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化学方程式  综合训练(答案)——2025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三 化学方程式 (综合训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Cu-64 I-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依据不同化学反应的特点,可将某些反应归于同一类型。下列几组分类结果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煤矿坑道内“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若不及时通风排除,遇到火星极易发生爆炸,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 )
A.4 B.5 C.6 D.7
3.将15 g A物质、24 g B物质、8 g 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8 g A、30 g C,还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BC+D B.A+2B2C+D
C.A+3BC+2D D.A+3B2C+2D
4.“中国芯”已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是硅,如图是工业制取高纯硅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分子是由五种原子构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是2:73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分子和2个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分子和2个分子
D.1 g 和2 g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和2 g
6.已知与 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 ,溶液本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
B.
C.
D.
7.溶液常用于测定的含量,反应原理为。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NaI的质量随所加溶液中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计量数a=c
B.中x与y之比为2:3
C.0.316 g 反应时,参与反应的的质量为0.254 g
D.0.316 g 反应时,生成的质量为0.362 g
8.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往装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里加入
过氧化氢溶液
B.充分加热一定量的碳酸钙固体
C.充分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在密闭空间内燃烧足量的红磷
9.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3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15g B.13.2g C.9g D.6.6g
10.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可表示为。取适量蓝铜矿样品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最终浓硫酸增重1.8g,氢氧化钠增重8.8g,则x与y的比值为( )
(已知:①;②;③加热时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
A.1:1 B.2:1 C.1:2 D.9:44
11.已知。在真空密闭容器中,将13.2 g 与一定质量的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M为x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4.8,气体M中含有
B.若x=4.8,生成的的质量为15.9 g
C.若x=7.6,反应后可能有剩余
D.若x=7.6,气体M中与的质量比为11:8
12.足量的CO还原10.0 g工业铁红(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的FeO、)(均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溶液中,产生15.0 g沉淀。则此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32% B.20% C.76% D.85%
13.某可燃物R是、、CO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将一定量的R和过量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为( )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反应前的质量/g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①该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可能不变
②若生成物有两种,则R的组成只有三种情况
③若时,R一定是


⑥若时,R可以是或CO和的混合物
A.2 B.3 C.4 D.5
14.将a g 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uCO 完全分解后,质量减少了b g,残余物再与c g木炭混合加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d g CO 。则原来中含有的铜元素的质量为( )
A.(a+c-b-d)g B.(a-b)g C.(b-d)g D.(b-d+c)g
15.将8 g氧化铜放入试管里,通入氢气后加热片刻,冷却,称量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发现较反应前减少了1.4 g,则试管里剩余物质是(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有6 g铜 D.有2 g氧化铜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16、17、18每空1分,19题每小问1分,共19分)
16.烟花爆竹是节日庆典的传统消费品。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
(1)黑火药点燃后的反应主要,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2)特效药剂常含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若在烟花爆竹中加入氯化钡(),则其火焰颜色可能为

所含金属元素 钠 钙 钡 铯
火焰颜色 黄 砖红色 黄绿 蓝
(3)镁粉燃烧剧烈,最高温度可达3000℃。镁粉在高温条件下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氢氧化镁,写出化学方程式 ,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燃烧更加剧烈,所以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进行灭火。
(4)烟花虽美,但燃放不当也会引起安全事故和环境问题。为此,我国许多地区都逐渐开始实施禁放、限放政策。图为2017与2018年春节期间某地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①观察图可知,民众在_________(填写序号)时间段里燃放烟花爆竹最多。
A.除夕13:00~19:00
B.除夕21:00~初一3:00
C.初一7:00~13:00
②此图显示在2018年春节期间实行的烟花爆竹禁限令取得了成效,依据是 。
17.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绿色植物的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化学式为。在有适当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化学式),葡萄糖在有适当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试写出由纤维素制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
(2)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为砒霜()中毒,其原理是用锌和盐酸与试样混合在一起,若试样中含有砒霜,则会发生反应,生成砷化氢()、氯化锌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市售打火机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液体丁烷(),丁烷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8.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关于图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3)图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1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将计量数写在横线上,“1”也要写入)
(1)。
(2)。
(3)。
(4)。
(5)。
(6)。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7分)
20.某公司危化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爆炸点附近看到一疑似危化品残留物,消防队员倒水后,发生剧烈反应,随后发生燃烧,伴随着较大爆炸声。经确认,该物质叫“电石”,主要成分是碳化钙()。某探究小组对此产生了兴趣。
I.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查阅资料】①碳化钙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白色固体。②乙炔()气体难溶于水,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③电石中的杂质为氧化钙等,氧化钙俗名生石灰,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猜想假设】甲同学对碳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作出如下猜想:可燃性气体可能是①氢气、②氧气、③乙炔。白色固体可能是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
(1)你认为甲同学作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
(2)其他同学讨论后认为生成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_(填“①”“②”或“③”),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步骤1:取适量电石加入足量水,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气体燃烧,伴有大量黑烟,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步骤2:将步骤1所得固液混合物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通入气体,液体变浑浊,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________。
【反思交流】步骤2取上层清液即可以检验出电石与水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因为该固体________。
Ⅱ.定量探究:
设计如下实验,测定电石试样的纯度。先用电子天平(精确到0.01 g)称取电石试样1.60 g、锥形瓶和水的质量为195.00 g,再将试样加入锥形瓶中,反应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锥形瓶、水、试样的总质量/g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196.48 196.25 196.13 196.08 196.08
(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不需要第6次读数,理由是 。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21题9分,22题5分,共14分)
21.过氧化钙()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以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若用150 g某过氧化钙工业样品可制得氧气32 g,请计算该过氧化钙样品的纯度(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往150 g上述过氧化钙工业样品中逐渐加入水至过量,在下图中画出产生氧气的曲线图。
(3)下表为市面上某种过氧化钙和过氧化钠(化学式为,化学性质与类似)样品的一些数据: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纯度 价格(元/kg)
78 98% 25
72 94% 24
用3000元购买样品制氧气,请通过计算说明购买哪种产品可制得更多的 (已知用3000元购买的过氧化钙样品可制得26.1 kg )
2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常用作大型船舶防污漆。
已知:工业产品质量指标(HG/T2961—2010)如下表:
质量指标名称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质量分数(≥) 97.0% 96.0% 95.0%
某学习小组用工业产品进行如下实验:(注:产品中杂质全部视为Cu;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损失)
步骤一:称取37.0g产品放入500.0g10%的(足量)稀硫酸中;
步骤二:充分反应后过滤,用280.0g蒸馏水洗涤固体(洗涤液全部并入滤液);
步骤三: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17.0g。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二最终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判断该产品达到的质量指标。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据此可确定题设反应中,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为C和D;反应过程中,A、B分别减少15 g-8 g=7 g和24 g-0 g=24 g,C增加30 g-8 g=22 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D增加7 g+24 g-22 g=9 g,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有,解得。
4.答案:A
解析:A、一个甲分子是由5个原子构成的,不是五种原子,说法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2×2):(36.5×4)=2:73,说法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故选:A。
5.答案:C
解析:化学方程式中的“+”不能读成“加”,应读成“和”;物质只讲种类,不讲个数;C是从微观上描述化学方程式;根据量变意义,16 g 和64 g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4 g 和36 g ,则1g 和4 g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和。
6.答案:A
解析:A、不可能反应,因为亚硫酸钙与盐酸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C、亚硫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D、亚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0.316 g 反应时,生成NaI的质量为0.300 g,则有:
解得:a=c。
设a=c=2,则由钠原子守恒可得d=1,由碘原子守恒可得b=1,由硫原子守恒可得x=4,由氧原子守恒可得y=6,由此代入题给化学方程式可得。设0.316 g 反应时,参与反应的的质量为m,生成的质量为n,则有:
解得:。
8.答案:D
解析: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装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内加入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随着加入过氧化氢质量的增大,氧气质量也会一直不断增大;充分加热一定量碳酸钙固体,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最终有氧化钙固体剩余,剩余固体质量不为零;充分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始终在固体中,随着氧气逸出,固体质量减小,但是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在密闭空间内燃烧足量的红磷,刚开始,红磷燃烧放热,使得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随着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装置内压强开始降低,红磷熄灭恢复到室温后,装置内压强小于初始压强并不再变化。
9.答案:C
解析:30g混合物含钙元素的质量=30g×50%=15g,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也为15g;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后,氧化钙的质量:,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30g﹣21g=9g。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氢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且加热时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即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设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所取样品中化合物的质量为,则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则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即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4.8 g,y=31.8 g。
若x=7.6 g,则二氧化碳未完全反应,Na O 已反应完全,设未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则有:
解得:m=3.2 g,n=8.8 g。
根据上述质量关系计算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 g,剩余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6 g-3.2 g=4.4 g,气体M中与的质量比为4.4 g:3.2 g=11:8。
12.答案:C
解析:CO还原铁的氧化物转化为,生成的通入足量的溶液中,产生沉淀,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铁的氧化物,所以有如下关系式:,所以10.0g工业铁红=2.4 g,则该工业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3.答案:C
解析:①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可燃物R是、、CO中的一种或两种,所以该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可能不变。②若生成物有两种(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反应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则R的组成为,和,和CO,和CO四种情况。③由氢元素质量不变可知,氢元素占水质量的,所以。时,R是。④当R是时,无二氧化碳生成,=0;当R是CO时,生成物无水生成,;当为其他情况时,。⑤由氧元素质量不变可知,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与水中的氧元素之和等于R中的氧元素质量(如果含有一氧化碳)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即)之和。⑥时,可推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则R是或CO和的混合物。
14.答案:A
解析:在题设条件下,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来中含有的铜元素的质量为(a+c-b-d)g。
15.答案:B
解析:在加热条件下,氧化铜与氢气发生反应:,可知8 g CuO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将减少1.6 g,现固体质量仅减少1.4 g<1.6 g,说明剩余固体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固体质量减少1.4 g,反应消耗CuO的质量为,同时生成Cu的质量为,剩余氧化铜的质量为8 g-7 g=1g。
16.答案:(1)
(2)黄绿色
(3);不能
(4)B;图中2018年比2017年有所下降
解析:(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目不变,根据反应可知,生成物还缺少3个C、6个0,即;所以该空格的分子式为;
(2)含有钡元素的火焰颜色为黄绿色,在烟花爆竹中加入氯化钡(),则其火焰颜色可能为黄绿色;
(3)镁粉在高温条件下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发生后放出大量热量,使燃烧更加剧烈,所以不能用水进行灭火;
(4)①观察图可知,民众在除夕21:00~初一3:00时间段里燃放烟花爆竹最多,故选B;
②此图显示在2018年春节期间实行的烟花爆竹禁限令取得了成效,依据是图中2018年PM25含量比2017年有所下降。
17.答案:(1);
(2)
(3)
18.答案:(1)
(2)B
(3)1:1
解析:(1)将氧原子用元素符号“O”代入题给微观示意图中,可得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只有一种,不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个数减少。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1。
19.答案:(1)1;2;1;2
(2)1;3;1;3
(3)4;11;2;8
(4)1;4;3;4
(5)2;2;1
(6)1;3;1;3
20.答案:I.定性探究:【猜想假设】(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②;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实验探究】步骤1:(或乙炔)
步骤2:(或氢氧化钙)
【反思交流】微溶于水
Ⅱ.定量探究:(1)第4、5次实验质量恒定,反应已结束(合理均可)
(2)生成的乙炔()气体的质量为1.60 g+195.00 g-196.08 g=0.52 g。
解:设试样中碳化钙的质量为x。
解得:x=1.28 g。
该电石的纯度为。
解析:I.定性探究:【猜想假设】反应物中含有Ca、C、O、H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推测气体可能是氧气、氢气或乙炔();但由于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不可能是氧气。
【实验探究】资料中乙炔()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而氢气燃烧不会产生黑烟,因此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乙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步骤2向步骤1所得上层清液中通入气体,溶液变浑浊,说明该上层清液为澄清石灰水,故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
【反思交流】步骤2取上层清液即可以检验出电石与水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因为该固体微溶于水,而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碳酸钙不溶于水,只有氢氧化钙能微溶于水形成澄清石灰水。
Ⅱ.定量探究:(1)在定量探究时,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不需要第6次读数的理由是第4、5次实验读数相同,表明锥形瓶内质量已达恒重,说明反应在第4次读数时已经结束。
21.答案:(1)解:设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水的质量为y。
解得:x=144 g,y=36 g。
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过氧化钙的纯度为96%。
(2)
(3)解:3000元购买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
设过氧化钠可制得的氧气质量为x。
解得:x≈24.1 kg<26.1 kg。
所以购买过氧化钙样品可制得更多的氧气。
解析:(2)由上述计算可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 g,消耗水的质量为36 g。
22.答案:(1)5%
(2)该产品为优等品
解析:(1)解:设骤二最终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的质量为y。
则:步骤二最终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答:则:步骤二最终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5%。
(2)质量分数为
答:该产品为优等品。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2024-2025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中考数学《二次根式》基础知识点专项训练(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