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压强精选练习题(含详解)

2025中考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压强精选练习题
一、题型梳理
题型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 利用小桌、砝码和海绵“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桌使海绵的形变越大,说明小桌对海绵的压力越大
B.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于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
C.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D.甲、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2. “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滨利用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塑料瓶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1)装满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瓶子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瓶子所受重力的大小,这是因为瓶子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小滨发现塑料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于是他拿来了容易发生形变的海绵继续体验;
(2)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先后正放、倒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乙、丙所示,塑料瓶对海绵的压力F正 F倒(选填“>”“<”或“=”),观察到海绵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在塑料瓶侧壁上下不同位置钻两个小孔,取下瓶盖,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的现象如图丁所示,此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再次拧紧瓶盖,会看到小孔 (选填“A”“B”或“A和B”)立即停止出水,这是因为 的存在;
(4)塑料瓶停止出水后,再次将塑料瓶正放在海绵上,与图乙相比,会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更不明显,用这个规律可以解释的事例是: 。
A.限制货车超载 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3. 如下图所示,小明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木板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明在图乙的基础上,把海绵换成了木板(如图丁),则桌子对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选填“”“”或“”);

(5)小明与小红进行实验交流时,小明说我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分别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给小红演示,小红指出图 (选填“①”或“②”)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该方法 。

题型2 压强的概念
1. 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这为它在沙漠行走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图所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骆驼和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骆驼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
B.马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C.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强
D.骆驼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大于马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2.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一起在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B.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C.对沙滩的压力较大 D.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
3. 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匀速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变大 B.F、p变小,f变大
C.F、f不变,p变大 D.F、f不变,p变小
4. 如图所示,将圆柱体A、B重叠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圆柱体A的重力为200N,底面积为100cm2,圆柱体B的重力为80N,底面积为40 cm2.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p= Pa,圆柱体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Pao
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已知甲、乙切去部分质量相同,则甲、乙密度ρ甲 ρ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 F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中国女子冰壶比赛时的情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体积为,停在冰面上时冰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某次比赛中,投掷手将冰壶推出,冰壶在12s内向前滑行了18m。求:
(1)冰壶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冰壶的密度;
(3)冰壶停在水平冰面上时,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题型3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 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铁线路总长度居世界第一,为了提高高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关于如图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B.图乙,高铁车厢内的破窗锤两端制成锥形,便于减小压强
C.图丙,站台处的导盲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力
D.图丁,高铁车厢内的座椅设计的宽大柔软是为了减小压力
2. (多选题) 在下列生产生活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做得很细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菜刀磨得很锋利 D.货车限载保护路面
题型4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实验时的情景,关于此操作的探究目的最合理的是(  )
A.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2. 如图所示,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A.同一个人操作 B.液体质量相等
C.操作时间相等 D.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实验中:
(1)实验中使用的压强计如图甲所示.使用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压强计的 。实验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结论: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换用五根一端蒙有相同橡皮膜的玻璃管(粗细相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丁所示。
①根据图丁中1、2和3号管的现象,可得液体压强大小与 有关。
②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有无影响,用4号管和5号管进行实验。由图示实验现象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长度 。
4. 小海发现,他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感觉胸口有压迫感,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疑问:液体压强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猜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多少有关。为验证猜想,他用U形管压强计进行探究。
(1)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的压强,原因是金属盒上的薄膜受到的外力作用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2)根据图①和②实验现象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多少 (选填“有关”或“无关”);
(3)请你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 (只写一种因素即可)有关。为了验证你的猜想,你将选择图中的 和 进行探究(选填图中对应的序号)。通过观察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5.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甲乙两图中, (选填“甲”或“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这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3)丙图中,A、B、C三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点。

题型5 液体压强的特点
1. 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C.拦河大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水的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
D.两种不同的液体,谁的密度大,谁产生的压强大
2.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面积为1cm2的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酒精,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如图所示,橡皮膜相平。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为10N
C.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为12.5cm
D.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2.5cm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
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上面开口的杯子,装有10cm深的水。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外部底面积为;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000Pa B.水和杯对桌面的压力为9N
C.杯内水的重力小于5N D.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底面粗糙程度相同,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装有同种液体,液面相平。甲、乙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则
;用沿水平方向的力、分别缓慢推动甲、乙两容器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容器未倾斜时,则 (两空均选填“<”、“=”或“>”)
6.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的平底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体积为的水,水深为。(,取),求:
(1)桶内水的质量m;
(2)水对桶底的压强p;
(3)水对桶底的压力F。
题型6 连通器
1. 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液体压强计 D.地漏
2.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 如图所示,AB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当开关K闭合时,则AB两个容器 (选填“能”或“不能”)构成连通器,若开关K打开时,两个容器中水的流动方向是 (选填“从A流向B”或“从B流向A”),最后两个容器中的水面 。
题型7 大气压强的存在
1.地球被几百千米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以下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有关的是( )
A.沙漠越野车安装宽大的车轮 B.用吸管吸玻璃杯中的饮料
C.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 D.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
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小明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
A.大气压强有多大 B.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C.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D.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下列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用吸管吸杯中的牛奶 D.吸盘可以“吸”在光滑的墙上
4. 小雅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橡胶吸盘对接后用力挤压,排出里边的空气,用力很难将它们拉开,说明吸盘外部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吸盘内部气压,小雅想要将两吸盘分开,请你为小雅提供一条可行的建议: 。
题型8 大气压强的测量
1.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的流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把水银替换成水,其余器材不变,由此计算大气压强
B.向上移动玻璃管,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C.实验中用的玻璃管越粗,水银柱高度越低
D.标准大气压指760mm水银柱的压力
28.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设计:将玻璃管倒立放入水银槽稳定后,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形成 ;
(2)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①如图丙所示,当管内的水银面下降到 mm时,水银面高度差将保持不变;
②根据水银面高度差,推导大气压强的值为 Pa(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g取9.8 N/kg);
(3)交流与评估:
①若实验时不小心有气体留在管中未排出,稳定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②若实验时玻璃管倾斜,稳定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③如果用一锥体在液柱上方(真空部分)玻璃管某处刺一小孔,水银柱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④如果将水银换成水来做实验(玻璃管足够长),稳定后管内外水柱的高度差约为 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小明利用的轻质注射器等器材测量大气压:
(1)为得到活塞横截面积,需要量取的长度为 cm。当注射器中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2)考虑到摩擦因素,小明取下橡皮帽,再次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稳定时的示数为0.7N,此过程中活塞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
(3)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大气压强是 Pa,已知实验时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则造成该偏差的最有可能原因是: 。
4.如图所示,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板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不会掉落说明 的存在,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持续少量地向小桶内加沙子,当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8kg,可测得此时大气压的值约为 Pa;若吸盘内的空气未完全排出,会导致测量的大气压值偏 (选填“大”或“小”)。(g取10N/kg)
5. 如图1所示,小明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根据图中数据可知该地的大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若将玻璃管倾斜(玻璃管上方是真空),两液面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根据此实验自制了简易气压计(如图2所示),瓶内封闭了一部分空气。若从一楼拿到六楼,玻璃管内的水柱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题型9 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
1. 煮面条时,人们一般先用大火使水迅速沸腾,再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时,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使用高压锅煮饭更容易把饭煮熟,原因是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 (选填“高”或“低”)。
2. 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州试种了海水稻。如图所示是海西州当地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 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吸盘 B.连通器 C.重垂线 D.书包带
4. 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 B C D
A. 借助铅垂线砌墙 B. 用吸管喝饮料
C. U形排水管 D. 运动员跳远
5.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他将气压计由一楼拿到六楼时,细玻璃管中液面会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瓶和细玻璃管自制气压计时,瓶中的水不能装满
B.细玻璃管中液面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
C.利用自制气压计可以精确测量大气压的数值
D.细玻璃管越粗水柱高度变化越明显
题型10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液面位置如图
。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A管中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较 ,A管中液面 B管中液面。
2. 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向上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C.只有吸气才会增大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D.只有吹气才会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3. 下列现象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知识解释的是( )
A.硬纸板不掉下来 B.吸盘挂钩 C.用吸管吸饮料 D.飞机机翼
4.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将足球以旋转的方式发出“香蕉球”,利用足球的自旋使足球两侧空气流速不同形成压强差,使足球走出一条香蕉状的路径。图中给出了四种足球自旋方向与飞行路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两图是正确的 B.甲、丙两图是正确的
C.甲、乙两图是正确的 D.甲、丁两图是正确的
5. 老师利用传感器为同学们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演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装置中A、B、C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连接在一起,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同一时间内,通过每节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大。如图乙所示,①、②、③三条图线分别对应粗细不同的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像可知:

(1)在抽气过程中,实验室的大气压为 Pa;对1m2的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为 N。图像①是 塑料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选填“A”、“B”或“C”);
(2)12.5s后,老师将抽气的吹风机调换挡位,图像中①②③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由此可以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实验后,同学们研究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中的水足够多,仅打开阀门K,当水不流动时,a管中液面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管内液面的高度。再将阀门T打开,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中液面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管中液面的高度。
题型11 飞机的升力
1. 如图,用机翼模型研究飞机如何获得升力。当电风扇对机翼模型吹风时,A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B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这是由于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
2.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飞机C919首次商业飞行圆满成功,如图,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919爬升过程中,惯性变大
B.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舱外大气压逐渐增加
C.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小,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大
D.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大,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
3. 在下列几种航空器中,主要利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A B C D
A.观光热气球 B.民航客机
C.武装直升机 D.运载火箭
二、直击中考
1.(2024·青海·中考真题)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依然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以徐立平为代表的“大国工匠”以精湛的火药雕刻技术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如图所示,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增大压力
2. (2024·西藏·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中,用压强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
B.乙图中,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水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升高
C.丙图中,三峡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丁图中,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落是由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3.(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列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拦河坝上窄下宽更加稳固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飞机机翼上凸下平获得升力
D.船只利用船闸在上下游之间往返
4.(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在一端封闭的塑料管中灌满水,用纸片盖住管口后倒过来,如图所示。纸片和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掉下来,是因为( )
A.水受到的重力 B.空气对水的浮力
C.塑料管对纸片的弹力 D.大气压力

5. (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与乙的高度关系是h甲 > h乙。若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和P甲、P乙,下列说法中(  )
①F甲>F乙 ②F甲=F乙 ③P甲>P乙 ④P甲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6. (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G1,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S1,木板底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7.(2024·新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的玻璃瓶,深度为20cm,内封闭有质量为0.30kg的水。将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底部的压强为900Pa;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盖的压强为1400Pa。若该玻璃瓶内装满密度为的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  )
A.0.36kg B.0.40kg C.0.44kg D.0.48kg
8. (2024·河南·中考真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
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 ;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 ;
(3)比较图中 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 ;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 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 (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
9. (2024·北京·中考真题)近年来在东北林区发现了越来越多野生东北虎的足迹。生物学家为了估算某只野生东北虎的质量,在松软、平坦且足够深的雪地上,选取该东北虎四脚着地停留时的脚印,其中的一个脚印如图甲所示。在方格纸上描绘出脚印的轮廓,如图乙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数出脚印轮廓所围小方格的个数(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个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用数出的小方格的个数乘以一个小方格的面积,就大致得出了脚印的面积。测出脚印的深度,在脚印旁边相同的雪地上放一底面积为的平底容器,在容器中缓缓放入适当的物体,当容器下陷的深度与脚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出容器及内部物体的总质量为30kg。忽略脚趾和脚掌之间空隙的面积,g取10N/kg,求:
(1)该东北虎一只脚印的面积 ;
(2)该东北虎的质量 。
10.(2024·新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长方体空心砖内有若干个柱形圆孔,空心砖的质量为1.5kg,空心部分(柱形圆孔)体积占长方体体积的1/4。将其分别平放、侧放、竖放于水平地面上时,空心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依次为,且,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求:
(1)空心砖的重力;
(2)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
三、新题+综合题
1.(多选题)图甲是我国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客机C919,图乙是飞机单侧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的模型。当C919空载停在机场的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约为9×105pa,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不计飞机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919空载时重约
B.气流从机翼上、下表面流过时,流过上表面所用的时间比下表面的长
C.C919在跑道上高速滑行时,它受到的重力与跑道对它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D.C919在高空水平定速巡航时,双侧机翼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与飞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已知ρ水>ρ 酒),其中 a 、b 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同, a、c 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 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是酒精,乙容器中是水;a 点压强一定小于 c 点压强
B.甲容器中是酒精,乙容器中是水;a 点压强一定小于b 点压强
C.甲容器中是水,乙容器中是酒精; a 点压强一定大于 c 点压强
D.甲容器中是水,乙容器中是酒精; a 点压强一定大于b 点压强
3. 风洞是一种检测飞行器性能的设施。如图,将飞行器固定在风洞中,通过人工产生并控制气流,模拟飞行器飞行时周围气体的流动。检测时,飞行器相对气流是 的,其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 ,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4. 质量为3×106kg的潜水艇,其上有一个根据水压大小转化显示的深度表,如图。
(1)该潜水艇出厂前,放在工厂地面上,受力面积为1×103m2,求该潜艇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2)该潜水艇潜入长江执行任务,需向储水仓中注入2×105kg的水,潜入长江水面下50m深处,此时深度表示数为50m。
a.潜水艇受到江水的压强p水;
b.若该潜水艇进入东海执行任务,已知ρ海水>ρ水,请通过推导说明当深度表上显示“50m”时,实际深度h海水与50m的大小关系。
5. 如图(a)所示,轻质薄壁柱形容器甲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
(1)若容器甲的底面积为1×10-2米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2牛,求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p甲。
(2)将一根两端开口、质量和厚度忽略不计的玻璃管乙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将其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现向玻璃管内加入某种液体,当乙中液面高度达到0.4米时橡皮膜水平。此时乙中液面比甲中水面高出0.1米,如图(c)所示,求液体的密度ρ液。
6. 如图甲所示的是高压锅的构造图,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
(1)请说明高压锅为什么能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
(2)当外界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水的沸点为115℃。
①此时锅内外的压强差为多少Pa
②应使用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π取3,外界大气压值取1×105Pa)
7. (1)一个空瓶,瓶口扎上橡皮膜,分别竖直地浸入同一杯水中的相同位置, (选填“甲”“乙”)图中橡皮膜凹进更明显。这个结果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选填“温度”“密度”“深度”)有关;
(2)图丙中,在研究液面下深度为h处的液体压强时,设液柱的底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ρ,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g,该处的压强p= ;若取底面积更大的液柱,该处的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如图丁,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孔(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两侧注入不同深度液体。
①若两侧注水,橡皮膜左右两侧水压比较:p左_____p右;(选填“”“”“<”)
②若左侧注酒精,橡皮膜距离酒精液面8cm;右侧注水,橡皮膜距离水面10cm,此时橡皮膜凸起情况是 (填选项字母)。(ρ酒精<ρ水)
A.向左凸起 B.向右凸起
C.没有凸起 D.无法确定
8.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意思是只要液体上方出现真空,与真空接触的液体就会流上去填补,直到液面上方不存在真空为止。
(1)以下现象中能用“自然界厌恶真空”解释的有_______(填序号)。
A.吸盘能挂重物 B.用吸管吸饮料 C.瓶吞鸡蛋 D.抽水机抽水
(2)在下列两个实验中,能推翻这个理论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托里拆利实验
(3)请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说明为什么第(2)问中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
参考答案
一、题型梳理
题型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 利用小桌、砝码和海绵“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桌使海绵的形变越大,说明小桌对海绵的压力越大
B.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于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
C.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D.甲、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答案】C
【详解】A.小桌使海绵的形变越大,可能是小桌对海绵的压力越大,也可能是受力面积越小,故A错误;
B.根据图乙和图丙可知,对海绵的压力大小都等于桌子和砝码总重力大小,故B错误;
C.根据甲、乙图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但是甲图和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不相同,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故C正确;
D.根据甲、丙图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的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故无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是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2. “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滨利用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塑料瓶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1)装满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瓶子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瓶子所受重力的大小,这是因为瓶子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小滨发现塑料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于是他拿来了容易发生形变的海绵继续体验;
(2)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先后正放、倒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乙、丙所示,塑料瓶对海绵的压力F正 F倒(选填“>”“<”或“=”),观察到海绵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在塑料瓶侧壁上下不同位置钻两个小孔,取下瓶盖,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的现象如图丁所示,此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再次拧紧瓶盖,会看到小孔 (选填“A”“B”或“A和B”)立即停止出水,这是因为 的存在;
(4)塑料瓶停止出水后,再次将塑料瓶正放在海绵上,与图乙相比,会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更不明显,用这个规律可以解释的事例是: 。
A.限制货车超载 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答案】 平衡 相互作用 = 受力面积 深度 A和B 大气压 A
【详解】(1)瓶子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大小是相同的,即F正=F倒。
由图乙和图丙可知,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因此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3)由图丁可知,A、B两处深度不同,且B处的深度比A处的深度要大,此时B处的水流速度大于A处的水流速度,说明B处水的压强要大于A处水的压强,因此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瓶盖拧紧后,瓶内与瓶外隔绝,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将瓶内的水压在瓶内而流不出来,因此小孔A和B都会立即停止出水。
(4)塑料瓶停止出水后,再次将塑料瓶正放在海绵上,与图乙相比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A.限制货车超载是通过改变压力大小来改变压强,故A符合题意;
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如下图所示,小明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木板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明在图乙的基础上,把海绵换成了木板(如图丁),则桌子对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选填“”“”或“”);
(5)小明与小红进行实验交流时,小明说我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分别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给小红演示,小红指出图 (选填“①”或“②”)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该方法 。

【答案】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乙、丙 = ①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详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由图甲、乙可知,甲、乙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的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压力相同,丙图中小桌子倒放,受力面积较大,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太明显。可见: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比较图乙与图丁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由公式p=F/S可得,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相等。
(5)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②中铅笔水平放置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图②的方法合理。而图①中因铅笔的重力作用,两手指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故图①的方法不合理。
题型2 压强的概念
1. 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这为它在沙漠行走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图所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骆驼和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骆驼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
B.马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C.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强
D.骆驼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大于马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C
【详解】AB.骆驼和马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受到的重力,而两力的施力物体不同,不是同一个力,故AB错误;
C.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骆驼对地面的压力与马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由p=F/S得,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强,而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则骆驼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一起在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B.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C.对沙滩的压力较大 D.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
【答案】C
【详解】AB.他们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深浅相同,说明他们对沙地的压强相等,故AB不符合题意;
CD.因S甲>S乙,所以由可知F甲>F乙,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甲的重力较大,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匀速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变大 B.F、p变小,f变大
C.F、f不变,p变大 D.F、f不变,p变小
【答案】C
【详解】水平面上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由于p=F/S,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f不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如图所示,将圆柱体A、B重叠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圆柱体A的重力为200N,底面积为100cm2,圆柱体B的重力为80N,底面积为40 cm2.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p= Pa,圆柱体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Pao
【答案】 5×104 7×104
【详解】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力大小
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大小为40cm2,即0.004m2,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
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力为
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大小为40cm2,即0.004m2,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强
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已知甲、乙切去部分质量相同,则甲、乙密度ρ甲 ρ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 F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大于 小于
【详解】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甲、乙切去部分质量相同,因为m=ρV=ρSh
则有
又由图可知,所以ρ甲>ρ乙
当甲、乙切去部分的厚度相同时,质量相同。由图,切去相同厚度后,甲、乙剩余部分的厚度
h甲则有剩余部分甲物体质量小于乙物体的质量,因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G=mg
则有F甲6.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中国女子冰壶比赛时的情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体积为,停在冰面上时冰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某次比赛中,投掷手将冰壶推出,冰壶在12s内向前滑行了18m。求:
(1)冰壶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冰壶的密度;
(3)冰壶停在水平冰面上时,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答案】(1)1.5m/s;(2)2.5×103kg/m3;(3)1×104Pa
【详解】(1)冰壶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冰壶的密度
(3)冰壶停在水平冰面上时,冰壶对冰面的压力
F=G=mg=20kg×10N/kg=200N
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答:(1)冰壶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5m/s;
(2)冰壶的密度是2.5×103kg/m3;
(3)冰壶停在水平冰面上时,冰壶对冰面的压强是1×104Pa。
题型3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 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铁线路总长度居世界第一,为了提高高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关于如图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B.图乙,高铁车厢内的破窗锤两端制成锥形,便于减小压强
C.图丙,站台处的导盲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力
D.图丁,高铁车厢内的座椅设计的宽大柔软是为了减小压力
【答案】A
【详解】A.铁轨下铺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正确;
B.图乙,高铁车厢内的破窗锤两端制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图丙,站台处的导盲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错误;
D.图丁,高铁车厢内的座椅设计的宽大柔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错误。
故选A。
2. (多选题) 在下列生产生活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做得很细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菜刀磨得很锋利 D.货车限载保护路面
【答案】AC
【详解】A.图钉尖做得很细。这是因为在按图钉时,图钉对墙面的压力是一定的,而图钉尖做得很细,就减小了图钉与墙面的受力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压强就会增大,所以图钉能更容易地按进墙面。故A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这是为了减小背带对肩膀的压强。因为书包的重力(即背带对肩膀的压力)是一定的,而背带做得较宽,就增大了背带与肩膀的受力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压强就会减小,所以背书包时会感觉更舒服。故B不符合题意;
C.菜刀磨得很锋利。这是为了增大菜刀对食材的压强。因为在使用菜刀切食材时,菜刀对食材的压力是一定的,而菜刀磨得很锋利,就减小了菜刀与食材的受力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压强就会增大,所以菜刀能更容易地切开食材。故C符合题意;
D.货车限载保护路面。这是因为货车的重力(即对路面的压力)与所载货物的质量成正比,货车超载就会增大对路面的压力。而路面的受力面积(即货车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是有限的,根据压强公式,压力增大就会导致压强增大,从而加速路面的损坏。所以货车限载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题型4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实验时的情景,关于此操作的探究目的最合理的是(  )
A.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答案】B
【详解】A.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由图可知,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不能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在两图中看出,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故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D.金属盒的方向相同,因此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方向的关系,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图所示,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A.同一个人操作 B.液体质量相等
C.操作时间相等 D.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答案】D
【详解】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探究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关系,所以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故选D。
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实验中:
(1)实验中使用的压强计如图甲所示.使用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压强计的 。实验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结论: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换用五根一端蒙有相同橡皮膜的玻璃管(粗细相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丁所示。
①根据图丁中1、2和3号管的现象,可得液体压强大小与 有关。
②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有无影响,用4号管和5号管进行实验。由图示实验现象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长度 。
【答案】(1)气密性 高度差;(2)液体的密度;(3)液体深度 无关
【详解】(1)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按压探头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有明显变化,则气密性良好。
实验采用转换法,实验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乙、丙两图所用的液体不同,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U形管两侧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①由丁图1、2和3号管可知,液体的深度不同,橡皮膜凸出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可得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由丁图4和5号管可知,液体的长度不同,深度相同,橡皮膜凸出的程度相同,因此可得液体压强与液体长度无关。
4. 小海发现,他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感觉胸口有压迫感,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疑问:液体压强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猜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多少有关。为验证猜想,他用U形管压强计进行探究。
(1)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的压强,原因是金属盒上的薄膜受到的外力作用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2)根据图①和②实验现象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多少 (选填“有关”或“无关”);
(3)请你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 (只写一种因素即可)有关。为了验证你的猜想,你将选择图中的 和 进行探究(选填图中对应的序号)。通过观察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越大;(2)无关;(3)液体的密度,④,⑤,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详解】(1)液体内部压强大小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金属盒上的薄膜受到的外力作用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2)根据图①和②实验现象可知,在深度相同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等,所以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多少无关。
(3)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应该保证压强计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且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选择图中的④和⑤进行探究,通过观察实验④⑤压强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5.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甲乙两图中, (选填“甲”或“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这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3)丙图中,A、B、C三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点。
【答案】 不是 乙 增大 C
【详解】(1)因微小压强计所上端并未开口,所以不属于连通器。
(2)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可知,甲、乙两图中,乙图中探头受到的压强大。
(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及深度有关,当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时,压强越大,所以A、B、C三个点中,C位置液体的密度大,深度深,所以C点的压强最大。
题型5 液体压强的特点
1. 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C.拦河大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水的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
D.两种不同的液体,谁的密度大,谁产生的压强大
【答案】D
【详解】A.根据液体压强的知识可知,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相等,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p=ρgh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水越深的位置,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大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p=ρgh可知,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两个因素,所以,两种不同的液体,谁的密度大,谁产生的压强大,这种说法错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面积为1cm2的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酒精,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如图所示,橡皮膜相平。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为10N
C.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为12.5cm
D.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2.5cm
【答案】D
【详解】A.橡皮膜相平说明橡皮膜上面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橡皮膜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根据p=ρgh可知,橡皮膜下面水的压强大于酒精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橡皮膜上下方液体压强之和,所以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A错误;
B.左侧上面水对橡皮膜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1m=1000Pa
因为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等于水对橡皮膜压强,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也为1000Pa,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
F=pS=1000Pa×1×10-4m2=0.1N,故B错误;
C.根据p=ρgh知,可以算出橡皮膜上面的酒精的深度,但不知道橡皮膜下面酒精的高度,不能判断出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故C错误;
D.根据=ρgh知橡皮膜上面的酒精的深度
又因为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10cm
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12.5cm﹣10cm=2.5cm
故D正确。故选D。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
【答案】A
【详解】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而两容器和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所以三容器的总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F丙,故A正确;
B.因两容器底面积相同,且F甲=F乙=F丙,由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故B错误;
C.根据题图可知,甲、乙、丙液体的质量相等,丙液体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乙的体积,甲的体积最小,根据可知,甲的密度最大,丙的密度最小,即ρ甲>ρ乙>ρ丙,故C错误;
D.因液体深度相同,且ρ甲>ρ乙>ρ丙,所以由p=ρgh可知,p甲>p乙>p丙,故D错误。
故选A。
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上面开口的杯子,装有10cm深的水。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外部底面积为;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000Pa B.水和杯对桌面的压力为9N
C.杯内水的重力小于5N D.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答案】C
【详解】A.10cm深的水对杯底的压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9kg。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F=G=mg=0.9kg×10N/kg=9N,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对杯底的压力F1=pS1=1000Pa×50×10-4m2=5N

即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5N)等于以容器底为底面积、以水的深度为高的圆柱形水柱的重力,如下所示:
杯内水的重力大于5N,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底面粗糙程度相同,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装有同种液体,液面相平。甲、乙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则
;用沿水平方向的力、分别缓慢推动甲、乙两容器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容器未倾斜时,则 (两空均选填“<”、“=”或“>”)
【答案】 = >
【详解】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根据p=ρgh,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F=pS可知液体对容器的底部的压力F1=F2。
甲、乙是两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且由图可知甲容器中水的质量比乙容器中水的质量多,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容器底面粗糙程度相同,因此甲容器在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大。用沿水平方向的力F3、F4分别缓慢推动甲、乙两容器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F3、F4分别等于甲、乙两容器在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因此F3>F4。
6.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的平底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体积为的水,水深为。(,取),求:
(1)桶内水的质量m;
(2)水对桶底的压强p;
(3)水对桶底的压力F。
【答案】(1)5kg;(2)2000Pa;(3)40N
【详解】(1)已知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
由可知,水的质量为
(2)已知水深h=0.2m,则水对桶底的压强为
(3)由可知水对桶底的压力为
答:(1)桶内水的质量为5kg;
(2)水对桶底的压强为2000pa;
(3)水对桶底的压力为40N。
题型6 连通器
1. 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液体压强计 D.地漏
【答案】C
【详解】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船闸的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两次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U形管压强计一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这样可达到防臭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详解】喂水器、船闸、下水管的“存水弯”的结构均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压强计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不是连通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3. 如图所示,AB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当开关K闭合时,则AB两个容器 (选填“能”或“不能”)构成连通器,若开关K打开时,两个容器中水的流动方向是 (选填“从A流向B”或“从B流向A”),最后两个容器中的水面 。
【答案】 不能 从B流向A 相平
【详解】当阀门K闭合时,甲乙两容器顶端开口,底部不连通,不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点。则AB两个容器不能构成连通器。
当阀门K打开时,甲乙两容器顶端开口,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点。则AB两个容器构成连通器。由图可知B比A深度大一些,故水的流动方向是从B流向A,根据连通器的特点,装有同种液体且自由静止时,液面最终是相平的。
题型7 大气压强的存在
1.地球被几百千米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以下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有关的是( )
A.沙漠越野车安装宽大的车轮 B.用吸管吸玻璃杯中的饮料
C.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 D.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
【答案】B
【详解】A.沙漠越野车安装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当用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时大气压就把饮料压入管中,从而进入人的嘴中,故B符合题意;
C.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小明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
A.大气压强有多大 B.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C.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D.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答案】B
【详解】玻璃杯中装满水,手托住硬纸片向各个方向倾斜,纸片没有落下,说明纸片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3.下列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用吸管吸杯中的牛奶 D.吸盘可以“吸”在光滑的墙上
【答案】B
【详解】ACD.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吸管吸瓶中的牛奶、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三个实例都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缘故,所以这些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故ACD不符合题意;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是由于受到推力作用的缘故,与大气压无关,故B符合题意。故选B。
4. 小雅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橡胶吸盘对接后用力挤压,排出里边的空气,用力很难将它们拉开,说明吸盘外部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吸盘内部气压,小雅想要将两吸盘分开,请你为小雅提供一条可行的建议: 。
【答案】 大于 在吸盘上扎一个小孔
【详解】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很难拉开。
若在吸盘上扎一个小孔,气体进入,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大,吸盘内外气体压强差变小,压力差变小,可以轻松将两吸盘分开。
题型8 大气压强的测量
1.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的流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把水银替换成水,其余器材不变,由此计算大气压强
B.向上移动玻璃管,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C.实验中用的玻璃管越粗,水银柱高度越低
D.标准大气压指760mm水银柱的压力
【答案】B
【详解】A.由于大气压不变,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水做实验,由可知,大气压能支撑的液柱高度会增大,大于玻璃管的长度,无法完成实验,故A错误;
BC.水银柱的高度取决与外界大气压的大小,与玻璃管的位置和粗细无关,故B正确,C错误;
D.一标准大气压指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28.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设计:将玻璃管倒立放入水银槽稳定后,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形成 ;
(2)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①如图丙所示,当管内的水银面下降到 mm时,水银面高度差将保持不变;
②根据水银面高度差,推导大气压强的值为 Pa(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g取9.8 N/kg);
(3)交流与评估:
①若实验时不小心有气体留在管中未排出,稳定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②若实验时玻璃管倾斜,稳定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 mm;
③如果用一锥体在液柱上方(真空部分)玻璃管某处刺一小孔,水银柱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④如果将水银换成水来做实验(玻璃管足够长),稳定后管内外水柱的高度差约为 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真空 760 1.013×105 小于 等于 下降 10.3
【详解】(1)实验设计:将玻璃管倒立放入水银槽稳定后,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形成真空,避免玻璃管内由空气残留影响实验结果。
(2)①与图丙得,当管内的水银面下降到760mm时,水银面高度差将保持不变.
②根据水银面高度差,推导大气压强的值为
(3)①若实验时不小心有气体留在管中未排出,则外界大气压等于管内气压与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稳定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小于760 mm。
②若实验时玻璃管倾斜,外界大气压不变,稳定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等于760 mm。
③如果用一锥体在液柱上方(真空部分)玻璃管某处刺一小孔,玻璃管变为连通器,水银柱将下降,直到管内外液面相平。
④由p=ρgh得,稳定后管内外水柱的高度差
3. 小明利用的轻质注射器等器材测量大气压:
(1)为得到活塞横截面积,需要量取的长度为 cm。当注射器中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2)考虑到摩擦因素,小明取下橡皮帽,再次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稳定时的示数为0.7N,此过程中活塞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
(3)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大气压强是 Pa,已知实验时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则造成该偏差的最有可能原因是: 。
【答案】 3.00 水平向右 9×104 没有排尽大气
【详解】(1)为了得到活塞面积,需测量出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4.00cm-1.00cm=3.00cm
(2)向右拉动注射器筒,活塞相对针筒向左运动,所以活塞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2N,又因为活塞受到的摩擦力为0.7N,所以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注射器针筒的容积为4.5mL,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3cm,所以针筒活塞是面积为
大气压强
实验过程中无法完全将针筒内大气完全排尽,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偏小。
4.如图所示,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板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不会掉落说明 的存在,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持续少量地向小桶内加沙子,当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8kg,可测得此时大气压的值约为 Pa;若吸盘内的空气未完全排出,会导致测量的大气压值偏 (选填“大”或“小”)。(g取10N/kg)
【答案】 大气压 9.5×104 小
【详解】[1]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不会掉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G=mg=3.8kg×10N/kg=38N
根据p=F/S可得大气压的测量值
[3]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被排出,会使拉力变小,这样大气压的测量值也会相应偏小。
5. 如图1所示,小明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根据图中数据可知该地的大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若将玻璃管倾斜(玻璃管上方是真空),两液面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根据此实验自制了简易气压计(如图2所示),瓶内封闭了一部分空气。若从一楼拿到六楼,玻璃管内的水柱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 小于 不变 升高
【详解】从水银槽内的水银面开始,到玻璃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760mm,所以大气压是760mm高水银柱;760mm水银柱等于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
由于当时大气压大小不变,所以将玻璃管倾斜一些,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高度不变。
将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时,高度在升高,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
题型9 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
1. 煮面条时,人们一般先用大火使水迅速沸腾,再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时,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使用高压锅煮饭更容易把饭煮熟,原因是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 (选填“高”或“低”)。
【答案】 不变 高
【详解】由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可知,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
用密封性好的高压锅煮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不断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高压锅内不易外泄,导致锅内气压增大,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可知,水上方的气压越高,水的沸点就会越高,所以用高压锅煮饭更容易把饭煮熟。
2. 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州试种了海水稻。如图所示是海西州当地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 91 低于
【详解】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1℃,则水的沸点为91℃。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强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 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吸盘 B.连通器 C.重垂线 D.书包带
【答案】A
【详解】A.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墙上,故A符合题意;
B.连通器利用的是液体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重垂线利用的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不符合题意;
D.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 借助铅垂线砌墙 B. 用吸管喝饮料
C. U形排水管 D. 运动员跳远
【答案】B
【详解】A.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B符合题意;
C.下水道U形弯管在结构上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点,是连通器的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为了使起跳前具有较大的速度,由于惯性可以跳的更远,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他将气压计由一楼拿到六楼时,细玻璃管中液面会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瓶和细玻璃管自制气压计时,瓶中的水不能装满
B.细玻璃管中液面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
C.利用自制气压计可以精确测量大气压的数值
D.细玻璃管越粗水柱高度变化越明显
【答案】A
【详解】A.自制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当外界的气压发生变化时,内部气压保持不变,液柱在内外气压的作用下,其高度会发生变化,所以瓶中的水不能装满,故A正确;
B.将制作好的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由于高度增加,外界大气压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升高,故B错误;
C.利用自制气压计水柱高度变化反映了瓶内外的气压差大小的变化,只能粗略测量大气压的数值,故C错误;
D.水柱高度变化反映了瓶内外的气压差大小的变化,由于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即水柱h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与玻璃管的粗细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题型10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液面位置如图
。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A管中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较 ,A管中液面 B管中液面。
【答案】 大 低于
【详解】A管上方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大,风经过A管上方的流动速度小于B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则A管上方的压强大于B管上方的压强,红墨水将被压向B管,A管液面下降,B管液面上升,即A管中液面低于B管中液面。
2. 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向上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C.只有吸气才会增大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D.只有吹气才会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答案】B
【详解】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乒乓球下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吸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这样在乒乓球的上、下部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托起乒乓球;综上分析可知,无论向上吸气或向下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 下列现象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知识解释的是( )
A.硬纸板不掉下来 B.吸盘挂钩 C.用吸管吸饮料 D.飞机机翼
【答案】D
【详解】A.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流出,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不能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盘吸附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吸盘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这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不能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不能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机的机翼的横截面形状通常是上凸下平,当飞机飞行时,气流会同时流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下表面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向上的升力,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将足球以旋转的方式发出“香蕉球”,利用足球的自旋使足球两侧空气流速不同形成压强差,使足球走出一条香蕉状的路径。图中给出了四种足球自旋方向与飞行路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两图是正确的 B.甲、丙两图是正确的
C.甲、乙两图是正确的 D.甲、丁两图是正确的
【答案】D
【详解】由甲、丙图可知,足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足球右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左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足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逐渐向右侧偏移,故甲图正确,丙图错误;
由乙、丁图可知,足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足球左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右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足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应该逐渐向左侧偏移,故乙图错误,丁图正确。
故选D。
5. 老师利用传感器为同学们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演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装置中A、B、C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连接在一起,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同一时间内,通过每节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大。如图乙所示,①、②、③三条图线分别对应粗细不同的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像可知:

(1)在抽气过程中,实验室的大气压为 Pa;对1m2的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为 N。图像①是 塑料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选填“A”、“B”或“C”);
(2)12.5s后,老师将抽气的吹风机调换挡位,图像中①②③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由此可以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实验后,同学们研究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中的水足够多,仅打开阀门K,当水不流动时,a管中液面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管内液面的高度。再将阀门T打开,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中液面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管中液面的高度。
【答案】 1.014×105 1.014×105 A 增大 等于 大于
【详解】(1)由乙图可知,在抽气过程中,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4kPa,即1.014×105Pa。
对1m2的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
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由甲图可知,A管的横截面积最小,相同时间通过气体的体积一定,所以A管中气体流速最快,故A管中压强最小,由乙图可知,图像①的压强最小,所以图像①是A塑料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图像中①②③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即压强变小,由于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所以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增大。
(3)水不流动时,a管与b管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组成连通器,由连通器原理可知,a管与b管中液面同样高。
水向外流的过程中,由于相同时间流出水的体积一定,b管下端的横截面积较小,所以b管下端的水的流速较大,由于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b管中的液面下降,故a管中液面的高度大于b 管中液面的高度。
题型11 飞机的升力
1. 如图,用机翼模型研究飞机如何获得升力。当电风扇对机翼模型吹风时,A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B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这是由于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
【答案】 小 大 小
【详解】当接通电风扇后,空气分别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流过,由于机翼模型上凸下平,气流通过上表面的速度要大于下表面的速度,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机翼模型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小于下表面的压强,从而使机翼模型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差,所以弹簧测力计A示数会变小,弹簧测力计B示数会变大。
2.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飞机C919首次商业飞行圆满成功,如图,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919爬升过程中,惯性变大
B.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舱外大气压逐渐增加
C.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小,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大
D.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大,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
【答案】D
【详解】A.C919爬升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大气压受海拔高度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减少,故B错误;
CD.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大,下方气流速度较小,所以上表面压强较小,下表面压强较大,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3. 在下列几种航空器中,主要利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A.观光热气球 B.民航客机 C.武装直升机 D.运载火箭
【答案】B
【详解】A.观光热气球利用了通过加热气球内的气体使热气球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当密度小于热气球外空气的密度时热气球就会上浮,故A不符合题意;
B.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当空气流动时上表面流速快压强小,下表面流速慢压强大,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所以飞机获得升力,故B符合题意;
C.直升飞机是利用螺旋桨(又称为“旋翼”)的运动对空气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螺旋桨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所以,直升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和固定翼飞机是不同的,与流体的压强没有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运载火箭靠燃气的反冲力获得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直击中考
1.(2024·青海·中考真题)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依然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以徐立平为代表的“大国工匠”以精湛的火药雕刻技术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如图所示,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增大压力
【答案】C
【详解】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2024·西藏·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中,用压强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
B.乙图中,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水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升高
C.丙图中,三峡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丁图中,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落是由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答案】A
【详解】A.由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可知,破窗锤头部较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A正确;
B.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越高,沸点越高。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水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B错误;
C.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三峡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故C错误;
D.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落是由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A。
3.(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列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拦河坝上窄下宽更加稳固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飞机机翼上凸下平获得升力
D.船只利用船闸在上下游之间往返
【答案】C
【详解】A.据p=ρgh可知,河水越深压强越大,拦河坝上窄下宽更加稳固,故A不符题意;
B.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机翼上凸下平,上面压强小,下面压强大,产生了压强差,从而获得升力,故C符合题意;
D.船只利用船闸在上下游之间往返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故D不符题意。
故选C。
4.(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在一端封闭的塑料管中灌满水,用纸片盖住管口后倒过来,如图所示。纸片和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掉下来,是因为( )

A.水受到的重力 B.空气对水的浮力
C.塑料管对纸片的弹力 D.大气压力
【答案】D
【详解】该实验为覆杯实验,纸片和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掉落是因为大气压对纸片产生了压力,将纸片紧紧压在塑料管口。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 (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与乙的高度关系是h甲 > h乙。若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和P甲、P乙,下列说法中(  )
①F甲>F乙 ②F甲=F乙 ③P甲>P乙 ④P甲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答案】B
【详解】(1)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则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因为h甲 > h乙,所以ρ甲 <ρ乙。
(2)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分别截去相同高度△h,
则减小的压强为△p= ρg△h
因为ρ甲 <ρ乙,所以△p甲<△p乙
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余=p原来 -△p
因为p原来相等,所以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
因为P甲>P乙,S甲>S乙,所以F甲>F乙。综上可知,只有①③正确。
故选B。
6. (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G1,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S1,木板底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答案】C
【详解】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大小,但二者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大小,根据p=F/S,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故C正确;
D.木板对海绵的压力等于水杯和木板的总重力,根据p=F/S,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故D错误。
故选C。
7.(2024·新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的玻璃瓶,深度为20cm,内封闭有质量为0.30kg的水。将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底部的压强为900Pa;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盖的压强为1400Pa。若该玻璃瓶内装满密度为的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  )
A.0.36kg B.0.40kg C.0.44kg D.0.48kg
【答案】B
【详解】正放时,水柱为标准的圆柱体,根据此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900Pa,根据求得水柱高度
水的质量为0.3kg,由此可知每0.1kg水占圆柱体部分3cm高度。
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盖的压强为1400Pa,根据求得水深度
瓶子总高20cm,上方空心部分高度6cm,装满水需要0.2kg,由此可知整个瓶子装满水的质量为0.5kg,瓶子的容积
则装满酒精质量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8. (2024·河南·中考真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
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 ;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 ;
(3)比较图中 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 ;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 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 (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
【答案】 拦河大坝上窄下宽 相平 甲乙 相等 深度 更小
【详解】(1)拦河大坝修建得上窄下宽,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变大。
(2)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如果已经存在一段高度差,则需要拆下软管重新安装。
(3) 比较图中甲乙两次实验,只有深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只有探头的方向不同,而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相同。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应只改变液体密度,所以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深度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 根据p=ρgh可知,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
9. (2024·北京·中考真题)近年来在东北林区发现了越来越多野生东北虎的足迹。生物学家为了估算某只野生东北虎的质量,在松软、平坦且足够深的雪地上,选取该东北虎四脚着地停留时的脚印,其中的一个脚印如图甲所示。在方格纸上描绘出脚印的轮廓,如图乙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数出脚印轮廓所围小方格的个数(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个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用数出的小方格的个数乘以一个小方格的面积,就大致得出了脚印的面积。测出脚印的深度,在脚印旁边相同的雪地上放一底面积为的平底容器,在容器中缓缓放入适当的物体,当容器下陷的深度与脚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出容器及内部物体的总质量为30kg。忽略脚趾和脚掌之间空隙的面积,g取10N/kg,求:
(1)该东北虎一只脚印的面积 ;
(2)该东北虎的质量 。
【答案】(1)135cm2;(2)162kg
【详解】(1)由图乙可知,脚印占用的小方格的数量为15,因此该东北虎一只脚印的面积约为
(2)容器及内部物体的总质量为30kg时,平底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
平底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当容器下陷的深度与脚印的深度相同,则东北虎对地面的压强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东北虎对地面的压力即重力为
该东北虎的质量
10.(2024·新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长方体空心砖内有若干个柱形圆孔,空心砖的质量为1.5kg,空心部分(柱形圆孔)体积占长方体体积的。将其分别平放、侧放、竖放于水平地面上时,空心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依次为,且,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求:
(1)空心砖的重力;
(2)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
【答案】(1)15N;(2)3000pa;(3)2g/cm3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空心砖的重力为
(2)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设空心砖的长宽高分别为a、b、c,
压力不变,根据p=F/S可知
……①
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则有
……②
联立①②,解得空心砖的体积为
则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为
三、新题+综合题
1.(多选题)图甲是我国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客机C919,图乙是飞机单侧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的模型。当C919空载停在机场的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约为9×105pa,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不计飞机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919空载时重约
B.气流从机翼上、下表面流过时,流过上表面所用的时间比下表面的长
C.C919在跑道上高速滑行时,它受到的重力与跑道对它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D.C919在高空水平定速巡航时,双侧机翼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与飞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D
【详解】A.C919空载停在机场的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约为9×105pa,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根据p=F/S可得,C919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C919空载停在机场的水平地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所以C919空载时重约4.5×105 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空气从机翼的上、下表面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5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下一篇:2025届高考物理专题专项训练:电磁学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