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运动的快慢 速度》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沪粤版2024)

7.2《运动的快慢 速度》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沪粤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环江期中)牛顿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在物理学中用牛顿作为(  )的单位。
A.速度 B.密度 C.质量 D.力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牛顿作为力的单位,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密度的国际制单位是,C.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
2.(2024八下·沅江期末)下列说法符合日常生活实际的是(  )
A.大多数中学生的重约50N B.洗澡时适宜水温约60℃
C.人步行速度约1.1m/s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大多数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根据G=mg,计算重力约500N,A不符合题意;
B.洗澡时,适宜水温稍高于人体温度,约40℃,B不符合题意;
C.人步行1min约70m,速度约1.1m/s,C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重力、速度和温度,结合数据解答。
3.(2024八下·黄石港期末)下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普通鸡蛋质量约克 B.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
C.教室空气的密度为 D.人的步行速度约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一枚普通鸡蛋质量约50~60g,250g与实际不符,A符合题意;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g=0.5kg,根据G=mg,计算重力约为5N,与实际相符,B不符合题意;
C.教室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与实际相符,C不符合题意;
D.人步行1min约80m左右,速度约1.5m/s,与实际相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重力、速度和密度,结合数据解答。
4.(2024八下·禹城开学考)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0m/s
B.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D.在t=6s时,乙车在甲车前面12m处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B.甲经过12s行驶16m,所以甲的速度,乙经过8s行驶24m,所以乙的速度为,所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故AB不符合题意;
C.,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在t=6s时,甲行驶的距离为8m,乙为18m,所以乙车在甲车前面10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5.(2024八下·甘孜期末)生活中需要具备基本的估测能力,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一部普通华为手机的质量约为1kg
D.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A.正常步速约为1m/s,A不符合题意;
B.长度约为26cm,B符合题意;
C.质量约0.1kg,C不符合题意;
D.需时间约15s,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以实际生活为参考,选出切合实际的答案。
6.(2024八下·花都期末)某物体正在运动,已知此时它只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若撤去其中一个力,同时用频闪照相机在相同时间间隔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则其轨迹可能是下图中的(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已知运动中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撤去其中一个力后,物体受力不平衡,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第1个图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第2、3、4个图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物体受到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会改变。
7.(2024八下·南昌期中)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据图可知,弟弟比姐姐晚5min离开家,A错误
B、 弟弟的平均速度v=5/3m/s, 姐姐的平均速度 v=5/6m/s,B错误
C、 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C正确
D、姐姐在5-15分钟静止,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判识选项
速度公式v=s/t,据题可知,弟弟和姐姐的运动路程为1000m,弟弟的运动时间为10min,姐姐的运动使劲按为20min,据此计算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
8.(2024八下·南昌期中)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司机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
C.从开始踩刹车之后0.5s,车速变为5m/s
D.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大于10m/s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0.5s×10m/s=5m/s,A错误
B、 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0s ,B错误
C、 从开始踩刹车之后0.5s,车速变为5m/s ,C正确
D、 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小于10m/s,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物体速度判识选项
物体的速度:公式为v=s/t,0-0.5s为 反应时间,经过的路程为s=0.5s×10m/s=5m,0.5s-1.5s,制动时间为1s,速度减小为10m/s,所以经过的路程为0.5×10m/s×1s=5m
9.(2024八下·南昌期中)如图中用频闪照片(每隔相同时间拍一次照)研究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C.从3cm到8cm甲乙所用的时间相同
D.在8cm位置上,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据题可知相同时间,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所以甲左匀速直线运动,乙相同时间,通过的位移逐渐变大,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且通过相同位置,乙所用时间减少,根据V
=S/t可知,乙的平均速度大,A错误,B正确,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根据物体的速度判识选项
物体的速度:公式为v=s/t,甲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相同,甲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加速运动,乙相同时间,通过路程较大,所以乙的平均速度加大
二、多选题
10.(2024八下·南宁开学考)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
B.根据公式,可知物体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运动的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解析】【解答】A.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速度不变,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物体速度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进行计算,但速度和路程不成正比,B符合题意;
C.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运动的路线和速度都在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和路程无关。
11.(2023八下·九江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4s,甲车运动在最前面
B.若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D.甲、丙两车速度相同
【答案】A,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丙的速度的4m/s,在相同时间内,甲的速度最快,运行最远,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由于丙车的速度大于乙车速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B符合题意;乙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C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相对于快的物体,慢的物体向后运动。
12.(2021八下·中山月考)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小明用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
A.0~1s,木箱所受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B.1~3s,木箱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3~5s,木箱所受推力等于摩擦力
D.5~6s,木箱所受推力小于摩擦力
【答案】C,D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从图像可以看出木箱在0~1 s时间内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在1~3 s时间内,木箱做加速运动,但木箱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所以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在3~5 s时间内,木箱做匀速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C符合题意;
D.在5~6 s时间内木箱做减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所受的推力小于摩擦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v-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推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做减速运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三、实验填空题
13.(2024八下·广东期中)若汽车轮胎上标有“87W”由表1、2可知“87”表示每个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545kg,“W”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70km/h.
表1
负荷指数 87 88 89 90
允许承受最大质量(kg) 545 560 580 600
表2
速度级别代号 H V W
允许最高速度(km/h) 210 240 270
若汽车的轮胎上标有“89H”.查表可知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   kg,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km/h.
【答案】580;210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1)据题可知轮胎上标有“89H”.查表可知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580kg,行驶速度不超过210km/h
综上第1空为580;第2空为210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填空
据题可知89代表允许承受最大质量为580kg,H代表允许最大速度为210km/h
14.(2024八下·濮阳开学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   cm,如果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   cm/s;
(2)小车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是为了减小测量   时造成的误差。
【答案】40.0;0.25;变速;时间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由图知道, AB段小车运动的距离;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2)[3]AC段的距离sAC=80.0cm,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由于不同路段,平均速度不同,所以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2)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分析判断;
(3)实验中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四、解答与计算题
15.(2024八下·吉林开学考)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车上一医护人员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
(1)该隧道的长度;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
【答案】【解答】解:(1)由得,该隧道的长度为
(2)由得,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
答:(1)该隧道的长度为1800m;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121秒。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专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 ,根据计算该隧道的长度
(2)专车通过的流程为隧道的长度与专车长度之和由计算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16.(2024八下·南昌期中)某大桥全长29.8km。小珠一家驾车途经该大桥某段时,观察到大桥设置了限速100km/h的标志牌,如图甲所示。若汽车行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前0.05h,汽车行驶了3km。求:
(1)若全程按最高速度行驶,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2)汽车在0.2h内行驶的总路程?
【答案】(1)解:从图中可知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00km/h;
所以t=S/v=29.8km÷(100km/h)=0.298h
(2)解:由题可知:前0.05h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1=3km,由图可知:从0.05h到0.2h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S2=vt=90km/h×(0.2h—0.05h)=13.5km,
所以汽车在0.2h内行驶的总路程S总=S1+S2=3km+13.5km=16.5k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据题可知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00km/h,路程为29.8km。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 汽车的最大速度
2) 由题可知前0.05h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1=3km,由图可知:从0.05h到0.2h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S2=vt,所以总路程为 S总=S1+S2
17.(2024八下·龙门月考)一辆轿车从广州某地往龙门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9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9h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时间;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龙门,车内的钟表显示时间是多少?
【答案】(1)解:
(2)解:
(3)解: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起始时间为 9h15min ,到达时间为 9h45min ,共计30min
2)路程为40km,时间为0.5h,根据v=s/t计算物体速度
3)形式路程为80km,根据v=s/t,计算物体所用时间
7.2《运动的快慢 速度》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沪粤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环江期中)牛顿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在物理学中用牛顿作为(  )的单位。
A.速度 B.密度 C.质量 D.力
2.(2024八下·沅江期末)下列说法符合日常生活实际的是(  )
A.大多数中学生的重约50N B.洗澡时适宜水温约60℃
C.人步行速度约1.1m/s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3.(2024八下·黄石港期末)下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普通鸡蛋质量约克 B.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
C.教室空气的密度为 D.人的步行速度约
4.(2024八下·禹城开学考)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0m/s
B.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D.在t=6s时,乙车在甲车前面12m处
5.(2024八下·甘孜期末)生活中需要具备基本的估测能力,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一部普通华为手机的质量约为1kg
D.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6.(2024八下·花都期末)某物体正在运动,已知此时它只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若撤去其中一个力,同时用频闪照相机在相同时间间隔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则其轨迹可能是下图中的(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24八下·南昌期中)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8.(2024八下·南昌期中)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司机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
C.从开始踩刹车之后0.5s,车速变为5m/s
D.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大于10m/s
9.(2024八下·南昌期中)如图中用频闪照片(每隔相同时间拍一次照)研究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C.从3cm到8cm甲乙所用的时间相同
D.在8cm位置上,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二、多选题
10.(2024八下·南宁开学考)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
B.根据公式,可知物体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运动的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11.(2023八下·九江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4s,甲车运动在最前面
B.若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D.甲、丙两车速度相同
12.(2021八下·中山月考)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小明用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
A.0~1s,木箱所受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B.1~3s,木箱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3~5s,木箱所受推力等于摩擦力
D.5~6s,木箱所受推力小于摩擦力
三、实验填空题
13.(2024八下·广东期中)若汽车轮胎上标有“87W”由表1、2可知“87”表示每个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545kg,“W”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70km/h.
表1
负荷指数 87 88 89 90
允许承受最大质量(kg) 545 560 580 600
表2
速度级别代号 H V W
允许最高速度(km/h) 210 240 270
若汽车的轮胎上标有“89H”.查表可知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   kg,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km/h.
14.(2024八下·濮阳开学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   cm,如果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   cm/s;
(2)小车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是为了减小测量   时造成的误差。
四、解答与计算题
15.(2024八下·吉林开学考)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车上一医护人员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
(1)该隧道的长度;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
16.(2024八下·南昌期中)某大桥全长29.8km。小珠一家驾车途经该大桥某段时,观察到大桥设置了限速100km/h的标志牌,如图甲所示。若汽车行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前0.05h,汽车行驶了3km。求:
(1)若全程按最高速度行驶,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2)汽车在0.2h内行驶的总路程?
17.(2024八下·龙门月考)一辆轿车从广州某地往龙门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9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9h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时间;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龙门,车内的钟表显示时间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牛顿作为力的单位,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密度的国际制单位是,C.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
2.【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大多数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根据G=mg,计算重力约500N,A不符合题意;
B.洗澡时,适宜水温稍高于人体温度,约40℃,B不符合题意;
C.人步行1min约70m,速度约1.1m/s,C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重力、速度和温度,结合数据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一枚普通鸡蛋质量约50~60g,250g与实际不符,A符合题意;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g=0.5kg,根据G=mg,计算重力约为5N,与实际相符,B不符合题意;
C.教室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与实际相符,C不符合题意;
D.人步行1min约80m左右,速度约1.5m/s,与实际相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重力、速度和密度,结合数据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B.甲经过12s行驶16m,所以甲的速度,乙经过8s行驶24m,所以乙的速度为,所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故AB不符合题意;
C.,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在t=6s时,甲行驶的距离为8m,乙为18m,所以乙车在甲车前面10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5.【答案】B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A.正常步速约为1m/s,A不符合题意;
B.长度约为26cm,B符合题意;
C.质量约0.1kg,C不符合题意;
D.需时间约15s,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以实际生活为参考,选出切合实际的答案。
6.【答案】A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已知运动中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撤去其中一个力后,物体受力不平衡,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第1个图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第2、3、4个图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物体受到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会改变。
7.【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据图可知,弟弟比姐姐晚5min离开家,A错误
B、 弟弟的平均速度v=5/3m/s, 姐姐的平均速度 v=5/6m/s,B错误
C、 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C正确
D、姐姐在5-15分钟静止,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判识选项
速度公式v=s/t,据题可知,弟弟和姐姐的运动路程为1000m,弟弟的运动时间为10min,姐姐的运动使劲按为20min,据此计算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
8.【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0.5s×10m/s=5m/s,A错误
B、 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0s ,B错误
C、 从开始踩刹车之后0.5s,车速变为5m/s ,C正确
D、 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小于10m/s,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物体速度判识选项
物体的速度:公式为v=s/t,0-0.5s为 反应时间,经过的路程为s=0.5s×10m/s=5m,0.5s-1.5s,制动时间为1s,速度减小为10m/s,所以经过的路程为0.5×10m/s×1s=5m
9.【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据题可知相同时间,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所以甲左匀速直线运动,乙相同时间,通过的位移逐渐变大,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且通过相同位置,乙所用时间减少,根据V
=S/t可知,乙的平均速度大,A错误,B正确,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根据物体的速度判识选项
物体的速度:公式为v=s/t,甲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相同,甲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加速运动,乙相同时间,通过路程较大,所以乙的平均速度加大
10.【答案】B,D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解析】【解答】A.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速度不变,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物体速度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进行计算,但速度和路程不成正比,B符合题意;
C.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运动的路线和速度都在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和路程无关。
11.【答案】A,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丙的速度的4m/s,在相同时间内,甲的速度最快,运行最远,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由于丙车的速度大于乙车速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B符合题意;乙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C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相对于快的物体,慢的物体向后运动。
12.【答案】C,D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从图像可以看出木箱在0~1 s时间内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在1~3 s时间内,木箱做加速运动,但木箱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所以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在3~5 s时间内,木箱做匀速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C符合题意;
D.在5~6 s时间内木箱做减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所受的推力小于摩擦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v-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推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做减速运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13.【答案】580;210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1)据题可知轮胎上标有“89H”.查表可知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580kg,行驶速度不超过210km/h
综上第1空为580;第2空为210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填空
据题可知89代表允许承受最大质量为580kg,H代表允许最大速度为210km/h
14.【答案】40.0;0.25;变速;时间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由图知道, AB段小车运动的距离;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2)[3]AC段的距离sAC=80.0cm,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由于不同路段,平均速度不同,所以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2)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分析判断;
(3)实验中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15.【答案】【解答】解:(1)由得,该隧道的长度为
(2)由得,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
答:(1)该隧道的长度为1800m;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121秒。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专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 ,根据计算该隧道的长度
(2)专车通过的流程为隧道的长度与专车长度之和由计算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16.【答案】(1)解:从图中可知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00km/h;
所以t=S/v=29.8km÷(100km/h)=0.298h
(2)解:由题可知:前0.05h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1=3km,由图可知:从0.05h到0.2h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S2=vt=90km/h×(0.2h—0.05h)=13.5km,
所以汽车在0.2h内行驶的总路程S总=S1+S2=3km+13.5km=16.5k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据题可知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00km/h,路程为29.8km。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 汽车的最大速度
2) 由题可知前0.05h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1=3km,由图可知:从0.05h到0.2h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S2=vt,所以总路程为 S总=S1+S2
17.【答案】(1)解:
(2)解:
(3)解: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起始时间为 9h15min ,到达时间为 9h45min ,共计30min
2)路程为40km,时间为0.5h,根据v=s/t计算物体速度
3)形式路程为80km,根据v=s/t,计算物体所用时间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 实数》单元检测卷2(含答案)

下一篇:7.3《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沪粤版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