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试卷
物 理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为纪念老红军谢宝金而立的铜像。在长征途中他背着一台68kg的发电机走完全程,创造了长征路上的奇迹。以下与
这台发电机质量最接近的是
A. 一名中学生 B.一本物理教科书
C.一支铅笔 D.一个苹果
2.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3.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水主要来源于其源头的冰川融水。“冰川融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熔化 C.蒸发 D.凝固
4.中华典籍《周礼·考工记》中有“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的记载,这是一种通过日出、日落时细杆的影子进行辨方正位的方法,如图所示。这种方法依据的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出自白居易的《夜雪》,诗句从感觉和听觉角度叙写,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下列对“折竹声”的分析,正确的是
A.“折竹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折竹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诗人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折竹声”
D.“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6.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的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秒钟能飞行84m。关于它们运动快慢的比较,正确的是
A.褐海燕最快 B.旗鱼最快 C.猎豹最快 D.三者一样快
7.图示为小松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某物体加热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 该物质在第3min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该物质的熔点是48℃,熔化过程用了5min
D. 该物质在熔化时,温度先升高后不变
8.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能看到像,乙图中看不到像
B.乙图中能看到像,甲图中看不到像
C.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D.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9.如图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镜是目镜,B镜是物镜
B.它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C.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
D.通过B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已知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ρ丙<ρ乙<ρ甲且ρ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
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
11.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小华同学测量了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他一共测了5次,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2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选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B.根据小华的测量数据,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18.45cm
C.小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D.只要小华认真操作,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2.装有水的烧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眼睛在B处看到硬币在C处,则人眼
看到硬币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3.遨游九天,筑梦苍穹,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永不止步。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时,以神舟十九号中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神舟十九号飞船是 的,航天员从地面来到空间站内,其质量 (填变化情况);航天器的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那么用来制造航天器外壳的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密度 且熔点高。
14. 图为烘鞋器,能快速烘干潮湿的鞋子,并在烘干时杀死鞋内的细菌。“潮湿的鞋”变干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 热;烘鞋的同时杀死各种细菌,是因为烘鞋器在工作时能发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 线,这种光线能有效地杀死各种细菌。
1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都会考虑隔声效果。小军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隔声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塑料和海绵)分别做成了大小相同、一侧开口的隔声盒,如图甲所示,并将玻璃杯作为声源置于盒内,再将整个盒子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在与桌子相隔一定距离处用支架固定一个手机,利用手机的分贝仪软件功能记录敲击玻璃杯所发出的声音在此处的声强级。
为了控制声源的响度,现有如图乙所示的两种方案:方案一:将悬
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去敲击玻璃杯;方案
二:手拿小锤子,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玻璃杯。
(1)你认为方案 较合理;
(2)在此方案下,小军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仅从隔声性能的角度考
虑,四种材料中最适合做隔音墙装修材料的是 。
材料的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塑料 海绵
手机记录的响度/dB 45 68 56 50
隔声效果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16. 某同学通过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凸透镜、光屏、高度为6cm的光源、 卷尺等。下表是部分成实像的实验数据。
物距/cm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80.0 100.0
像高/cm 18.0 9.0 6.0 4.5 3.6 3.0 2.6 2.0 1.4 1.1
(1)分析上述数据,可知该同学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该同学还从数据发现,当 (填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要满足的条件)时,实像高度将小于光源高度的一半。
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作图每问2分,填空每空2分,共
28分。
17.(1)甲图中虚线为主光轴、F为焦点、O为光心,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光
线①的折射光线和光线②的入射光线。
(2)如乙图所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
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甲 乙
18.小明用天平测量一块石头的质量,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如图甲,用天平测石头的质量,请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3)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盘中砝码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是 g。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① 30° 30°
② 45° 45°
③ 60° 60°
19.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标有刻度且可沿中缝折叠的白色硬纸板。
甲 乙 丙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它的反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光屏上的光斑向____(填“上”或“下”)移动;
(2)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①平面镜水平放置,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使一
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
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________时,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
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测得的数据记录
在表格中,由此可知:反射角 入射角;
③用另一束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观察到反射后的光会逆着原
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
20.兰兰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1 93 94 96 97 98 99 99 99
甲 乙 丙
组装器材时,要在合适的位置固定好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使温度计的玻
璃泡 在水中且不触碰杯底以及杯壁;
正确组装器材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
是 ℃;
(3)实验过程中兰兰发现将冷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过长,于是给烧杯添加了有孔的纸板杯盖。请还写出一条可以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 ;
(4)在水温升高到90℃后,兰兰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丙表中,直至水沸腾后一段时间停止读数。但第8min的温度数据忘了记录,此时的水温应为 ℃;
(5)水的沸腾过程的特点是: ,温度不变。
四、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共18分。
21.一短跑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沿直线跑道跑了5s,前2s的平均速度为8m/s,后3s的平均速度为10m/s。
(1)该运动员在这5s内做 直线运动;
(2)求该运动员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
(3)求该运动员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
22.学习了密度知识后,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测量身边物件的密度。如图1,小川利用电子秤(能显示测量值)、一透明容器、适量自来水,测量一不吸水的椭圆形玩具的密度。他的测量过程及数据如图2中的甲乙丙丁所示。(ρ水=1.0g/cm3)
椭圆形玩具的质量m= g;由丙图和丁图可算出补水的质量,进
而算出所补水的体积V补= cm3;
(2)若将补水的体积当作玩具的体积,求玩具的密度;
(3)电子秤的四个数据中,若没有丙图的“149.6g”这个数据,能否算出补水的体积?若能,请算出补水的体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4年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答案
物 理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B C B A B C D A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静止 ,不变 ,小 ; 14. 吸 紫外
15.(1) 一 (2) 聚酯棉 16.(1)15 (2)物距大于3倍焦距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作图每问2分,填空每空2分,共28分。
17.(1) (2)
18.(1) 零刻度线 (2) 用手拿取砝码 (3) 80.6
19. (1)下 (2) ①同一平面 ②等于 ③可逆的
20.(1)全部浸入(完全浸没)(是这个意思就给分)
(2)95 ;
(3)减少水的质量或用温度较高的热水;
(4)99 ;
(5)不断吸热(是这个意思就给分)
四、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共18分。
21.解:(1)变速 ;(2分)
(2)根据可得,前2s的路程为:
s1=v1t1 (1分)
=8m/s×2s
=16m (答案1分,单位1分,共2分)
(3)后3s的路程:s2=v2t2=10m/s×3s=30m,(1分)
运动员跑的总路程s=s1+s2=16m+30m=46m, (1分)
运动员的运动时间t=5s,
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1分)
22.(1)96.0 (2分),38.4 (2分);
(2)由密度公式有:
(公式1分,计算1分,单位1分,共3分)
(3)能算出,计算如下:
玩具排开水的质量为m补水= m丁+m甲-m乙 (2分)
=188.0g+96.0g-246.5g
=37.5g
补水的体积为: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