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两校2024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两校2024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2024·沅江三模)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2kg B.人的脉搏每秒钟大约75次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 D.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1000W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功率
【解析】【解答】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200g=0.2kg,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脉搏每分钟大约75次,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m/s≈4km/h,C符合题意;
D.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100W,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生活常见物体的长度、速度、功率和人心跳时间,结合数据解答。
2.(2024·沅江三模)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红外线
B.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磁偏角
C.赫兹——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D.安培——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地磁场
【解析】【解答】A.牛顿通过实验,发生白光可分为多种色光,A不符合题意;
B.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磁偏角,B符合题意;
C.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不符合题意;
D.欧姆通过实验,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牛顿探究了色散现象;沈括最早记录的地磁偏角;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欧姆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2024·沅江三模)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图所示是火箭上升过程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
D.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C符合题意;
D.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发射塔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4.(2024·沅江三模)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古筝声知道所演奏乐曲,主要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C.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听古筝声知道所演奏乐曲,是声音能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符合题意;
C.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不符合题意;
D.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古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5.(2024·沅江三模)蠡湖,古名五里湖,湖面水光激滟,湖畔杨柳依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早春,湖畔冰雪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湖面细雨润物无声——凝华
C.深秋,湖面晨雾如梦如幻——液化
D.严冬,寒霜凝结万物失色——升华
【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雪逐渐消融,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细雨是液化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雾是水蒸气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C符合题意;
D.霜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霜、雪是凝华现象;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
6.(2024·沅江三模)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 输入取货码、扫描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时,“人脸”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小,需靠近“刷脸”机镜头
D.人脸识别取货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D
【知识点】光与光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时,人脸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
B.摄像头拍摄时,二维码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B不符合题意;
C.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小,要增大物距,需远离镜头,C不符合题意;
D.人脸识别取货时,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外,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远离镜头,成像变小。
7.(2024·沅江三模)图甲为我国沿纬线36°N的地形剖面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时,水的能量守恒
B.第一级阶梯位置的气压最低
C.阶梯交界处水庞大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适合建水电站
D.修建水电站后,图乙中的船闸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行
【答案】A
【知识点】势能大小的比较;机械能守恒条件;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时,水的能量在转化中有变化,不守恒,错误,A符合题意;
B.第一级阶梯位置的海拔最高,气压最低,B不符合题意;
C.阶梯交界处水庞大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适合建水电站,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图乙中,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行,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船闸属于连通器。
8.(2024·沅江三模)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两个透明容器中分别接入了电阻丝和,且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导线a和b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没有变化,一定是电路中某处断路
B.通电一段时间,两个透明容器中空气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C.若和阻值相等,则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D.若和阻值不相等,则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焦耳定律
【解析】【解答】A.实验时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没有变化,可能是电路中某处断路,可能装置漏气,A不符合题;
B.通电一段时间,两个透明容器中空气内能增大,是电阻丝温度高,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B不符合题意;
C.若R1和R2阻值相等,通过左侧电阻的电流大,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C符合题意;
D.若R1和R2阻值不相等,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需拆除外侧电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电流产生热量和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保持电阻相同;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可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探究电流产生热量和电阻的关系,需要保持电阻一定。
9.(2024·沅江三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R2=5Ω,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两端电压之比为2︰1 B.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2︰1
C.R1、R2的电功率之比为1︰2 D.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为2︰1
【答案】C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图中,闭合开关S,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的各支路电压相等,R1、R2电压之比为1︰1,故A错误;
B.根据,计算R1、R2的电流之比为:,故B错误;
C.根据P=UI,R1、R2的电功率之比为:,故C正确;
D.根据W=Pt,工作时间相同,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并联电路总,支路电压相等,支路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根据P=UI,分析电功率的比值,根据W=Pt,计算消耗电能的关系。
10.(2024·沅江三模)卡车装载货物时,会在车尾搭建一个斜面,如图所示。现将一个重为G的木箱沿粗糙的斜面匀速推到车上,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F,斜面的长为s,高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的重力势能减小
B.木箱的动能不变
C.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推为F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B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木箱被推上斜面,高度变大, 重力势能变大,A不符合题意;
B.木箱的质量不变,匀速上升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B符合题意;
C.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推为F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质量一定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一定,动能不变;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沿斜面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不是平衡力;推力做的功,克服了摩擦力和重力。
11.(2024·沅江三模)如图所示,质量与底面积相同且厚度忽略不计的三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有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B.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C.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小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容器和液体质量相等,F=G=mg,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压强相等,A不符合题意;
B.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甲体积最大,丙体积最小,根据,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深度相同,根据p=ρgh,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的压强关系为,C不符合题意;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根据F=pS,面积相同时,甲液体对容器底压力最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计算压强;质量相同时,根据,分析密度大小;根据p=ρgh,分析液体压强的大小。
12.(2024·沅江三模)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实心金属圆柱体将其缓慢放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距水面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对应的示数F,图乙是根据记录数据作出的F和h关系的图像,g取10N/kg。由图像可知(  )
A.该圆柱体的高度为8cm
B.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60cm2
C.该圆柱体的密度约为1.5g/cm3
D.撤去弹簧测力计,将圆柱体置于容器底部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约为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物体下表面进入10cm,完全浸没,圆柱体的高度为10cm,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浮力,计算圆柱体的体积为,横截面积为,B符合题意;
C.圆柱体的质量为,,计算密度约为,C不符合题意;
D.撤去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N,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的变化,判断物体的高度;根据,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计算物体的质量;根据,计算密度;利用,计算物体产生压强的大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3.(2024·沅江三模)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长度是   cm。小林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将重为2.7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绳子自由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使用该滑轮组   力(选填“省”或“费”)。
【答案】2.40;省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被测物体的长度为4.40cm-2.00cm=2.40cm;物体重力为2.7N,根据图乙,测力计的示数为1.2N,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14.(2024·沅江三模)如图甲所示,这是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如图乙,这是我国自主生产的某品牌小汽车,已知汽油的热值是,若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消耗汽油使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则该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   N。
【答案】吸气;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甲,汽油机的进气门打开,是吸气冲程,燃料产生的热量为Q=mg=4kg×4.6×107J/kg=1.84×108J;结合热机效率,汽车做功W=ηQ=25%×1.84×108J=4.6×107J,牵引力为。
【分析】根据汽油机的气门状态和活塞方向,判断冲程;根据Q=mg,计算燃料放出的热量;根据W=ηQ,计算有用功;利用,计算牵引力的大小。
15.(2024·沅江三模)家中多使用一盏电灯,家中电路的总电阻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傍晚用电高峰时期,小何观察到家中一只标有“220V 48.4W”的白炽灯比正常时暗。他猜测可能是用电高峰期家中实际电压低于220V,实际功率低于额定功率。他想知道此时家中的实际电压,于是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让该灯单独工作100s,电能表(如图)转盘转了4转,则家中实际电压为   V(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答案】减小;200
【知识点】电阻的并联;电功的测量;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家中多使用一盏电灯,电路的总电流变大,总电阻将减小;计算灯泡电阻为,消耗的电能为,电功率为,根据,实际电压为。
【分析】电阻并联,总电阻减小;根据,计算灯泡的电阻;利用,计算消耗的电能;利用,计算电功率;根据,计算实际电压。
16.(2024·沅江三模)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麦克风)和扬声器(喇叭)的构造示意图,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及与之相连的线圈一起振动,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它的工作原理是   。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扬声器的线圈,通电线圈就在磁场中来回振动,带动纸盆发出声音,扬声器就发出声音。当扬声器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时,线圈向左运动,那么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线圈将向   运动,话筒在电路中相当于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右;电源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对着话筒说话时,线圈振动,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电流通过扬声器的线圈,在磁场中振动,带动纸盆发出声音,若线圈向左运动,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线圈将向右运动,话筒在电路中产生电流,相当于电源。
【分析】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运动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本大题共4小题,作图每个2分,其余每空2分,共28 分)
17.(2024·沅江三模)为了用水平放置的高速摄像机拍出竖直下落物体迎面而来的效果,可以通过拍摄下落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情况来实现。如图是拍摄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示意图,是物体S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AB是从物体S射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射向镜头的光线。画出:
①此时物体S的实际位置;
②光线AB对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S'的对称点S的位置,连接SA为入射光线,如图 。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像画出物体的位置;连接物体和入射点为入射光线。
18.(2024·沅江三模)长雅中学学生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测盐水的密度,小组成员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将它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
(3)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数如图所示(如图丙);
(4)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5)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
【答案】(1)左
(2)59.8
(3)无
(4)无
(5)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测量盐水的密度时,
(1)根据图甲,天平的指针偏右时,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
(2)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m=50g+5g+4.8g=59.8g;
(3)根据图丙,测量体积V=40cm3;
(5)盐水的密度为。
【分析】(1)平衡螺母左偏右调;
(2)根据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3)根据量筒中液面位置,测量体积;
(5)利用,计算密度。
19.(2024·沅江三模)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由图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乙、丙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3)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为   kg/m3;
(4)分析丙、丁两图,比较水对烧杯底的压强p水和某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p液的大小关系,则p水   p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2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2.4×103
(4)小于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1)根据图甲、丙,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F浮=4.8N-2.8N=2N;
(2)根据乙、丙两图,液体密度一定,排开液体体积不同,拉力不同,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质量,结合浮力,计算体积为,计算物块的密度为;
(4)分析丙、丁两图,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丁中测力计拉力小,受到的浮力大,则在液体的密度大,丙、丁中深度相同,根据p=ρgh,烧杯底的压强p水小于p液。
【分析】(1)根据物体重力和物体浸没后测力计的拉力差,计算浮力;
(2)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根据,计算物体的质量,利用,计算浮力;根据,计算密度;
(4)根据测力计拉力大小判断浮力,结合排开的体积相同,分析密度大小;根据p=ρgh,计算液体压强大小。
20.(2024·沅江三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创新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M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经过测量发现   ,根据这一组数据实验组就得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
(2)在图甲中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的操作是:   ;
(3)为了直观的感受“三线共面”,创新组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演示,将平面镜放在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2上固定一支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模拟出法线,然后打开固定在柱1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用加湿器使水平圆台上方充满雾气,显示出绿色光束和红色光束。操作员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小组其他成员观察到   现象时,即可判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1)AON;只有一组数据存在偶然性,多组数据才能寻找普遍规律
(2)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量取并记录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与反射光线BO与ON的夹角,将入射角与反射角进行比较
(3)两条绿色光线和红色光线重合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
(1)如图甲,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经过测量∠BON=∠AON,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不合理,只有一组数据存在偶然性,多组数据才能寻找普遍规律;
(2)在图甲中,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应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量取并记录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与反射光线BO与ON的夹角,将入射角与反射角进行比较;
(3)红色激光笔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模拟法线,绿色激光笔是入射光线,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两条绿色光线和红色光线重时,可判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规格时,通过测量角度,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时,需要多次测量,探究普遍性;
(3)通过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1.(2024·沅江三模)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V的整数倍保持不变)、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10Ω 2A”、“20Ω 1A”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选择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串联电路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将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小华观察数据思考后改变了电压表的接入位置,将测得的一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
实验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1 2.4 0.22
2 2.0 0.26
表二
实验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3 2.4 0.24
(1)画出小华最初的实验电路图。   。
(2)判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并说明理由。   。
(3)通过计算说明所用电源的电压。(需写出过程)   。
(4)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精确到0.1Ω)
【答案】(1)
(2)“20Ω 1A”
(3)4.5V
(4)9.7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时,
(1)根据表一数据,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变大,则总电阻减小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分压变小,判断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如图 ;
(2)根据数据一,电压为2.4V,电流为0.22A,计算滑动变阻器电阻为,电阻大于10Ω,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
(3)根据数据二,计算定值电阻为,当电流为0.22A时,计算总电压为U=UP+U定=2.4V+0.22A×10Ω=4.6V,由于电源电压是1.5V的倍数,则电源电压4.5V;
(4)根据电压,利用实验1、2,计算电阻分别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分析】(1)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时,电阻减小,电流变大,分压减小;
(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较大分压和电流,利用,计算电阻;判断滑动变阻器的取值;
(3)根据,计算未知电阻,结合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总电压;
(4)根据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电阻。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共18分)
22.(2024·沅江三模)氢燃料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之一,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氢燃料新能源汽车,假设其满载时所受的重力为2×104N,某次满载后匀速直线运行20km从A地到B地,用时20min。此过程中,该新能源汽车所受阻力是800N。(氢的热值是1.4×108J/kg)
(1)该汽车满载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从A地到B地该新能源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若此过程中,该新能源汽车消耗氢燃料0.3kg,该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1)解:汽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计算压强
(2)解: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牵引力F=f,计算做功为W=Fs=800N×20×103m=1.6×107J
(3)解:消耗燃料产生的热量为Q=mq=0.3kg×1.4×108J/kg=4.2×107J;计算热机效率为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压强;
(2)利用W=Fs,计算做功多少;
(3)根据Q=mq,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利用,计算热机效率。
23.(2024·沅江三模)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 A”字样,小灯泡额定电压是6 V,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3)用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替换小灯泡接入电路,移动滑片使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在某个量程下满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解:根据灯泡额定电压,计算电功率P=UI=6V×1A=6W
(2)解:根据电源电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3)解:由于电源电压12V,电压表较大量程,不能到达最大值,选择0~3V量程,当电压表示数最大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取值为RP≈6.7Ω;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A,不能到达0~3A的最大值,选择0~0.6A,,和R0电阻相同,滑动变阻器取值可以是0,滑动变阻器取值为0~6.7Ω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P=UI,计算电功率;
(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分压和最大电流,利用,计算电阻;
(3)结合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规格,确定电压表、电流表的取值范围;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分压,结合电流,计算电阻。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两校2024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2024·沅江三模)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2kg B.人的脉搏每秒钟大约75次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 D.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1000W
2.(2024·沅江三模)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红外线
B.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磁偏角
C.赫兹——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D.安培——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2024·沅江三模)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图所示是火箭上升过程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
D.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4.(2024·沅江三模)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古筝声知道所演奏乐曲,主要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C.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
5.(2024·沅江三模)蠡湖,古名五里湖,湖面水光激滟,湖畔杨柳依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早春,湖畔冰雪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湖面细雨润物无声——凝华
C.深秋,湖面晨雾如梦如幻——液化
D.严冬,寒霜凝结万物失色——升华
6.(2024·沅江三模)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 输入取货码、扫描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时,“人脸”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小,需靠近“刷脸”机镜头
D.人脸识别取货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7.(2024·沅江三模)图甲为我国沿纬线36°N的地形剖面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时,水的能量守恒
B.第一级阶梯位置的气压最低
C.阶梯交界处水庞大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适合建水电站
D.修建水电站后,图乙中的船闸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行
8.(2024·沅江三模)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两个透明容器中分别接入了电阻丝和,且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导线a和b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没有变化,一定是电路中某处断路
B.通电一段时间,两个透明容器中空气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C.若和阻值相等,则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D.若和阻值不相等,则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9.(2024·沅江三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R2=5Ω,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两端电压之比为2︰1 B.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2︰1
C.R1、R2的电功率之比为1︰2 D.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为2︰1
10.(2024·沅江三模)卡车装载货物时,会在车尾搭建一个斜面,如图所示。现将一个重为G的木箱沿粗糙的斜面匀速推到车上,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F,斜面的长为s,高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的重力势能减小
B.木箱的动能不变
C.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推为F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11.(2024·沅江三模)如图所示,质量与底面积相同且厚度忽略不计的三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有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B.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C.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小
12.(2024·沅江三模)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实心金属圆柱体将其缓慢放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距水面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对应的示数F,图乙是根据记录数据作出的F和h关系的图像,g取10N/kg。由图像可知(  )
A.该圆柱体的高度为8cm
B.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60cm2
C.该圆柱体的密度约为1.5g/cm3
D.撤去弹簧测力计,将圆柱体置于容器底部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约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3.(2024·沅江三模)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长度是   cm。小林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将重为2.7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绳子自由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使用该滑轮组   力(选填“省”或“费”)。
14.(2024·沅江三模)如图甲所示,这是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如图乙,这是我国自主生产的某品牌小汽车,已知汽油的热值是,若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消耗汽油使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则该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   N。
15.(2024·沅江三模)家中多使用一盏电灯,家中电路的总电阻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傍晚用电高峰时期,小何观察到家中一只标有“220V 48.4W”的白炽灯比正常时暗。他猜测可能是用电高峰期家中实际电压低于220V,实际功率低于额定功率。他想知道此时家中的实际电压,于是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让该灯单独工作100s,电能表(如图)转盘转了4转,则家中实际电压为   V(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16.(2024·沅江三模)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麦克风)和扬声器(喇叭)的构造示意图,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及与之相连的线圈一起振动,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它的工作原理是   。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扬声器的线圈,通电线圈就在磁场中来回振动,带动纸盆发出声音,扬声器就发出声音。当扬声器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时,线圈向左运动,那么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线圈将向   运动,话筒在电路中相当于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本大题共4小题,作图每个2分,其余每空2分,共28 分)
17.(2024·沅江三模)为了用水平放置的高速摄像机拍出竖直下落物体迎面而来的效果,可以通过拍摄下落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情况来实现。如图是拍摄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示意图,是物体S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AB是从物体S射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射向镜头的光线。画出:
①此时物体S的实际位置;
②光线AB对应的入射光线。
18.(2024·沅江三模)长雅中学学生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测盐水的密度,小组成员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将它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
(3)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数如图所示(如图丙);
(4)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5)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
19.(2024·沅江三模)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由图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乙、丙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3)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为   kg/m3;
(4)分析丙、丁两图,比较水对烧杯底的压强p水和某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p液的大小关系,则p水   p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024·沅江三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创新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M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经过测量发现   ,根据这一组数据实验组就得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
(2)在图甲中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的操作是:   ;
(3)为了直观的感受“三线共面”,创新组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演示,将平面镜放在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2上固定一支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模拟出法线,然后打开固定在柱1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用加湿器使水平圆台上方充满雾气,显示出绿色光束和红色光束。操作员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小组其他成员观察到   现象时,即可判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1.(2024·沅江三模)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V的整数倍保持不变)、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10Ω 2A”、“20Ω 1A”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选择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串联电路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将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小华观察数据思考后改变了电压表的接入位置,将测得的一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
实验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1 2.4 0.22
2 2.0 0.26
表二
实验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3 2.4 0.24
(1)画出小华最初的实验电路图。   。
(2)判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并说明理由。   。
(3)通过计算说明所用电源的电压。(需写出过程)   。
(4)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精确到0.1Ω)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共18分)
22.(2024·沅江三模)氢燃料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之一,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氢燃料新能源汽车,假设其满载时所受的重力为2×104N,某次满载后匀速直线运行20km从A地到B地,用时20min。此过程中,该新能源汽车所受阻力是800N。(氢的热值是1.4×108J/kg)
(1)该汽车满载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从A地到B地该新能源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若此过程中,该新能源汽车消耗氢燃料0.3kg,该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23.(2024·沅江三模)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 A”字样,小灯泡额定电压是6 V,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3)用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替换小灯泡接入电路,移动滑片使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在某个量程下满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功率
【解析】【解答】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200g=0.2kg,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脉搏每分钟大约75次,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m/s≈4km/h,C符合题意;
D.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100W,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生活常见物体的长度、速度、功率和人心跳时间,结合数据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地磁场
【解析】【解答】A.牛顿通过实验,发生白光可分为多种色光,A不符合题意;
B.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磁偏角,B符合题意;
C.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不符合题意;
D.欧姆通过实验,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牛顿探究了色散现象;沈括最早记录的地磁偏角;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欧姆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C符合题意;
D.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发射塔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听古筝声知道所演奏乐曲,是声音能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符合题意;
C.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不符合题意;
D.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古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5.【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雪逐渐消融,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细雨是液化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雾是水蒸气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C符合题意;
D.霜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霜、雪是凝华现象;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
6.【答案】D
【知识点】光与光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时,人脸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
B.摄像头拍摄时,二维码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B不符合题意;
C.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小,要增大物距,需远离镜头,C不符合题意;
D.人脸识别取货时,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外,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远离镜头,成像变小。
7.【答案】A
【知识点】势能大小的比较;机械能守恒条件;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时,水的能量在转化中有变化,不守恒,错误,A符合题意;
B.第一级阶梯位置的海拔最高,气压最低,B不符合题意;
C.阶梯交界处水庞大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适合建水电站,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图乙中,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行,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船闸属于连通器。
8.【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焦耳定律
【解析】【解答】A.实验时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没有变化,可能是电路中某处断路,可能装置漏气,A不符合题;
B.通电一段时间,两个透明容器中空气内能增大,是电阻丝温度高,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B不符合题意;
C.若R1和R2阻值相等,通过左侧电阻的电流大,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C符合题意;
D.若R1和R2阻值不相等,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需拆除外侧电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电流产生热量和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保持电阻相同;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可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探究电流产生热量和电阻的关系,需要保持电阻一定。
9.【答案】C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图中,闭合开关S,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的各支路电压相等,R1、R2电压之比为1︰1,故A错误;
B.根据,计算R1、R2的电流之比为:,故B错误;
C.根据P=UI,R1、R2的电功率之比为:,故C正确;
D.根据W=Pt,工作时间相同,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并联电路总,支路电压相等,支路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根据P=UI,分析电功率的比值,根据W=Pt,计算消耗电能的关系。
10.【答案】B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木箱被推上斜面,高度变大, 重力势能变大,A不符合题意;
B.木箱的质量不变,匀速上升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B符合题意;
C.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推为F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质量一定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一定,动能不变;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沿斜面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不是平衡力;推力做的功,克服了摩擦力和重力。
11.【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容器和液体质量相等,F=G=mg,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压强相等,A不符合题意;
B.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甲体积最大,丙体积最小,根据,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深度相同,根据p=ρgh,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的压强关系为,C不符合题意;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根据F=pS,面积相同时,甲液体对容器底压力最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计算压强;质量相同时,根据,分析密度大小;根据p=ρgh,分析液体压强的大小。
12.【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物体下表面进入10cm,完全浸没,圆柱体的高度为10cm,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浮力,计算圆柱体的体积为,横截面积为,B符合题意;
C.圆柱体的质量为,,计算密度约为,C不符合题意;
D.撤去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N,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的变化,判断物体的高度;根据,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计算物体的质量;根据,计算密度;利用,计算物体产生压强的大小。
13.【答案】2.40;省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被测物体的长度为4.40cm-2.00cm=2.40cm;物体重力为2.7N,根据图乙,测力计的示数为1.2N,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14.【答案】吸气;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甲,汽油机的进气门打开,是吸气冲程,燃料产生的热量为Q=mg=4kg×4.6×107J/kg=1.84×108J;结合热机效率,汽车做功W=ηQ=25%×1.84×108J=4.6×107J,牵引力为。
【分析】根据汽油机的气门状态和活塞方向,判断冲程;根据Q=mg,计算燃料放出的热量;根据W=ηQ,计算有用功;利用,计算牵引力的大小。
15.【答案】减小;200
【知识点】电阻的并联;电功的测量;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家中多使用一盏电灯,电路的总电流变大,总电阻将减小;计算灯泡电阻为,消耗的电能为,电功率为,根据,实际电压为。
【分析】电阻并联,总电阻减小;根据,计算灯泡的电阻;利用,计算消耗的电能;利用,计算电功率;根据,计算实际电压。
16.【答案】电磁感应现象;右;电源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对着话筒说话时,线圈振动,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电流通过扬声器的线圈,在磁场中振动,带动纸盆发出声音,若线圈向左运动,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线圈将向右运动,话筒在电路中产生电流,相当于电源。
【分析】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运动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17.【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S'的对称点S的位置,连接SA为入射光线,如图 。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像画出物体的位置;连接物体和入射点为入射光线。
18.【答案】(1)左
(2)59.8
(3)无
(4)无
(5)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测量盐水的密度时,
(1)根据图甲,天平的指针偏右时,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
(2)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m=50g+5g+4.8g=59.8g;
(3)根据图丙,测量体积V=40cm3;
(5)盐水的密度为。
【分析】(1)平衡螺母左偏右调;
(2)根据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3)根据量筒中液面位置,测量体积;
(5)利用,计算密度。
19.【答案】(1)2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2.4×103
(4)小于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1)根据图甲、丙,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F浮=4.8N-2.8N=2N;
(2)根据乙、丙两图,液体密度一定,排开液体体积不同,拉力不同,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质量,结合浮力,计算体积为,计算物块的密度为;
(4)分析丙、丁两图,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丁中测力计拉力小,受到的浮力大,则在液体的密度大,丙、丁中深度相同,根据p=ρgh,烧杯底的压强p水小于p液。
【分析】(1)根据物体重力和物体浸没后测力计的拉力差,计算浮力;
(2)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根据,计算物体的质量,利用,计算浮力;根据,计算密度;
(4)根据测力计拉力大小判断浮力,结合排开的体积相同,分析密度大小;根据p=ρgh,计算液体压强大小。
20.【答案】(1)AON;只有一组数据存在偶然性,多组数据才能寻找普遍规律
(2)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量取并记录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与反射光线BO与ON的夹角,将入射角与反射角进行比较
(3)两条绿色光线和红色光线重合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
(1)如图甲,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经过测量∠BON=∠AON,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不合理,只有一组数据存在偶然性,多组数据才能寻找普遍规律;
(2)在图甲中,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应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量取并记录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与反射光线BO与ON的夹角,将入射角与反射角进行比较;
(3)红色激光笔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模拟法线,绿色激光笔是入射光线,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两条绿色光线和红色光线重时,可判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规格时,通过测量角度,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时,需要多次测量,探究普遍性;
(3)通过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1.【答案】(1)
(2)“20Ω 1A”
(3)4.5V
(4)9.7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时,
(1)根据表一数据,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变大,则总电阻减小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分压变小,判断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如图 ;
(2)根据数据一,电压为2.4V,电流为0.22A,计算滑动变阻器电阻为,电阻大于10Ω,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
(3)根据数据二,计算定值电阻为,当电流为0.22A时,计算总电压为U=UP+U定=2.4V+0.22A×10Ω=4.6V,由于电源电压是1.5V的倍数,则电源电压4.5V;
(4)根据电压,利用实验1、2,计算电阻分别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分析】(1)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时,电阻减小,电流变大,分压减小;
(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较大分压和电流,利用,计算电阻;判断滑动变阻器的取值;
(3)根据,计算未知电阻,结合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总电压;
(4)根据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电阻。
22.【答案】(1)解:汽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计算压强
(2)解: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牵引力F=f,计算做功为W=Fs=800N×20×103m=1.6×107J
(3)解:消耗燃料产生的热量为Q=mq=0.3kg×1.4×108J/kg=4.2×107J;计算热机效率为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压强;
(2)利用W=Fs,计算做功多少;
(3)根据Q=mq,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利用,计算热机效率。
23.【答案】(1)解:根据灯泡额定电压,计算电功率P=UI=6V×1A=6W
(2)解:根据电源电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3)解:由于电源电压12V,电压表较大量程,不能到达最大值,选择0~3V量程,当电压表示数最大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取值为RP≈6.7Ω;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A,不能到达0~3A的最大值,选择0~0.6A,,和R0电阻相同,滑动变阻器取值可以是0,滑动变阻器取值为0~6.7Ω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P=UI,计算电功率;
(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分压和最大电流,利用,计算电阻;
(3)结合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规格,确定电压表、电流表的取值范围;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分压,结合电流,计算电阻。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2024-2025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含听力原文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