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补缺专题复习(浙江专用):08《密度及其测量》(含答案+解析)

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补缺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08《密度及其测量》
一、单选题
1.2023年8月31日15时3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小、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高
C.密度大、熔点低 D.密度小、熔点低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乙物质的密度ρ乙=4g/cm3
C.水的m﹣V图像应在Ⅱ区域内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3
3.如图所示,沋河国家湿地公园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南岸丘陵沟壑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对周围的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水的(  )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 C.流动性大 D.热值大
4.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5.一个刚好能装1kg水的瓶子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已知ρ煤油<ρ茶油<ρ白酒<ρ水<ρ硫酸)
A.煤油 B.茶油 C.白酒 D.硫酸
6.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分布示意图(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4℃的水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变小
B.在4~10℃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一定质量的水,温度等于4℃时,体积最大
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B.甲物质的密度为5kg/m3
C.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质量较大
D.用甲、乙两种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4
8.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2∶1 B.4∶1 C.8∶1 D.16∶1
9.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做“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时的部分场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天平使用前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B.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固体的质量为27.4g
C.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固体的质量为25.2g
D.多次测量后绘制m-V图像如图丙所示,该固体的密度为2.7g/cm3
10.有一体积为4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316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7.9kg/m3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二、填空题
11. 小明将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用针筒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抽出(不考虑残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针筒中液体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液体的总体积为   cm3;液体的总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为   g/cm3;烧杯的质量为   kg。
12.泡沫铜是一种在铜基体中均匀分布着大量连通或不连通孔洞的新型多功能材料。孔隙度是指泡沫铜中所有孔洞的体积与泡沫铜总体积之比。一块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泡沫铜的质量为0.89kg,则该泡沫铜的密度为   kg/m3,它的孔隙度为   %(ρ铜=8.9×103kg/m3)。
13.古井贡酒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有一种精品古井贡酒,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已知,则这瓶所装酒的质量为   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   kg/m3。
14.如图是为宇航员设计的“太空圆珠笔”,墨水靠密封笔管内的压缩氮气推动活塞向外挤出。
(1)笔管内压缩氮气的气压   周围环境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判断依据是   ;
(3)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氮。当液态氮暴露在30℃的环境中(此时液态氮的沸点为),能观察到液态氮在不断沸腾,一段时间周边气温降至0℃,那么此时液态氮的温度等于   ℃(填一温度值)。
15.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密度为8 kg/m3,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四分之一,则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会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密度为    kg/m3.
16. 小明在测量某消毒液的密度实验操作时,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消毒液的总质量为108. 2g,将烧杯中的消毒液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消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剩余消毒液和烧杯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消毒液的密度为   。小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1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恒定的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块的密度是   kg/m3,图乙中a的值是   cm。
18.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李抽到的试题是“测量石块的密度”。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   处,将天平调平衡。测量时,小李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他又测出石块的体积为,则石块的密度为   。
19.一个冰块完全熔化后,它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为的实心冰块,当它完全熔化后,体积为   。(,)
三、实验探究题
20.小明测量一个石块和西红柿的密度,进行了下列两个实验: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   处,待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是   g;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为   mL,可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
(2)测量西红柿的密度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圆柱状容器,以及细针和电子秤进行测量,其操作顺序以及示数如图A、B、C所示(B图是西红柿在竖直向下的细针的作用下刚好全部浸没,C图是西红柿自由漂浮);小明分析电子秤的数据后可知,西红柿的密度为   ;小明在实验操作B至C的过程中,由于西红柿上会沾水,所测西红柿的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照照在测量未知液体密度时,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把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后分度盘指针偏左,为使天平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实验操作步骤顺序如下:
①测出烧杯的质量m0=33.4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如图乙所示,m1=   g;
③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体积V,如图丙所示;
④待测液体的密度ρ=   g/cm3;
(3)爱思考的小何指出烧杯中会残留部分液体导致所测密度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实验操作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4)照照借用小何的自制密度计来检验结果。如图丁、戊所示,她将自制密度计竖立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测得密度计浸入深度为H;再将密度计竖立放入装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中,测得密度计浸入深度为h。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待测液体密度为   (用ρ水、H、h表示)。在密度计与液面相平的位置标记刻度,则越靠近底部配重的刻度所对应的密度值越   (选填“大”或“小”)。
2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测得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向量筒中倒入部分饮料,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40g,则饮料的密度为   。
(3)在测量过程中,若两次所使用的砝码都有磨损,所测饮料密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小广同学洗绿豆时发现绿豆是沉在水底的。他想测量绿豆的密度,于是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用一个小矿泉水瓶装水,使水面与瓶口平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②把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小部分后,再次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③用碗装一些绿豆,测出碗和绿豆的总质量为;
④把碗中的绿豆慢慢倒入瓶中,直至水面又与瓶口平齐,测出此时碗和绿豆的总质量为。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推导出绿豆密度的表达式   (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已知)。
23.小琪非常喜欢吃大樱桃,很想知道它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他取来一颗大樱桃,用天平测出了大樱桃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g;
(3)将一颗大樱桃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丙所示的位置,大樱桃的密度为g/cm3;
(4)小琪将大樱桃放入量筒中时,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大樱桃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琪还想利用大樱桃(已知密度为ρ0)、平底试管、刻度尺测量家里消毒液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平底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消毒液,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h1;
②将大樱桃放入试管内的消毒液中,大樱桃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h2;
③取出大樱桃,在其内部插入一根细铁丝(忽略大樱桃体积的变化),重新放入试管内的消毒液中,由于浸没在消毒液中时重力大于浮力,大樱桃沉入试管底部,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h3;
④消毒液密度的表达式为ρ消毒液=。
四、计算题
24.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高度,底面积。容器A内装有0.6kg的水,现有均匀实心圆柱体B和C,其中B的密度为,高度为,C的质量为,体积,高度为。已知,g=10N/kg,忽略实心圆柱体吸水、容器壁厚度、液体附着等次要因素。
(1)求容器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若将圆柱体B竖直压入容器A的底部,再向上提升,直到圆柱体B的底部距离容器底部为3cm,在此过程中,没有水从容器中溢出,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了1N,求圆柱体B的底面积;
(3)若把C放在B上,把它们一起缓慢放入容器中,再沿着容器壁缓慢加入0.5kg的水,平衡时C与B始终不倾倒,且接触面水平,求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5.一个体积为0.5dm3质量为0.81kg的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球的质量为1.01k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答案解析部分
1.A
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航天器的质量要尽可能地小,这就要求材料的密度小;航天器冲出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内能,其外壳温度要升高,这就要求材料要有较高的熔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航天器外壳轻巧指的是密度小,耐高温说明熔点高。
2.C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D.根据图中数据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进而可求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由图可知甲物质的密度为
乙物质的密度为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故BD错误;
C.水的密度是1g/cm2,大于乙的密度,小于甲的密度,所以水的m﹣V图像应在Ⅱ区域内,故C正确。
故选C。
根据图中数据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进而可求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水的密度是1g/cm3,判断水的密度与甲、乙的密度大小关系,进而可知水的m-V图像应该在哪个区域。
3.B
4.D
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图中,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总质量:
m总1=m1+m杯=40g,即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总质量m总2=m2+m杯=100g,则ρ×80cm3+m杯=100g·······②
解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m杯=20g,故ABC错误;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质量m3=ρ×V3=1g/cm3×60cm3=60g,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m=ρV计算质量,根据不同体积时的总质量,计算液体密度和容器质量。
5.D
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密度越大,装盛的液体的质量越大,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所以一个刚好能装1kg水的瓶子它一定能装下1kg的硫酸,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6.A
7.D
8.C
图中,根据质量和体积,计算甲、乙的密度分别为:,,甲、乙的密度之比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计算密度,判断密度比值。
9.D
A.图甲中指针偏右,向左移动平衡螺母,故A错误;
BC.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质量之和,固体的质量为m=20g+5g+2g=27g,故B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27g固体的体积为10cm3,则固体的密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10.C
A、用天平测质量时,左物右码,A错误;
B、根据密度公式可计算;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C正确;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C。
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
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11.100;80;0.8;0.04
由图知,从A到B共抽出的液体质量为,抽出液体的体积为,因用针筒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抽出(不考虑残留),则液体的总体积为,液体的总质量为80g,烧杯的质量为40g,该液体的密度为:

利用A到B烧杯和液体总质量的变化得到抽出液体的质量,由图可知抽出液体的体积,因用针筒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抽出(不考虑残留),则可知液体的总体积、液体的总质量、烧杯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得到液体的密度。
12.0.89×103;90
13.450;0.9×103
14.大于;变小;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液化;-196
(1) 墨水靠密封笔管内的压缩氮气推动活塞向外挤出 ,说明笔管内压缩氮气的气压大于环境的气压;
(2)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氮气的密度变小。
(3)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液化为液态氮。当液态氮暴露在30℃的环境中(此时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氮到达沸点,吸收热量,在不断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液态氮的温度等于-196℃。
综上 第1空、大于; 第2空、变小; 第3空、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第4空、液化; 第5空、-196。
1、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液体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液体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5.不变;6
16.右;/900;仍然准确
由甲可知,指针偏向左侧,左边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水平平衡;丙中质量为:;
量筒内液体的质量:;
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左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时,使天平两盘质量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
故填右;/900;仍然准确.
托盘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指针左偏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右偏向左调节平衡螺母,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由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左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时,使天平两盘质量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
17.0.8×103;8
18.零刻度线;2.7×103
19.不变;900
20.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左;54;10;5.4×103;0.958;不变
21.水平;右;66.4;1.1;偏大;②③①④;;大
(1)调平天平时,将其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指针偏左,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由图乙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66.4g,液体的质量m=m1-m0=66.4g-33.4g=33g,量筒的示数为30mL=30cm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3)由于烧杯中残留部分液体,导致所测的液体体积偏小,质量测量准确,据分析测得的密度偏大。
为了避免烧杯中残留液体对实验的影响,应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测空烧杯的质量,避免液体残留的影响,顺序为②③①④。
(4)密度计漂浮在水中,密度计的重力,同理,解得,待测液体的密度密度计越靠近底部配重的刻度所对应的密度值越大。
综上 第1空、水平; 第2空、右; 第3空、66.4; 第4空、1.1; 第5空、偏大; 第6空、②③①④; 第7空、; 第8空、大。
1、天平的调平:调平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指针偏左表明左侧较重,所以需要增加右侧力和力臂;
2、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原理为ρ=m/v,使用的仪器为天平和量筒;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为了准确测量液体质量需要:先测水和烧杯总重m1,倒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所以水的质量为m1-m2,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
22.(1)左
(2)71.2;
(3)不变
(4)
23.左,8.4,1.05,偏大,
24.(1)900;(2);(3)17.5N
25.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00cm3;该液体的密度为1.0g/cm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下一篇:3.1.1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课时跟踪检测(学生版+教师版)(含解析)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