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中考化学一轮过关提升精练(人教)】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1.(2024·烟台)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碳中和的“碳”是指( A )
A.二氧化碳 B.碳元素
C.碳原子 D.所有含碳物质
2.(2024·扬州)自然界存在多种元素及物质的循环。如图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 C )
A.氮循环 B.硫循环
C.碳循环 D.水循环
3.(2023·连云港)宋代许道宁用墨(主要成分为单质碳)所画的《关山密雪图》保存至今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在常温下单质碳( A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硬度高
C.导电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强
4.(2024·乐山)将充满空气的气球放置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气球沉入底部(如图甲)。若要使气球位置出现图乙中的变化,可以将密闭容器中的空气换成下列气体中的( C )
A.氢气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5.(2024·长沙)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含碳物质中,常用于去除冰箱、汽车中的异味的是( A )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C60
6.(2024·牡丹江)“碳家族”中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 )
A.石墨作电车的电刷——质软
B.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C.干冰作制冷剂——升华放热
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
7.(2024·宁夏)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B )
A.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
B.活性炭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物理性质相同
8.(2024·赤峰)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 )
①积极植树种草 ②乘公交车出行
③废弃电池深埋 ④践行光盘行动
⑤随意丢弃垃圾 ⑥自备购物布袋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2024·盐城)阅读下列资料,完成9~11题。
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空心球体结构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 C60的分子结构图2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C60常温下为固体,能与K等金属反应生成超导体材料,如图2所示的独特结构使之有可能在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9.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
B.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D.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0.下列摘录中,属于物质结构描述的是( A )
A.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C.石墨很软
D.C60能与K等金属反应
1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 D )
A.种类不同 B.大小不同
C.质量不同 D.排列方式不同
12.(2024·苏州)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
已知: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
(1)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稀盐酸。
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
②若装置B内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
③若装置B用来干燥CO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浓硫酸 。
(3)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装置C,观察到现象:
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
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
①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是 CO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
②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加热一段时间,纸花重新变成紫色,原因是 H2CO3CO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该过程参加反应的离子有 Ca2+、OH- (填离子符号)。
13.(2023·益阳)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
14.(2024·泸州)向一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注入适量的蒸馏水,盖上玻璃片,上下振荡,再将其倒置(如图),把手移开,玻璃片没有掉下来。蓝色石蕊试纸在注入蒸馏水并振荡后变红。依据现象一定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C )
A.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C.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与水反应产生了酸
D.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能与石蕊反应变红
15.(2024·广东)【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
(1)CO2的制取及性质
ⅰ.制取CO2
组装一套便于添加稀盐酸的发生装置,需用到图1仪器中的 ade (填字母)。
图1
ⅱ.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性质
X为澄清石灰水时,现象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X为 紫色石蕊溶液 时,现象为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低碳行动方案
同学们展示如图2所示的方案,并交流讨论、完善方案。
图2
ⅰ.完善方案中的内容(各补写一条):a 乘公交出行 ;b 人工增雨 ;c 甲烷 。
ⅱ.CO2物理利用 不能 (填“能”或“不能”)从总量上减少CO2。
ⅲ.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的 光合 作用吸收CO2。
16.(2024·深圳)俊宇同学想要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BC (填字母)。
(3)干燥CO2气体,从E中的 a 口通入。
(4)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①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 光合 作用参与碳循环。
②俊宇向生态箱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的现象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③测得生态箱内pH下降,其原因是 CO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④请你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结合生活实际: 绿色出行(合理即可) 。
()(共25张PPT)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化学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过关提升精练
学习主题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1.(2024·烟台)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碳中和的“碳”是指( )
A.二氧化碳 B.碳元素
C.碳原子 D.所有含碳物质
A
2.(2024·扬州)自然界存在多种元素及物质的循环。如图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 )
A.氮循环 B.硫循环
C.碳循环 D.水循环
C
3.(2023·连云港)宋代许道宁用墨(主要成分为单质碳)所画的《关山密雪图》保存至今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在常温下单质碳(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硬度高
C.导电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强
A
4.(2024·乐山)将充满空气的气球放置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气球沉入底部(如图甲)。若要使气球位置出现图乙中的变化,可以将密闭容器中的空气换成下列气体中的( )
A.氢气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C
5.(2024·长沙)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含碳物质中,常用于去除冰箱、汽车中的异味的是( )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C60
6.(2024·牡丹江)“碳家族”中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墨作电车的电刷——质软 B.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C.干冰作制冷剂——升华放热 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
A
B
7.(2024·宁夏)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
B.活性炭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物理性质相同
B
8.(2024·赤峰)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①积极植树种草 ②乘公交车出行
③废弃电池深埋 ④践行光盘行动
⑤随意丢弃垃圾 ⑥自备购物布袋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A
(2024·盐城)阅读下列资料,完成9~11题。
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空心球体结构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C60常温下为固体,能与K等金属反应生成超导体材料,如图2所示的独特结构使之有可能在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9.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
B.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D.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0.下列摘录中,属于物质结构描述的是( )
A.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C.石墨很软 D.C60能与K等金属反应
B
A
1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 )
A.种类不同 B.大小不同
C.质量不同 D.排列方式不同
D
12.(2024·苏州)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
已知: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
(1)仪器a的名称是 。
分液漏斗
(2)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稀盐酸。
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B内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
③若装置B用来干燥CO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浓硫酸
(3)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装置C,观察到现象:
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
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
①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是 、
。
②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加热一段时间,纸花重新变成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4)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该过程参加反应的离子有________ ________(填离子符号)。
Ca2+、
OH-
13.(2023·益阳)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
D
14.(2024·泸州)向一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注入适量的蒸馏水,盖上玻璃片,上下振荡,再将其倒置(如图),把手移开,玻璃片没有掉下来。蓝色石蕊试纸在注入蒸馏水并振荡后变红。依据现象一定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
A.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C.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与水反应产生了酸
D.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能与石蕊反应变红
C
15.(2024·广东)【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
(1)CO2的制取及性质
ⅰ.制取CO2
组装一套便于添加稀盐酸的发生装置,需用到图1仪器中的 (填字母)。
图1
ade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低碳行动方案
同学们展示如图2所示的方案,并交流
讨论、完善方案。
ⅰ.完善方案中的内容(各补写一条):
a ;b ;
c 。
ⅱ.CO2物理利用 (填“能”
或“不能”)从总量上减少CO2。
ⅲ.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的 作用吸收CO2。
图2
乘公交出行
人工增雨
甲烷
不能
光合
16.(2024·深圳)俊宇同学想要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3)干燥CO2气体,从E中的 口通入。
BC
a
(4)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①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________
作用参与碳循环。
②俊宇向生态箱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烧杯中
出现的现象为 。
③测得生态箱内pH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④请你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结合生活实际: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光合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绿色出行(合理即可)
谢谢
()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中考化学一轮过关提升精练(人教)】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1.(2024·烟台)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碳中和的“碳”是指( A )
A.二氧化碳 B.碳元素
C.碳原子 D.所有含碳物质
2.(2024·扬州)自然界存在多种元素及物质的循环。如图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 C )
A.氮循环 B.硫循环
C.碳循环 D.水循环
3.(2023·连云港)宋代许道宁用墨(主要成分为单质碳)所画的《关山密雪图》保存至今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在常温下单质碳( A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硬度高
C.导电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强
4.(2024·乐山)将充满空气的气球放置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气球沉入底部(如图甲)。若要使气球位置出现图乙中的变化,可以将密闭容器中的空气换成下列气体中的( C )
A.氢气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5.(2024·长沙)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含碳物质中,常用于去除冰箱、汽车中的异味的是( A )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C60
6.(2024·牡丹江)“碳家族”中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 )
A.石墨作电车的电刷——质软
B.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C.干冰作制冷剂——升华放热
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
7.(2024·宁夏)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B )
A.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
B.活性炭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物理性质相同
8.(2024·赤峰)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 )
①积极植树种草 ②乘公交车出行
③废弃电池深埋 ④践行光盘行动
⑤随意丢弃垃圾 ⑥自备购物布袋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2024·盐城)阅读下列资料,完成9~11题。
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空心球体结构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 C60的分子结构图2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C60常温下为固体,能与K等金属反应生成超导体材料,如图2所示的独特结构使之有可能在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9.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
B.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D.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0.下列摘录中,属于物质结构描述的是( A )
A.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C.石墨很软
D.C60能与K等金属反应
1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 D )
A.种类不同 B.大小不同
C.质量不同 D.排列方式不同
12.(2024·苏州)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
已知: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
(1)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稀盐酸。
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
②若装置B内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
③若装置B用来干燥CO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浓硫酸 。
(3)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装置C,观察到现象:
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
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
①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是 CO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
②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加热一段时间,纸花重新变成紫色,原因是 H2CO3CO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该过程参加反应的离子有 Ca2+、OH- (填离子符号)。
13.(2023·益阳)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
14.(2024·泸州)向一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注入适量的蒸馏水,盖上玻璃片,上下振荡,再将其倒置(如图),把手移开,玻璃片没有掉下来。蓝色石蕊试纸在注入蒸馏水并振荡后变红。依据现象一定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C )
A.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C.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与水反应产生了酸
D.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能与石蕊反应变红
15.(2024·广东)【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
(1)CO2的制取及性质
ⅰ.制取CO2
组装一套便于添加稀盐酸的发生装置,需用到图1仪器中的 ade (填字母)。
图1
ⅱ.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性质
X为澄清石灰水时,现象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X为 紫色石蕊溶液 时,现象为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低碳行动方案
同学们展示如图2所示的方案,并交流讨论、完善方案。
图2
ⅰ.完善方案中的内容(各补写一条):a 乘公交出行 ;b 人工增雨 ;c 甲烷 。
ⅱ.CO2物理利用 不能 (填“能”或“不能”)从总量上减少CO2。
ⅲ.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的 光合 作用吸收CO2。
16.(2024·深圳)俊宇同学想要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BC (填字母)。
(3)干燥CO2气体,从E中的 a 口通入。
(4)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①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 光合 作用参与碳循环。
②俊宇向生态箱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的现象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③测得生态箱内pH下降,其原因是 CO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④请你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结合生活实际: 绿色出行(合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