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Si:28 Ca:40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节日期间的商场顾客多,有人会感觉到胸闷缺氧,该商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 B.18% C.21% D.78%
2.下列物质的自我介绍中,介绍的是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我能导电
B.金刚石-我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氧气-我能支持燃烧
D.酒精-我是混合物
3.富硒大米,高钙牛奶,这里的“硒”“钙”指的是( )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4.“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吸油力最强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二者都是碳单质)。“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 B.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C.难溶于水 D.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
5.细水雾灭火技术是通过细水雾喷头将水打成微小颗粒,以雾状形式喷射到火源上进行灭火。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细水雾可以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B.细水雾可以降低着火点
C.细水雾的表面积较大
D.细水雾灭火系统用水量小,不会出现水渍
6.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物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探究燃烧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检验氢气的纯度
8.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制法: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时都要用酒精灯加热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下图是的捕集与转化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O可以循环使用 B.反应Ⅰ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Ⅱ固体质量增加 D.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的条件相同
10.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31 D.1个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4
11.下列固体和液体反应的装置能自主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
A. B. C. D.
12.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由图2知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B.图2甲表示的是纯净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
C.图1过程发生的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图2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13.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bc段表示铁与稀盐酸反应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反应是放热反应,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引起压强变小
D.e点的溶液是无色的
14.化学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化学反应往往伴有明显现象,没有明显现象是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5.(10分)化学使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
(1)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由硫磺、木炭粉和硝石组成,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硅酸铜钡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
化学与日常生活
(2)国家有关水的硬度的标准为:
类别 极软水 软水 中硬水 硬水 高硬水
以浓度计/(mg/L) 0~75 75~150 150~300 300~450 450~700
用便携式水硬度仪测得黄河水的硬度为286.2mg/L,说明黄河水属于________。
图1
(3)很多公共场所使用直饮机,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从自来水到直饮水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填“过滤”“蒸馏”“吸附”)。某兴趣小组用塑料瓶等自制了如图1净水器A和B,净化效果A________B(填“大于”“小于”“等同”)
化学与科技
(4)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14,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5)运载火箭的外壳材料为铝合金,固体推进剂的主要组分为高氯酸铵和铝粉。铝合金作外壳材料,具备的优良性能是________(说出一条即可),高氯酸铵()是供氧剂,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16.(8分)
一种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下:
过程Ⅰ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在上述过滤操作中除烧杯和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过程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3)所得红色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铁屑,为除去粉末中的少量铁屑,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①
②
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你选择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上述方案你还有其他方案吗?写出你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
17.(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核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储存方便、对空气无污染、节约化石燃料等优点。
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年供电量可达到450亿度。火力发电提供同等电量所需煤1500万吨,天然气90亿立方米。
核污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如碘129、碘131、锶90等,需经处理后方可排放。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蒸馏法、化学沉淀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
科研人员利用壳聚糖吸附剂处理核污水,测试了温度、碘离子初始浓度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吸附量越高,吸附性能越好),结果见图1。
在碳中和的目标下,未来中国核能发展还会进行多元化的转型,例如核能供暖、制氢、海水淡化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
A.风能 B.核能 C.化石能源
(2)碘129、碘131都属于碘元素,碘129的质子数是53,碘131的中子数为________
(3)由下图可知,温度降低可以提高吸附剂吸附性能,证据是________。
(4)假设煤中含碳量为80%,在燃烧过程中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燃煤发电450亿度,会产生的质量是________万吨。
18.(12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气体的制取实验
①实验室制取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气体化学性质的研究。
实验1,实验现象是________。实验2,加热前通入氧气,开始加热时没有明显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A处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可燃物和________。
(3)物质性质深入探究
图1 图2
如图1是某实验小组进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加热一段时间后,在A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图2中________(填编号)装置与图1方框内BC组合装置的作用类似(瓶中液体均为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19.(14分)牡丹区是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某化学社团的同学想给全校学生做一次科普宣讲,他们选定的题目是“合理使用金属制品”,小组同学首先对某品牌的不锈钢(镀铬)保温杯展开了研究。
任务一:调查不锈钢保温杯镀铬的目的
【查阅资料】
资料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坚韧耐用,用途广泛。
资料2:铬(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不锈锈钢表面与氧气接触。
【分析交流】
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不锈钢保温杯镀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金属制品的化学性质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粉末
能否被磁铁吸引 否 否 能
资料:水氯化钙具有吸水性;铁的氧化物性质如图所示
活动1: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初探】取适量的铁粉与湿棉花(棉花的成分不参加反应)于反应装置A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试管内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观察到C处管口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活动2: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1:剩余固体是________;猜想2:剩余固体是Fe和。
【实验验证】甲同学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填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绿色,说明猜想2正确。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活动3:铁和铬的金属活动性比较
【实验再探】把金属铬、加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硫酸亚铬()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Fe和Cr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不锈钢杯________(填“宜”或“不宜”)盛放橙汁(橙汁与稀硫酸有类似性质)
任务三:探究金属制品材料的选取原则
金属制品 材料 材料选取的影响因素可能有 A 材料性质 B 来源是否丰富 C 加工是否方便 D 成本和价格的高低 E 冶炼时对环境是否有污染
保温杯 不锈钢(镀铬)
眼镜框 钛合金
1元硬币 铜芯镀镍合金
【结论】上述选项中你认为金属制品材料选取时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
20.(8分)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钙含量进行测定。准确称取16.00g的牙膏样品,加入盐酸的量与产生的气体质量如图所示。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请计算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C 3.D 4.A 5.B 6.C 7.A或C 8.D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A 10.C 11.AC 12.BC 13.BC 14.B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5.(每空1分共10分)(1)混合物 4 Ba (2)中硬水 (3)物理 过滤 大于
(4)改变 (5)强度高 (密度小 耐腐蚀性好,答出一点即可)
16.(8分)(1)玻璃棒 (2) 置换反应 (3)①既能除去多余的铁粉,还能得到铜 ②加硫酸直到没有气泡产生,就可以把铁粉除干净(选择的方案与理由对应即可,若只写序号不写理由,不得分。) (4)用磁铁把铁粉吸出或用磁铁吸引(表述合理即可)
17.(每空2分,共8分)(1)AB (2)78 (3)碘离子初始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低),吸附量越低(高)(或15℃、25℃、35℃吸附量依次减少,表述合理即可) (4)4400
18.(每空2分共12分)(1)BC (2)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温度达到着火点 (3) Ⅲ
19.(14分)任务一 铁或Fe 铬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增强不锈钢的耐腐蚀和耐氧化(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任务二 提供反应物水蒸气 四氧化三铁/ 有气泡产生 把金属铬粉加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若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则说明铬比铁活泼(答案合理即得分) 不宜
任务三 ABCDE(2分,漏选一个不扣分,漏选两个扣一分)
20.解:(1)1.1 (2)设碳酸钙质量是x。
答: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5.6%