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突破(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甘肃真题分点练

第6讲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长度的测量
1.(2023·省卷15题节选)如图所示,木条的长度为2.70cm。
2.(2023·兰州24题)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小亮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20圈的总宽度为4.20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2.1mm。
命题点2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
3.判断下列估测是否符合实际。
(1)(2024·兰州1题A)操场篮球架上的篮圈距地面的高度约为5 m。(×)
(2)(2023·省卷1题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 m/s。(×)
(3)(2023·省卷1题C)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4)(2023·兰州4题B)学生座椅的高度约为40 dm。(×)
命题点3 运动的描述、参照物
4.(2024·省卷8题节选)我国高铁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 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向南匀速直线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南(选填“南”或“北”)运动。
5.(2024·兰州12题节选)“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的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6.(2023·庆阳16题)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青山(或两岸、地面)。
命题点4 速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
7.(2024·兰州19题)观察如图所示的s-t图象,请在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v-t图象。
8.(2023·兰州B卷4题)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B)
A B C D
9.(2023·兰州A卷4题)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第2 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 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 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0.(2023·天水10题)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1)物体在0~1 s处于静止状态;
(2)物体在第2 s的速度是0.5m/s;
(3)物体在4~6 s内通过的路程是2m。
11.(2023·省卷10题)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铁已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车厢(或车内物体)为参照物。若某列车时速为180 km/h,合50m/s。
全国视野分层练
1.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C)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 dm B.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 h
C.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 mm D.1 s内人的心跳大约为75次
2.(2024·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 cm、67.0 cm、67.5 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C)
A.66.8 cm B.67.0 cm C.67.1 cm D.67.5 cm
3.(2024·深圳)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月月同学踊跃参加了划龙舟比赛,比赛中,月月同学判断龙舟尾部的旗杆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
A.龙头
B.船桨
C.河岸
D.鼓槌
4.(2024·常德)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A.0~10 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23·眉山)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AB段距离为4.0 dm
B.AB段平均速度为0.2 cm/s
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6.如图甲所示方法测出的硬币直径是2.50cm,图乙中停表读数32s。
7.(2024·宜宾)2024年2月11日,在游泳世锦赛男子4×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潘展乐在第一棒游出46.80秒的好成绩,比此前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提高了0.06秒,以看台为参照物,潘展乐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在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2.14m/s(保留两位小数)。
8.(2024·哈尔滨)小明和爸爸自驾游返程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此处至少需0.45h到达哈尔滨;若以他们正在行驶的车为参照物,此交通标志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9.(2023·株洲)株洲南站到长沙站的S7908次城际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站 到达 发车 里程/km
株洲南 始发站 07:44 0
株洲 07:50 07:52 8
大丰 07:57 07:58 13.5
田心东 08:01 08:03 16
… … … …
长沙 08:54 终点站 58
(1)列车从株洲南站发车,行驶8km到达株洲站,用时6min,列车的平均速度为80km/h。
(2)列车在“株洲南—株洲”段的运行速度比在“株洲—田心东”段的大(选填“大”或“小”)。
10.(2023·新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 s闪光一次,照片上1 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 cm。
s1/mm s2/mm s3/mm s4/mm
A球(sA) 4.9 14.7 24.5 34.3
B球(sB) 1.2 9.8 19.6 29.4
sA-sB 3.7 4.9 4.9 4.9
(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A(选填“A”或“B”)球。
(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5=39.0mm。设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则v2∶v3=3∶5。
(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加速(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先开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为0.49m/s时,后开始下落的小球刚好开始下落。第6讲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长度的测量
1.(2023·省卷15题节选)如图所示,木条的长度为 cm。
2.(2023·兰州24题)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小亮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20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命题点2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
3.判断下列估测是否符合实际。
(1)(2024·兰州1题A)操场篮球架上的篮圈距地面的高度约为5 m。( )
(2)(2023·省卷1题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 m/s。( )
(3)(2023·省卷1题C)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
(4)(2023·兰州4题B)学生座椅的高度约为40 dm。( )
命题点3 运动的描述、参照物
4.(2024·省卷8题节选)我国高铁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 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向南匀速直线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 (选填“南”或“北”)运动。
5.(2024·兰州12题节选)“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的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6.(2023·庆阳16题)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命题点4 速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
7.(2024·兰州19题)观察如图所示的s-t图象,请在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v-t图象。
8.(2023·兰州B卷4题)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9.(2023·兰州A卷4题)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 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 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 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0.(2023·天水10题)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1)物体在0~1 s处于 状态;
(2)物体在第2 s的速度是 m/s;
(3)物体在4~6 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11.(2023·省卷10题)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铁已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某列车时速为180 km/h,合 m/s。
全国视野分层练
1.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 dm B.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 h
C.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 mm D.1 s内人的心跳大约为75次
2.(2024·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 cm、67.0 cm、67.5 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A.66.8 cm B.67.0 cm C.67.1 cm D.67.5 cm
3.(2024·深圳)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月月同学踊跃参加了划龙舟比赛,比赛中,月月同学判断龙舟尾部的旗杆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龙头
B.船桨
C.河岸
D.鼓槌
4.(2024·常德)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 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23·眉山)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距离为4.0 dm
B.AB段平均速度为0.2 cm/s
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6.如图甲所示方法测出的硬币直径是 cm,图乙中停表读数 s。
7.(2024·宜宾)2024年2月11日,在游泳世锦赛男子4×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潘展乐在第一棒游出46.80秒的好成绩,比此前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提高了0.06秒,以看台为参照物,潘展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在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m/s(保留两位小数)。
8.(2024·哈尔滨)小明和爸爸自驾游返程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此处至少需 h到达哈尔滨;若以他们正在行驶的车为参照物,此交通标志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9.(2023·株洲)株洲南站到长沙站的S7908次城际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站 到达 发车 里程/km
株洲南 始发站 07:44 0
株洲 07:50 07:52 8
大丰 07:57 07:58 13.5
田心东 08:01 08:03 16
… … … …
长沙 08:54 终点站 58
(1)列车从株洲南站发车,行驶 km到达株洲站,用时 min,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2)列车在“株洲南—株洲”段的运行速度比在“株洲—田心东”段的 (选填“大”或“小”)。
10.(2023·新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 s闪光一次,照片上1 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 cm。
s1/mm s2/mm s3/mm s4/mm
A球(sA) 4.9 14.7 24.5 34.3
B球(sB) 1.2 9.8 19.6 29.4
sA-sB 3.7 4.9 4.9 4.9
(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 (选填“A”或“B”)球。
(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5= mm。设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则v2∶v3= 。
(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先开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为 m/s时,后开始下落的小球刚好开始下落。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8章 数学广角——搭配练习卷(基础作业)(含解析)2024-2025三年级下册数学分层作业 人教版

下一篇:任务型阅读专项2024-2025浙江九年级英语第二学期开学收心练习--任务型阅读(15篇)(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