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提优2 物质制备实验 (含解析)2024-2025高一化学必修2(苏教版2019)

重难提优2 物质制备实验
1. (2023扬州宝应、高邮期中)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氮气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可以生成氨、氮的氧化物、硝酸等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验证氨气的还原性,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生成氨气
B. 用装置乙干燥氨气
C. 用装置丙验证氨气的还原性
D. 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2. (2023常州北郊高级中学调研)以某铜渣(含少量Ag)为原料制备硫酸铜的实验步骤为向题图所示装置中加入铜渣,分批加入稀硝酸和稀硫酸混合溶液,滴加的间隔鼓入氧气。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后过滤,从滤液中分离得到硫酸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直接用稀硝酸溶解铜渣相比,加入稀硫酸及鼓入O2均可节约硝酸用量
B. 当观察到鼓入O2不再出现红棕色气体,表明反应停止
C. 加入氯化钠可除去溶液中少量的Ag+
D. 将含硫酸铜的滤液蒸干、灼烧得硫酸铜晶体
3. (2023常州期中)实验室在如图装置(夹持和搅拌装置已省略)中制备(NH4)2HPO4。当溶液pH为8.0~9.0时,停止通入NH3,即可制得产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酚酞试剂在pH<8.2时为无色,8.210时为红色。
A. 若不选用pH传感器,也可用酚酞试剂代替
B. 若通入过多NH3,将导致产物主要为(NH4)3PO4
C. 若实验中出现倒吸现象,应及时关闭K1、打开K2
D. 可在接口a处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尾气
4. (2023常州高级中学期初)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3MnO+2H2O===2MnO+MnO2↓+4OH-。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装置甲中的固体可以是漂白粉
B. 装置乙中放饱和氯化钠溶液,以提高KMnO4的产率
C. 装置丙可以用NaOH作碱性介质
D. 装置丁加入NaOH溶液吸收尾气
5. (2023苏州中学期中)实验室模拟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装置如图所示(无水CaCl2可用于吸收氨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①②⑤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NaOH溶液
B. 装置③中气体呈红棕色
C. 装置④中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有HNO3生成
D. 通空气的主要作用是鼓出氨气,空气可用N2代替
6. (2024杭州源清中学期末)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并收集少量纯净的N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加热的硬质玻璃管内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盛放无水硫酸铜的装置是干燥管
B. 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C. 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只有干燥氮气
D. 在最后出气管口可以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氮气
7. (2024南师附中期末)亚硝酸钠(NaNO2)主要用于医药、染料和漂白等行业,也常用于食品保鲜剂。某小组拟利用氮氧化物制备产品NaNO2。
已知:NO2+NO+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2+NaNO3+CO2。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室制取N2有多种方法,请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理论,结合下列供选试剂和如图装置(净化装置略去),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可供选择的试剂:CuO(s)、NH3(g)、Cl2(g)、O2(g)、饱和NaNO2溶液、饱和NH4Cl溶液]
实验时装置B中应间断性通入适量的O2,其目的是          。
(2) 装置A中盛装稀硝酸的仪器的名称是    ;NO不能单独被纯碱溶液吸收,若要使氮的氧化物完全被纯碱溶液吸收且产品纯度最高,则n(NO)∶n(NO2)=    。
(3) 装置D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      ,NaClO将NO氧化成N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工业上也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其他条件相同,加入稀盐酸调节NaClO溶液pH会促进NO转化为N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设计实验探究NaNO2的性质。实验完毕后,从装置C中分离出NaNO2固体粗产品,取少量上述产品配制成溶液,分成2份分别进行甲、乙两组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如表:
组别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甲 滴加少量酸性淀粉KI溶液,振荡,溶液变蓝 酸性条件下NO具有氧化性
乙 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酸性条件下NO具有还原性
①上述实验    (填“甲”或“乙”)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实验测得实验乙反应后的溶液中氮元素仅以NO的形式存在,酸性KMnO4溶液与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难提优2 物质制备实验
1. C NH4Cl受热分解成NH3和HCl,NH3和HCl在试管口遇冷会重新化合成NH4Cl,不能制备NH3,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aCl2能与NH3结合成CaCl2 8NH3,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NH3,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NH3还原CuO时发生反应2NH3+3CuON2+3Cu+3H2O,根据观察到装置丙的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凝结,说明NH3具有还原性,C能达到实验目的;NH3极易溶于水,装置丁会发生倒吸,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 D 铜渣和混酸反应溶解,得到以硫酸铜为主的混合溶液,为了充分利用稀硝酸,在反应过程中不时地通入O2,使生成的NO气体转化为硝酸,减小硝酸的消耗;由于杂质Ag也能被硝酸溶解氧化,为了能把反应后溶液中的Ag+完全除去,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使微溶于水的硫酸银转化为更难溶的氯化银沉淀,然后过滤,滤液即CuSO4溶液,据此解答。直接用稀硝酸溶解铜渣时,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不能被利用,而加入稀硫酸及鼓入氧气均可充分利用硝酸,节约用量,A正确;当观察到鼓入O2不再出现红棕色气体(NO2),表明NO已不再产生、反应停止,B正确;硫酸银微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和酸,加入氯化钠可除去溶液中少量的Ag+,C正确;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应用冷却结晶法获得,将含硫酸铜的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铜晶体,D错误。
3. D 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备(NH4)2HPO4,实验原理为2NH3+H3PO4===(NH4)2HPO4。由题意可知,当pH为8.0~9.0时,可制得(NH4)2HPO4,反应终点处于酚酞的变色范围内,因此若不选用pH传感器,还可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A正确;若通入过多的NH3会继续与(NH4)2HPO4反应生成(NH4)3PO4,B正确;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因此可选择打开活塞K2以平衡气压,防止发生倒吸,所以实验过程中,当出现倒吸现象时,应及时关闭K1,打开K2,C正确;氨气不能被碱石灰吸收,不能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尾气,D错误。
4. C 根据装置图可知装置甲用来制备氯气,但浓盐酸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一定量杂质气体氯化氢,如果进入装置丙中,会与装置丙中的浓碱溶液发生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降低,进而引发MnO与H2O的反应,因此需要通过装置乙把HCl除去,由于氯气有毒,装置丁用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Ca(ClO)2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A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乙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防止HCl进入装置丙而使溶液碱性减弱发生副反应,有利于提高KMnO4的产率,B能达到实验目的;若装置丙用NaOH作碱性介质,NaMnO4将成为产品KMnO4的杂质,并造成KMnO4产率降低,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l2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气中,装置丁加入NaOH溶液能吸收Cl2,防止其污染空气,D能达到实验目的。
5. D 将空气通入浓氨水后,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经过干燥后进入装有催化剂的硬质玻璃管,发生反应:4NH3+5O24NO+6H2O,生成的气体经过无水CaCl2后除去NH3和水蒸气,在装置③中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并收集,与④中的水反应生成硝酸,尾气中的NO和NO2在⑤中被吸收,防止污染,因此⑤中可以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据此分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装置①②⑤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NaOH溶液,A正确;装置③中NO被氧化生成NO2,气体呈红棕色,B正确;装置④中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有酸生成,C正确;通入空气的主要作用是排出氨气并提供氧气,因此空气不能用N2代替,D错误。
6. C 浓氨水滴入CaO,CaO与H2O反应生成 Ca(OH)2,该反应剧烈放热,导致NH3·H2O分解生成NH3,生成的NH3经碱石灰干燥后与CuO反应,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说明生成Cu,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说明生成H2O,反应方程式为3CuO+2NH33Cu+3H2O+N2。由装置图可知,盛放无水硫酸铜的装置是球形干燥管,A正确;NH3中的N元素由-3价被氧化为0价,说明NH3具有还原性,B正确;洗气瓶中浓硫酸除了吸收多余氨气和干燥氮气之外,还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错误;塑料袋或球胆均可以收集气体,最后出来的气体为N2,可以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D正确。
7. (1) NaNO2+NH4ClNaCl+N2↑+2H2O 将部分NO转化为NO2 (2) 分液漏斗 1∶1 (3) 防倒吸 3ClO-+2NO+H2O===2NO+3Cl-+2H+ 加入稀盐酸,NaCl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HClO,HClO浓度越大,其氧化NO的能力越强 (4) ①甲 产品可能混有NO,在酸性条件下能将I-氧化为I2 ②5NO+2MnO+6H+===5NO+2Mn2++3H2O
解析:装置A中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装置B中间断性通入适量的O2将部分NO转化为NO2,装置C中发生反应:NO2+NO+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2+NaNO3+CO2,装置D进行尾气处理。(1) 该装置用于加热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制备气体,则所用试剂选择饱和NaNO2溶液和饱和NH4Cl溶液,两者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N2和H2O;由题干信息可知,装置C中的反应物中有NO2、NO,则实验时装置B中应间断性通入适量的O2,其目的是将部分NO转化为NO2。(2) 由仪器构造可知,装置A中盛装稀硝酸的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NO不能单独被纯碱溶液吸收,若要使氮的氧化物完全被纯碱溶液吸收且产品纯度最高,则NO2、NO混合物与纯碱溶液恰好发生反应:NO2+NO+Na2CO3===2NaNO2+CO2,此时n(NO)∶n(NO2)=1∶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2月月考(白黑黑白黑黑黑)历史试题!

下一篇: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Rain or Shine 综合素质评价 (含解析含听力原文无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