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 溶液 训练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热水瓶内胆附着的水垢可以用食醋洗涤
B.自行车的链条可以喷漆防锈
C.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消除
D.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2.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稀盐酸洗去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
3.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B.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小
C.用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液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一一作除味剂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一一用作化肥
C.洗洁精的乳化作用一一作除锈剂
D.铜具有导热性一一制作电线
5.大地震后,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灾区喷洒消毒剂,进行医疗卫生防疫。质量分数为0.2%~1%的过氧乙酸就是用于环境喷洒和用具浸泡的一种消毒剂。现有市售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要配制1%的过氧乙酸10kg,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
A.1000g B.500g C.100g D.50g
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t2℃时B固体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继续溶解固体C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7.用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配制质量分数为的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的浓硫酸的质量为,水的质量为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C.混匀时操作如图
D.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蒸发皿
8.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物质M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1可知,时的硝酸钾溶液比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根据实验可知,无法确定物质M是硝酸钾还是氯化钾
C.根据实验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②>③>①
D.根据实验可知,烧杯③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为26g
9.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C.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10.提纯含少量杂质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由图可知时,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由实验可知,烧杯中溶液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大于
D.由实验可知,烧杯的上层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1.如图是、、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错误的是( )
A.点的含义是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时配成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最少的物质是
C.时物质加入到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D.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12.如图所示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
13.如下图所示,60℃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61.6g KNO3,得①中溶液,降温至 20℃,得②中溶液。不同温度下 KNO3 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是 KNO3 饱和溶液
B.开始析出固体时的温度为 20℃
C.②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30 g
D.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1.6%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有___________个。
①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②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稀盐酸至过量
③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④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
⑤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5.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
(1)与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时,的溶解度为 。
(2)时,将等质量的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或“”)溶液。
(3)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将点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采取的方法是 。
(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已知配制溶液的步骤有:①溶解②计算③装瓶存放④称量
Ⅰ.需要氯化钠质量为,需要水的质量为 。
Ⅱ.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Ⅲ.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为 。
16.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N点中甲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在t1℃时,将15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三、综合题
17.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
(1)粗盐提纯。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操作进行提纯:①加入Na2C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入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⑥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按顺序填标号,不得重复)。
(2)配制溶液。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该实验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lg/mL)。
②下列做法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填选项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中有杂质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现有NaCl和CaCl2的固体混合物5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为15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②当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为10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通过计算求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8.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
请回答:
(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 ;
(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9.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mL饮料瓶
【制备流程】
【问题讨论】
(1)步骤②中用凉开水制汽水的原因________。
(2)制汽水时,利用了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为证明柠檬酸溶液中有H+,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进行验证(填字母)·
A. 镁带 B. 铜片 C. 食盐 D. 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
实验二:据《四川盐法治》记载,“敞锅熬盐”的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用木棒不断搅拌,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
(3)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当________停止加热,木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步骤③中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 (填字母)。
A. 蒸馏水 B. 饱和NaCl溶液 C. 饱和NaOH溶液 D. 饱和BaCl2溶液
20.下图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1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图2为蒸发食盐水的实验。实验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
(3)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若量取水的操作如图3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该操作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1.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它能和盐酸发生如下反应: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现在实验室取30.5g含过碳酸钠80%的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104.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Na2CO4 122 NaCl 58.5)
(1)Na2CO4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求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
22.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Cu和CuO,为了测定固体中CuO的含量,取3.0 g固体样品,逐滴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铜和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1)固体样品中CuO的质量为 g。
(2)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部分
1.B
2.C
3.C
4.A
5.B
6.D
7.B
8.C
9.D
10.D
11.D
12.C
13.C
14.B
15.(1)
(2)
(3)降低温度到以下,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答一个即可)。
(4)47;②④①③;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16.(1)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33.3%
(3)饱和
(4)乙>甲>丙
17.(1)⑥②③①⑤④(或⑥③②①⑤④或⑥③①②⑤④)
(2)42.5;B
(3)、Cl-;解:参加反应的Na2CO3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CaCl2质量为x。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77.8%
18.(1)变浑浊
(2)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19.(1) 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凉开水温度低,溶解的CO2较多
(2) A,D
(3) 敞口锅中出现较多量晶体 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 B
20.(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偏大
21.(1)3:16
(2)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生成氧气的质量为z,
,x=23.4g;
,y=8.8g;
,z=3.2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30.5g×80%+104.6g-8.8g-3.2g=117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3)设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m,
m=7.8g
答: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7.8g。
22.(1)0.8
(2)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
x=1.6 g
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
答: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