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白云区中考一模理综物理试题

2024年广东省白云区中考一模理综物理试题
1.(2024九下·白云模拟)分别拨动古筝的八、十三号弦,如图所示用同一设置的相机拍摄到两弦最左摆到b处,最右摆到c处,静止时在a处。测出每振动880次,八号弦用时2s,十三号弦用时4s,则八号弦(  )
A.发出声音响度比十三号弦大 B.在空气传播速度比十三号弦小
C.音调比十三号弦高 D.频率为220Hz
【答案】C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十三号弦振动幅度大,声音响度比八号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八号弦在空气传播速度与十三号弦在相同温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D.相同振动频率,八号弦用时小于十三号弦,所以八和十三号弦的频率分别为
,八号弦音调比十三号弦高,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中,温度相同速度相同。
2.(2024九下·白云模拟)班级游戏活动其中一个项目是“夹球走”。其规则如图所示,两位同学背对背夹一氢气球,朝着图中箭头方向行走。既要防止气球被压爆,又要防止气球飞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气球受到人背部施加向下的摩擦力
B.右边的同学要比左边同学移动速度稍快
C.防止气球被压爆,不用对气球施加力
D.游戏失败,以飞走的气球为参照物,两同学是静止的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氢气球会受到浮力,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氢气球被夹着不飞走,说明气球受到人背部施加的向下的摩擦力,故A正确;
B.两个人的速度应该大致相等,使得气球受到稳定的挤压力,故B错误;
C.若两人不对气球施加压力,气球受到浮力会飞走,故C错误;
D.以飞走的气球为参照物,两同学相对气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受到挤压,且接触面粗糙。题目中气球受到浮力会漂浮,所以要使得气球静止,则需要使气球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3.(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为一块玻璃下面放置部分轻质塑料小球,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导致部分塑料球会跳起来粘住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球一定是带负电的
B.丝绸摩擦玻璃时,玻璃得到了电子
C.塑料球粘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塑料球被吸引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 ,所以玻璃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带电的玻璃吸引塑料球,塑料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分析】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4.(2024九下·白云模拟)烙饼是大家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其做法是:将发酵好的面团揉一会儿,整形成厚薄均匀的饼胚,再烤制。如图所示四个面团变成一张饼胚,对桌面的(  )
A.压力不变 B.压强不变
C.压力变小 D.饼胚单位面积对桌面压力变大
【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从揉团到压扁的过程,质量不变,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积变大,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重力:计算公式为G=mg,物体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
5.(2024九下·白云模拟)在光具座的A点处放置一发光物体,从焦距f甲为5厘米、f乙为10厘米、f丙为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选择的凸透镜为
A.甲 B.乙 C.甲、乙 D.乙、丙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25cm,像距为0-15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分析可知,当焦距为5cm、10cm时:可以满足物、像距的大小关系,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应在2.5cm-20cm之间.
故选C.
【分析】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6.(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三孔插线板,其中插座是否通电由开关控制,并由指示灯显示开关是否闭合,则下面的电路图与该插线板内部电路一致的是(其中L表示火线,N表示零线)(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
【解析】【解答】 插座是否通电由开关控制,并由指示灯显示开关是否闭合,所以指示灯合开关串联,指示灯合三头插座互不影响,属于并联,且开关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连接在干路上,控制电路的通断,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家庭电路的连接:为了避免用电器彼此干扰,所以用电器之间为并联,且开关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7.(2024九下·白云模拟)将小灯泡L1和L2接入电路,测得电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两端电压比L2大 B.L1电流做功比L2快
C.L1的实际功率比L2小 D.L1发光时电阻比L2大
【答案】B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小灯泡L1和L2并联,L1和L2两端电压大小相等,故A错误;
BC.根据P=UI可知,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灯泡L1的电流更大,L1的功率比L2大,L1电流做功比L2快,故B正确,C错误;
D.通过灯泡L1的电流更大,二者电压相同,由可知,L1发光时电阻比L2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并联电路规律: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支路电流之和为干路电流,电阻规律。
8.(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所示,导线a、b通电前固定不动,已知通电后左磁体对a的作用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在图中已正确标出F1)。判断在图中标注力F2、F3、F4的方向。哪个标注是正确的(  )
A.只有F2正确 B.只有F3正确
C.F2、F3都不正确 D.F2、F4正确
【答案】B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解答】当导线a、b通电后,流过a的导线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受到向右的安培力,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所以受到的安培力向左,同理可分析F3正确,F4的方向向左,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的受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当磁场方向或者电流方向改变时,受力方向改变。
9.(2024九下·白云模拟)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自由下落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机械能相等,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甲、乙两球的动能相等
B.此时甲、乙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C.两球在落地前的速度相等
D.两球下落的初始位置的高度不同
【答案】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 AB自由下落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机械能相等 ,据图可知,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所以重力势能小于乙,所以动能大于乙,AB错误;
C.甲、乙两个小球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落地前,两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不变故两球在落地前的速度相等,所以在高处时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是相同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10.(2024九下·白云模拟)两个质量相同的均匀实心小球甲、乙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已知甲受到的浮力较大,则两球静止在水中时的情形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所以甲乙两球如果有处于漂浮状态,一定为甲球,如果两球均漂浮,
,,根据浮力公式F=ρgv可知,甲球的排水体积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甲漂浮,乙沉底,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甲乙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则有,故C符合题意。
D、甲漂浮,乙悬浮,则,,甲乙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则浮力相同,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11.(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所示,水池边有一路灯S,路灯上方有一平面镜,S发出的光能经反射后射入水中,请画出:
(1)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经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
(3)照射到水池底的光路图。
【答案】(1)(2)(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1)首先做s关于平面镜MN对称的s‘,s’即为s在MN中的像,
(2)连接连接S'A与MN相交于O点,OA为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3)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作图如下: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12.(2024九下·白云模拟)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
(1)仰卧起坐时,人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模型的阻力臂l。   
(2)先将头向前抬起,可以减小   力臂。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是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   的大小(填一最优选项符号)。
A.机械效率 B.速度 C.功率
【答案】;阻;变小;C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1)人受到的重力为阻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O点的连线即为阻力臂,如图所示:
(2)将头向前抬起,重心更靠近支点,减小阻力臂。动力臂长度不变,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减小,所以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会变小。
(3)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就是改变功率的大小,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13.(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是为宇航员设计的“太空圆珠笔”,墨水靠密封笔管内的压缩氮气推动活塞向外挤出。
(1)笔管内压缩氮气的气压   周围环境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判断依据是   ;
(3)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氮。当液态氮暴露在30℃的环境中(此时液态氮的沸点为),能观察到液态氮在不断沸腾,一段时间周边气温降至0℃,那么此时液态氮的温度等于   ℃(填一温度值)。
【答案】大于;变小;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液化;-196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墨水靠密封笔管内的压缩氮气推动活塞向外挤出 ,说明笔管内压缩氮气的气压大于环境的气压;
(2)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氮气的密度变小。
(3)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液化为液态氮。当液态氮暴露在30℃的环境中(此时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氮到达沸点,吸收热量,在不断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液态氮的温度等于-196℃。
综上 第1空、大于; 第2空、变小; 第3空、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第4空、液化; 第5空、-196。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液体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液体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4.(2024九下·白云模拟)温度不同的两物体接触时,低温物体吸热,高温物体放热,忽略热散失,
(1)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入冰箱,使它们的温度降低到0℃;
(2)取出后,将铜块、铝块再分别放入盛有质量相等、温度都是23℃的水中,如图所示,并将容器用隔热材料密封(如图);
(3)一段时间后温度稳定,同时测量甲、乙两容器中水的温度,分别是20℃和17℃;
(4)对比数据可判断,(以下两空均选填“铝”或“铜”)   的温度变化大。   从水中吸收的热量多,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铜;铝;铝的比热容大
【知识点】比热容;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4)铜块和铝块原来的温度均到0℃,一段时间后温度稳定,甲、乙水的温度,分别是20℃和17℃,故可知铜的温度变化大水的初温均为23℃,甲、乙两容器中水的末温分别20℃和17℃,乙图中水的温度变化大,所以乙图中水放热多,铝从水中吸收的热量多。Q=cmΔt,相同质量的水温度变化量越大,释放热量越多。
综上 第1空、 铜;第2空、铝; 第3空、铝的比热容大。
【分析】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原理为Q=cmΔt,要保证除了液体的材料不同,质量、初温、加热时间相同,题目中,水的质量相同,温度变化越大,放热量越大,不计热量损失,,所以放热量大,吸热量大。
15.(2024九下·白云模拟)食品厂配制了两种不同密度的盐水来挑选榛子果仁。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倒入体积相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四颗榛子果仁(标号为1、2、3、4号,忽略榛子体积变化)先后放入甲、乙两种盐水中,静止后的情形如图1所示。
(1)两杯盐水的密度关系为   (选填“<”、“=”或“>”)
(2)将图1甲中的1号榛子受力示意图在图2画出(以“ ”代表榛子,在方框中已画出其所受的重力G);   
(3)3号榛子在甲、乙两种盐水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则:   (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2号榛子在甲图中悬浮,在乙图中沉底,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即ρ甲>ρ乙。
(2)1号榛子沉底,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如图所示:
(3)3号榛子在甲、乙盐水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等于其自身的重力,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不变,则F甲=F乙。
综上 第1空、>; 第3空、= 。
【分析】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16.(2024九下·白云模拟)工人用推力F将重为1000N的箱子沿斜面推至水平车厢中,斜面长3m、高1.5m,F始终与箱子运动方向相同。箱子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推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1)0~10s内,求出推力F做多少功.
(2)箱子沿斜面底端推至顶端过程,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3)在0~10s内和10~20s内,F功率大小和分别是多少?
(4)箱子与水平车厢接触面积,对车厢压强是多少?
【答案】解:(1)由乙、丙两图可知,0~10s内,推力大小为600N,物体沿推力方向从斜面底到斜面顶移动的距离为3m,则推力做功为
(2)箱子沿斜面底端推至顶端过程,总功为1800J。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3)0~10s内拉力F的功率为,由图乙、丙可知10~20s内,拉力大小为200N,移动距离为5m。则拉力做功为,拉力的功率为
(4)箱子放在水平车厢上时,箱子地水平车厢的压力等于箱子的重力,受力面积为0.5m2,则箱子对水平车厢的压强为

答:(1)0~10s内,求出推力F做功为18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3.3%;
(3)在0~10s内和10~20s内,F功率大小和分别是180W,100W;
(4)箱子对车厢压强是2000Pa。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由乙、丙两图可知,0~10s内,推力大小为600N,物体沿推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3m,根据计算推力做功;
(2)箱子沿斜面底端推至顶端过程,箱子的重力为1000N,上升高度为1.5m。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总功W,根据效率公式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3)根据计算0~10s内拉力F的功率;10~20s内,拉力大小为200N,移动距离为5m。根据W=Fs计算拉力做功,同理计算拉力的功率;
(4)箱子放在水平车厢上时,箱子地水平车厢的压力等于箱子的重力,受力面积为0.5m2,根据计算箱子对水平车厢的压强。
17.(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的电子体温计主要是利用了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显著、反应快这些特性,实现温度的测量。小玲准备用电源、热敏电阻、电流表、开关和导线等自制电子体温计。下表为选用的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数据。
温度t(℃)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电阻(Ω) 680 640 600 560 520 480 440 400
(1)分析比较上表中的数据,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
(2)小玲猜想电子体温计内部电路图如图1所示,当热敏电阻所处区域的温度升高,电路中的电流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若将图1所示电流表的表盘上电流刻度线上标注相对应的温度变成图2,则温度的刻度值从左至右   (选填“升高”或“降低”);
①小玲按照图1电路连接实物进行验证,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闭合S,发现热敏电阻所处区域的温度从37℃升高到42℃。分别求出37℃和42℃时电流表示数;   
②在37℃和42℃时,热敏电阻功率分别为、,求出的值;   
③用接0~0.6A量程的电流表指针指示温度,这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依据是   。
【答案】随着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在变小;变大;升高;0.01A、0.015A;;不可行;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小。
(2)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温度越高,电流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电流表刻度值从左至右升高,所以温度的刻度值从左至右也升高。
37℃对应表格中的电阻为600Ω,42℃对应电阻为400Ω,电源电压为6V,根据欧姆定律得电流分别为,,根据P=UI可计算37℃和42℃时,热敏电阻功率之比;电流变化范围为0.01~0.015A,电流表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方案不可行。
【分析】1、欧姆定律:公式为U=IR,题目中电源电压为6V,电阻为600Ω,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值;
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当电压不变时,电功率和电流值成正比。
18.(2024九下·白云模拟)利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规律,加上刻度尺(可不估读)可组合制成各种测量工具。()
(1)制作弹簧测力计。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对比甲乙两图,弹簧的伸长量是   cm,此时图乙指针指向的刻度可标注力的数值是   N;
(2)制作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找来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塑料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①如图丙所示,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4.0cm”,这个数值用密度值标出,还需要进行哪些实验步骤和计算?   ;
②当小桶中加满水(已知:水的密度是),指针指示的刻度“4.5cm”。则刻度“7.0cm”用密度值标出是   。
【答案】1.50;1.5;①测量出此时弹簧的总长度;②根据F=G=mg求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即为桶和液体的总重力;③根据G=ρgv求出液体的密度;2.0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1)弹簧原长2.00cm,挂三个钩码后,此时弹簧长度是3.50cm,弹簧的伸长量是3.50cm-2.00cm=1.50cm; 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图乙指针指向的刻度可标注力的数值是G=mg=0.05kg×3×10N/kg=1.5N;
(2)指针指示的刻度“4.0cm”, 弹簧原长已知,所以①测量出此时弹簧的总长度;②根据F=G=mg求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即为桶和液体的总重力;③根据G=ρgv求出液体的密度。
当挂3个钩码,弹簧伸长为1.50cm,质量为150g,所以弹簧的进度系数,当小桶中加满水,指针指示的刻度“4.5cm”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2.5cm,则水的质量为2.5cm×100g/cm=250g,所以水的体积为;指针指示的刻度“7.0cm”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5.0cm,则液体的质量为5cm×100g/cm=500g,液体的密度为。
综上 第1空、 1.50;第2空、1.5; 第3空①测量出此时弹簧的总长度;②根据F=G=mg求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即为桶和液体的总重力;③根据G=ρgv求出液体的密度; 第4空、2.0.
【分析】1、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首先测量弹簧的原长,测量弹簧伸长量x对应的拉力值,劲度系数k=;题目中弹簧的伸长量1.50cm; 钩码的质量为150g,据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2、密度称的设计步骤:①测量受到拉力弹簧的总长度,原长,据此计算伸长量;②求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③根据G=ρgv求出液体的密度。
2024年广东省白云区中考一模理综物理试题
1.(2024九下·白云模拟)分别拨动古筝的八、十三号弦,如图所示用同一设置的相机拍摄到两弦最左摆到b处,最右摆到c处,静止时在a处。测出每振动880次,八号弦用时2s,十三号弦用时4s,则八号弦(  )
A.发出声音响度比十三号弦大 B.在空气传播速度比十三号弦小
C.音调比十三号弦高 D.频率为220Hz
2.(2024九下·白云模拟)班级游戏活动其中一个项目是“夹球走”。其规则如图所示,两位同学背对背夹一氢气球,朝着图中箭头方向行走。既要防止气球被压爆,又要防止气球飞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气球受到人背部施加向下的摩擦力
B.右边的同学要比左边同学移动速度稍快
C.防止气球被压爆,不用对气球施加力
D.游戏失败,以飞走的气球为参照物,两同学是静止的
3.(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为一块玻璃下面放置部分轻质塑料小球,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导致部分塑料球会跳起来粘住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球一定是带负电的
B.丝绸摩擦玻璃时,玻璃得到了电子
C.塑料球粘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塑料球被吸引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4.(2024九下·白云模拟)烙饼是大家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其做法是:将发酵好的面团揉一会儿,整形成厚薄均匀的饼胚,再烤制。如图所示四个面团变成一张饼胚,对桌面的(  )
A.压力不变 B.压强不变
C.压力变小 D.饼胚单位面积对桌面压力变大
5.(2024九下·白云模拟)在光具座的A点处放置一发光物体,从焦距f甲为5厘米、f乙为10厘米、f丙为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选择的凸透镜为
A.甲 B.乙 C.甲、乙 D.乙、丙
6.(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三孔插线板,其中插座是否通电由开关控制,并由指示灯显示开关是否闭合,则下面的电路图与该插线板内部电路一致的是(其中L表示火线,N表示零线)(  )
A. B.
C. D.
7.(2024九下·白云模拟)将小灯泡L1和L2接入电路,测得电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两端电压比L2大 B.L1电流做功比L2快
C.L1的实际功率比L2小 D.L1发光时电阻比L2大
8.(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所示,导线a、b通电前固定不动,已知通电后左磁体对a的作用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在图中已正确标出F1)。判断在图中标注力F2、F3、F4的方向。哪个标注是正确的(  )
A.只有F2正确 B.只有F3正确
C.F2、F3都不正确 D.F2、F4正确
9.(2024九下·白云模拟)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自由下落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机械能相等,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甲、乙两球的动能相等
B.此时甲、乙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C.两球在落地前的速度相等
D.两球下落的初始位置的高度不同
10.(2024九下·白云模拟)两个质量相同的均匀实心小球甲、乙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已知甲受到的浮力较大,则两球静止在水中时的情形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11.(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所示,水池边有一路灯S,路灯上方有一平面镜,S发出的光能经反射后射入水中,请画出:
(1)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经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
(3)照射到水池底的光路图。
12.(2024九下·白云模拟)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
(1)仰卧起坐时,人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模型的阻力臂l。   
(2)先将头向前抬起,可以减小   力臂。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是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   的大小(填一最优选项符号)。
A.机械效率 B.速度 C.功率
13.(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是为宇航员设计的“太空圆珠笔”,墨水靠密封笔管内的压缩氮气推动活塞向外挤出。
(1)笔管内压缩氮气的气压   周围环境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判断依据是   ;
(3)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氮。当液态氮暴露在30℃的环境中(此时液态氮的沸点为),能观察到液态氮在不断沸腾,一段时间周边气温降至0℃,那么此时液态氮的温度等于   ℃(填一温度值)。
14.(2024九下·白云模拟)温度不同的两物体接触时,低温物体吸热,高温物体放热,忽略热散失,
(1)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入冰箱,使它们的温度降低到0℃;
(2)取出后,将铜块、铝块再分别放入盛有质量相等、温度都是23℃的水中,如图所示,并将容器用隔热材料密封(如图);
(3)一段时间后温度稳定,同时测量甲、乙两容器中水的温度,分别是20℃和17℃;
(4)对比数据可判断,(以下两空均选填“铝”或“铜”)   的温度变化大。   从水中吸收的热量多,判断的依据是   。
15.(2024九下·白云模拟)食品厂配制了两种不同密度的盐水来挑选榛子果仁。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倒入体积相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四颗榛子果仁(标号为1、2、3、4号,忽略榛子体积变化)先后放入甲、乙两种盐水中,静止后的情形如图1所示。
(1)两杯盐水的密度关系为   (选填“<”、“=”或“>”)
(2)将图1甲中的1号榛子受力示意图在图2画出(以“ ”代表榛子,在方框中已画出其所受的重力G);   
(3)3号榛子在甲、乙两种盐水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则:   (选填“<”、“=”或“>”)
16.(2024九下·白云模拟)工人用推力F将重为1000N的箱子沿斜面推至水平车厢中,斜面长3m、高1.5m,F始终与箱子运动方向相同。箱子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推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1)0~10s内,求出推力F做多少功.
(2)箱子沿斜面底端推至顶端过程,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3)在0~10s内和10~20s内,F功率大小和分别是多少?
(4)箱子与水平车厢接触面积,对车厢压强是多少?
17.(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的电子体温计主要是利用了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显著、反应快这些特性,实现温度的测量。小玲准备用电源、热敏电阻、电流表、开关和导线等自制电子体温计。下表为选用的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数据。
温度t(℃)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电阻(Ω) 680 640 600 560 520 480 440 400
(1)分析比较上表中的数据,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
(2)小玲猜想电子体温计内部电路图如图1所示,当热敏电阻所处区域的温度升高,电路中的电流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若将图1所示电流表的表盘上电流刻度线上标注相对应的温度变成图2,则温度的刻度值从左至右   (选填“升高”或“降低”);
①小玲按照图1电路连接实物进行验证,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闭合S,发现热敏电阻所处区域的温度从37℃升高到42℃。分别求出37℃和42℃时电流表示数;   
②在37℃和42℃时,热敏电阻功率分别为、,求出的值;   
③用接0~0.6A量程的电流表指针指示温度,这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依据是   。
18.(2024九下·白云模拟)利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规律,加上刻度尺(可不估读)可组合制成各种测量工具。()
(1)制作弹簧测力计。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对比甲乙两图,弹簧的伸长量是   cm,此时图乙指针指向的刻度可标注力的数值是   N;
(2)制作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找来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塑料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①如图丙所示,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4.0cm”,这个数值用密度值标出,还需要进行哪些实验步骤和计算?   ;
②当小桶中加满水(已知:水的密度是),指针指示的刻度“4.5cm”。则刻度“7.0cm”用密度值标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十三号弦振动幅度大,声音响度比八号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八号弦在空气传播速度与十三号弦在相同温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D.相同振动频率,八号弦用时小于十三号弦,所以八和十三号弦的频率分别为
,八号弦音调比十三号弦高,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中,温度相同速度相同。
2.【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氢气球会受到浮力,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氢气球被夹着不飞走,说明气球受到人背部施加的向下的摩擦力,故A正确;
B.两个人的速度应该大致相等,使得气球受到稳定的挤压力,故B错误;
C.若两人不对气球施加压力,气球受到浮力会飞走,故C错误;
D.以飞走的气球为参照物,两同学相对气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受到挤压,且接触面粗糙。题目中气球受到浮力会漂浮,所以要使得气球静止,则需要使气球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3.【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 ,所以玻璃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带电的玻璃吸引塑料球,塑料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分析】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4.【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从揉团到压扁的过程,质量不变,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积变大,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重力:计算公式为G=mg,物体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
5.【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25cm,像距为0-15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分析可知,当焦距为5cm、10cm时:可以满足物、像距的大小关系,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应在2.5cm-20cm之间.
故选C.
【分析】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6.【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
【解析】【解答】 插座是否通电由开关控制,并由指示灯显示开关是否闭合,所以指示灯合开关串联,指示灯合三头插座互不影响,属于并联,且开关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连接在干路上,控制电路的通断,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家庭电路的连接:为了避免用电器彼此干扰,所以用电器之间为并联,且开关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7.【答案】B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小灯泡L1和L2并联,L1和L2两端电压大小相等,故A错误;
BC.根据P=UI可知,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灯泡L1的电流更大,L1的功率比L2大,L1电流做功比L2快,故B正确,C错误;
D.通过灯泡L1的电流更大,二者电压相同,由可知,L1发光时电阻比L2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并联电路规律: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支路电流之和为干路电流,电阻规律。
8.【答案】B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解答】当导线a、b通电后,流过a的导线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受到向右的安培力,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所以受到的安培力向左,同理可分析F3正确,F4的方向向左,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的受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当磁场方向或者电流方向改变时,受力方向改变。
9.【答案】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 AB自由下落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机械能相等 ,据图可知,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所以重力势能小于乙,所以动能大于乙,AB错误;
C.甲、乙两个小球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落地前,两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不变故两球在落地前的速度相等,所以在高处时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是相同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10.【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所以甲乙两球如果有处于漂浮状态,一定为甲球,如果两球均漂浮,
,,根据浮力公式F=ρgv可知,甲球的排水体积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甲漂浮,乙沉底,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甲乙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则有,故C符合题意。
D、甲漂浮,乙悬浮,则,,甲乙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则浮力相同,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11.【答案】(1)(2)(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1)首先做s关于平面镜MN对称的s‘,s’即为s在MN中的像,
(2)连接连接S'A与MN相交于O点,OA为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3)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作图如下: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12.【答案】;阻;变小;C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1)人受到的重力为阻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O点的连线即为阻力臂,如图所示:
(2)将头向前抬起,重心更靠近支点,减小阻力臂。动力臂长度不变,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减小,所以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会变小。
(3)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就是改变功率的大小,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13.【答案】大于;变小;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液化;-196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墨水靠密封笔管内的压缩氮气推动活塞向外挤出 ,说明笔管内压缩氮气的气压大于环境的气压;
(2)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氮气的密度变小。
(3)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液化为液态氮。当液态氮暴露在30℃的环境中(此时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氮到达沸点,吸收热量,在不断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液态氮的温度等于-196℃。
综上 第1空、大于; 第2空、变小; 第3空、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第4空、液化; 第5空、-196。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液体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液体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4.【答案】铜;铝;铝的比热容大
【知识点】比热容;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4)铜块和铝块原来的温度均到0℃,一段时间后温度稳定,甲、乙水的温度,分别是20℃和17℃,故可知铜的温度变化大水的初温均为23℃,甲、乙两容器中水的末温分别20℃和17℃,乙图中水的温度变化大,所以乙图中水放热多,铝从水中吸收的热量多。Q=cmΔt,相同质量的水温度变化量越大,释放热量越多。
综上 第1空、 铜;第2空、铝; 第3空、铝的比热容大。
【分析】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原理为Q=cmΔt,要保证除了液体的材料不同,质量、初温、加热时间相同,题目中,水的质量相同,温度变化越大,放热量越大,不计热量损失,,所以放热量大,吸热量大。
15.【答案】>;;=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2号榛子在甲图中悬浮,在乙图中沉底,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即ρ甲>ρ乙。
(2)1号榛子沉底,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如图所示:
(3)3号榛子在甲、乙盐水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等于其自身的重力,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不变,则F甲=F乙。
综上 第1空、>; 第3空、= 。
【分析】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16.【答案】解:(1)由乙、丙两图可知,0~10s内,推力大小为600N,物体沿推力方向从斜面底到斜面顶移动的距离为3m,则推力做功为
(2)箱子沿斜面底端推至顶端过程,总功为1800J。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3)0~10s内拉力F的功率为,由图乙、丙可知10~20s内,拉力大小为200N,移动距离为5m。则拉力做功为,拉力的功率为
(4)箱子放在水平车厢上时,箱子地水平车厢的压力等于箱子的重力,受力面积为0.5m2,则箱子对水平车厢的压强为

答:(1)0~10s内,求出推力F做功为18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3.3%;
(3)在0~10s内和10~20s内,F功率大小和分别是180W,100W;
(4)箱子对车厢压强是2000Pa。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由乙、丙两图可知,0~10s内,推力大小为600N,物体沿推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3m,根据计算推力做功;
(2)箱子沿斜面底端推至顶端过程,箱子的重力为1000N,上升高度为1.5m。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总功W,根据效率公式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3)根据计算0~10s内拉力F的功率;10~20s内,拉力大小为200N,移动距离为5m。根据W=Fs计算拉力做功,同理计算拉力的功率;
(4)箱子放在水平车厢上时,箱子地水平车厢的压力等于箱子的重力,受力面积为0.5m2,根据计算箱子对水平车厢的压强。
17.【答案】随着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在变小;变大;升高;0.01A、0.015A;;不可行;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小。
(2)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温度越高,电流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电流表刻度值从左至右升高,所以温度的刻度值从左至右也升高。
37℃对应表格中的电阻为600Ω,42℃对应电阻为400Ω,电源电压为6V,根据欧姆定律得电流分别为,,根据P=UI可计算37℃和42℃时,热敏电阻功率之比;电流变化范围为0.01~0.015A,电流表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方案不可行。
【分析】1、欧姆定律:公式为U=IR,题目中电源电压为6V,电阻为600Ω,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值;
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当电压不变时,电功率和电流值成正比。
18.【答案】1.50;1.5;①测量出此时弹簧的总长度;②根据F=G=mg求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即为桶和液体的总重力;③根据G=ρgv求出液体的密度;2.0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1)弹簧原长2.00cm,挂三个钩码后,此时弹簧长度是3.50cm,弹簧的伸长量是3.50cm-2.00cm=1.50cm; 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图乙指针指向的刻度可标注力的数值是G=mg=0.05kg×3×10N/kg=1.5N;
(2)指针指示的刻度“4.0cm”, 弹簧原长已知,所以①测量出此时弹簧的总长度;②根据F=G=mg求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即为桶和液体的总重力;③根据G=ρgv求出液体的密度。
当挂3个钩码,弹簧伸长为1.50cm,质量为150g,所以弹簧的进度系数,当小桶中加满水,指针指示的刻度“4.5cm”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2.5cm,则水的质量为2.5cm×100g/cm=250g,所以水的体积为;指针指示的刻度“7.0cm”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5.0cm,则液体的质量为5cm×100g/cm=500g,液体的密度为。
综上 第1空、 1.50;第2空、1.5; 第3空①测量出此时弹簧的总长度;②根据F=G=mg求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即为桶和液体的总重力;③根据G=ρgv求出液体的密度; 第4空、2.0.
【分析】1、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首先测量弹簧的原长,测量弹簧伸长量x对应的拉力值,劲度系数k=;题目中弹簧的伸长量1.50cm; 钩码的质量为150g,据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2、密度称的设计步骤:①测量受到拉力弹簧的总长度,原长,据此计算伸长量;②求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③根据G=ρgv求出液体的密度。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下一篇:Unit 3 Where did you go?单元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