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共价键 课后习题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含解析)

第二章 第一节 共价键——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洞悉课后习题
【教材课后习题】
1.下列关于键和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键的电子云图形是轴对称的,键的电子云图形是镜面对称的
B.键是原子轨道“头碰头”式重叠,键是原子轨道“肩并肩”式重叠
C.两个p轨道不能形成键,只能形成键
D.H只能形成键,O可以形成键和键
2.人们常用HX表示卤化氢(X代表F、Cl、Br、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叫做键长
B.H—F的键长是H—X中最长的
C.H—F是p-p键
D.H—F的键能是H—X中最小的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键能是衡量化学键稳定性的参数之一,键能越大,则化学键就越牢固
B.键长与共价键的稳定性没有关系
C.键角是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说明共价键有方向性
D.共价键是通过原子轨道重叠并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因而能形成2个共价键
B.氧原子可以形成,也可能形成
C.已知的分子结构是H—O—O—H,在中只有键没有键
D.已知的分子结构是,在中有1个键和2个键
5.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只能是非金属原子( )
(2)所有的键的强度都比键的大( )
(3)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
(4)s-s键与s-p键的电子云形状的对称性相同( )
(5)键可以绕键轴旋转,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
(6)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 )
(7)键长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 )
6.用泡沫塑料制作电子云模型以及键和键的电子云模型,并用铁丝或竹签等插过泡沫塑料制作这些模型的坐标轴。
7.怎样理解的键能依次下降,键长依次增大?
8.查出HCl、HBr和HI的键长、键能的数据和热分解温度,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分子的结构如何影响分子的化学性质。
【教材课后习题】
9.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
B.共价键的方向性与成键原子的轨道的伸展方向有关
C.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D.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把分子写成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
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
11.下列分子的结构式与共价键的饱和性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对键和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键与s-p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键
D.含有键的化合物与只含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13.下列事实中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
B.硝酸是挥发性酸,硫酸是难挥发性的酸
C.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
D.氮气在常温下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14.根据下表中所列的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是( )
化学键
键能 436.0 431.8 366 193.7
A.HCl B.HBr C. D.
15.已知,其中NN键、OO键的键能分别为946、498,则NO中共价键的键能为( )
A.1264 B.632 C.316 D.1624
16.三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相同,若周围原子电负性大,则键角小。三种分子中,键角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W、R元素单质分子内都存在非极性键
B.X、Z元素都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C.键长,键的极性
D.键长,键能
18.有三种物质,在常温下分别为气体、固体和液体。元素A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元素B的单质能在C的气态单质中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并生成淡黄色固体;元素D的负一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则:
(1)A、B、C、D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中含有的键类型为________(填“s-s”“s-p”或“p-p”)键。
(3)D的负一价阴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两个p轨道“头碰头”重叠可形成健,如中共价键是两个Cl原子的3p轨道形成的键,C错误。H原子只有1s轨道,只能形成键,O原子的2p轨道可形成键和键,D正确。
2.答案:A
解析:X原子半径越大,H—X的键长越长,则H—I的键长最长,B错误;H—F是H原子的1s轨道和F原子的2p轨道重叠形成的,应是s-p键,C错误;一般情况下键长越短,键能越大,H—F的键长是H—X中最短的,故H—F的键能是H—X中最大的,D错误。
3.答案:B
解析: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B错误。
4.答案:B
5.答案:(1)×(2)×(3)×(4)√(5)√(6)×(7)×
6.答案:略。
7.答案:Cl、Br、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Cl—Cl、Br—Br、I—I的键长依次增大,而共价键越长,其牢固性越弱,故Cl—Cl、Br—Br、I—I的键能依次下降。
8.答案:HCl、HBr和HI的键长(单位:pm)分别为127.4、141.4、160.9,键能(单位:kJ/mol)分别为431.8、366、298.7,HCl、HBr和HI在1273K的分解百分数分别为0.0014%、0.5%、33%。
以上数据说明:通常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9.答案:D
解析:一般地,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一旦配对成键,就不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了,故共价键的饱和性由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共价键的饱和性也就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故A、C正确,D错误;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程度越大,共价键越稳定,原子轨道都有一定的形状,要达到最大重叠,共价键必然有方向性,故B正确。
10.答案:A
解析:S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形成的氢化物为,A项正确;能结合1个形成,不能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B项错误;分子中的H—H键没有方向性,C项错误;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只是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概率大,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可知:C、Si均形成4个共价键,H、Cl均形成1个共价键,N形成3个共价键,O、S均形成2个共价键。A项中O原子间是双键,且每个氧原子与1个氢原子形成1个单键,则每个氧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与其饱和性不相符。
12.答案:A
解析:A项,键属于共价键;B项,s-s键与s-p键都属于键,对称性相同;C项,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键;D项,一般键容易断裂,而键不易断裂,所以含有键的化合物与只含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13.答案:D
解析: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键能无关,A不符合题意;硝酸的分子间作用力小,沸点低,是挥发性酸,硫酸的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是难挥发性酸,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与键能的大小无关,B不符合题意;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原子都形成稳定结构,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与键能无关,C不符合题意;氮气分子中NN键的键能大,故在常温下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D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一般,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共价键越不牢固,形成的分子越不稳定。
15.答案:B
解析:设NO中共价键的键能为,则由题意可知,解得。
16.答案:C
解析:由于电负性:,故键角大小顺序为。
17.答案:B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W为P、Y为S、R为Ar、Z为Br。白磷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但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分子中没有化学键,A错误;氮气、溴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B正确;原子半径W>Y,故键长W—H>Y—H,电负性,元素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吸引力越大,与H元素形成的化学键极性越大,故键的极性Y—H>W—H,C错误;原子半径W>X,故键长W—H>X—H,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故键能W—H<X—H,D错误。
18.答案:(1)碳;钠;氧;氯
(2)p-p
(3);离子
解析:(1)火焰呈黄色,说明有钠元素,则淡黄色固体为,所以元素B为Na,元素C为O。由“元素D的负一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知,D为Cl。由“元素A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可知A为ⅣA族元素,又由于常温下是气体,是液体,所以是二氧化碳(ⅣA族元素中Si及其以下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常温下均为固体),是,即A是C(碳)。
(2)中只有键,且其类型为p-p键。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次【名校联考】月考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高三下学期2月入学考试物理(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