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压强 液体的压强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压力和压强
1.[2023·省卷21(1)题]炎炎夏日,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杯酸奶。请从物理学角度解释:
使用吸管尖端容易插入酸奶杯上方塑封膜,原因是什么?
吸管较尖的一端受力面积小,在压力一定时,可增大压强,所以容易插入酸奶杯中。
2.[2023·省卷21(1)题]处处留心皆学问,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下面生活中的现象:
油罐车后轮有四个轮胎,比起两个轮减小了对路面的破坏,其原因是什么?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3.(2018·省卷11题)细心的小明发现家里用过一段时间的菜刀,爸爸总要把它磨一磨,这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
命题点2 固体压强的计算
4.[2023·省卷22(1)(2)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车旅游受到了大众的青睐,某公司推出了如图所示的小型房车,小林和父母参观车展时试驾了该车,该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 600 m。已知车轮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4 m2,试驾时车和人总质量为4×103 kg,阻力是车重的0.1倍。(假定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汽车总重力,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g取10 N/kg)求:
(1)该房车匀速行驶了多长时间?
(2)该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解:(1)该房车的速度
v=54 km/h=15 m/s
行驶的时间
t===240 s
(2)该房车的总重力
G=mg=4×103 kg×10 N/kg=4×104 N
该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4×104 N
对地面的压强为p===1×105 Pa
5.[2023·省卷23(1)(3)题]“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李明同学坚持骑自行车上下学,他的质量为50 kg,所骑自行车质量为15 kg。(g取10 N/kg)求:
(1)若他在平直公路上5 min内匀速行驶了1 500 m,则这段时间他骑行的速度是多大?
(3)若他骑行时自行车两轮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25 cm2,则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解:(1)他骑行的速度v===5 m/s
(3)骑行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F压=G总=(m人+m车)g=(50 kg+15 kg)×10 N/kg=650 N
则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p===2.6×105 Pa
6.(2018·兰州10题)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压强分别为pA和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B)
A.FA
C.FA>FB,pA
命题点3 液体压强的计算
(2024·武威11题)2023年10月10日,“海斗一号”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再次刷新我国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如图所示,若海水密度为1.05×103 kg/m3,g取10 N/kg,“海斗一号”在10 800米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134×108Pa。
8.(2023·天水13题节选)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 N、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 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则:当t=140 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漂浮(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当t=140 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15N ;图乙中a的值是8。
9.(2023·兰州32题)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底面积为30 cm2,杯内水重2 N,水深6 cm,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解:(1)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F=G杯+G水=1 N+2 N=3 N
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
p===1 000 Pa
(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06 m =600 Pa
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F′=p′S=600 Pa×30×10-4 m2=1.8 N
命题点4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0.(2023·兰州30题)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透明有机盒内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他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砖块对海绵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的其他实验还有哪些,请举出一例: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合理即可)。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用图中甲、乙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分析比较图中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命题点5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1.(2024·省卷19题)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小光选用微小压强计和透明圆柱状的容器,容器中分别盛有高度相同的水和浓盐水;
(1)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下面列举的实验与此研究方法相同的是B(选填“A”“B”或“C”);
A.在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B.用木块被小车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乙替代点燃的蜡烛甲的像
(2)比较图甲、乙、丙三次实验,说明在同种液体的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小光还比较图丙、丁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同组小华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她的理由是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3)若要使丙、丁两图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应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丁容器中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全国视野分层练
·基础练·
1.(2024·长沙改编)在下列生产生活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C)
A.图钉帽做得较粗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菜刀磨得很锋利 D.货车限载保护路面
2.(2024·广州)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若ρ水=1.0×103 kg/m3,g=10 N/kg,水龙头关闭时,c处所受水的压强为(D)
A.3.0×104 Pa
B.9.0×104 Pa
C.1.0×105 Pa
D.1.3×105 Pa
3.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缘相齐,在其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3题图 第4题图
4.(2024·哈尔滨)如图所示的容器是连通器。塞子拔出后各液面高低不同,以下现象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②(选填序号:①热气球在空中漂浮;②C919大客机在空中飞行;③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
5.(2024·滨州)“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滨利用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塑料瓶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1)装满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瓶子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瓶子所受重力的大小,这是因为瓶子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小滨发现塑料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于是他拿来了容易发生形变的海绵继续体验。
(2)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先后正放、倒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乙、丙所示,塑料瓶对海绵的压力F正=F倒(选填“>”“<”或“=”),观察到海绵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3)在塑料瓶侧壁上下不同位置钻两个小孔,取下瓶盖,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的现象如图丁所示,此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再次拧紧瓶盖,会看到小孔A和B(选填“A”“B”或“A和B”)立即停止出水,这是因为 大气压的存在。
(4)塑料瓶停止出水后,再次将塑料瓶正放在海绵上,与图乙相比,会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更不明显,用这个规律可以解释的事例是: A。
A.限制货车超载
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6.(2024·宜宾)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前,利用U形管、橡皮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红墨水等组装成压强计,放在空气中静止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C(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B.向U形管中继续盛装液体
C.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仪器。
(3)通过比较图中乙、丙两个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这种实验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依据得出的结论,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4)某次实验测得压强计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8 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800Pa。(ρ红墨水=1.0×103 kg/m3,g取10 N/kg)
(5)利用如下图甲的实验器材进行拓展实验: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A、B两部分,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C表示),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如图乙,当在A中盛水,测得深度为12 cm,在B中盛某种液体,测得深度为15 cm,此时C处橡皮膜形状刚好不改变,则B中液体密度 ρ液=0.8×103kg/m3。(ρ水=1.0×103 kg/m3)
·提升练·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第9讲 压强 液体的压强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压力和压强
1.[2023·省卷21(1)题]炎炎夏日,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杯酸奶。请从物理学角度解释:
使用吸管尖端容易插入酸奶杯上方塑封膜,原因是什么?
2.[2023·省卷21(1)题]处处留心皆学问,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下面生活中的现象:
油罐车后轮有四个轮胎,比起两个轮减小了对路面的破坏,其原因是什么?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3.(2018·省卷11题)细心的小明发现家里用过一段时间的菜刀,爸爸总要把它磨一磨,这是为了减小 ,从而达到增大 的目的。
命题点2 固体压强的计算
4.[2023·省卷22(1)(2)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车旅游受到了大众的青睐,某公司推出了如图所示的小型房车,小林和父母参观车展时试驾了该车,该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 600 m。已知车轮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4 m2,试驾时车和人总质量为4×103 kg,阻力是车重的0.1倍。(假定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汽车总重力,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g取10 N/kg)求:
(1)该房车匀速行驶了多长时间?
(2)该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5.[2023·省卷23(1)(3)题]“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李明同学坚持骑自行车上下学,他的质量为50 kg,所骑自行车质量为15 kg。(g取10 N/kg)求:
(1)若他在平直公路上5 min内匀速行驶了1 500 m,则这段时间他骑行的速度是多大?
(3)若他骑行时自行车两轮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25 cm2,则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6.(2018·兰州10题)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压强分别为pA和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
C.FA>FB,pA
命题点3 液体压强的计算
(2024·武威11题)2023年10月10日,“海斗一号”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再次刷新我国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如图所示,若海水密度为1.05×103 kg/m3,g取10 N/kg,“海斗一号”在10 800米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
8.(2023·天水13题节选)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 N、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 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则:当t=140 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 (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当t=140 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 N ;图乙中a的值是 。
9.(2023·兰州32题)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底面积为30 cm2,杯内水重2 N,水深6 cm,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10.(2023·兰州30题)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透明有机盒内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他通过观察 来比较砖块对海绵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的其他实验还有哪些,请举出一例: 。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用图中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分析比较图中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命题点5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1.(2024·省卷19题)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小光选用微小压强计和透明圆柱状的容器,容器中分别盛有高度相同的水和浓盐水;
(1)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下面列举的实验与此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选填“A”“B”或“C”);
A.在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B.用木块被小车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乙替代点燃的蜡烛甲的像
(2)比较图甲、乙、丙三次实验,说明 ;小光还比较图丙、丁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同组小华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她的理由是 ;
(3)若要使丙、丁两图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丁容器中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全国视野分层练
·基础练·
1.(2024·长沙改编)在下列生产生活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帽做得较粗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菜刀磨得很锋利 D.货车限载保护路面
2.(2024·广州)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若ρ水=1.0×103 kg/m3,g=10 N/kg,水龙头关闭时,c处所受水的压强为( )
A.3.0×104 Pa
B.9.0×104 Pa
C.1.0×105 Pa
D.1.3×105 Pa
3.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缘相齐,在其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强 ,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3题图 第4题图
4.(2024·哈尔滨)如图所示的容器是 器。塞子拔出后各液面高低不同,以下现象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序号:①热气球在空中漂浮;②C919大客机在空中飞行;③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
5.(2024·滨州)“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滨利用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塑料瓶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1)装满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瓶子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瓶子所受重力的大小,这是因为瓶子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小滨发现塑料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于是他拿来了容易发生形变的海绵继续体验。
(2)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先后正放、倒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乙、丙所示,塑料瓶对海绵的压力F正 F倒(选填“>”“<”或“=”),观察到海绵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在塑料瓶侧壁上下不同位置钻两个小孔,取下瓶盖,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的现象如图丁所示,此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再次拧紧瓶盖,会看到小孔 (选填“A”“B”或“A和B”)立即停止出水,这是因为 的存在。
(4)塑料瓶停止出水后,再次将塑料瓶正放在海绵上,与图乙相比,会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更不明显,用这个规律可以解释的事例是: 。
A.限制货车超载
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6.(2024·宜宾)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前,利用U形管、橡皮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红墨水等组装成压强计,放在空气中静止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B.向U形管中继续盛装液体
C.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仪器。
(3)通过比较图中 两个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这种实验研究方法是 法,依据得出的结论,拦河大坝要做成 (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4)某次实验测得压强计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8 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 Pa。(ρ红墨水=1.0×103 kg/m3,g取10 N/kg)
(5)利用如下图甲的实验器材进行拓展实验: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A、B两部分,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C表示),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如图乙,当在A中盛水,测得深度为12 cm,在B中盛某种液体,测得深度为15 cm,此时C处橡皮膜形状刚好不改变,则B中液体密度 ρ液= kg/m3。(ρ水=1.0×103 kg/m3)
·提升练·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