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C D A A D B A D B C C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5.17.57;1mm 16.声源;响度 17.-2;10 18.空气;40° 19.折射;小
20. 凸;焦点 21. 照相机;变小 22.不变;变小 23. 2.00;铝 24. 向上;下降
三、作图题(共 2小题,每题 2分,共 4分)
25.如图所示
26.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27.(1)位置;(2)像;A;(3)不能;(4)3;(5)4.6
28.(1)高度;(2)光屏;(3)增大;(4)仍能;(5)远视;(6)b;(7)4
29.(1)①游码;右;③83.8;④38;(2)0.98;(3)偏大;③④②
五、计算题(共 2小题,30 题 6分,31 题 8 分,共 14 分)
30.解:(1)(1)超声波到达测高台需要多长时间为:
s
t 2.38m台
台 0.007s ;.................................................................................(2分)
v 340m / s
t 1(2 3 3)信号从发射到该同学头顶的时间: 4 10 s 2 10 s ,
2
该同学和感应器的距离为:s=vt=340m/s×2×10-3s=0.68m,.......................................(2分)
该同学的身高为:h=s 台-s=2.38m-0.68m=1.7m。.......................................................(2分)
八年级物理试题 第 9页 共 8页
{#{QQABCQK44gC4wAZACA4KUQECCwgQkIAQLYoOwRCdKARCgYNAFIA=}#}
31.解:(1)因桶装满一桶水时水的体积和桶的容积相等,桶的容积:
m
V V 15kg 水
水 2 33 3 1.5 10 m ;.....................................................(2分) 水 1.0 10 kg /m
(2)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的体积:V =V=1.5×10 -2沙石 m3,
m
沙石 39kg 3 3沙石的密度: 沙石 1.5 10 2 3
2.6×10 kg/m 。.............................(2分)
沙石 m
(3)20m3沙石的总质量:m 3 3 3 4总=ρ沙石V 总=2.6×10 kg/m ×20m =5.2×10 kg;...........(2分)
若用一辆载重 2.5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的车数:
5.2 104kg
n= 3 20.8 ≈21(车)。...............................................................................(2分)2.5 10 kg
八年级物理试题 第 10页 共 8页
{#{QQABCQK44gC4wAZACA4KUQECCwgQkIAQLYoOwRCdKARCgYNAFIA=}#}学 业 综 合 素 养 监 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2025.1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39分)
1.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一首词中有这样的描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其中“不觉船移”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船在水中的倒影 B.船周围的浮萍
C.被船惊飞的鸟 D.船附近岸边的花草
2. 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3.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和节气对应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桥的倒影 B.“弯折”筷子 C.树荫下光斑 D.雨后彩虹
5.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6.海洋公园内,北极熊站立在方形透明水族箱内,头在水面上、身体在水面下。水族箱外的游客居然看到了北极熊“身首异处”的奇异场景,如图所示,游客看到熊身体的光路图是( )
7.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8.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9.物理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将半透明纸蒙在较粗纸筒的P端,将凸透镜安装在较细纸筒的Q端(凸透镜未画出),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模拟照相机,如图所示。通过调节P、Q的间距,他看到了桌子上蜡烛的火焰在半透明纸上成的等大的像,再次调节P、Q的间距,他看到了窗外更远处大树在半透明纸上成的像。下列对P、Q间距调节和对大树的像描述正确的是( )
A.增大P、Q间距 倒立、放大的实像
B.减小P、Q间距 倒立、缩小的实像
C.增大P、Q间距 正立、放大的虚像
D.减小P、Q间距 正立、缩小的虚像
10.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近视眼镜
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远视眼镜
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近视眼镜
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远视眼镜
11.为了观察太阳系内的各种行星,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开普勒望远镜,小滨制作的望远镜原理如图,该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物体经过两次折射成像。其中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分别为。下列有关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与图中目镜工作原理相同的工具是投影仪
B.生活中与图中物镜工作原理相同的工具是放大镜
C.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目镜的焦距与物镜焦距之比
D.用望远镜看到的月亮比直接用肉眼看到的月亮大
12.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C.向左移动游码 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13.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14.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的质量20kg
B.甲液体密度是2.0g/cm3
C.密度为0.9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Ⅲ区域
D.密度为1.6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Ⅱ区域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5.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57cm、17.56cm、17.57cm,该铅笔的长度是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6.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17.在课外实践性作业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经历 min。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 (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 。
19.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 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如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 (选填“大”或“小”)。
20.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中“削冰令圆”是把冰削成 透镜;“以艾承其影”是把“艾”(易燃物)放在透镜的 上。
2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成像的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的原理相同,正常眼睛观察近距离物体的明视距离约为25cm,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将会变厚,焦距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2.夏天气候炎热,小明为了解暑将一杯凉开水放入冰箱速冻成冰,这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 、密度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3.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 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 (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24.夏天,家里立式空调制冷时,为使整个房间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你应该调节出风口叶片 (选填“向上”或“向下”)吹出冷风。这是因为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的密度大,冷空气 (选填“上升”或“下降”)可以使室温降得更快。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25.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S'为烛焰上S点的像点,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像点S'的一条光路。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经过凹透镜后,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凹透镜的虚焦点。如图,F点既是图示凸透镜的焦点,也是图示凹透镜的虚焦点,请画出图中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27.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1)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
(2)小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 完全重合;小明应在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蜡烛所成的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小明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替代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2所示,此时D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C手表的指针应调至 点才能与D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5)如图3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间的距离为 m。
28.如图-1,是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 。
(2)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处,此时应移动 直至出现最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
(3)改变物距,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凸透镜的焦距:f=5.0cm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
1 18.0 6.9 倒立 缩小 实像
2 10.0 10.0 倒立 等大 实像
3 7.0 17.7 倒立 放大 实像
4 4.0 / 正立 放大 虚像
分析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焦距时,物距减小,像距 。
(4)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遮挡住了凸透镜的一部分,这时光屏上 (选填“仍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
(5)实验中,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后,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由此可判断小明佩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6)如图-2,当无人机在高空拍摄地面场景时,所成的像最靠近图-3中凸透镜主光轴上的 (选填“a”“b”“c”或“d”)点。
(7)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应用了表中第 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29.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北纬37°至39°之间,是世界公认的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葡萄酒的黄金地带。某研学小组参观酒庄后,想测红酒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46.4g。
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红酒,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 g。
④将红酒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红酒的体积为 mL。
(2)利用上述方法测出红酒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这种方法测量的红酒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②③④的操作顺序稍做调整即可减小这种误差,调整后的顺序是 。
五、计算题(共2小题,30题6分,31题8分,共14分)
30.如图甲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图乙是其简化图,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了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4×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38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求:
(1)感应器向下发射超声波到达测高台需要多长时间?
(2)该同学的身高为多少?
31.建筑工地需要20m3的砂石,为了估测砂石的密度,现用一只空桶装满一桶砂石(砂石与桶边沿相平),称得桶中砂石的质量为39kg;倒掉砂石后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15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m3?
(2)砂石的密度是多少kg/m3?
(3)若用载重2.5t的卡车将砂石运送到工地,需要运多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