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满分50分)
五、选择题(21-34每题1分,34-37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B C A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D C C BD AC CD
六.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8.(1)氧气(O2) ; 氦气(He)
(2)光合作用(合理即可) ; 温室效应 ; 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19.(1)CBA ; 加快溶解速度
(2)H2O ;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或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3)过滤 ; ④
(4)滤纸破裂(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5)c
20.(1)缓慢; 氧气的浓度 ;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破裂。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1、3处纸花变红,2处纸花不变红; 3处纸花比1处纸花先变红
不可燃也不助燃
21. (1)铁架台 ; 水槽
(2) F ; 过氧化氢 水+氧气 ; a
(3) B ; 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使反应平稳地进行。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则满。
(4) N ; 通过气泡观察生成氧气的速率(合理即可)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终检测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7题,共20分)
【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
1.汞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汞的元素符号是
A.Hg B.He C.Ag D.Al
2.垃圾分类有助于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过期药品属于
A.干垃圾 B.湿垃圾 C.可回收物 D.有害垃圾
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成语中既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又涉及物质变化相关的知识,下列成语中涉及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死灰复燃 B. 滴水成冰 C. 聚沙成塔 D. 刻舟求剑
4. 年月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A. B. C. D.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海水 B. 矿泉水 C. 蒸馏水 D. 糖水
6. 下列物质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的是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PM2.5
7. 为了探究铝是否具有可燃性,有同学提出可以将打磨过的铝丝放入氧气中尝试点燃。这属于科学探究阶段中的哪一步
A. 提出问题 B. 设计实验 C. 进行实验 D. 交流讨论
8.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B. 镁氧气 氧化镁
C. 二氧化碳+水 碳酸 D. 碳氧气 二氧化碳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 红磷 B. 铁丝 C. 木炭 D. 镁带
10. 在实验室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规范,如图中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 过氧化氢溶液 B. 氧气 C. 石蕊试液 D. 大理石
11. 下列关于仪器洗涤及废液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自来水冲洗
D. 将试管内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12. 给患者注射时,医院常用75%的酒精的为患者注射部位消毒。存放酒精的仓库应贴的安全标志是
A. 腐蚀性 B. 剧毒性 C. 放射性 D. 易燃性
13.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下列微观模拟图能表示过氧化氢分子的是
(
A
B
C D
)
14. 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取有刻度的管状玻璃容器,容器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容器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已知白磷在时即可燃烧,其燃烧现象、生成物与红磷一致),将容器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方,开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B. 管桩玻璃容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将停在“8”附近
C. 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剩余气体只有氮气
D. 改进装置具有不会污染空气、测定结果更精确的优点
【15~1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1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5. 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B. 燃着的木条
C. 观察颜色 D. 澄清石灰水
16. 化学实验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
B.先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集中加热
D.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17. 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O2(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甲途径是实验室制O2的最佳方案
B. 乙和丙途径中都用的是固体加热发生装置
C. 甲、丙途径中都用到了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 工业上采用途径丁制取大量O2,主要是利用了N2和O2的密度不同
二、简答题(18题5分,19题8分,20题7分,21题10分,共30分)
18.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⑴请从空气的成分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 ②可代替氢气用于填充飞艇的是________。
⑵氧循环与碳循环共同维系空气成分稳定,保障生态系统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自然界中,氧气产生的途径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②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
19.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少量泥沙,为了除去泥沙等不溶物,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⑴在图甲所示的粗盐提纯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玻璃棒在C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操作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填化学式)。该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⑶B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该操作中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图乙中不该出现的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
⑷若在B操作过程中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⑸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其产率,发现结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蒸发时液滴飞溅剧烈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没有将蒸发皿上的精盐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0.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⑴碳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从操作角度:两种物质都要自上而下______(填“快速”或“缓慢”)伸入氧气瓶中。
②从现象角度: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引起上述现象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装置角度: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是否放入水。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缓慢通入CO
2
干燥紫色
石蕊纸花
湿润紫色
石蕊纸花
1
2
3
)⑵用右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可证明 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
_______,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CO2具有的化
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⑴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⑵甲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端填“”或“” 进入。
⑶粉末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太剧烈不利于收集,则乙同学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D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是否集满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某探究小组同学通过右图的自制
“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水和二氧化锰制备O2。
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M”或“N”);M瓶中水的作用是
(
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节 摩擦力(答案)

下一篇:20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