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末初三年级物理 1 月份阶段成果展示
(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20 分)
1.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B.菜刀刃很锋利 C.注射器针头很尖细 D.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2.站在沙地上的一名初三同学,已知他一只鞋底的面积为 200cm2,请估计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100Pa B.1000Pa C.10000Pa D.100000Pa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 )
A.库仑 B.安培 C.伏特 D.欧姆
4.图中所示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情景,玻璃容器底端扎上相同的橡皮薄膜,竖直放置后注入适量
的水。若玻璃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不同(Sa=Sb=Sc
B.液体内部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受容器形状的影响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受容器底面积大小的影响
5.一个 5 欧的电阻与一个 1 欧的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 )
A.大于 5 欧 B.小于 5 欧大于 1 欧 C.等于 1 欧 D.小于 1 欧
6.如下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切割后,
桌面受到的压强大小减小一半的是( )
A. B. C. D.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能正确测出灯 L1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8.某报警器主要由热敏电阻 R 和保护电阻 R0元件组成,其中 R 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火灾发生时
温度升高,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报警装置。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剩余的质量
分别为 m 甲、m 乙,则( )
A.m 甲一定等于 m 乙 B.m 甲一定大于 m 乙
C.m 甲可能小于 m 乙 D.m 甲一定小于 m 乙
1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变大的是
( )
A.电压表 V 示数
B.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1示数的比值
C.电流表 A 示数
D.电流表 A1示数与电流表 A示数的比值
二、填空题(共 26 分)
11.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电压为 伏,教室里的日光灯与电风扇是 连接(选填“串联”
或“并联”),教室里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 。
12.如图所示,用 20 牛的水平力把重为 6 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它对
墙壁的压力为 牛,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 0.01 米 2,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
帕。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
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首个实现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
小的钛合金材料,可以 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同时在它每个支脚底部都安装了一个较大
的底盘(如图所示),可以 受力面积;从而 它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
的月球表面。(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第 13 题 第 14 题 第 15 题
14.如图所示,重 10 牛的物块 A 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若细线对物块 A的拉力为 6 牛,则物块 A所
受的浮力为 牛,方向 ;随着物体 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它所受的浮力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流表应 在电路中,电压表应
在电路中(均选填“串联”或“并联”)。如图所示,表明甲导体中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
关系;乙导体的电阻为 欧。
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 R1、R2的阻值均为 R0。开关 S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
I0,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已知电路
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 R1或 R2上,则可判断电路中发生了
(选填“断路”或“短路”),若将一个完好的电压表 V 并联在电阻 R1两
端,请写出电压表 V 的示数及对应的故障。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演示板上的 5 根金属丝 A、B、C、D、E 进行四次实验,通过分析初步得出导体
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粗细和长度有关的结论。已知板上各金属丝横截面积都相同,A、B、C、D 长度相
同,E的长度是它们的一半,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通过观察 来判断演示板上金属丝的电阻大小。
(2)演示板上 E 和 材料肯定相同(填字母)。
(3)演示板上的金属丝中, (填字母)所对应的材料比较适合用作家用电线。
18.小书同学在读书节期间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并填写了很多的书籍漂流卡,但小书同学认为这个“漂
流卡”称不上是真正的漂流,她希望制作一个可以“竖直立在水面”的真正漂流卡。
小书同学的设计是将写着读后感的卡片放置在一个空的塑料瓶中,从而使得它可以真正地在水舞台
里漂流。同时小书同学希望塑料瓶可以竖直正立着漂在水中,就像一个个挺拔端正的实验学子。但当她
展开实验却发现,当装有卡片的塑料瓶放在水中,几乎全部都是东倒西歪,倾倒在水面上,而非竖直正
立(如图 a)。
小书觉得很奇怪,高达几十米的巨轮可以稳定地竖直漂浮在水上(图 b),而小小的塑料瓶却在水面
无法正立漂浮。她对漂浮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产生了兴趣,并开始收集资料。
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她了解到浮力的作用点被称为“浮心”,位于其排开水的几何中心位置(图
c);重力的作用点被称为“重心”,她也掌握了如何计算重心所在位置。
在学习的过程中,她联想到了在课堂上老师所讲到的可以稳定漂浮在水面上的密度计。于是她利用
试管(可看作一均匀圆柱体)和小铁杆(体积小、密度大)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 d所示。在实验
中小明向漂浮在烧杯内的试管中逐渐加入小铁杆,观察其在水中的漂浮表现,实验记录和计算数据如下
表所示,示意图为图 e。
列 1:试管内放 列 2:试管底部距离 列 3:整体重心距离 列 4:竖直漂 列 5:受外界轻微干扰
入物体(铁杆) 液面高度 h1(cm) 液面高度 h2(cm) 浮状态 后
无 6 -1 无法稳定 -
1根 7.2 1.4 无法稳定 -
2根 8.4 3.4 无法稳定 -
3根 9.6 5.2 可以稳定 摇摆 5次后恢复稳定
4根 10.8 6.9 可以稳定 摇摆 3次后恢复稳定
5根 12 8.5 可以稳定 摇摆 2次后恢复稳定
注:(1)列 3:定义液面之上为负,液面之下为正,“-1cm”指重心位于液面以上 1cm
(2)忽略在实验过程中烧杯中液面的高度变化。
图 a 图 b 图 c 图 d 图 e
(1)根据表中列 3、4、5 可以得到初步结论: ;
(2)请你根据表中列 2、3、4,提出稳定竖直漂浮条件的猜想:
;
(3)小书同学为了使得塑料瓶可以更稳定地竖直漂浮在水中,准备了一些可以放置在塑料瓶中的物品,
请你帮她选一选哪个比较合适: ;
A.在社团义卖购买的毛绒玩具的耳朵; B.在冬季运动会上用断的一小节长绳;
C.在物理实验室拿到的一小节电池; D.从学校花丛中摘到的一朵花。
三、作图题(共 6 分)
19.重为 2 牛的物块 A、重为 4 牛的物块 B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块 B
对地面的压力 F。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要求:闭合开关后,电路中元件均正常工作。
四、计算题(共 48 分)
21.某人的质量为 60 千克,当他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
(1)求他对地面的压力 F。
(2)若他每只鞋底的触地面积为 0.02 米 2,求他对地面的压强 p。
22.重为 9.8N,体积为 2×10-3米 3的小球漂浮在水中;
(1)求小球受到的浮力 F 浮。
(2)求小球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23.相同的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酒精。现将 A、B 两个大小完全相同
的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B小球一半体积浸在酒精中。(小球密度分别为
ρA、ρB,酒精的密度为 0.8×10
3千克/米 3)
(1)若甲容器内原装有深度为 0.1 米的水,求:原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 p 水。
(2)若小球 B 的体积为 2×10-3米 3,求:小球 B受到的浮力 F 浮。
(3)若把两个小球对调放入对方容器内(无液体溢出),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
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p 甲和 p 乙。求 A、B 两小球质量之比 mA:mB,以及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
化量的比值 p 甲: p 乙。
2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
积分别为 1×10-2米 2和 0.5×10-2米 2。现将两完全相同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
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p 甲、p 乙如下表所示。求: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放置之前 放置之后
p 甲(帕) 980 1470
p 乙(帕) 980 1960
(1)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
(2)圆柱体乙的质量。
(3)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是否溢出,并说明理由。如有溢出,请算出溢出水的体
积。
25.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18 伏不变,电阻 R1的阻值为 10 欧,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100
Ω 1A”字样,将一个表盘如图(b)所示的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 S,通过 R1的电流为 0.6 安。
(1)求 R1两端的电压 U1。
(2)求滑动变阻器 R2的阻值。
(3)现将电压表并联在电阻 R1两端,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
片 P 过程中,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求电压表示数的最
大变化量 U,以及滑动变阻器 R2的阻值调节范围。
26.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 3 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 Rx、
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有 A、B、C 三个(分别标有“5Ω 2A”字样、“10Ω 2A”字
样、“50Ω 1A”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实验时选取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且使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附近,闭合电键时各电表示数如图(a)、(b)所示,并记录第一组数据。继续移动
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在如图(a)的基础上偏转两格后,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小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
偏转角度相同。求:
(1)电压表的量程是 伏。
(2)计算说明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
(3)请记录实验中的第二组数据,并依次计算出此时待
测电阻 Rx的阻值。2024学年第一学期末初三年级物理1月份阶段成果展示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分)
1.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D )
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B.菜刀刃很锋利 C.注射器针头很尖细 D.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2.站在沙地上的一名初三同学,已知他一只鞋底的面积为200cm2,请估计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C )
A.100Pa B.1000Pa C.10000Pa D.100000Pa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 A )
A.库仑 B.安培 C.伏特 D.欧姆
4.图中所示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情景,玻璃容器底端扎上相同的橡皮薄膜,竖直放置后注入适量的水。若玻璃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不同(Sa=Sb=Sc
B.液体内部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受容器形状的影响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受容器底面积大小的影响
5.一个5欧的电阻与一个1欧的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 D )
A.大于5欧 B.小于5欧大于1欧 C.等于1欧 D.小于1欧
6.如下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切割后,桌面受到的压强大小减小一半的是( C )
A.B.C.D.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能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 A )
A. B. C. D.
8.某报警器主要由热敏电阻R和保护电阻R0元件组成,其中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报警装置。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C )
A. B. C. D.
9.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剩余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 D )
A.m甲一定等于m乙 B.m甲一定大于m乙
C.m甲可能小于m乙 D.m甲一定小于m乙
1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大的是( D )
A.电压表V示数
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
C.电流表A示数
D.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二、填空题(共26分)
11.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电压为 220 伏,教室里的日光灯与电风扇是 并联 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教室里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 小 。
12.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6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它对墙壁的压力为 20 牛,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0.01米2,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
2000 帕。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将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首个实现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小的钛合金材料,可以 减小 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同时在它每个支脚底部都安装了一个较大的底盘(如图所示),可以 增大 受力面积;从而 减小 它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的月球表面。(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如图所示,重10牛的物块A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若细线对物块A的拉力为6牛,则物块A所受的浮力为 4 牛,方向 竖直向上 ;随着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它所受的浮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流表应 串联 在电路中,电压表应
并联 在电路中(均选填“串联”或“并联”)。如图所示,表明甲导体中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关系;乙导体的电阻为 20 欧。
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的阻值均为R0。开关S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I0,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则可判断电路中发生了 短路 (选填“断路”或“短路”),若将一个完好的电压表V并联在电阻R1两端,请写出电压表V的示数及对应的故障。
若电压表示数为0,则电阻R1短路;若电压表示数为2I0R0,则电阻R2短路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演示板上的5根金属丝A、B、C、D、E进行四次实验,通过分析初步得出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粗细和长度有关的结论。已知板上各金属丝横截面积都相同,A、B、C、D长度相同,E的长度是它们的一半,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通过观察 电流表示数 来判断演示板上金属丝的电阻大小。
(2)演示板上E和 C、D 材料肯定相同(填字母)。
(3)演示板上的金属丝中, A (填字母)所对应的材料比较适合用作家用电线。
18.小书同学在读书节期间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并填写了很多的书籍漂流卡,但小书同学认为这个“漂流卡”称不上是真正的漂流,她希望制作一个可以“竖直立在水面”的真正漂流卡。
小书同学的设计是将写着读后感的卡片放置在一个空的塑料瓶中,从而使得它可以真正地在水舞台里漂流。同时小书同学希望塑料瓶可以竖直正立着漂在水中,就像一个个挺拔端正的实验学子。但当她展开实验却发现,当装有卡片的塑料瓶放在水中,几乎全部都是东倒西歪,倾倒在水面上,而非竖直正立(如图a)。
小书觉得很奇怪,高达几十米的巨轮可以稳定地竖直漂浮在水上(图b),而小小的塑料瓶却在水面无法正立漂浮。她对漂浮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产生了兴趣,并开始收集资料。
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她了解到浮力的作用点被称为“浮心”,位于其排开水的几何中心位置(图c);重力的作用点被称为“重心”,她也掌握了如何计算重心所在位置。
在学习的过程中,她联想到了在课堂上老师所讲到的可以稳定漂浮在水面上的密度计。于是她利用试管(可看作一均匀圆柱体)和小铁杆(体积小、密度大)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d所示。在实验中小明向漂浮在烧杯内的试管中逐渐加入小铁杆,观察其在水中的漂浮表现,实验记录和计算数据如下表所示,示意图为图e。
列1:试管内放入物体(铁杆) 列2:试管底部距离液面高度h1(cm) 列3:整体重心距离液面高度h2(cm) 列4:竖直漂浮状态 列5:受外界轻微干扰后
无 6 -1 无法稳定 -
1根 7.2 1.4 无法稳定 -
2根 8.4 3.4 无法稳定 -
3根 9.6 5.2 可以稳定 摇摆5次后恢复稳定
4根 10.8 6.9 可以稳定 摇摆3次后恢复稳定
5根 12 8.5 可以稳定 摇摆2次后恢复稳定
注:(1)列3:定义液面之上为负,液面之下为正,“-1cm”指重心位于液面以上1cm
(2)忽略在实验过程中烧杯中液面的高度变化。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1)根据表中列3、4、5可以得到初步结论: 当物体的整体重心距离液面高度越大时,物体稳定竖直漂浮,且重心越低越稳定 ;
(2)请你根据表中列2、3、4,提出稳定竖直漂浮条件的猜想: 物体稳定竖直漂浮的条件是否与物体的整体重心有关 ;
(3)小书同学为了使得塑料瓶可以更稳定地竖直漂浮在水中,准备了一些可以放置在塑料瓶中的物品,请你帮她选一选哪个比较合适: C ;
A.在社团义卖购买的毛绒玩具的耳朵; B.在冬季运动会上用断的一小节长绳;
C.在物理实验室拿到的一小节电池; D.从学校花丛中摘到的一朵花。
三、作图题(共6分)
19.重为2牛的物块A、重为4牛的物块B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F。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要求:闭合开关后,电路中元件均正常工作。
四、计算题(共48分)
21.某人的质量为60千克,当他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
(1)求他对地面的压力F。
(2)若他每只鞋底的触地面积为0.02米2,求他对地面的压强p。
(1)∵水平地面,∴F=G=mg=60千克×9.8牛/千克=588牛;
(2)∵行走,∴p=F/S=588牛/0.02米2=29400帕。
22.重为9.8N,体积为2×10-3米3的小球漂浮在水中;
(1)求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2)求小球排开水的体积V排。
(1)∵漂浮,∴F浮=G=9.8牛;
(2)∵F浮=ρ水V排g,
∴V排=F浮/(ρ水g)=9.8牛/(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1×10-3米3。
23.相同的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酒精。现将A、B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B小球一半体积浸在酒精中。(小球密度分别为ρA、ρB,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1)若甲容器内原装有深度为0.1米的水,求:原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p水。
(2)若小球B的体积为2×10-3米3,求:小球B受到的浮力F浮。
(3)若把两个小球对调放入对方容器内(无液体溢出),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p甲和 p乙。求A、B两小球质量之比mA:mB,以及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的比值 p甲: p乙。
(1)p水=ρ水gh水=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
(2)F浮=ρ酒gV排=ρ酒g VB=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2×10-3米3=7.84牛;
(3)B球在水中漂浮,A球在酒精中沉底:
。
2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10-2米2和0.5×10-2米2。现将两完全相同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p甲、p乙如下表所示。求: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放置之前 放置之后
p甲(帕) 980 1470
p乙(帕) 980 1960
(1)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
(2)圆柱体乙的质量。
(3)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是否溢出,并说明理由。如有溢出,请算出溢出水的体积。
(1)h水=p水/(ρ水g)=p甲/(ρ水g)=98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
(2)G乙=F乙前=p乙前S乙=980帕×0.5×10-2米2=4.9牛,m乙=G乙/g=4.9牛/(9.8牛/千克)=0.5千克;
(3)圆柱体乙对地面压力增加量:
ΔF乙=Δp乙S乙=(1960帕-980帕)×0.5×10-2米2=4.9牛, G物=ΔF乙=4.9牛;
甲容器对地面压力增加量:ΔF甲=Δp甲S甲=(1470帕-980帕)×1×10-2米2=4.9牛,
因为ΔF甲=G物,所以没有溢出。
25.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1A”字样,将一个表盘如图(b)所示的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通过R1的电流为0.6安。
(1)求R1两端的电压U1。
(2)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
(3)现将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1两端,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过程中,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求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U,以及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调节范围。
(1)U1=I1R1=0.6安×10欧=6伏; (2)R2=U2/I2=(U-U1)/I1=(18伏-6伏)/0.6安=20欧;
(3)若I2大=I1大=1安时,U1大=I1大R1=1安×10欧=10伏,U2小=U-U1大=18伏-10伏=8伏,
R2小=U2小/I2大=8伏/1安=8欧;
若R2大=100欧时,R大=R2大+R1=100欧+10欧=110欧,I小=U/R大=18伏/110欧=9/55安,
U1小=I1小R1=I小R1=9/55安×10欧=18/11伏≈1.64伏,
∴ U=U1大-U1小=10伏-1.64伏=8.36伏,
综上所述:电压表最大变化量 U=8.36伏,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8欧≤R2≤100欧。
26.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有A、B、C三个(分别标有“5Ω 2A”字样、“10Ω 2A”字样、“50Ω 1A”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实验时选取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附近,闭合电键时各电表示数如图(a)、(b)所示,并记录第一组数据。继续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在如图(a)的基础上偏转两格后,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小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偏转角度相同。求:
(1)电压表的量程是 0~3 伏。
(2)计算说明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
(3)请记录实验中的第二组数据,并依次计算出此时待测电阻Rx的阻值。
②∵U=3伏,正确连接电路,∴Ux=1.4伏,Up=U-Ux=3伏-1.4伏=1.6伏,
若电流表选0~0.6安量程,I=0.28安,此时Rp=Up/I=1.6伏/0.28安≈5.71欧,
接近“10欧 2安”最大阻值的一半,符合题意。
若电流表选0~3安量程,I=1.4安,此时Rp=Up/I=1.6伏/1.4安≈1.14欧,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电流表所选的量程为0~0.6安。
③Ux2=1.2伏,Ix2=0.24安,Rx=5欧 或Ux2=1.6伏,Ix2=0.32安,Rx=5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