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培优】试卷(答案)


第七章 运动和力【培优】
一、单选题
1.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普通篮球的质量约5kg
B.中学生走两步的距离约为1.5m
C.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石家庄市在春节期间的平均气温约为
2.对于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河岸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船舱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迎面驶来的船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船舱中坐着的小孩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3.如图所示的场景,与惯性现象无关的是(  )
A.小球落入凹槽 B.固定锤头
C.安全气囊 D.瀑布倾泻
4.“嫦娥五号”在完成钻取和表取后,上升器进入环月飞行轨道,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逐步靠近上升器,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器与组合体对接结束后,上升器相对于组合体是静止的
B.月壤样品被采集后密封,在返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C.嫦娥五号在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D.嫦娥五号返回器和地面控制台可以通过超声波传输信息
5.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
C.人的脉搏1s跳动约70次 D.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
6.一个同学将重为6N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1N。则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
A.7N,竖直向下 B.5N,竖直向上
C.5N,竖直向下 D.7N,竖直向上
7.起重机提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间的关系是
A.货物匀速上升时,T>G
B.货物匀速下降时,T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T=G
D.不论货物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或静止时,T=G
二、填空题
8.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9.2015年5月底,美国发布了最新的SR-72高超音速飞行器设想图.该飞行器速度可达6~7马赫(1马赫=1倍音速),号称1小时可到达地球任一地方,比常规导弹速度还要快.若该飞行器以7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     m/s 合   km/h.
10.如下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在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1.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上,通过空间站舷窗看到地球转得很快,她是以   为参照物的;她用手机通过舷窗拍摄太空景色,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三个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对话交流,他们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12.一位骑自行车的同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这位同学相对于地面来说是   的;相对于自行车来说是   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13.如图所示,用力拨动弹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    (选填“会”或“不会”)随金属片飞出,这表明金属球具有    。
14.甲、乙两位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了1000米跑步测试,甲同学测试成绩为4min10s,甲同学在该跑步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m/s,乙同学在该跑步测试中的平均速度15km/h,甲同学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同学的平均速度。
15.无人驾驶小巴是杭州亚运会期间使用的特色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如图所示是无人驾驶小巴正在行驶时的情景,以小巴为参照物,沿途的路灯杆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6.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五星红旗经过全国各民族、各行业的176名代表的传递被郑重交给国旗班。国旗在传递过程中,以国旗为参照物,站在地面不动的传旗手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在国旗传递的同时,小男孩站在旗杆下,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小号与其他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升国旗环节,若国旗上升的速度为0.5m/s,则20s内国旗上升的高度为     m。
17.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沿该直线运动,先后经过P点向Q点运动,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整个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甲车到达Q点时,乙车与Q点的距离为6米,则甲车在P点时,乙车与P点的距离为   米。
三、实验探究题
18.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在接触面上做   运动,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才能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反映;
(2)若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实验;若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则应选   两图进行对比;
(3)本实验存在的一个操作上的难点是:在拉动物体的时候很难保持匀速运动,结果测力计的示数难以稳定,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   (滑动摩擦力/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变化导致的;
(4)某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乙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他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正确/错误)的,说明理由:   。
19.芳芳和朋友去游乐场游玩,看到朋友从滑道的顶端冲下来吓得尖叫。她想知道朋友下滑时的速度如何变化,于是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秒表以及小车来探究下滑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斜面的坡度应当较   (选填“大”或者“小”),目的是   ;
(3)图中,前半段的路程s2=   cm,测得上半段的时间t2=2s,则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m/s;若小车释放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出的前半段平均速度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者“无影响”);
(4)实验中,测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的最佳方法是   ;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3与路程s3,计算出v3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3,再测量路程s3,计算出v3
C.不测量,利用全程和上半程的路程s1、s2,时间t1、t2,求t3=t1-t2,s3=s1-s2,算出v3
D.不测量,利用全程和上半程的路程s1、s2,时间t1、t2求得v1=,v2=,算出v3=2v1-v2
(5)选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后,芳芳测得的全程时间t1=3.2s,由此可知,小车在斜面上做   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者“匀速”),若作出小车的运动图像,应当是下列选项中的   ;
A.B.
C.D.
(6)芳芳用频闪相机给滑滑梯的朋友拍了张频闪照片(相机固定不动,每秒自动拍摄一次,多次曝光拍出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打印出来的照片中,滑梯的长度为15.00cm,朋友的身高为1.60cm,而朋友实际身高为1.60m,若滑出滑梯时的速度为全程平均速度的两倍,则朋友滑出滑梯的速度为   m/s。
四、计算题
20.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
(2)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3)判断此时物体的运动情况。
21.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内,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求:
(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轿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2.甲、乙两汽车沿平直路面向山崖下的山洞驶去,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在行进过程中甲车鸣笛一次,2s后甲车司机听到回声,3s后乙车司机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1)甲车鸣笛的位置距离山洞为多少?
(2)乙车听到回声时距离山洞的距离为多少?
(3)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甲乙两车的距离d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相反
9.【答案】2380;8568
10.【答案】2;4
11.【答案】空间站;凸;空气
12.【答案】运动;静止;相对性
13.【答案】不会;惯性
14.【答案】4;小于
15.【答案】运动
16.【答案】运动;音色;10
17.【答案】不变;运动;2或10
18.【答案】水平;匀速直线;乙丙;甲乙;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错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19.【答案】;小;便于测量时间;40.0;0.2;偏大;C;加速;D;7.5
20.【答案】(1)100N;(2)20N,水平向右;(3)物体向右做加速运动
21.【答案】(1)前10s路程为100m,则平均速度
(2)汽车在内以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
(3)前10s轿车运动100m,通过
轿车通过的路程是
答:(1);(2)700m;(3)300m。
22.【答案】(1);(2);(3)
()
1 / 7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届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17-21”非选择题标准卷(三)(含解析)(含解析)

下一篇:Unit 2 Last weekend 专项训练: 选择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