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监测
高一年级物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试题不回收。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大
B.力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N(牛顿)
C.借助激光笔及平面镜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中,运用了微小形变放大法
D.4N、7N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2N
2.结合教材和生活中出现的以下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地面对直梯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B.图乙中伽利略利用该实验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丙图高铁车厢里的电子屏上“126km/h”是指平均速率
D.丁图中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变到v ,该段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与△v方向相同
3.下雨天,屋檐上水滴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假设水滴从距地面高度为5m的屋檐上无初速度滴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水滴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A.2m/s B.5m/s C.7m/s D.10m/s
4.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此过程可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该车在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则该车应设计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
A.2.5m B.12.5m C.20m D.25m
5.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是我国航空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宇航员在返回舱回收的过程中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已知返回舱返回过程中,可简化为自由下落、加速下落、匀速下落和减速下落四个过程,假设宇航员一直头朝上坐在座椅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舱在自由下落阶段,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B.返回舱在加速下落阶段,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
C.返回舱在减速下落阶段,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
D.返回舱在加速下落阶段,如果加速度逐渐减小,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会越来越小
6.如图甲所示,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0.4kg的物块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若力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块所受墙的摩擦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7.重为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各如何变化( )
A.F 逐渐变小 B.F 先变小后变大
C.F 逐渐变小 D.F 逐渐变大
8.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时间内( )
A.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B.两物体路程相等
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均没有变化
9.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灯笼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O点,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灯笼稳定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设灯笼的质量为0.2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in37°=0.6,cos37°=0.8,g取10m/s )
A.水平风力F为2.5N
B.轻绳拉力T的大小为2.5N;
C.若风力增大,则灯笼稳定时轻绳拉力T变小
D.若风力增大,则灯笼稳定时轻绳拉力T变大
10.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煤块以初速度v 从底部冲上传送带向上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煤块到达传送带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取g=10m/s ,sin37°=0.6,cos37°=0.8,则( )
A.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14m
C.煤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2m
D.煤块所受摩擦力方向一直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以下是某实验小组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过程。首先进行如下操作:
①如图甲,两细绳套拴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橡皮条的原长为GE;
②如图乙,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橡皮条。橡皮条和细绳套的连接点在拉力F 、F 的共同作用下,位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
③撤去F 、F ,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其中一根细绳套,仍使其位于O点,如图丙。
(1)同学们发现,力F单独作用,与F 、F 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由于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方向相同,即橡皮条对小圆环的拉力相同,所以F等于F 、F 的合力。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然后实验小组探究了合力F与分力F 、F 的关系,测量流程如下:
①由纸上O点出发,用力地图示法画出拉力F 、F 和F(三个力的方向沿各自细绳的方向,三个力大小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某次用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上图所示,弹簧秤示数为___________N;
②用虚线将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 、F 的箭头端连接如图丁,此图形应该是___________;
③多次改变拉力F 、F 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上述实验,通过画各力的图示,进一步检验所围成的图形。
(3)若F'是以F 、F 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GO方向的是___________(选填“F”或“F'”)。
(4)在另一小组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为θ,合力为F,F与θ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这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则任意改变这两个分力的夹角,能得到的合力大小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把木板的一侧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匀速运动。此处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化模型法 B.阻力补偿法
C.等效替代法 D.控制变量法
(2)已知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由以上数据可知,C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这次实验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4)实验时改变砝码桶内砝码的质量,分别测量木块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此图像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C.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D.所挂的砝码桶内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过大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水面救生无人船已经成为水面救援的重要科技装备。在某次测试中,一质量为20kg的无人船在平静水面上沿直线直奔目标地点。无人船先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运动10s后达到最大速度。接着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匀减速运动了16m的距离后速度变为零,g取10m/s2.求:
(1)在匀加速过程中,无人船的加速度;
(2)无人船在上述测试中,运动的总时间t及总位移大小x。
14.如图所示,放在粗糙的固定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体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轻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斜面倾角(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弹簧的劲度系数/,重力加速度求:
(1)弹簧的伸长量x;
(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
15.如图(a)所示,长的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的右端放置着质量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现用不同的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得到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求:
(1)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木板的质量M;
(3)若水平恒力滑块从木板上滑落经历的时间t。
红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监测
高一年级物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1-7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8-10为多选题,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C C A AC BD AC
二、实验题(本题共两个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答案】B 2.62/2.63/2.64 平行四边形
12.【答案】B 0.350.39 C D
三、解答题
13.【答案】(1)(2),36
14.【答案】(1);(2),方向沿斜面向上
15.【答案】(1)0.5
(2)0.08,4kg
(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