.①中人体细胞器的膜以头向外而尾向内的方式排列,是由于细胞器的两侧都是水溶液,
而构成膜的两性分子的头基是极性基团而尾基是非极性基团
B.②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互吸引,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
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其密度比液态水的小
C.③中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是范德华力,熔沸点比金刚石低
D.④中冠醚是皇冠状的分子,冠醚空腔的直径大小不同,可用于识别特定的离子
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白醋除铁锈:Fez01·xH20+6H=-(3+x)H,0+2Fe+
B.泡沫灭火器原理:2AI*+3C0,2+3H20=2A1(OH)3↓+3C02↑
C.向漂白液(NaC1O溶液)滴加少量洁厕灵(盐酸):CIO+H=HCIO
D.用绿矾(FeS047H20)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20,2:6Fe2+C20,2+14H=6Fe3+2C+7H20
7.W、X、Y、Z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Y的原子序
数等于W与X的原子序数之和,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18e分子,Z核外未
成对电子只有1个且在球形原子轨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X>Y>W
B.Y2、Y,互为同素异形体,且均为非极性分子
C.X和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X>Y
D.化合物ZX与水反应后可生成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的
K(H,S)NaCIO和NaS溶液的pH,pH:NaCIO将废铁屑溶于盐酸,漓人KSCN溶液,未见溶液变
B
该废铁屑中不含三价铁的化合物
为红色
向盛有2mL0.1mo/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
C
0.1mol/L AENO,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再漓加
Kp(AgD4滴0.1mol/LK1溶液,白色沉淀转化成黄色沉淀
向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人饱和NaSO4、CuSO,溶液,
D
均发生了变性
都产生了沉淀
9.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发布的新型固态锂硫正极材料(2LiS·C,能量密度较高且成本较低。由
这种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Li+S+0uS+Li1<警二2LiS·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a极电势高于b极
电源或用电器
B.放电时,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a极
b极
3Li*+S+CuS+Lil+3e =2Li2S.Cul
Li,S.Cul
C.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a极增重7g
D.电解质溶液不能采用水溶液
2024~2025学年度2022级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 2022 级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答案
1.D
【详解】A.透闪石属于硅酸盐,A错误。
B.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碳酸钙)地区的特殊地貌。在水的参与下,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化学方程式为 CaCO3+CO2+H2O=Ca(HCO3)2。当溶蚀后的碳酸氢钙溶液受
热或压力改变时,碳酸氢钙又会分解为碳酸钙重新沉淀(Ca(HCO3)2=CaCO3+CO2+H2O),日积月累便形
成了石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B错误。
C.焰色试验不属于吸收光谱,而是属于发射光谱 。当金属或其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原子中的电
子吸收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处于激发态。而激发态是不稳定的,电子会很快
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电子跃迁时能量
的变化也不同,发出光的波长也不同,因此会使火焰呈现出不同的颜色,C错误。
D.柳絮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纤维素在酸或纤维素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逐步
水解,最终可以得到葡萄糖,D正确。
2.A
【详解】B.电负性:N>H,NH3中 N原子带负电荷、H原子带正电荷,B错误。
C.NH2NH2的结构式应为 ,C错误。
D.Fe失电子变成 Fe2+,失去的是 4s能级上的电子,基态 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应为 3d6,D错误。
3.C
【详解】A.NaOH会腐蚀托盘天平的托盘,应把 NaOH放在小烧杯中称量,A错误。
B.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应平视液体凹液面,B错误。
D.滴定管选择错误,且锥形瓶中未滴加指示剂,D错误。
4.D
【详解】A.对比 X、Y的结构简式可知,X中醛基与 H2N-R中氨基发生加成反应,碳原子杂化方式由 sp2
变为 sp3,A正确。
B.由题可知,反应 II形成了 C=N双键,属于消去反应,B正确。
C.由 Y的结构简式可知,羟基所连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C正确。
D.苯环为平面结构,C=N双键也为平面结构,但两个平面由碳碳单键连接,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两个平
面不一定任何时候重叠,因此虚框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D错误。
5.C
【详解】C.石墨中 C-C的键长比金刚石中 C-C的键长短,石墨中 C-C的键能大,熔沸点高。
6.D
【详解】A.CH3COOH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要保留化学式。用白醋除铁锈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Fe O ·xH O+6CH COOH=(3+x)H O+2Fe3++6CH COO-2 3 2 3 2 3 ,A错误。
B.泡沫灭火器里装的是 Al2(SO4)3溶液和 NaHCO 3溶液,离子方程式应为:Al3++3HCO—
+3CO2↑,B错误。
C.向漂白液(NaClO溶液)滴加少量洁厕灵(盐酸)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Cl2,离子方程式应为:
ClO-+Cl-+2H+=H2O+Cl2↑,C错误。
7.B
【详解】W、X、Y、Z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W和 X可形成原
子个数比为 2:1 18e—的 分子,则W和 X分别为 H元素和 N元素,该 18e—分子为 N2H4;由 Y的原子序数
等于W与 X的原子序数之和可知,Y为 O元素;Z核外未成对电子只有 1个且在球形原子轨道上,则 Z
为 Na元素。
A.第一电离能:N>O>H,A正确。
B.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但 O3是极性分子,B错误。
C.NH3中 N原子有 1对孤电子对,H2O中 O原子有 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数越多,孤电子对对成键电
第 1 页 共 6 页
子对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C正确。
D.Na3N与水反应后生成 NH3,NH3会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正确。
8.C
【详解】A.NaClO溶液有漂白性,无法用 pH试纸测定其 pH值,A错误。
B.Fe3+被 Fe还原为 Fe2+,B错误。
C.向盛有 2 mL 0.1mol/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2滴 0.1mol/L 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即得到 AgCl
的悬浊液。然后再滴加 4滴 0.1mol/L KI溶液,白色沉淀慢慢转化成黄色沉淀,AgCl沉淀变为 AgI沉淀,
说明溶解度:AgCl>AgI,二者为同类型沉淀,也可说明 Ksp(AgI)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 CuSO4溶液,出现浑浊,是硫酸铜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
Na2SO4溶液,出现浑浊,硫酸钠使蛋白质发生盐析,D错误。
9.A
【详解】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放电时 a极是活泼金属 Li,作原电池的负极,b为正极,电极电势负极
低于正极,A错误。
B.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放电时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3Li++S+CuS+LiI+3e-=2Li2S·CuI,B正确。
C.充电时,a极发生 Li++e-=Li,每转移 1 mol电子,a极增重 1 mol Li,质量为 7 g,C正确。
D.该电池使用活泼金属 Li作原电池的负极,Li与水会反应,D正确。
10.B
【详解】A.由图可知,H+是反应的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降低反应的△H,A错误。
B.物质Ⅲ中碳正离子有空轨道,H2O中 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 分子中羟基直接连在不饱和碳原子上,结构不稳定,会转化为结构稳定
的 ,所以物质Ⅵ比Ⅴ稳定,C错误。
D.由图可知, 发生上述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 或 ,D错误。
11.B
【详解】A.Ni位于周期表 d区,A错误。
B.由题可知,可知每个晶胞中 Ni原子数目为 8× +6× =4,Mg2+数目为 8,由MgH2化学式可知 H-数
目为 16,所以该金属氢化物的化学式为Mg2NiH4,B正确。
C.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g·cm-3,C错误。
D.Mg2+应位于 Ni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D错误。
12.D
【详解】A.未说明 CO2的数目,A错误。
B.18g H 182 O的物质的量为 0.9mol,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9NA,B错误。
C.H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盐酸溶液中无 HCl分子,C错误。
D.标准状况下,22.4L HCHO的物质的量为 1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吸收 1mol HCHO转移电子数目为 4NA,
D正确。
13.B
【详解】A.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v 正(SiHCl3)=2v 逆(SiH2Cl2),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
A正确。
第 2 页 共 6 页
B.由图可知,T2K温度下反应先达平衡,说明 T2>T1。该反应△H>0,升温平衡正移,故 k 正增大的倍数
大于 k 逆增大的倍数,B错误。
C.平衡后恒温下再加入 SiHCl3(g),平衡正向移动,但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再达平衡时 x
(SiHCl3)不变,C正确。
D.由图可知,T1K温度下,SiHCl3平衡时物质的量的分数为 80%,由方程式系数比可知,SiH2Cl2和 SiCl4
平衡时物质的量的分数均为 10%。又知平衡时 v 正=v 2逆=k 正·x (SiHCl3)=k 逆·x(SiH2Cl2)·x(SiCl4),可得:
= = =K= = ,D正确。
14.D
【详解】A.曲线M表示 NH+4
分布分数随 pH变化,右侧虚线曲线表示 NH3·H2O的分布分数随 pH变化,A正确。
B.H2CO3的 ,图中 pH=8.3时 c(CO3 )=c(H2CO3),此时 Ka1·Ka2=c2(H+)=(10-8.3)2,得到
2-
H2CO3的 K =10-10.3a2 ,B正确。
C.由图可知,Kb(NH3·H2O)=10-4.7,H CO 的 K =10-6.32 3 a1 ,0.1mol·L-1的 NH4HCO3溶液 HCO -3 的水解程度
比 NH4+的大,所以 c(NH
+
D -.25℃时 0.1mol·L 1的 NH4HCO3溶液呈碱性,pH=7时溶液中已加入少量 HCl,则此时电荷守恒式为
c(NH4+)+c(H+)=2c(CO3 )+c(HCO- )+c(Cl-)+c(OH-),把 c(H+)=c(OH-3 )代入上式,可得
2-
c(NH+4)=2c(CO2-3 )+c(HCO-3)+c(Cl-),D错误。
15.(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各 2分)
(1)
(2)①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 ③1.9~2.1(1分,在此范
围内都得分)
(3)Cu、Fe
(4)①阳(1分 ) ②SnS4-+ 4e-= Sn + 4S2-
(5)4 (1分) ( , , )
【详解】(1)Sn位于第五周期第ⅣA族,其基态价电子排布图为 。
(2)①“焙烧”前对黝锡矿进行研磨,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滤液”中主要含有的离子为 SnS4-、S2-、Na+等,结合流程中“焙烧”的反应物可知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 。
③由图可知,Na2S的量为黝锡矿的量之比为 1.9~2.1范围内,Sn的挥发损失率、残留在渣中的 Sn几乎为
零,溶进溶液中的 Sn量达到较高值。
(3)C将 Cu、Fe 单质还原出来,“滤渣”中可回收的金属是 Cu、Fe。
(4)“净化”后溶液主要含 SnS4-、Na+等,作电解池阴极区电解液,SnS4 在阴极得电子生成 Sn,阴极的电
4-
极方程式为 SnS4-+ 4e-= Sn + 4S2-,纯锡作阴极、惰性电极阳极。
(5)灰锡中每个 Sn原子以单键与其他 4个 Sn原子相连在空间构成正四面体,且该 Sn原子在正四面体的
第 3 页 共 6 页
体心,所以灰锡中每个 Sn原子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 Sn原子有 4个。由晶胞图可知 A原子的分数坐
标为(0,0,0)、C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 , ),则 B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 , )。
16.(14分)(每空各 2分)
(1)球形冷凝管 碱石灰会吸收尾气中 SO2和 HCl,导致吸收水蒸气能力减弱
(2)
(3)取少量反应后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滴加几滴 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
明反应后固体中含有 Fe2+
(4)5
(5)①C1→C2
②FeCl3和 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当电流表指针读数为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再向左烧杯里加入 FeCl2
固体,Fe2+浓度增大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详解】(1)仪器 X名称为球形冷凝管。仪器 P中宜盛放五氧化二磷或无水氯化钙以防止烧杯中蒸发的
水蒸气进入圆底烧瓶,若 P中盛放的是碱石灰,碱石灰会吸收尾气中 SO2和 HCl,导致吸收水蒸气能力减
弱。
(2)FeCl3·6H2O和足量 SO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取少量反应后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滴加几滴 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
明反应后固体中含有 Fe2+。
(4)若要配制 1 L 0.04 mol·L-1的 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OH-的浓度最大为
mol/L=1×10-12mol/L,则 H+浓度为 1×10-2mol/L -,盐酸溶质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1×10 2mol,溶

液体积至少为 5×10 3L=5 mL,所以需要 2 mol/L的盐酸 5 mL。
(5)①由分析可知,Fe3+的氧化性强于 I2,原电池中 C1电极为正极,C2电极为负极,则外电路中电流方
向为 C1→C2。
②FeCl3和 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当电流表指针读数为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再向左烧杯里加入 FeCl2
固体,Fe2+浓度增大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17.(14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各 2分)
(1)+244.6
(2)低温(1分) Ka>Kb=Kc
(3)6 (1分)
催化剂
(4)
(5)① I ②80% 0.25
【详解】(1)CH4、CO和 H2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3kJ· mol-1、-283kJ· mol-1和-285.8kJ· mol-1,可计
算出 CH4(g)+CO2(g) 2CO(g)+2H2(g)△H=[-893-(2×-283)-(2×-285.8)]kJ· mol-1=+244.6kJ· mol-1。
(2)该反应△H<0、△S<0,代入公式△G=△H-T△S<0可知该反应低温下自发。由图可知,a点温度小
于 b点,则 a点平衡常数大于 b点,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由图可知,b点温
度与 c点相同,则 b点平衡常数等于 c点,所以 a、b、c三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 Ka>Kb=Kc。
(3)根据循环图易判断中间体为 6种。
(4)根据循环图,CO2催化加氢制甲醇,产物有 H2O,故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①甲醇分解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则原料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大于消耗甲醇的
第 4 页 共 6 页
物质的量,由方程式可知,转化为甲醛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与产品中甲醛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相同温度时,
甲醛的选择性大于甲醇的收率,所以表示选择性的是曲线 I。
②由图可知,T1℃平衡时,甲醛的收率为 60%、选择性为 75%,则平衡体系中甲醛的物质的量 2mol×60%
=1.2mol,消耗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为 1.2mol÷75%=1.6mol,由题意可得:
由上述数据可知,甲醇的转化率为 。
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为 0.4mol,HCHO的物质的量为 1.2mol,CO的物质的量为 0.4mol,H2的物
质的量为 2mol,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4 mol,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1,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5,
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1,反应 II的平衡常数 Kx= =0.25。
18.(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各 2分)
(1)1,3,5-苯三酚或间苯三酚(1分)
(2)(酮)羰基(1分) 醚键(1分)
吡啶
(3)
(4)在吡咯中,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参与了大π键的形成,这使得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减弱
了其碱性,故碱性:吡啶>吡咯。
(5)ac
(6)3(1分)
(7)
或 (3分)
【详解】B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C中羟基断裂,D中断裂 C-Cl 键,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E和 HCl,
则 D为 。
(1)A系统命名为 1,3,5-苯三酚或间苯三酚。
(2)C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羟基、(酮)羰基、醚键。
吡啶
(3)C+D→E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 5 页 共 6 页
(4)吡咯是一个五元杂环化合物,其中氮原子与两个碳原子相连,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在吡咯中,氮原
子的孤对电子参与了大π键的形成,这使得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减弱了其碱性,故碱性:吡
啶>吡咯。
(5)G和 H分子中的官能团不相同,可用红外光谱鉴别,a正确。G和 H分子中都有碳碳双键,都可以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H分子中有羟基,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而 G分子中无羟基,故水
溶性 H高于 G,c正确。
(6)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有-CHO;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分子中有-COOH;分子中有
两个-CH3,考虑顺反异构,可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 B的同分异构体有 3种,分别为 、
、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7)
先用 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已知氯代烃(R-Cl)与醇(R’-OH)在碱的作用下生成
醚(R-O-R’),化合物 C和 反应生成 ,经过稀盐酸得到 。合成路线为:
或 。
第 6 页 共 6 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方法专题 平行线遇拐角(1)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专题 平行线的推理证明(2) 同步练习(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