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化学选择必修一全册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24-25高二上·安徽阜阳·期中)常温条件下,向浓度均为的弱酸和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弱碱,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b点溶液中
C.若c点溶液中,则BA溶液显碱性
D.滴加BOH溶液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2.(24-25高二上·广东深圳·期中)常温下,将一定量稀硫酸逐滴滴入高铁酸钠溶液中,溶液中含铁微粒存在如下平衡:,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时的溶液中存在:
B.当时,溶液
C.
D.时,溶液中
3.(24-25高二上·广东深圳·期中)常温下,浓度均为、体积均为的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电离程度:点大于点
B.溶液由点到点时,变大
C.时,和溶液中,
D.时,和两种溶液中,水电离的的比值是
4.(24-25高二上·山东淄博·阶段练习)氟的单质及含氟化合物用途广泛。CsF是离子晶体,其Born-Haber图示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452.2
B.F—F键的键能为79.4
C.Cs(s)+1/2F2(g)=CsF(s) =-756.9kJ/mol
D.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F
5.(24-25高二上·浙江宁波·期中)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一般认为通过如下两步反应来实现:
①
②
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6.(24-25高二上·浙江宁波·期中)分别向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24-25高二上·广西玉林·阶段练习)白磷、红磷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红磷的燃烧热;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热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磷转化为红磷没有化学键断裂
B.白磷比红磷的能量低
C.白磷的燃烧热
D.红磷转化为白磷的
8.(24-25高二上·广西玉林·阶段练习)盖斯定律是化学热力学发展的基础,下列不能应用盖斯定律解决的问题是
A.比较与燃烧热的大小
B.计算燃烧生成的热效应
C.比较与在空气中燃烧的热效应大小
D.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稳定性
9.(24-25高二上·广西玉林·阶段练习)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装置或过程主要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打磨磁石制司南
C.太阳能电池 D.湿法炼铜
A.A B.B C.C D.D
10.(24-25高二上·福建福州·期中)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有
①已知两个放热反应:2A(g)+B(g)=2C(l) △H1;2A(l)+B(l)=2C(g) △H2
②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
③CaCO3(s)=CaO(s)+CO2(g) △H1;CaO(s)+H2O(l)=Ca(OH)2(g) △H2
④C(s)+O2(g)=CO(g) △H1;C(s)+O2(g)=CO2(g) △H2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1.(24-25高二上·广西玉林·期中)已知: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阶段,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用符号“”表示
B.有热量变化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石墨的燃烧热与金刚石的燃烧热,二者数值相同
D.常温下与在水溶液中反应,放出热量
12.(24-25高二上·安徽阜阳·期中)将等量且物质的量相等的铁和水蒸气分别充入两个不同压强下的恒温且温度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c点和d点的平衡常数:
D.a、b、c、d四点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13.(24-25高二上·安徽阜阳·期中)十氢萘()是具有高储氢密度的氢能载体,经历“”的脱氢过程释放氢气。
反应Ⅰ:
反应Ⅱ:
在一定温度下,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为反应Ⅰ的活化能,为反应Ⅱ的活化能
C.由图知,反应Ⅰ的活化分子百分率高于反应Ⅱ
D.脱氢过程中不会有大量中间产物积聚
14.(24-25高二上·广东深圳·期中)一定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的消耗速率(v)、的消耗速率(v)、温度(T)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B.125℃,平衡时的消耗速率为
C.A,B,C三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D.若投料改为通入和,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5.(24-25高二上·内蒙古呼伦贝尔·阶段练习)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反应:N2(g)+3H2(g)2NH3(g) <0,若恒温恒容条件下N2的转化率为a;恒温恒压条件下N2的转化率为b;恒容绝热条件下N2的转化率为c。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a > b> c B.b> a >c C.a >c >b D.b> c >a
16.(24-25高二上·浙江宁波·期中)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碳的燃烧热
B.图②表示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投料比充入和进行反应,由图可知
C.已知稳定性顺序:,某反应由两步反应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③图
D.由图④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17.(24-25高二上·浙江宁波·期中)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分别向溶液中加的溶液和的溶液,观察溶液褪色的快慢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将红热的木炭投入到浓硝酸中,观察是否产生红棕色气体 探究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能否反应
C 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 探究溶液中含Na元素
D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用特殊方法分离出水溶液中的,取水层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与的反应的限度
A.A B.B C.C D.D
18.(24-25高二上·浙江宁波·期中)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时,当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时,若反应经达到平衡,则
D.点时,往容器中再充入、各,再次平衡时减小
19.(24-25高二上·安徽阜阳·期中)结合已有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一定浓度的溶液的试管中,滴入5滴的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发生了电离
B 向溶液中滴加滴酚酞试液 溶液颜色无变化 不水解
C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D 向烧杯中加入的溶液,再滴加的溶液,振荡,滴加溶液滴 溶液颜色变红 与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A.A B.B C.C D.D
20.(24-25高二上·安徽阜阳·期中)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以和为电极的可循环电池,电解质为等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充电时,向电极方向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上产生进入溶液
B.放电时电极上的反应为
C.充电时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
D.当转化成时,溶液中减少
21.(24-25高二上·安徽阜阳·期中)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用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B.图乙是加热制取无水
C.图丙是外加电流法防止钢闸门生锈
D.图丁用于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24-25高二上·广东深圳·期中)水系铵根离子可充电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无污染等优点,该电池以(含、、元素)为正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中主要存在团簇离子。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向极方向移动
B.放电时,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与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D.充电时,增加了时,极质量增加
23.(24-25高二上·宁夏吴忠·阶段练习)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进入电解质溶液中
24.(24-25高二上·天津·阶段练习)以柏林绿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的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正确的是
A.放电时,箔为电池的正极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C.充电时,箔接电源正极,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右室移向左室
D.放电时,箔溶解2.4g,则有机电解质中有迁移
25.(24-25高二上·广西南宁·阶段练习)第八届国际钠电池大会2023年9月22日首次在中国举行,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更稳定,造价更低,可实现内快速充电。钠离子电池是利用在电极之间“嵌脱”实现充放电(原理如图所示),工作时总反应为(为一种过渡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B.充电时,由极通过交换膜移向极
C.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高比能量的特点
D.用铅蓄电池对该电池充电,铅蓄电池中每消耗铅,钠离子电池阳极区域质量减少
26.(24-25高二上·广西南宁·阶段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与稀硝酸反应:
B.消防员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将等浓度的与溶液按体积比2:3混合: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27.(24-25高二上·广西南宁·阶段练习)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甲:读数为
B.装置乙:构成铜锌双液原电池并持续供电
C.装置丙:制备无水氯化镁固体
D.装置丁: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28.(24-25高二上·重庆·阶段练习)如图是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不能让阴离子通过
B.装置中出口①处的物质是氯气,出口B处的物质是浓度较大溶液
C.阴极区加入少量是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D.产生氢气(标准状况)时,理论上通过交换膜的钠离子
29.(24-25高二上·黑龙江伊春·期中)用阴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的浓度制备纳米,反应为,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通过交换膜向极移动
B.阳极反应式为
C.阴极放电,有生成
D.电极和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0.(24-25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利用CH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H2、Cl2,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反应:CH4-8e-+4O2-=CO2+2H2O
B.B膜和C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
C.可用铁电极替换石墨Ⅱ电极
D.a极上通入标况下2.24L甲烷,阳极室Ca2+减少0.4mol
31.(24-25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连续七年稳居全球首位。采用电渗析法,以四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可合成电子工业清洗剂四甲基氢氧化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与极连接的型半导体为正极
B.为阳离子交换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
C.制备,、两极共产生气体(标准状况)
D.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电极反应式为
32.(24-25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金属活泼性 、、溶液构成原电池装置 若片上冒气泡,证明活泼性:
B 探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用针筒吸入与的混合气体,将细管端用橡胶塞封闭,然后将活塞向内推,观察颜色变化 若颜色先变深后又逐渐变浅,证明压强增大,平衡朝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C 探究反应的可逆性 往溶液中滴加溶液,再加入少量固体 若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说明与的反应不可逆
D 用牺牲阳极法保护铁钉并检验其效果 以铁钉和锌棒作电极,酸化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接通电源,过一段时间,向铁电极区域滴入溶液,观察现象 若未出现特征蓝色沉淀,证明铁钉未被腐蚀
A.A B.B C.C D.D
33.(24-25高二上·重庆·期中)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溶液,溶液变红 与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B 将铁钉置于盛有稀醋酸的试管中,长时间放置,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表面出现大量锈迹 铁钉只发生析氢腐蚀
C 向溶液中滴入溶液,再滴加2滴的溶液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D 用注射器吸入和的混合气体,将细管端用橡胶塞封闭。迅速向外拉活塞,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浅后变深(最终颜色比拉动活塞前要浅) 减小压强时该平衡向着生成的方向移动
A.A B.B C.C D.D
34.(24-25高二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不正确的
A.用图甲的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B.用图乙的装置可实现在铁表面镀铜
C.图丙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获得保护
D.图丁两个装置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同,正极上均产生氢气
35.(24-25高二上·四川·期末)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有关的是
A.金属钠置于空气中表面变暗 B.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C.钢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腐蚀 D.输油钢管被原油中的硫化物腐蚀
36.(24-25高二上·河北沧州·阶段练习)下列解释实验现象或事实的表达式错误的是
A.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C.浓溶液有臭鸡蛋气味: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
37.(24-25高二上·福建泉州·期中)已知:(蓝色)。实验小组研究金属电化学腐蚀,设计的实验及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 实验
实验I 铁钉表面及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铁钉周边零星、随机出现极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
实验II 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A.实验I铁钉为负极,实验Ⅱ中铁钉为正极
B.实验I、Ⅱ说明形成原电池后可以减缓铁钉的腐蚀速度
C.实验Ⅱ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D.当实验I中有蓝色物质生成时,理论上该实验共转移电子
38.(24-25高二上·江苏无锡·期中)下列装置不能达到设计目的的是
A.装置①X选用合适金属可用于钢管的防腐
B.装置②用于深浸在海水中的钢闸门的防腐
C.装置③用于模拟铁制品表面镀铜
D.装置④用于模拟粗铜的电解精炼
39.(24-25高二上·重庆·期末)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 B.牺牲锌保护铁
C.中和热的测定 D.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
A.A B.B C.C D.D
40.(24-25高二上·天津河西·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定具支锥形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以及溶解氧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均为
B.和,同时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C.时,正极主要发生反应:
D.若将铁换为铜进行实验,时,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与铁相似
41.(24-25高二上·河北唐山·期末)金属腐蚀会对设备产生严重危害。下图为两种对海水中钢闸门的防腐措施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牺牲阳极材料为金属,金属活动性比Fe的活动性弱
B.图2中,外加电压偏高时,钢闸门表面可发生反应:
C.图2中,阳极材料本身失去电子
D.缺少保护时钢闸门在河水中的腐蚀速度比在海水中的快
42.(24-25高二上·辽宁·阶段练习)下列电化学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a装置可以对钢制管桩进行防腐保护 B.图b装置可以探究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
C.图c装置可以实现铁上镀银 D.图d装置可以实现粗铜的电解精炼
43.(24-25高二上·甘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可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
B.图②采用的是外加电流法保护闸门
C.图③装置可准确测量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中和热
D.图④装置可加热氯化铁溶液制备氯化铁固体
44.(24-25高二上·甘肃·期末)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四种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实验现象可对比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B.一段时间后,②中C电极上会出现铜单质
C.一段时间后,③中阳极上产生无色气体
D.实验结束后,取④中铁电极附近的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溶液,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45.(24-25高二上·天津河东·期末)化学与工业生产、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原理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B.将解放桥的桥墩钢铁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以减缓桥梁的腐蚀
C.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来制备铝
D.锌锰干电池工作时,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过程
46.(24-25高二上·天津南开·期末)在下图所示装置的烧杯中均盛有海水,其中铁被腐蚀的最快的是
A. B. C. D.
47.(24-25高二上·甘肃酒泉·期末)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在轮船外壳上镶嵌锌块, 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B.图②中往 电极区滴入 2 滴 ,不产生蓝色沉淀
C.图③中运动器材表面涂环氧树脂涂层可减缓金属腐蚀
D.图④的海水中钢闸门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8.(24-25高二上·甘肃·期末)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实验 目的 A.探究铁的析氢腐蚀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实验 装置
实验 目的 C.比较AgCl和的溶解度大小 D.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实验 装置
A.A B.B C.C D.D
49.(24-25高二上·吉林·期末)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铜器在弱酸性环境中表面生成铜绿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B.如上装置,一段时间后向三颈烧瓶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说明铁被保护
C.如上装置,开始一段时间内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几乎未发生变化,说明镀锌铁皮可能是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同时发生
D.采用外加电流保护法,将采油平台的钢铁构筑物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50.(24-25高二上·辽宁·期末)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酸性溶液滴定溶液中的浓度 B.蒸干溶液获得晶体
C.测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在铜牌表面镀银
A.A B.B C.C D.D
51.(24-25高二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为析氢腐蚀 B.暖气片表面刷油漆可防止金属腐蚀
C.连接锌棒后,铁管道腐蚀加速 D.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A B.B C.C D.D
52.(24-25高二上·江苏连云港·期中)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或工业生产流程正确的是
A.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B.钢铁吸氧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C.由铝土矿冶炼铝:铝土矿
D.由重晶石制可溶性钡盐:重晶石(
53.(24-25高二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实验装置或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率 B.测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C.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验证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
A.A B.B C.C D.D
54.(24-25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下列关于金属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板打上铁铆钉后,铜板不易被腐蚀 B. 暖气片表面刷油漆可防止金属腐蚀
C.连接锌棒后,电子由锌流向铁管道 D.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A.A B.B C.C D.D
55.(24-25高二上·北京·期中)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轮船底部镶嵌锌块 B.将钢闸门与电源负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被腐蚀
C.深埋在潮湿的中性土壤中钢管上连接铜棒 D.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A.A B.B C.C D.D
56.(24-25高二上·湖南·阶段练习)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除去锅炉水垢中的,先用溶液处理后再用酸除去
B.铜质雕像在酸雨环境里易发生析氢腐蚀
C.“墨子号”卫星可实现光纤量子通信,生产光纤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
D.人体血浆中存在的平衡维持了血液的稳定性
57.(24-25高二上·陕西咸阳·阶段练习)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是锌棒,将K与M连接,铁不易受腐蚀,此法称为外加电流法
B.若X是锌棒,将K与N连接,锌棒的电极反应式是
C.若X是碳棒,将K与M连接,碳棒的电极反应式是
D.若X是碳棒,将K与M或N连接,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58.(24-25高二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下列装置图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K闭合片刻后溶液中的浓度增大
B.装置③中当铁制品上析出铜时,电源负极输出的电子为
C.装置②中铁腐蚀速率由快到慢顺序是:只闭合只闭合都断开
D.装置④配合秒表使用,测定锌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速率
59.(24-25高二上·海南·阶段练习)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可用溶液清洗油污:
B.醋酸溶液
C.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的电化学腐蚀:
D.用饱和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
60.(24-25高二上·湖南常德·阶段练习)电化学原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向电极方向移动,电极附近溶液增大
B.乙:电池充电时,二氧化铅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C.丙:被保护的金属铁应该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D.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1.(24-25高二上·湖南常德·阶段练习)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生成的速率 B.验证催化分解双氧水
C.探究铁钉在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类型 D.准确测定醋酸溶液的浓度
A.A B.B C.C D.D
62.(24-25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眼睛要时刻观察滴定管液面变化 B.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探究与AgCl的溶解度大小 D.验证Mg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A.A B.B C.C D.D
63.(24-25高二上·湖北·阶段练习)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中的并干燥 B.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从提纯后的溶液获得晶体
A.A B.B C.C D.D
64.(24-25高二上·湖北·阶段练习)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l2中的HCl并干燥 B.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从提纯后的NaCl溶液获得NaCl晶体
A.A B.B C.C D.D
65.(23-24高二下·宁夏银川·开学考试)某温度时,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大量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
B.0.02 mol/L的AgNO3溶液与0.2 mol/L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C.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10-5
D.a点表示Ag2S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66.(23-24高二上·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 HCOOH H2CO3 HCN
电离平衡常数 K=1.8×10﹣4 K1=4.3×10﹣7 K2=5.6×10﹣11 K=4.9×10﹣10
A.结合H+的能力由大到小:CO>CN﹣>HCO>HCOO﹣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COONa溶液和NaCN溶液,pH大小顺序:HCOONa>NaCN
C.加水稀释 HCOOH溶液,其电离平衡常数将减小
D.H2CO3溶液和Na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CO3+2CN﹣=2HCN+CO
67.(23-24高二上·四川成都·期末)甲醇()作为重要的清洁燃料和合成化学的关键前驱体,在化工行业需求旺盛。以为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为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甲醇反应的决速步为
B.两反应只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C.通过上图分析:甲烷比甲醇稳定
D.用作催化剂可提高甲醇的选择性
68.(23-24高二上·四川成都·期末)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团队报道了MnOOH催化谷胱甘肽自氧化产生活性氧。某小组以菱锰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FeO、CoO、、等)为原料制备高纯度MnOOH,流程如下:
已知:①氢氧化氧锰(MnOOH)难溶于水和碱性溶液。
②几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pH 2.7 7.6 4.0 7.6 8.1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5.2 9.2 10.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滤渣1的成分是和
B.“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除杂2”的原理是
D.双氧水氧化,滤液一定显酸性
69.(23-24高二上·四川成都·期末)利用光电化学方法将乙二醇()转化为甲酸盐,同时产生绿色氢气。该装置以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实验测定,实际上电路通过0.4mol电子时生成6.8gHCOONa;电解过程中的法拉第效率等于实际甲酸盐量与理论量之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极发生还原反应
B.装置工作时,向Pt极迁移
C.Pt极反应式为
D.生成HCOONa的法拉第效率为75%
70.(23-24高二上·内蒙古呼伦贝尔·阶段练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给某潜水器提供动力的电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Zn电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B.电子从Zn电极沿导线流向Pt电极,再经溶液回到Zn电极
C.电池中的向Pt电极移动
D.Pt电极反应式为
71.(23-24高二上·内蒙古呼伦贝尔·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抑制的水解,较好地保存溶液,应加少量盐酸
B.配制溶液时,将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
D.将溶液和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72.(23-24高二上·四川成都·期末)缓冲溶液指的是由弱酸及其盐组成的混合溶液。缓冲溶液,当酸和盐浓度相等时缓冲能力最强。丙酸()简写为HR,其酸性比亚硝酸()弱。298K时,用pH为13的NaOH溶液滴定溶液,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丙酸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B.在x、y、z点溶液中,缓冲能力最强的是z点
C.在z点溶液中
D.若用同体积同浓度HNO2溶液替代HR溶液,则图中曲线竖直上移
73.(23-24高二上·陕西榆林·阶段练习)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定具支锥形瓶中压强和溶解氧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6.0时,只发生析氢腐蚀
B.整个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均为:
C.pH=2.0和pH=4.0时,同时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D.将铁换成铜进行实验,pH=2.0时,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铁完全相同
74.(23-24高二上·陕西榆林·阶段练习)金属钠可溶于水银形成合金钠汞齐(),利用这一性质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金属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源负极,铁丝只起到导电的作用
B.洗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C.电解开始后,石墨棒表面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水银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
D.生成钠的电极反应式为:
75.(20-21高二上·广东清远·期中)体积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A和B,已知A装有SO2和O2各1g,B只装有SO2和O2各2g,在相同温度下两个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A中SO2的转化率为a%,B中SO2的转化率为b%,则A、B两容器中SO2转化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2a%=b% D.a%76.(23-24高二上·天津·阶段练习)下列有关难溶电解质及其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B.Ksp小的物质其溶解度一定比Ksp大的物质的溶解度小
C.Mg(OH)2可溶于盐酸,不溶于NH4Cl溶液
D.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的AgCl少
77.(23-24高二上·江西上饶·阶段练习)利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装置测定醋酸浓度 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C D
制备 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
A.A B.B C.C D.D
78.(23-24高二上·浙江台州·期中)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A.v(H2)=0.1mol·L-1·s-1 B.v(NH3)=2.5mol·L-1·min-1
C.v(H2)=3mol·L-1·min-1 D.v(N2)=1.5mol·L-1·min-1
79.(19-20高二·全国·课后作业)反应4A(s)+3B(g)=2C(g)+D(g),经,B的浓度减少。对该反应速率的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B.用B、C 、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1
C.在末,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D.在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80.(20-21高二上·广东清远·期中)298K时,将10mL amol·L-1 Na3AsO3、10mL amol·L-1 I2和1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aq)+I2(aq)+2OH-(aq)AsO(aq)+2I-(aq)+H2O(l),溶液中c(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溶液中OH-的浓度不再变化 B.v正(I-)=2v逆(AsO)
C.不再变化 D.c(AsO)=2bmol·L-1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D B B D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B B C D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D A A C D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D C C C D B A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B B D D A D D B D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B D A D C B B B C C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C D C C B A C C D D
题号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答案 A C C D D D B C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