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 拔高训练 2025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答案)

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拔高训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1.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倡导低碳生活,我们要努力做到( )
A.践行光盘行动 B.废水直接排放
C.纸张单面打印 D.垃圾焚烧处理
2.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D.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3.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确定其发生和收集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条件
C.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D.气体的用途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5.下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环节①表示化石能源的直接燃烧,该做法会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B.环节②可以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
C.利用秸秆生产酒精燃料,属于环节③
D.环节⑤表示直接燃烧秸秆,该做法对空气质量没有影响
E.环节①⑤比环节③④⑦更符合“低碳”理念
F.我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淀粉、甲醇等物质,属于环节⑥
6.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空心足球状的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金刚石、石墨、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科学家已经实现用廉价的石墨做原料合成。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原子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说明其硬度大
C.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结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
8.为比较不同吸收液除“碳”效果,某化学小组用相同规格的三颈瓶收集了多瓶等浓度样品,分别按下图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过程中,使用等体积吸收液,在相同的时间点进行相同的操作。用水和溶液作吸收液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分析曲线①呈现变化的原因,需要考虑的溶解和与水反应
B.对比曲线①和②,说明与溶液中的发生了反应
C.根据曲线变化情况判断,时注入了吸收液,时可能进行了振荡操作
D.用饱和溶液作吸收液时,测得的曲线应在①上方
9.下列装置中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 生和停止的是( )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0.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其过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1)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2)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计算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②X是一种单质,请写出X的化学式。
③在一定条件下,Ⅰ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这项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1.减少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_______元素。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_。
(3)由图2可知,对比图中三条不同物质的脱除率曲线,得出的结论是:①随烟气流速增大,脱除效果减弱。② 。
(4)可利用庞大的海洋成为封存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其中的原因是 。
(5)2021年,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出与自然淀粉【】在结构上没有区别的合成淀粉。这一科研成果一旦实现工业化,可以大大降低工业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合成淀粉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②由图3可知,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③合成淀粉的其中一种路径是: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化学式为)和水,则甲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所用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不变。
(6)使用新的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波浪能发电是以海洋波浪的能量为动力,生产电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下面同属于清洁的新能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石油 B.可燃冰 C.煤炭 D.风能 E.核能
12.如图是金刚石、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球代表碳原子。
(1)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_____________。
(3)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钻石是因为二氧化碳中含有_____元素。
(5)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导电性、导热性属于__________(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13.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4.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下:
(1)石灰窑中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将石灰浆以雾状喷出的目的是 。
15.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数值为_____。
(2)碳元素可组成多种单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b.每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c.石墨的导电性良好 d.金刚石、石墨和里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3)CO和均属于碳的氧化物。下列图示中,A是CO还原的部分实验装置,B是探究性质的趣味实验装置。
①写出装置A中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从环保角度考虑,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 。
②装置B中,注入浓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请分析原因。
(4)实验室制取等常见气体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
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干燥的,所需装置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接_____接_____(填字母)。
②用①中装置,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4.4 g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践行光盘行动,避免浪费,符合低碳生活,故A选项符合题意;B、废水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不符合低碳生活,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纸张单面打印,浪费纸张,不符合低碳生活,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垃圾焚烧处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答案:B
解析:A、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与书法保存是否完好无关,不符合题意;B、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氧气接触,也不易起变化,故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符合题意;C、他的书法并未经过现代科技还原,不符合题意;D、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与书法保存是否完好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D
解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需要考虑反应的需要的药品、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需要考虑反应的需要的药品、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C、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根据制取气体的性质,根据性质确定收集方法,主要包括溶解性和密度,故选项错误。D、气体的用途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它不影响气体的制法,不需要考虑,故选项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5.答案:ACF
6.答案:AD
解析:A、根据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因此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说法误;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说明其硬度大。故B说法正确;C、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C说法正确;D、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AD。
7.答案:B
解析: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
8.答案:D
解析:A、分析曲线①呈现变化的原因,需要考虑的溶解和与水反应,故选项正确。B、对比曲线①和②,说明与溶液中的发生了反应,故选项正确。C、根据曲线变化情况判断,时注入了吸收液(压强突然增大),时可能进行了振荡操作(压强突然减小),故选项正确。D、用饱和溶液作吸收液时,测得的曲线应在①下方,是因为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不正确。故选:D。
9.答案:A
解析:A、②④都可做通过夹紧止水夹,利用生成的气体增大压强,使固液分离,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正确;B、③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并且气体无法导出;故选项错误;C、①固体和液体不能分离,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③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并且气体无法导出;故选项错误;D、①固体和液体不能分离,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故选:A。
10.答案:(1)b
(2)①6:1;②;③;④意义:能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或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缓解能源短缺)。启示:对人类环境有影响的物质通过一定方法的转化可以被人类重新利用(合理即可)。
解析:(2)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Ⅰ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含有氢元素,为。
11.答案:(1)C或碳
(2)碳替代
(3)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的脱除效果最好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5)C、H、O三;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电能;3:1;化学性质
(6)DE
12.答案:(1)金刚石
(2)质软,为灰黑色
(3)二者结构不同
(4)碳
(5)物理性质
13.答案:B
14.答案:(1)分解反应
(2)
(3)大于
(4)增大其与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解析:(1)石灰窑中发生的反应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3)过筛即过滤,根据过滤原理可知,过筛可拦截大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根据乳化池中的反应可知,生浆池中的成分为,碳化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为和,碳化塔中将石灰浆以雾状喷出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15.答案:(1)4
(2)d
(3)①;用酒精灯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②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瓶内压强变小。(合理即可)
(4)①B;E;C

(5)设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x。
答: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73 g。
解析:(1)理论依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结构不同,下图分别是它们的结构:
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其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B装置。要制取干燥的,需用浓硫酸吸收水分,即选E装置。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C装置。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过关题(含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3-2024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