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合肥六中高考物理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最先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B.伦琴射线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在核裂变方程中,X原子核的质量数是142
2、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一对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做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间的距离为3.0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 p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0.040T.则血流的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
A.1.3m/s,a负、b正
B.2.7m/s,a 正、b负
C.1.3m/s,a 正、b负
D.2.7m/s,a 负、b正
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底面镀有反光膜CD,反光膜厚度不计,一束光线以45°的入射角由A点入射,经底面反光膜反射后,从顶面B点射出(B点图中未画出)。已知该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c,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B.入射点A与出射点B之间的距离为
C.平行玻璃砖的全反射临界角为30°
D.为了使从A点以各种角度入射的光线都能从顶面射出,则底面反光膜CD长度至少2d
4、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A. B.
C. D.
5、科学家计划在1015年将首批宇航员送往火星进行考察.一质量为m的物体,假设在火星两极宇航员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读数为F1,在火星赤道上宇航员用同一把弹簧测力计测得的读数为F1.通过天文观测测得火星的自转角速度为ω,已知引力常量为G,将火星看成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火星的密度和半径分别为
A.和 B.和
C.和 D.和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是,下落H到B点后与一轻弹簧接触,又下落h后到达最低点C,在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恒定,则( )
A.物块机械能守恒
B.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物块机械能减少
D.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玩具飞机以恒定的仰角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至距离地面某高度时,从玩具飞机上掉下一个小零件,零件掉下后,玩具飞机飞行速度保持不变,零件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计,则零件落地时
A.速度比玩具飞机的速度大
B.和玩具飞机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C.在玩具飞机的正下方
D.在玩具飞机正下方的后侧
8、两汽车甲、乙分别挂上拖车,两汽车与两拖车的质量均相同,且阻力与质量成正比。开始两车以相同的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t=0时刻两拖车同时脱离汽车,已知汽车甲的牵引力不变,汽车乙的功率不变,经过相同的时间t0,汽车甲、乙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v0、1.5v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间内,甲、乙两汽车的位移之比为4:3
B.t0时刻,甲、乙两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t0时刻汽车甲的功率为拖车脱离前功率的4倍
D.t0时间内,甲、乙两汽车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9、如图所示,a、b、c、d、e、f是以O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平面aecf与平面bedf垂直,分别在a、c两个点处放等量异种电荷+Q和-Q,取无穷远处电势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f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e、d两点电势不同
C.电子沿曲线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若将+Q从a点移动到b点,移动前后球心O处的电势不变
10、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6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24J
B.物体的质量m为2kg
C.0~6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120J
D.0~6s内拉力做的功为156J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有下列器材: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220V交流电源;C.纸带;D.细线、小车、砝码和砝码盘;E.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垫木;F.刻度尺。
甲 乙
(1)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为________。
(2)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图中数据xA、xB和xAB已测出,交流电频率为f,小车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为m,以小车、砝码和砝码盘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从A到B过程中,合力做功为________,动能变化量为________,比较二者大小关系,可探究动能定理。
12.(12分)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盘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3000Ω),电阻箱R0(最大组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2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_______。
(2)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则R'v=______。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____Rv.(选填“>““=”或“<“)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1°,A、B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两点间距L=3.25m.一个质量为1.1kg的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运动时会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v1.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点,运动至B点飞出.求:
(1)当, 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
(2)当痕迹长度等于2.25m时,v1多大
14.(16分)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存在着电场与磁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t=0时刻匀强电场沿x轴负方向,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e的电子由(-L,0)位置以沿y轴负方向的初速度v0进入第Ⅲ象限。当电子运动到(0,-2L)位置时,电场消失,空间出现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周后,磁场消失,匀强电场再次出现,当匀强电场再次消失而匀强磁场再次出现时电子恰好经过y轴上的(0,L)点,此时电子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为+y方向。已知电场的电场强度、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以及每次存在的时间均不变,求:
(1)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电子从t=0时刻到第三次经过y轴所用的时间;
(3)通过分析说明电子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经过坐标原点。
15.(12分)如图所示为一种运动游戏,运动员从起跑线开始推着滑板加速一段相同距离后,再跳上滑板自由滑行,滑行距离远但又不掉入水池的为获胜者,其运动过程可简化为以下模型:一质量M=60kg的运动员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力F斜向下推静止于A点、质量m=20kg的滑板,使其匀加速运动到P点时迅速跳上滑板(跳上瞬间可认为滑板速度不变),与滑板一起运动到水池边的B点时刚好停下,已知运动员在AP段所施加的力F=200N,AP长为x1,PB长x2=24m,滑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计滑板长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0.6,求:
(1)AP长x1;
(2)滑板从A到B所用的时间t(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A.最先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是贝克勒尔,选项A错误;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选项B错误;
C.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选项C正确;
D.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在核裂变方程中,X原子核的质量数是144,选项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血液中正负离子流动时,根据左手定则,正离子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负离子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所以正离子向上偏,负离子向下偏,则a带正电,b带负电.最终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则有:,代入数据解得:v=1.3m/s,故C正确,ABD错误.
3、C
【解析】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选项A正确;
B.作出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
由折射定律有:
解得:
β=30°
因此入射点A与出射点B之间的距离为:
选项B正确;
C.设临界角为C,则有:
解得:
C=45°
选项C错误;
D.为了使从A点以各种角度入射的光线都能从顶面射出,则底面反光膜CD至少为:
选项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4、B
【解析】
由于无人机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匀速运动即所受合外力为零 ,所以只有B图受力可能为零,故B正确.
5、A
【解析】
在两极:,在赤道:,联立解得:,由,且,解得:,故A正确.
6、D
【解析】
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求解.
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变化为零,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机械能的减小量.
整个系统机械能减少量即为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详解】
A.对于物体来说,从A到C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从B到C又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力势能,因此机械能肯定减少.故A错误;
B.对于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来说,物体减少的机械能为(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弹簧弹性势能),而弹簧则增加了弹性势能,因此整个系统机械能减少量即为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故B错误;
C.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变化为零,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机械能的减小量.
所以物块机械能减少mg(H+h),故C错误;
D.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所以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整个系统机械能减少量即为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所以物块、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直接考查,掌握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即可,注意题目中的研究对象的选择。
学会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求解问题,知道能量是守恒的和能量的转化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C
【解析】
AB.零件掉下的一瞬间速度与玩具飞机的速度相同,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落地时的速度大于玩具飞机的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D. 由于零件在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与玩具飞机的水平分速度相同,因此落地时在玩具飞机的正下方,故C正确D错误;
8、BD
【解析】
A.对甲车拖车脱离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t0的位移
对乙车功率一定,则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经过t0时的位移
则t0时间内,甲、乙两汽车的位移之比
不可能为4:3,选项A错误;
B.设汽车和拖车的质量均为m,则汽车的牵引力为F=2kmg,对甲车拖车脱离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乙车功率一定
P=Fv0=2kmgv0
在t0时刻乙车的加速度
则甲、乙两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选项B正确;
C.甲车拖车脱离前功率
P=Fv0=2kmgv0
t0时刻汽车甲的功率为
P0=2kmg 2v0= 4kmgv0=2P
选项C错误;
D.甲车牵引力做功
乙车牵引力做功
t0时间内,甲、乙两汽车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选项D正确。
故选BD。
9、AD
【解析】
AB.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都是关于连线、中垂线对称的,由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的特点,结合题目的图可知,图中bdef所在的平面是两个点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面,所以该平面上各点的电势都是相等的,各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与该平面垂直,由于b、c、d、e各点到该平面与两个点电荷的连线的交点O的距离是相等的,结合该电场的特点可知,b、c、d、e各点的场强大小也相等,由以上的分析可知,b、d、e、f各点的电势相等且均为零,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A正确,B错误;
C.由于b、e、d各点的电势相同,故电子移动过程中,电场力不做功,故C错误;
D.将+Q从a点移动到b点,球心O仍位于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位置,电势为零,故其电势不变,故D正确。
故选AD。
10、BD
【解析】
2~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0~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t图像的斜率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动能定理求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根据v-t图像的“面积”求出物体的位移,从而求出摩擦力做功,即可求出拉力做的功。
【详解】
A.在2~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得
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根据v-t图像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知0~6s内物体的位移为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故A错误。
B.0~2s内,物体的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在2s末,,由图知
P′=60W,v=6m/s
联立解得
F′=10N,m=2kg
故B正确。
C.0~6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故C错误。
D.由动能定理可知
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本题的关键要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得到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时要抓住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要知道动能定理是求功常用的方法。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天平 mgxAB
【解析】
(1)[1]因为需要测量小车以及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所以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为天平。
(2)[2]以小车、砝码和砝码盘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平衡摩擦力后,系统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为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其动能变化量为
12、 R0 >
【解析】
(1)[1].待测电压表电阻(3000欧姆)远大于滑动变阻器R1的电阻值(100欧姆),故滑动变阻器R1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2)[2][3].根据设计的电路进行的实验步骤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的支路分压最小;
闭合开关s1、s2,调节R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
保持滑动电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
读取电阻箱所示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
电压表串联电阻箱后认为电压不变,而实际该支路电压变大,则电阻箱分压大于计算值,则会引起测量值的偏大,故Rv<Rv′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1s(2)
【解析】
(1)开始时:
得:
达速度v1所用时间为:
解得:
t1=1.5s
滑块下滑位移:
因为:,故滑块继续加速下滑,则:
得:
得:
t2=1.5s
故:
tAB= t1+t2=1s
(2)若以a1下滑过程中滑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于或等于以a2下滑的相对位移,则:
得:
v1=6m/s
若以a1下滑过程中滑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小于以a2下滑的相对位移,则:
得:
t2=1.5s
由上述得:
得:
14、 (1),;(2);(3)能过原点
【解析】
(1)轨迹如图所示
电子由A点进入第Ⅲ象限,此时空间存在-x方向的电场,设电子运动到B点用时为t,在x方向上
在-y方向上
设电场强度为E
解得。
在B点,电子速度为v,方向与y轴夹角为α,则
电子从C点到D点可以逆向看成从D点到C点的运动,此过程中只有电场,跟A到B的过程完全一样。由几何知识知道EC=L,OE=L。
从B到C,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设磁感应强度为B
解得。
(2)到D点后,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半周期后运动到F点。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跟速度大小无关,由
可得
到F点之后的运动,周期性重复从A-B-C-D-F的运动过程,第三次到y轴时位置是E点。
每次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
每次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
所以从开始运动到第三次经过y轴的时间
(3)把从B-C-D-F-E看成一个运动周期,每周期沿+y方向移动L。所以可以判断电子一定会经过坐标原点。
15、 (1);(2)
【解析】
(1)设滑板在P点的速度为v,AP段和PB段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PB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在AP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
联立可得
,
(2) 根据平均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可得
得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