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叙永县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上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65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B.铜丝导电
C.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氮气 D.自来水用液氯消毒
2.下列有关酒精灯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引燃酒精灯 B.添加酒精
C.熄灭酒精灯 D.放置酒精灯
3.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监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6 B.+3 C.+5 D.+1
4.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C 氧气能被压缩保存到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D 为使煤炉中火变旺,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提供充足的氧气
A.A B.B C.C D.D
5.如图为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探究有无催化剂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装置与得到的气压-时间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中有催化剂,乙装置中无催化剂
B.甲装置中过氧化氢会分解,乙装置中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C.曲线①表示甲装置的变化情况,曲线②表示乙装置的变化情况
D.甲乙装置内过氧化氢都会分解,最终得到的氧气量相同
6.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
A.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 B.质量相等的镁和氧气在点然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C.表示给冰块加热至水变为气态,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D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A.A B.B C.C D.D
7.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 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蔗糖固体
C.氢氧化钠固体 D.硝酸铵固体
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加压时分子变小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把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 二氧化碳是酸,使石蕊变红
A.A B.B C.C D.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5分)
9.(本题4分)化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2)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家用净水装置中一般含有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性。
(4)已知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家用天然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 (填“上”或“下”)方。
10.(本题5分)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AcceleratingChange”(加速变革),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生活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冰、水混合物 B.矿泉水 C.柠檬水 D.苏打水
(2)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是科学家公认为的绿色环保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b中得到的气体有助燃性 B.实验过程中c内液面高度下降
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a、b两极产生气体质量比的为2∶1
(4)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的过程
①装置M是 (填“蒸发池”或“过滤池”)。
②依据上述流程,下列说法正确是 (填序号)。
A.M装置中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加
B.析出晶体后,母液中存留的氯化钠溶液达饱和状态
C.由M到结晶池,分离氯化钠的实验操作为降温结晶
11.(本题6分)图1是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装置。小亮同学对其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资料摘要 ①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②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③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无色酚酞试液遇到氨水会变成红色。 ④T形三通管属于微型化学仪器。
(1)图2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观察到 (填“ba”或“bc”)段纱布条变成红色。
(2)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 ;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 。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到热水中,可以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 (填“快”或“慢”),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
三、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一个,共26分)
12.(本题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 。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 (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本题19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为此某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来源、捕捉产生兴趣,开启了探究之旅。
【活动一】调查碳循环:
(1)下图为大自然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填序号)。
【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室现有碳酸钠粉末、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制取气体。
(2)写出仪器名称:a 。
(3)根据实验室所提供装置,该发生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 (答出1条)。若使用装置C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 ,关闭右侧止水夹时观察到的现象 。
(4)若用A和B收集并测量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时装置接口顺序为发生装置→ → →d(填导管口字母),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5)如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持续通入CO2。
步骤Ⅰ;打开K1关闭K2,观察现象。
步骤Ⅱ:关闭K1,打开K2,用酒精灯加热水,一段时间后,
观察现象。
①步骤Ⅰ说明CO2具有的性质 。
②步骤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活动三】碳的“捕捉”
“碳捕捉”并封存被认为是目前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式,学校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CO2捕捉器,其捕捉CO2的流程如图所示:
(6)此方法中采用“喷雾”的优点是 ,捕捉CO2的化学反应原理 。
(7)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丁,请写出固体高温生成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A A B D B A
9.(1)用湿布或沙土盖灭 (2)物理 (3)吸附 (4)上
10.(1)A
(2) 煮沸 +6
(3)BD
(4) 过滤池 B
11.(1)ba
(2) 在不断地运动 节省药品,更加环保等
(3) 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2. 酒精灯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F E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满
13.(1)①②④⑥
(2)锥形瓶
(3) 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使二氧化碳中混有CO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瓶内液体被压入去底塑料瓶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4) c b 隔离水和二氧化碳
(5) 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I中石蕊小花变红,II中石蕊小花不变红
(6) 增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接触面积 Ca(OH)2+CO2=CaCO3↓+H2O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