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醛酮——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洞悉课后习题
【教材课后习题】
1.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B.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1 mol该物质能与1 mol HBr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该物质只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2.下列反应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3.1-丙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M。下列物质与M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4.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主链有4个碳原子,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5.某有机化合物的燃烧产物只有和,完全燃烧2.9 g该物质,生成(标准状况)。该物质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29倍。
(1)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若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且0.58 g该物质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2.16 g Ag,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若该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6.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溴乙烷、乙醇、乙醛;
(2)苯、甲苯、乙醇、1-己烯、甲醛溶液、苯酚溶液。
7.分别写出丙醛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银氨溶液反应;
(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3)与氢气反应;
(4)与氰化氢反应。
8.某同学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发现溴水褪色。这是由于醛基具有还原性,溴水可将乙醛氧化为乙酸。请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桂皮中含有的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料,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和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苯甲醛与乙醛反应进行制备:
上述反应主要经历了加成和消去的过程,请尝试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定点变式训练】
10.下列物质属于酮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醛的官能团是 B.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
C.一元醛的通式为 D.醛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表明乙醛具有氧化性
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醛
C.有些醇不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应的醛
D.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标本
13.迄今为止科学家在星云中已发现180多种星际分子,近年来发现的星际分子乙醇醛分子模型如图所示。有关乙醇醛说法错误的是( )
A.有2种含氧官能团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与乙醛互为同系物 D.与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14.香料茉莉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茉莉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B.1mol该有机物与充分反应,消耗4mol
C.该有机物属于不饱和酮类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15.某甲酸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甲醛,用下列方法可以证明的是( )
A.加入新制的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则含甲醛
B.加入银氨溶液并加热,若能产生银镜,则含甲醛
C.先将试液充分进行酯化反应,收集生成物进行银镜反应,若有银镜产生,则含甲醛
D.将该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后蒸馏,若其蒸馏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含甲醛
16.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能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称羰基的合成,如由乙烯可制丙醛:。则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得到的醛共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7.卤代烃(R—X)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反应,可得格氏试剂R—MgX,它可与醛、酮等羰基化合物加成:,所得产物经水解可以得到醇,这是某些复杂醇的合成方法之一。现欲合成,下列所选用的卤代烃和羰基化合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乙醛和氯乙烷 B.甲醛和1-溴丙烷 C.甲醛和2-溴丙烷 D.丙酮和一氯甲烷
18.辛烯醛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小组拟用正丁醛制备辛烯醛并探究其结构。工艺流程图如下:
已知:①正丁醛的沸点为75.7℃。辛烯醛的沸点为177℃,密度为0.848,不溶于水。
②。
(1)在如图三颈烧瓶中加入12.6mL2%NaOH溶液,在充分搅拌下,从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10mL正丁醛。采用的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__。
(2)判断有机相已洗涤至中性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
(3)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固体A的摩尔质量为322,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利用减压蒸馏操作获取产品。温度计示数一定__________177℃(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5)资料显示:醛类在常温下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证明辛烯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1-丙醇被氧化为丙醛,与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可以是丙酮。
4.答案:、、、
解析:
5.答案:(1);
(2)
解析:(1)根据与氢气的相对密度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燃烧2.9 g该物质生成标准状况下,则推出1 mol该有机物中含有3 mol C,因为能发生银镜反应,且0.58 g该物质能生成2.16 g Ag,可知分子中含有1个醛基,因此推出该物质是丙醛。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2)若该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不含醛基,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则该物质是丙酮,结构简式为。
6.答案:(1)(或其他合理答案)
操作 现象
溴乙烷 乙醇 乙醛
加入新制,加热 分层 无明显现象 砖红色沉淀
(2)(或其他合理答案)
操作 现象
苯 甲苯 乙醇 1-乙烯 甲醛溶液 苯酚溶液
加入饱和溴水,振荡 分层 分层 混溶 褪色 褪色 白色沉淀
加入酸性溶液,振荡 分层 褪色 —— 褪色 褪色 ——
加入新制,加热 —— —— —— —— 砖红色沉淀 ——
解析:
7.答案:(1)
(2)
(3)
(4)
解析:
8.答案:
解析:
9.答案:;
解析:
10.答案:C
解析:酮的官能团为羰基()。A为甲醛,属于醛;B为甲酸,属于羧酸;D含有醚键,属于醚。
11.答案:D
解析:醛基为—CHO,为羰基,A错误;醛基与烃基或氢原子相连时构成的是醛,故醛中不一定含烃基,如HCHO,B错误;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如果结构中还含碳碳双键等,则通式不是,C错误;醛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12.答案:A
解析:乙醛在发生银镜反应时被氧化,体现还原性,A错误;含醛基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而含醛基的不一定是醛,如、甲酸盐等,B正确;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有2个H的醇才能被氧化为醛,C正确;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故能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标本,D正确。
13.答案:C
解析:乙醇醛含有醇羟基和醛基两种含氧官能团,故A正确;乙醇醛含有醛基,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乙醇醛含有羟基,与乙醛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乙醇醛与乙酸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14.答案:A
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羰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酸性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该有机物与充分反应消耗3mol。
15.答案:D
解析:甲酸和甲醛都含有醛基,则直接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甲醛,应先加入足量NaOH溶液,甲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挥发的甲酸钠,然后蒸馏,将可能存在的甲醛蒸出,再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
16.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可制得,那么丁烯应制得戊醛,即,因有4种结构,故戊醛有4种结构。
17.答案:D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此反应原理为断开中的一条键,烃基加在碳原子上,加在O原子上,产物经水解得到醇。现要制取,即合成2-甲基-2丙醇,则反应物中碳原子数之和为4。氯乙烷和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得到,A不符合题意;1-溴丙烷和甲醛加成反应的产物经水解得到1-丁醇,B不符合题意;2-溴丙烷和甲醛加成反应的产物经水解得到2-甲基-1-丙醇,C不符合题意;丙酮和一氯甲烷加成反应的产物经水解得到2-甲基-2-丙醇,D符合题意。
18.答案:(1)水浴加热;冷凝回流正丁醛,提高原料利用率
(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测得其pH约等于7
(3)过滤;
(4)低于
(5)取少量辛烯醛,加入足量的新制,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取上层清液,酸化后滴加溴水,若溴水褪色,则证明有碳碳双键(或取少量辛烯醛,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证明有碳碳双键存在或取少量辛烯醛,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取上层清液,酸化后滴加溴水,若溴水褪色,则证明有碳碳双键)
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三颈烧瓶中12.6mL2%NaOH溶液与10mL正丁醛在80℃条件下反应,反应温度低于100℃,适宜用水浴加热;由题给信息可知,正丁醛的沸点为75.7℃,接近反应温度80℃,反应时易挥发,则冷凝管的目的为冷凝回流正丁醛,提高原料利用率。
(2)根据溶液的pH可以判断溶液酸碱性,则判断有机相已洗涤至中性的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若测得pH约等于7,可判断有机相已经洗涤至中性。
(3)加入无水硫酸钠固体,硫酸钠与有机相中的水形成结晶水合物,达到吸收水分的目的,则操作Ⅱ为过滤;设硫酸钠结晶水合物A的化学式为,由固体A的摩尔质量为322可得,则A的化学式为。
(4)降低压强,物质的沸点会降低,则利用减压蒸馏操作获取产品时温度计示数一定低于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