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模拟试题(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 B.铁丝生锈 C.干冰升华 D.呼吸作用
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作燃料、气割、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置换反应
B.用天然气做燃料    氧化反应
C.实验室制取氢气    置换反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5.下列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夏天温度过高,自行车容易爆胎——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D.一定条件下,6000L的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6.下列做法不符合 “绿色、智能、节俭、文明” 这一理念的是 (  )
A.将废弃的牛奶盒转化为纸袋
B.亚运场馆采用绿色电能供应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强声光效果
D.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三种不同的分子 B.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8.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化学奥秘。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守恒观:10gC在10gO2中充分燃烧生成20gCO2
B.微粒观: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组成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D.转化观:CO与CO2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9.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氢氧化钠 B.四氧化三铁 C.氯酸钾 D.空气
10.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物质的用途或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B.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炭黑制墨水用于书写需要保存的档案,是因为炭黑是黑色的
11.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其性质不对应的是
A.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石墨有导电性
B.焊锡可用来焊接金属——焊锡熔点低
C.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浓硫酸有腐蚀性
D.金刚石做钻头——金刚石的硬度大
12.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正确的是
A.在加油站接打电话
B.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立即乘电梯逃生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小明欲从废弃的镍(Ni)锌电池中分离某贵重金属。通过初步处理,已从废弃物中获取了一定量的金属混合物。经分析可知,混合物中含有锌、铜、银、镍四种金属。实验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镍盐和氢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
B.固体A中含有两种金属
C.溶液丙中可能含有两种溶质,且溶液丙的质量大于所加的AgNO3溶液的质量
D.锌、铜、银、镍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镍>锌>铜>银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酸雨的pH小于7,因此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化合物中有多种元素,所以含多种元素的物质是化合物
D.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5.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镁粉,充分反应、过滤
B 鉴别氯化铵、氯化铜、硫酸钾溶液 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Ca(OH)2,过滤
D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共30分。)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CO2。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
1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2个镁原子   。
(3)与对应的粒子符号   。
(4)标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5)2H2前面的“2”表示   。
18.【材料一】郴江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曾几何时郴江河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污水等严重污染…
【材料二】今年夏季,桂阳县出现了极大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再次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该同学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2)该同学取50mL河水,闻到有异味,他加活性炭可以除去该异味,这一过程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降低水的硬度。
(4)①在我国的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②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④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以上做法中错误的是   。
(5)请你举出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19.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一)天然水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可使用多种方法将水净化。
(1)沉淀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2)除去水中的臭味,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洗脸、刷牙、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B. 为节约用水,园林浇灌可采用滴灌的方式
C.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作为绿化和景观用水
(二)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4)玻璃管端接通电源的________极。
(5)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20.《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采矿如图:“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是指水中淘取锡砂(锡矿石)。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   (填“易”或“难”)溶于水,图中用筛子淘取锡砂的过程与化学上的   操作原理相似,SnO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冶炼如图:“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鼓入空气)熔化。”
①高温条件下,木炭能把锡从锡砂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更易熔化,其原因是加铅后形成的锡铅合金   。
(3)使用:古代锡器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
(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若用H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写“b”或“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填写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用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若要想收集到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能用该方法收集氢气的原因   。
22.胃酸过多会引起不适,不同病症需要服用不同的抗酸药。实验小组同学对抗酸药选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抗酸药主要利用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过量盐酸反应,药品用量一般为1~2片(约0.5g~1g)。
2.氧化镁和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原理相似。
3.胃蛋白酶是胃中唯一的消化性蛋白酶,当pH为3~5时活性较好,当pH超过6时,因变性而失去活性。
4.理想抗酸药应具备起效快速,避免产生气体刺激溃疡面等特点。
【进行实验】
Ⅰ.是否引起胃内压强的变化
锥形瓶中模拟胃酸过多的环境。将气球中的抗酸药加入锥形瓶中、
装置及药品 序号 抗酸药 现象
1-1 氢氧化铝片 气球无明显变化
1-2 碳酸氢钠片 气球明显膨胀
1-3 铝碳酸镁咀嚼片 气球无明显变化
1-4 氧化镁粉末 气球无明显变化
Ⅱ.是否引起胃内温度和pH的变化
利用图1进行实验。向4个烧瓶中分别加入抗酸药,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滴加0.37%的足量稀盐酸。传感器测得的相关结果见图2、3、4。
【解释与结论】
(1)碳酸氢钠在生活中除治疗胃酸过多外,还是   的成分之一。
(2)I中,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关于氧化镁粉末、氢氧化铝片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氧化镁粉末的反应会引起温度上升
B.反应后溶液均显碱性
C.都是发生中和反应
D.均有水生成
(4)由上述实验可知,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优势有   。
(5)【反思与评价】
药品用量在1~2片内,针对“严重胃溃疡患者”不建议选用的抗酸药是   ,理由是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3分,共5分)
23.现有和的固体混合物,加水配制成样品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入同质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50 100 15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5.8
请计算:
(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混合物时,向左盘中加入固体混合物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   。
(2)三次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序号为   。
(3)计算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实验③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答案解析部分
1.C
2.C
3.A
A. 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正确;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作助燃剂、气割、化工生产等 ,不能作燃料,故错误;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反应 ,故错误;
D. 稀有气体的物理学性质,在通电下发出有色的光,所以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错误;
故答案为:A。
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
C、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原理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
4.D
5.B
6.C
A、将废弃的牛奶盒转化为纸袋的做法节约资源,减少树木的砍伐,实现了绿色文明的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B、亚运场馆采用绿色电能供应防止了空气污染,实现绿色环保,故不符合题意;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强声光效果,这一做法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不符合题意主题,故符合题意;
D、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空气污染,实现碳中和,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文明、智能的做法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出行,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使用新能源,减少三大化石燃料的燃烧来实现碳中和来解答。
7.B
A、由图可知,图示中共有四种不同的分子,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图示确定分子种类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D、根据化合反应遵循“多变一”的特点分析。
8.A
A、由碳燃烧方程式可知,碳和氧气质量比为12:32,则10g C在10g O2中充分燃烧,碳有剩余,生成CO2 质量小于20克,符合题意;
B、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符合题意;
D、CO与氧气或金属氧化物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会生成CO,两物质可以实现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A、根据碳燃烧时碳和氧气的质量关系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分析;
C、根据金属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分析。
9.B
10.B
11.C
12.C
13.C,D
14.A,D
A.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符合题意;
B. 酸雨的pH小于7,但是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酸雨pH<5.6,故不符合题意;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化合物中有多种元素,但是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空气中含多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A、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
B、酸雨的pH小于7,酸雨pH<5.6。
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15.C,D
A、过量镁粉和CuCl2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充分反应、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该方案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氢氧化钠和碳酸钾不反应无现象,氯化铜呈蓝色并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向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氯化铜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钾溶液,该方案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盐酸和过量的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虽然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该方案错误,符合题意;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故该方案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A、根据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来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好、水和氯化钠,氯化铜呈蓝色并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来解答;
C、根据盐酸和过量的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有剩余来解答;
D、根据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钠和水,氯化钠和水来解答。
16.(1)释放
(2)碳替代
(3)错;对
(4)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硫效果最好
17.(1)N2
(2)2Mg
(3)Na+
(4)
(5)两个氢分子
18.(1)过滤
(2)物理变化
(3)煮沸
(4)④
(5)淘米水浇花等
19.(1) 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
(2) 活性炭
(3) A,B,C
(4) 负
(5)
(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
(2)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臭味。
(3)A、洗脸、刷牙、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说法正确;
B、园林浇灌可采用滴灌的方式,可以节约用水,说法正确;
C、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作为绿化和景观用水,可以节约用水,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BC。
(4)电解水的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玻璃管b端收集的气体较多,接通电源的负极。
(5)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1)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悬浮杂质分析。
(2)根据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分析。
(3)根据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4)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5)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0.(1)难;过滤;+4
(2);置换;熔点比锡低
(3)锡能和酸反应
(1)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难溶于水,用筛子淘取锡砂的过程与化学上的过滤操作原理相似,SnO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①木炭和锡砂高温反应生成锡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②加铅能使锡更易熔化,其原因是加铅后形成的锡铅合金熔点比锡低;
(3)古代锡器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锡能和酸反应。
(1)根据锡砂难溶于水,分离固体液体的操作是过滤,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木炭和锡砂高温反应生成锡和二氧化碳,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分析;
(3)根据锡能和酸反应分析。
21.(1)试管
(2)D;b;
(3)AE;
(4)E;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1)仪器a的名称:试管;
(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用H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b端进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AE,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要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应该用排水法收集。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收集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4)根据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分析。
22.(1)发酵粉
(2)3HCl+Al(OH)3=AlCl3+3H2O
(3)A;D
(4)铝碳酸镁咀嚼片起效快速(产生气体少不刺激溃疡面、能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答到一点即可)
(5)碳酸氢钠;因为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刺激溃疡面。
(1)碳酸氢钠在生活中除治疗胃酸过多外,还是发酵粉的成分。
(2) I中,1-1中的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HCl+Al(OH)3=AlCl3+3H2O 。
(3)解:根据图2、3、4的曲线图分析可知,氧化镁和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其它物质和盐酸反应温度几乎不变;氧化镁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其它物质呈酸性。氧化镁、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均有水产生。故符合题意的是AD,不符合题意的是BC。
故答案为:AD。
(4)铝碳酸镁咀嚼片起效快速,产生气体少不刺激溃疡面、能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故激溃疡患者最好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
(5)“严重胃溃疡患者”不建议选用的抗酸药是碳酸氢钠,原因是碳酸氢钠和胃酸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刺激溃疡患病处,加重病情。
(1)根据碳酸氢钠的用途来解答;
(2)根据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来解答;
(3)根据氧化镁粉末、氢氧化铝片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图2、3、4分析来解答;
(4)根据铝碳酸镁咀嚼片起效快速,产生气体少不刺激溃疡面、能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来解答;
(5)根据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
23.(1)继续向左盘加入固体混合物,直至天平平衡
(2)②
(3)解:设硫酸镁的质量为x。
由表格数据可知,300g样品溶液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质量为2.9g+5.8g +5.8g=14.5g
则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答: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66.7%。
(4)
(1)根据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说明药品质量不足,故: 继续向左盘加入固体混合物,直至天平平衡 ;
(2)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①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为2.9g;实验②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为5.8g,反应加入的酸和生成的沉淀都是实验①的二倍;实验③加入15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依旧为5.8g,说明实验②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4)实验③中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且原样品溶液中本身也含有硫酸钠,故溶液中一定含 有硫酸钠;由于实验③中氢氧化钠溶液是过量的,因此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实验③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1)根据天平的使用分析;
(2)根据表格数据依据物质间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
(3)代入数据由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计算;
(4)根据盐和碱之间的反应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五)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Unit 3 My hometown.Grammar 习题(含答案)2024-2025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