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点 (1, 2)和点 ( 1, 4)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135°
2.甲乙两位同学从6种课外读物中各自选读2种,则这两人选读的课外读物中恰有1种相同的选法共有( )
A. 30种 B. 60种 C. 120种 D. 240种
3.在四面体 中,点 为线段 靠近 的四等分点, 为 的中点,若 =
+ + ,则 + + 的值为( )
3
A.
2
B. 1
1
C.
4
1
D.
3
2
4.已知某同学在高二期末考试中, 和 两道选择题同时答对的概率为 ,在 题答对的情况下, 题也答对
3
8
的概率为 ,则 题答对的概率为( )
9
1 3 1 7
A. B. C. D.
4 4 2 9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 的值越接近于1
B. 回归直线方程为 = 0.3 0.7 时,变量 和 负相关
C. 在回归直线方程 = 0.4 + 0.5 中,当 每增加1个单位时,相应观测值 增加0.5个单位
D. 由样本数据得到的回归直线 = + 至少经过点( 1, 1),( 2, 2), ,( , )中的一个
6.在直三棱柱 1 1 1中,∠ = 90°, = = 1 = 2, 为 1 1的中点,则 1与 所成角
的余弦值是( )
√ 30 √ 15 1 √ 15
A. B. C. D.
10 15 2 10
7.某校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满分为150分,90分以上为及格.阅卷结果显示,全年级1200名学
生的数学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试卷的难度系数(难度系数=平均分/满分)为0.49,标准差为22,则该次
第 1 页,共 9 页
数学考试及格的人数约为( )附:若 ( , 2),记 ( ) = ( ≤ ≤ + ),则 (0.75) ≈ 0.547,
(1) ≈ 0.683.
A. 136人 B. 272人 C. 328人 D. 820人
2 2
8.设双曲线 : 2 2 = 1( > 0, >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与 交于 , 两
点.| 1 | = 2| 1 |, 2 2 = 4
2,则 的离心率为( )
A. √ 2 B. 2 C. √ 5 D. √ 7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甲、乙、丙、丁、戊5个人排成一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其中甲不能排在最后,有96种不同的排队方法
B. 若其中甲乙既不能排在最前,也不能排在最后,有72种不同的排队方法
C. 若其中甲乙必须相邻,有48种不同的排队方法
D. 若其中甲乙不能相邻,有36种不同的排队方法
10.已知抛物线 : 2 = 8 的焦点为 ,准线为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过点 的直线与抛物线 交于 ( 1, 1),
( 2, 2)两点, 为坐标原点,则( )
A. 若 + = 8,则| | = 12 B. 1 2 = 27
1 1 1
C. + = D. △ 面积的最小值为16
| | | | 2
11.一种疾病需要通过核酸检测来确定是否患病,检测结果呈阴性即没患病,呈阳性即为患病,已知7人中
有1人患有这种疾病,先任取4人,将他们的核酸采样混在一起检测.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者为这4人中
的1人,然后再逐个检测,直到能确定患病者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3人中逐个检测,直到能确定
患病者为止.则( )
2
A. 最多需要检测4次可确定患病者 B. 第2次检测后就可确定患病者的概率为
7
2
C. 第3次检测后就可确定患病者的概率为 D. 检测次数的期望为3
7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从0,1,2,3,4,5这六个数字中任取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为______. (
用数字作答)
13.已知圆 : 2 + 2 2 4 4 = 0, 为直线 : + + 2 = 0上一点,过点 作圆 的两条切线,切点
分别为 和 ,则四边形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
第 2 页,共 9 页
14.英国生物统计学家高尔顿设计了高尔顿钉板来研究随机现象.如图是一个高尔顿钉
板的设计图,每一黑点表示钉在板上的一颗钉子,它们彼此的距离均相等,上一层的
每一颗钉子恰好位于下一层两颗打子的正中间,小球每次下落,将随机的向两边等概
率的下落.数学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高尔顿钉板放学后,爱动脑的小明设计了
一个不一样的“高尔顿钉板”,它使小球在从钉板上一层的两颗钉子之间落下后砸到
下一层的钉子上时,向左下落的概率为向右下落的概率的2倍.当有大量的小球依次滚
下时,最终都落入钉板下面的5个不同位置.若一个小球从正上方落下,经过5层钉板最终落到4号位置的概率
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13分)
已知(2 1)10 = 0 +
2 3 10
1 + 2 + 3 + + 10 , ∈ .
(1)求 3的值;
(2)求 1 + 2 + 3 + + 10的值;
(3)求| 0| + | 1| + | 2| + + | 10|的值.
16.(本小题15分)
某省采用“3 + 1 + 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考生在物理
和历史中选择1门;“2”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4门中再选择2门.为了研究高一年级学生的
选科类别是否与选生物有关联,在某中学高一年级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00人进行调查,整理得到如下列
联表:
是否选择生物
选科类别 合计
选择生物 不选择生物
物理类 100 60 160
历史类 15 25 40
合计 115 85 200
(1)依据小概率值 = 0.01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选科类别与选择生物有关联?
(2)现从选物理类的样本中,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出8人组成一个小组,从抽取的8人中再随机抽取3人
参加生物竞赛,求这3人中,选择生物的人数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
附: 2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0.1 0.05 0.01 0.005 0.001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17.(本小题15分)
某种体育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具体规则为比赛最多进行五场,当参赛的两方有一方先赢得三场比赛,
2
就由该方获胜而比赛结束,每场比赛都需分出胜负.现甲,乙双方参加比赛,已知甲每局获胜的概率为 ,假
3
设每场比赛的结果相互独立.
(1)求甲以3:1获胜的概率;
(2)设比赛场数为 .试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 );
(3)如果还有“三局两胜制”可以选择,你觉得哪种赛制对甲更有利?
18.(本小题17分)
如图,在四棱锥 中, ⊥平面 , // ,且 = 2, = 1, = 2√ 2, = 2, ⊥ ,
为 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
(2)求平面 与平面 夹角的余弦值;
4√ 5
(3)若点 在线段 上,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15
19.(本小题17分)
已知动圆 经过定点 1( √ 3, 0),且与圆 2:( √ 3)
2 + 2 = 16内切.
(1)求动圆圆心 的轨迹 的方程;
(2)设轨迹 与 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点 , ,点 为轨迹 上异于 , 的动点,设直线 交直线 = 4于点 ,
连接 交轨迹 于点 ;直线 , 的斜率分别为 , .
( )求证: 为定值;
( )设直线 : = + ,证明:直线 过定点.
第 4 页,共 9 页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180
3√ 14
13.【答案】
2
8
14.【答案】
81
15.【答案】解:(1) 8 =
7
10(2 )
3( 1)7 = 960 3,所以 3 = 960.
(2)令 = 0,得 0 = 1,
令 = 1,得 0 + 1 + 2 + 3+. . . +
10
10 = ( 1) = 1,
所以 1 + 2 + 3+. . . + 10 = 0.
(3)因为展开式的通项为: 10 +1 = 10(2 ) ( 1) ,
所以当 为奇数时,项的系数为负数.| 0| + | 1| + | 2|+. . . +| 10| = 0 1 + 2 . . . + 10,
令 = 1,得| 0| + | 1| + | 2|+. . . +|
10
10| = 0 1 + 2+. . . + 10 = 3 .
16.【答案】解:(1)零假设为 0:选科类别与选生物无关联,
2
2 200×(100×25 15×60) 3200因为 = = ≈ 8.18 > 6.635,
115×85×160×40 391
所以依据小概率值 = 0.01的独立性检验,推断选科类别与选生物有关联,
此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
100 60
(2)若选择生物的人抽取8 × = 5人,不选择生物的人抽取8 × = 3人,
160 160
此时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第 5 页,共 9 页
3 1 1× 2 15
所以 ( = 0) = 33 = , ( = 1) =
5 3
3 = , 8 56 8 56
2× 1 30 3 10
( = 2) = 5 33 = , ( = 3) =
5
3 = , 8 56 8 56
则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1 1530 10
56 5656 56
1 15 30 10 105 15
故 ( ) = 0 × + 1 × + 2 × + 3 × = = .
56 56 56 56 56 8
17.【答案】解:(1)若甲以3:1获胜,则第四局甲获胜,且前三局的比分为2:1,
2
因为甲每局获胜的概率为 且每场比赛的结果相互独立,
3
2 2 1 2 24所以甲以3:1获胜的概率 = 23 ( ) ( ) ( ) = . 3 3 3 81
(2)因为比赛场数为 ,
所以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3,4,5,
1 3 2 9 1所以 ( = 3) = ( ) + ( )3 = = ,
3 3 27 3
( = 4) = 2
2 2 1 2 1 2 1 10
3 ( ) × ( ) × ( ) +
2( )23 × ( ) × ( ) = , 3 3 3 3 3 3 27
2 1 8
( = 5) = 2 2 24 ( ) × ( ) = , 3 3 27
则 的分布列为:
3 4 5
110 8
327 27
1 10 8 107
故 ( ) = 3 × + 4 × + 5 × = ;
3 27 27 27
(3)若选择“五局三胜制”,
此时甲会以3:0、3:1、3:2获胜,
2 2 1 2 2 1
所以甲采用“五局三胜制”获胜的概率 = ( )3 + 2( )2( ) ( ) + 2( )2( )2
2 64
3 ( ) = ; 3 3 3 3 4 3 3 3 81
若选项“三局两胜制”,
此时甲会以2:0、2:1获胜,
2 2 1 2 20 60
所以甲采用“三局两胜制”获胜的概率 = ( )2 + 1( )( ) ( ) = = ,
3 2 3 3 3 27 81
第 6 页,共 9 页
64 60
因为 > .
81 81
所以甲应该采用“五局三胜制”.
1
18.【答案】(1)证明:因为 // , = = 1 = ,
2
所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 ⊥ ,所以平行四边形 是矩形,则 ⊥ .
因为 ⊥平面 , , 平面 ,所以 ⊥ ,
又因为 , 平面 ,且 ∩ = ,所以 ⊥平面 .
(2)解:由(1)可知 ⊥ , ⊥ , ⊥ ,即 , , 两两垂直,
故以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 , 所在直线为 , ,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0,0,0), (0,1,0), (2√ 2, 0,0), (2√ 2, 1,0), (2√ 2, 1,0), (0,0,2),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而 = (0,0,2), = (2√ 2, 1,0),
所以{ = 2 = 0 ,令 = 1,则 = (1,2√ 2, 0),
= 2√ 2 = 0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而 = (0, 2,0), = (2√ 2, 1, 2),
所以{ = 2 = 0 ,令 = 1,则 = (1,0, √ 2),
= 2√ 2 + 2 = 0
记平面 与平面 的夹角为 ,则0 ≤ ≤ ,
2
| | |1+0+0| √ 3
所以 = |cos , | = = = ,
| || | √ 1+8×√ 1+2 9
所以平面 与平面 夹角的余弦值为√ 3.
9
(3)解:依题意,不妨设 = (0 ≤ ≤ 2),则 = (0,0, ), = ( 2√ 2, 1, ),
又由(2)得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1,2√ 2, 0),
记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
| | | 2√ 2 2√ 2| 4√ 5
所以 = |cos ,
| = = =
| || | 15 , 2
√ 1+8×√ 8+1+
第 7 页,共 9 页
解得= 1(负值舍去),
所以 (0,0,1),则 = (0,0,1),
而由(2)得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1,0, √ 2),
| | |√ 2| √ 6
所以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 .
| | √ 1+2 3
19.【答案】解:(1)设动圆的半径为 ,由题圆心 2(√ 3, 0),半径 = 4,
显然点 1( √ 3, 0)在圆 2内,则| 2| = = 4 | 1|,
于是| 1| + | 2| = 4 > 2√ 3 = | 1 2|,
因此动点 的轨迹 是以 1, 2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
长半轴长 = 2,半焦距 = √ 3,则短半轴长 = √ 2 2 = 1,
2
所以轨迹 的方程为 + 2 = 1;
4
(2)( )证明:如图,设 ( 1, 1), ( 2, 2), (4, ),
21 1显然有 + 21 = 1,即
2
1 = (4
2
1 ),
4 4
由(1)知 ( 2,0), (2,0),
0
显然 =
1 , = +2 = = , 1 4 ( 2) 6
2
而 =
1 1
= = = 1 2 2
,则 ,
1 2
2
所以 1 1 1 1 = = = +2 6 2 1 1+2 3( 1 2) 3( 1 4)
1
(4 21) 1= 4 = ,为定值;
3( 21 4) 12
= +
( )证明:联立{ 2 2 ,化简得(
2 + 4) 2 + 2 + 2 4 = 0,
+ 4 = 4
则 = 4 2 2 4( 2 + 4)( 2 4) = 16( 2 + 4 2) > 0,即 2 + 4 > 2,
2 2 4
由( )得 1 + 2 = 2 , = , +4 1 2 2+4
1
又 = , 12
1
则
2 = 1 2
1+2 2+2 ( 1+ +2)( 2+ +2)
第 8 页,共 9 页
1 = 2 2
2 1 2+ ( +2)( 1+ 2)+( +2)
2 4
=
2+4
2 4 2 2 ( +2) 2
2 2 2 +( +2) +4 +4
2 4 1
= = ,
4 2+16 +16 12
解得: = 1,满足 > 0,
因此直线 的方程为 = + 1,
所以直线 过定点(1,0).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